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后现代背景下音乐审美的转变—从“乐音”到“声音”论文

后现代背景下音乐审美的转变—从“乐音”到“声音”论文

5

2024-04-13 15:24:1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依托“声音”而存在。20世纪是多元化的社会,其多元性正是后现代思潮的产物,更关注世界的多种音乐文化。后现代背景下的声音与传统的乐音断裂,追逐的不仅是乐音这一特征,其审美也发生转变,声音代替音乐的形态。本文通过阐释音乐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音乐审美的变化,以及引发现代音乐的哲学美学思考。

  【摘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依托“声音”而存在。20世纪是多元化的社会,其多元性正是后现代思潮的产物,更关注世界的多种音乐文化。后现代背景下的声音与传统的乐音断裂,追逐的不仅是乐音这一特征,其审美也发生转变,声音代替音乐的形态。本文通过阐释音乐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音乐审美的变化,以及引发现代音乐的哲学美学思考。

  【关键词】声音;音乐;后现代;审美;哲学;分化

  1950年之后,西方社会和文化逐渐走向后现代。后现代社会是现代社会思想的延续,同时也区别于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相脱离。“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它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胎(20世纪30年代)中……”现代社会的观念已经形成雏形,但还只是存在于头脑中,属于假设的虚幻主义,并没有将实践付诸行动。而后现代社会是对传统社会的反叛,也是对传统音乐进行反叛,反对一切中心主义,反对一切罗格斯,体现为音乐的多元化,如:拼贴音乐、简约音乐、电子音乐等,创作者经过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洗礼之后,重新认识音乐,新形式不局限于音乐厅的表演方式,更多采用贴近大众、观众参与的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商品特征和后工业的社会性质。

  一、后现代社会的去分化

  社会可分为原始社会、古典社会和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分化是区分社会阶级的重要标志。分化这一词代表着分离,把社会中的文化相分离,致使成为独立的个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表达差异的一种方式。分化使原始社会中的文化和社会相抽离,具有阶级性特征。如果原始社会是一整个“场”,囊括一切,没有具体的划分,那么艺术和巫术就是原始社会的标志。原始社会高度统一整合,社会阶级、职业、劳动尚未形成,而艺术就是服务于宗教和经济活动的手段。在当时的社会,艺术与宗教相联系,经过分化之后,文化影响艺术,进而出现独立艺术家这一职业。分化也代表社会的进步,随着功利性这一特征的出现,原始社会到古典社会再到现代社会逐渐产生分别和差异,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分化使得社会中神性和世俗性相分离,文化出现冲突和矛盾,以及产生审美、科学、道德等形态。在社会中,分化产生的文化及审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一段话来概括:“社会—文化—审美文化,构成了一个从大到小依次具体化的研究领域:社会作为文化的背景和语境,而文化作为社会的表征;更进一步,审美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个个案或‘场’(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语),而总体文化又是审美文化的背景和语境。所谓的合力状态,也就是审美文化的‘场’和其他社会文化的‘场’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古典社会文化中,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等相互制约,在现代文化中打破了这种和谐,形成尖锐的对立冲突。后现代是对现代社会的延续,后现代文化的去分化与现代主义分化相对应,是对现代主义文化的反叛,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体系,认为那是本质主义的思维结果。而本质就是事物独特有的具有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点。后现代反对传统的本质,体现出的审美文化在西方的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锋中出现三个分化,不注重结果,而强调对过程的体验感。其一,艺术和艺术以外的事物之间的界限消失。后现代的音乐强调自律,艺术就是艺术本身,把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限模糊化,进行混淆,强调现实本身。其二,艺术内部界限消失。在后现代社会背景文化的影响下,艺术家创作出一系列音乐。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混杂的文化,正像许多术语所说的混杂、拼接等概念。艺术家们对传统音乐的准则进行反叛,将不同文化的音乐混搭,进而形成一个混杂的音乐形式。古典艺术以及现代艺术都有其自身的规则来确定音乐形式,而后现代打破这个行为准则,不再沿用之前的手段和方法,使规则失效。后现代社会中的去分化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有意打破原有的规则和范式,将不同的艺术风格进行混合,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多元、混杂的艺术形式。在后现代社会中,去分化也代表艺术界限之间的消解,进而形成各种拼贴的艺术形式。其三,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界限的融合。在原始社会中其还未出现分化现象,文化处于一个高度整合的状态,分化使社会出现文化及审美。在古典社会中,以贵族文化和民间文化两大文化为制衡,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在现代社会,分化使得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模糊,形成以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为冲突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去分化,其结果就是导致现代主义文化冲突的消解,体现出多元化文化、无中心、无边缘等特点。在音乐上,分化即焚化,在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他们将过程视为艺术品,而忽略了作品最后的音乐形式。当作品展演之后,过程消失殆尽,成为灰烬,这就是所谓的焚化过程,留下的只有空洞的躯体,以及精神上的空虚。

