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2024-03-16 15:15:1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在传统高职音乐教育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或教学内容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深刻理解音乐文化内涵,因此高职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本文就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如何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内容及其应用意义,分析高职音乐教学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
摘要:在传统高职音乐教育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或教学内容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深刻理解音乐文化内涵,因此高职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本文就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如何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内容及其应用意义,分析高职音乐教学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推动学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高职;音乐教育;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我国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传统应试教育转变为如今的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模式下,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传统高职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仅存于表面,无法深刻理解音乐知识的内涵,因此,高职音乐教师应当善于思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元文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一、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对学科知识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因此,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在传统高职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学生无法深刻理解音乐文化内容,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仅存于表面,导致学生难以提高音乐水平。而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能够正确认知各个民族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并提高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水平,促进学生提高音乐水平。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高职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面对教师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充分思考音乐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而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可以将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或风土人情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认为音乐是单一、枯燥的,感受到音乐文化的魅力,从而爱上音乐,愿意为学习音乐付出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提高高职学校的教育质量
虽然我国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学校相比较其他音乐大学,教育质量较差。而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将文化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文化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职学校的音乐教育质量。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高职学校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方面发展。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知识面,并且学生在认识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方面发展[1]。
(五)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并逐渐深入,我国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如今的素质教育模式。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中,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大多数教师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在素质教育模式下,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此,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顺应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二、高职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就高职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这种问题大多出现在教学时间长的教师群体中。这部分教师教学时间很长,学科功底非常扎实,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由于自身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思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二)应试倾向严重
高职学校开设的意义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教学目标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保留着传统应试教育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应对考试,比如音乐文化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深刻理解音乐文化的意义,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仅存于表面,在今后的就业工作过程中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与高职学校开设的意义相悖。
(三)学生兴趣不高
虽然我国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学校中的学生水平依旧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各个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高职学校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弱,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考不上普通大学才选择的高职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过程也只是敷衍了事,甚至还有的学生逃课。高职音乐教师长期面临这种情况,早已失去了教学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三、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途径
高职音乐教师应当善于思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元音乐文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方面发展。
(一)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音乐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
1.创建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法被教师们广泛运用。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场景中产生良好的思维情感体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效率并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发展。因此,高职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建教学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多元音乐文化教学。
比如,在高职音乐短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视频,视频中显示距今长达七千多年的新时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可以运用古代技术烧制陶埙并挖制骨哨,在河南舞阳县某处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一只距今八千年左右的七孔骨笛,专家们通过实验发现这只骨笛仍然可以演奏出音乐,并可以发出七声音阶,这些原始的乐器告诉我们,在古代人们已经具备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并且可以动手制作出乐器了。学生通过教师播放的视频可以对短笛的来源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我国上古时期的音乐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师通过创建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自己代入情境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被教师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合作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别人的看法,所有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比如,在高职音乐文化教学之前,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将学生进行分组,4人一组,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关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在自己组内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内容,所有学生分享完毕之后进行讨论,分析各个国家音乐文化的相同点和差异性,讨论结束之后,每组学生派一名代表总结本组的观点并在全班展示,所有小组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点评。如某小组A同学:“美国有着领先全世界的音乐文化艺术,在早期分别有反抗殖民统治的歌曲、游吟艺人歌曲以及外来歌曲等,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到现在分别有爵士音乐、摇滚音乐和嘻哈音乐等。”B同学:“英国音乐由四个主要民族组成,分别是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与北爱尔兰,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民族音乐,同时,英国音乐也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音乐风格,主要代表人物有邓斯特布尔、伯德等。”教师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汲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载体。高职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度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中的音乐文化因素,并结合音乐文化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文化的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1.充分挖掘本土音乐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无数具有教育精神的传统文化。在音乐文化中,我国56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本土音乐的音乐文化,让学生对我国音乐文化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促进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并发扬光大。
以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山丹红花开》为例,本首歌曲是由张占宝演唱的回族民间歌曲,收录在《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新疆回族民间歌曲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带领学生对歌曲进行赏析并视唱,让学生对歌曲的大致内容有基本了解。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讲解回族民间歌曲的特点:回族民间歌曲旋律中运用四度框架与细碎的装饰音相结合,在曲调上有跨越四个八度的起伏,整体旋律较为激昂,并且歌手大多采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以体现曲调的高亢嘹亮、音域较宽、音程跳动大的特点。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解回族民歌的来由:回族民歌是西北一带回族群众喜欢唱的一种山歌,主要在宁夏、青海和甘肃一带广为流传。最后,教师拿出《花儿与少年》《五月更》等其他回族民歌与《山丹红花开》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回族民歌中的异同点,从而提高学生对回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师通过挖掘本土音乐,让学生对中国民族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加深对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拓展国外音乐文化
在整个世界中,各个国家的音乐文化都蕴含着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音乐风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基于教材内容,拓展国外音乐文化,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中外音乐文化的差异性,能够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将音乐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以高职音乐教学中的现代流行歌曲为例,教师可以选择现代流行歌曲《不如不见》引导学生赏析,本首歌是粤语歌曲,通过粤语表达出对曾经恋人的思念和时景变迁的悲凉之情。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讲解粤语流行歌的发展史,从粤语歌曲流行的开始,到中间歌王许冠杰的横空出世将粤语歌推向高潮,再到现在粤语歌坛的百花齐放,让学生对流行歌曲文化有更深入的认知。之后,教师给学生拓展英文歌曲She’s gone,本首歌是由美国重金属摇滚乐队Steelheart演唱的歌曲,表达了对伴侣离开的痛苦与不舍。教师将She’sgone与《不如不见》作对比引导学生赏析,学生发现两首歌曲都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但She’s gone整体旋律高亢激昂,最高音达到了钢琴谱上的G5,并且整体音域都处于A4—E5,整首歌曲通过高音体现得非常凄凉,而《不如不见》整体旋律低沉,最高音在钢琴谱上的D4,整体音域都处于G3—C4,通过低沉的声音表达出落寞的情感。两首歌曲运用了几乎两个极端的表达方式,却体现出了相同的思想情感,学生通过赏析可以认识到中国音乐文化与美国音乐文化的差异,对世界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深化课程改革
在高职音乐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当深化课程改革[2]。首先,学校应当提高高职音乐教师的音乐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培训会、教师集体教研等方式,让教师能够正确认识音乐文化,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其次,学校应当改革音乐课程的课程体系,将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中,比如在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中增加一些民族歌曲合唱、民族特色伴奏或者其他音乐文化因素,让教师可以更直接地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之后,学校和教师应当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正确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最后,学校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氛围,比如在学校中通过广播等形式播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或者在校园报刊中增加一些关于音乐文化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多方面途径了解音乐文化,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顺利实施。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音乐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高职音乐教师应当善于思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教材内容等方式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多元音乐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莹.新时代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3):55-56+59.
[2]许文.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考,2021(22):165-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