  后现代可以作为一种状态来看待,其经历19世纪末以来的多重变革,从科学、文学到艺术的游戏规则都已经改变。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艺术上用模仿这一词进行解释。如古典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现代艺术则不再以对象为模仿,是对艺术家的首创,后现代主义则没有以上二者的模仿和首创,是没有原本的模本。在后现代时代,音乐由精英转向大众,伴随着音乐产品也随之流向市场。在虚无主义的思维影响下,音乐具有交换的特点,而音乐家也随着音乐产品而置换为音乐商人,音乐作为艺术真正成为一种商品。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关系也被重新定义,现代主义艺术走精英路线,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纽带被隔断,后现代则是打破了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隔阂,使得大众参与到艺术的过程中。西方传统调性走向瓦解是从19世纪浪漫主义后期,人的主体性逐渐膨胀,由于作曲家地位的独立,他们能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情感表达放到第一位。在后现代,解构成为重点,解构是对结构的反叛,对结构进行消解、分解和拆解,解构主义也被称为“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想家中影响较大的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他将西方贯穿两千多年的罗格斯主义进行解构。罗格斯也就是西方的中心主义,在后现代的背景下,就是要去除中心主义,反对中心主义,形成多种风格并存的音乐风格。从音乐上来说,对形式、情感、乐谱、作曲等解构,反对罗格斯主义,消解中心。后现代艺术家处于哲学家的地位,创作的作品不受限于原先的规则,作曲家对其进行创作,音乐必须是由人创作的才是音乐。在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视野下,音乐研究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将音乐置于文化的语境,强调研究音乐文化。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对文化的多样性较为关注,因此也能体现出受后现代影响的多元化性质。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二、传统音乐的“乐音”审美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作为具有技术性的音乐理论学科,音乐是具体的,其内部结构通过人来演奏达到声音的效果,因此称为音乐。音乐不具有美术、影视、舞蹈等具象性特征,音乐属于无形、抽象的,没有具体的实物,人们摸不到,也看不到其呈现的外部结构变化特征。音乐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通过声音传达情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声音作为音乐的基本构成素材,也是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因素。从物理性质上来说,声音构成音乐的原因:声音经过人为加工,譬如通过作曲家的创作,采用一些声音素材,用创作的手法把这些声音形成作品呈现于乐谱,通过乐器演奏把声音表达出来,所以音乐这一声音要素必须是人创作的。音乐由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及音乐审美三大部分形成。声音在音乐中构成的主要因素是音高、音值、音色、音强,这些有规律的旋律变化配合节奏等形成音乐本身的存在形式。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同时音乐不等同于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是作曲家通过音乐观念把存在于生活中的声音表达在乐谱上,而音乐作品表达的有三重含义,一是作曲家想表达的含义;二是演奏者通过乐谱进行表演时传达的情感;三是听者在聆听时通过作品表达出的情感而联想到内心的情感。

  音乐的存在还与语言有关,用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借用声音理解。首先,语言与音乐的相同之处就在于音乐是通过乐器传达出的声音语言,语言是通过人的声音表达出来的具有逻辑性的语言形式。其次,音乐与语言二者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以及结构特征都表达了人的内在意识。音乐是通过音符、旋律、节奏等共同组成音乐语言。音乐在时间和空间动态的形式中,通过声音这一外在形式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无论是现场演奏形式,还是听录音形式,都需要放入时间这一轨道最后才能完整感受音乐作品,因此音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时间中体现出的音乐的可感知特征,就是音乐发出的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觉,是可以感知到的,属于物理存在的实体。声音通过空气振动传入人的听觉感官内,是可感知的。从形式来说,乐谱通过演奏传达音乐,形式不表达任何东西,它客观存在于乐谱中的音响对位。

  声音效果表达审美。西方音乐的传统样式从18世纪古典主义的高峰开始,其规则范式是以作曲的“四大件”:和声学、复调、曲式学、配器法为准。按照其范式创作出的音乐具有某种感性样式,也就是“美”的特征,表达出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在听觉和结构分析上都是有序的。只要人的生理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美的属性就不会改变。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及赫拉克利特从自然的角度看待美学问题。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统治宇宙中一切现象,认为美就是和谐,从数学的观点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以及声音的差别,把“数”和“和谐”的原则应用于天文学的研究中,形成“诸如音乐”“宇宙和谐”的概念,用数来解释音乐的运动规律。传统音乐所表现出的审美是有序的,如:乐曲内部的组织结构、稳定的旋律走向、规则的和声、曲式等,在这些音乐元素的配合下,形成乐音这一形式。

  三、现代艺术的“声音”表现

  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不同,打破了以往的规则范式,区别于以往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为什么会出现,通过创作表达了什么审美方式?阿多诺曾表达:艺术作品是那些超越交换、利润和人类虚假有害支配物的全权代表。在一个虚构的整体背景上,艺术虚构的自在性就像是真理的标记。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创新和自我,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大众文化的激进反抗。现代主义文化是复杂的,它追求的是内在的创造性和个性。在现代社会中,将古典文化中的贵族和民族文化间的和谐打破,现代文化以先锋艺术与通俗音乐之间的对抗来替代。奥尔特加认为,现代主义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解现代艺术,另一种是不理解及处于排斥状态。在现代主义文化中,现代艺术数量极少,走精英路线,与传统音乐社会不同。一种是通俗音乐,被大众接纳。同时,艺术也被分为雅俗,雅文化是精英文化,为少数人所享有的;大众文化是多数人享有的,属于俗文化。反映于现代音乐中,现代音乐是少数人所享有的,视为雅文化,通俗文化就是俗文化。中国文化也是如此,宫廷音乐为皇室所享有,被称为雅,民间艺术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等特征,被称为俗。总而言之,现代音乐无论怎么远离传统,怎么标新立异,最后还是在变化与统一中的有序范围内。

  现代音乐接受了东方哲学思维的方式,重新找出一条区别于传统的道路,用声音来表达。20世纪西方文化背景的思想表现为“上帝死了”,尼采推出“超人”,也构成尼采以酒神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批判场面,人不能从上帝或道德规律获得指引,哲学就注入音乐深处,试图拯救音乐的困境。酒神精神是尼采思想的源泉,酒神精神即原始的本能冲动,主张释放情绪,打破一切禁忌,解放天性,摆脱痛苦,与自然融合,将目光转向东方。东方有众多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并记录众多美学思想的专著《老子》《庄子》《乐记》《史记》等。如道家思想表达的核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为了人能顺应自然的发展,顺应、遵从自然。同样,环境影响音乐思想。音乐是为了统治人民,因此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屈从及顺应地看待音乐。庄子音乐美学思想最突出的特色即推崇自然之乐,可以解释为天、真、道的音乐。在《天地》篇中“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声是音乐外在的东西,和是内在,是本质的精神存在,是音乐美的所在之处。《天运》篇“吾奏之以人,征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吾又奏之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名。”音乐的内容不是表达人的情绪,也不是儒家的仁义,而是“音乐之和”“日月之名”“自然之名”,蕴含着自然的运动规律及道的精神。庄子理想中的自然之乐即道的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内涵。

  现代音乐结合当代的社会背景及发展,创建新秩序,建立新审美,创立新的审美理想境界。现代主义的艺术家打破原有的规则形式,重新对艺术的创作追求表达出具有个性的风格。如约翰·凯奇的作品《4分33秒》《0分00秒》,其接受东方哲学思想,打破传统的音乐范式,用哲学思维体验音乐的新形式。作品存在于时间中和空间中,不使用乐器来传达音乐的声音,而是以一切生活的声音为音乐。“寂静”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并非没有声音,而是没有传统音乐意义上的声音,在这里主要与传统相区别,表达的是一种自然和生活中的声音形态,也涵盖人体内及人幻想出来的声音。《4分33秒》这部作品把音乐的界限扩大化,将音乐放置于生活中,淡化了传统的规定性存在,艺术审美美学属性转化为生活审美属性。音乐作品是具象的可感知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约翰·凯奇的音乐是对传统的挑战,同时也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凯奇说新的音乐只是被标记的和没被标记的声响,他的音乐不是跟目的打交道,而是跟声音打交道。他以东方哲学为基点,以易经为方法指南,消解了音乐与自然、生活的界限,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后现代社会,关于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消解,声音存在范围扩大,传统的审美观念被解构,强调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艺术化。行文此处,不禁反问几个问题,美是什么?美能表达什么?美有标准吗?美可以理解为是理性的秩序以及心理情感显现的结合,以及表达情感的媒介。音乐是由旋律、和声、节奏、音符等元素构成的完整的乐音运动形式。音乐之美是人们所共求的带给人类情感的体验。传统音乐受到后现代的影响所表现出的分化、去中心化、多元化,对一切声音的追求,审美形式与传统的乐音形态逐步发生改变。

360截图20230321164056885.jpg

  四、后现代背景的音乐反思

  后现代关注的是彻底的反中心、去本质,音乐也是如此。在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领域,杨民康教授的文章《论后现代人类学语境下的当代民族音乐学学术转型路径》提到民族音乐学在后现代影响下,国内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另一类是研究音乐中的文化。“当前国内有关现代性与后现代音乐理论的一种重要讨论途径,是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展开对本质主义及反本质主义的讨论,其讨论的对象主要是‘音乐的本质’是艺术性的,还是具有其他多样性、多义性(例如文化)的可解释途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在后现代的影响下,研究文化中的音乐或音乐中的文化。杨曦帆教授在其文章《后现代思潮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中表示:“每一种声音的意义都在其所属的文化语境之中才能够彰显。对来自生活中的音乐,需要将其置入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予以研究。现代民族音乐学所强调的把音乐放在文化之中,并不是说有一个固定的、客观的作为对象的文化摆放在那里,供人凭吊,我们只要将音乐置于其中即可。”音乐吸收了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化语境联系,将音乐事象置于社会背景中,研究的不是单纯的本体,更注重在音乐事象中的文化背景。音乐置于后现代,产生的作品与传统相区别。音乐不仅仅是使用乐音来表现,把声音放到文化中去探索,声音也代表美学思想、审美体验与哲学精神。

  时代背景决定审美。传统音乐通过千百年的传承产生的经典作品,其产生的审美也在变化。现代音乐相对于传统音乐,主要表现为声音和乐音的区别,且现代音乐不为大众关注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音乐的选择。当今社会多元发展,音乐层出不穷,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爵士乐、流行乐等,以及社会网络环境发达,加之音乐的类型多样,多种音乐就有多种选择,致使人们选择自我认同及美的音乐。二是审美的形成。音乐的选择能代表个体的审美。审美是个体对于作品的理解,以及内心情感的认知总和。审美的形成也与个体的经历与背景有密切联系,对理解作品起到关键作用。三是现代艺术知识结构体系的缺乏。现代艺术作品相对传统艺术,是近现代艺术知识体系匮乏而产生的差异。如抽象派艺术家马列维奇的绘画作品《黑色方块》,是一个53.5cm×53.5cm尺寸的全黑色正方形作品。如果不对社会背景及创作者的风格进行学习,就很难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图。因此缺乏这些背景下的结构体系,对于现代音乐不认识、不理解、不深刻,也是现代音乐不出圈的原因之一。针对此现象,说明现代作品接触的类型较少,以及知识的相对缺乏,同时也失去了体验艺术多样性的快感。鉴于此,在后现代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下,每个人都是个体和主角,不依附而独立存在,个性是个体的标志性特征。音乐的多样化对于每个人来说皆为选择,选择多种风格的音乐,产生多种听觉审美,理解艺术的表达及行为,也是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产物。另外,强调文化中的音乐研究。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在接受后现代思潮下,强调文化中的音乐研究,声音的意义置于文化语境才能表现出来。通过乐音转向声音表象的背后,表现出的是一种精神的、变化的动态审美转变。在审美环境的影响下,后现代所关注的音乐转为声音,如:自然之声、生活之声等,都可以作为音乐的部分存在。

  五、结语

  艺术以时间为分界线,分为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前现代即传统音乐时代的音乐留存。现代音乐经过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创作,作品主要反映某种精神象征,表达内在特性。后现代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作品是美的载体,美是作品的体现,在作品中反映出的美呈现在个体中都是不同的。音乐受到哲学影响,有情感的倒影,因个体经历、学识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产生了各异的美,而不是差异的美,因此作品的美是没有标准的。在(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著的《文化的解释》中,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析解,即分析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人通过文化来解释自己编制的网中的社会活动。音乐和文化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将音乐与文化相联系,置于社会背景中,音乐也从乐音这一形态逐步转变为声音这一形态特征,其审美也发生转变。对于艺术学习者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但内在的精神表达是核心,这也是导致现代音乐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出现新的表达音乐的方式,用声音来表达音乐。现代音乐有独特的精神表达,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用猎奇的心态看待现代音乐,也间接反映了大众的审美状态,表象背后也反映了音乐在社会中的发展形态。

参考文献:

  [1]杨民康.论后现代人类学语境下的当代民族音乐学学术转型路径[J].中国音乐,2023(05):5-15+33.

  [2]杨曦帆.后现代思潮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1(01):47-53.

  [3]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4]牛宏宝著.现代西方美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6]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21.

  [7]宋瑾著.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宋瑾著.后现代思想与音乐人类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9]王岳川著.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