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论文

2

2025-10-02 17:35:3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全国高校师范类专业相继开展考评认证工作,掀起了课程改革之风。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围绕“改什么”和“怎么改”来展开,寻求达到“改得怎样”的结果。

  摘要: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全国高校师范类专业相继开展考评认证工作,掀起了课程改革之风。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围绕“改什么”和“怎么改”来展开,寻求达到“改得怎样”的结果。文章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为例,根据前人学者的改革经验,以学生为中心,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大板块入手,整合并提炼出100个关键语言问题,并设计相应的游戏化学习模式,以期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继而推动课程改革,以供同行交流互鉴。


  关键词:改革;实践;100个语言问题;游戏化式学习


  一、对前人课程改革的评述


  课程改革是指对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实施方式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变革和调整。这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前人学者、一线教师都在各种时代背景政策下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改革尝试,以期适应当时的教育现状。我们以“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为主题在知网上搜索,现将自2020年以来,前人学者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做出以下评述。


  (一)从改革内容来看


  基于语言学概论课程所存在的弊端,学界从多个维度展开了改革探索。彭有明(2020)基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增加对外汉语教育相关教学内容,充实语言材料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教学[1];刘丹(2023)指出在新文科视域下,落实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推动教学内容更新,触及语言学科理论前沿,深挖课程育人元素[2];崔宝莹(2023)在OBE理念指导下,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语言与文化自信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元素,实现“三全育人”[3];房春晔、吴胜伟(2023)从课程思政角切入,给出思政元素范例[4];徐小波(2023)通过动态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拓宽教学内容[5];朱福妹(2023)将网络语言融入语言学概论各章节中,扩充其教学内容[6]。


  (二)从改革方式与模式创新来看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都志在打破传统的旧有的授课模式,或利用科技,或学习新理念,期望建立新型的多态的教学模式,以满足教学不同需求。王佳(2022)以“混合式学习”为导向,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线上教学[7]。刘丹(2023)以充分利用泛雅超星等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多种学习实践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课堂课外的融合式教学[2]。徐小波(2024)以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从教学的内容、方法、模式三方面对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8]。王倩、张先亮(2022)以语言生态学为视角,析出了“三大痛点”,总结了“三大融合”的模式[9]。李振华(2024)针对师范生教学的特殊性,就教学方法创新提出了改革建议[10]。


  纵观前人的改革,基本上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成体系地探讨,分析现状,提出对策。从改革趋势来看:对于语言学概论的课程改革肯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伴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知识的丰富、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都导致不得不进行课程改革。从改革内容和改革方式上看,更多的是给予改革内容方向和改革内容某个点的指导,以及改革方式模式的探索性引领,而非具体实操。那么,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以此为契机,研究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

00b2bc7cbfb904adf7fb3fbbcf63c7b1.png

  二、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改革突破口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展开,结合课程的学科特点与培养目标,从课程内容改革、方法模式改革,寻找突破口[11],以学生为中心,由以前研究“教师教什么”“教师怎么教”转移到“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学”的转变,推动改革实践与创新。


  (一)学习内容的整合:抓主要矛盾


  语言与文学并举,其代表性课程语言学概论与文学概论同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然而其教学现状与学科地位并不相称。语言学概论重在阐述抽象的概念、术语和语言学相关的原理,其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多,不仅抽象枯燥且难讲、难学,且教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偏滞后和静止的。目前业内使用教材和知识体系相对陈旧,汉语语料少且老旧,与学生之间有“代沟”,也未能及时更新语言学的新观点。在深厚的教材课本里,在艰难晦涩的语言学理论中,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急需要抽丝剥茧,根据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抓住语言学的主要问题,而不是题海战术,也不是从头到尾的按部就班。毛*东指出抓住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明确了工作的中心任务。抓主要矛盾,就能纲举目张,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而“牵牛要牵牛鼻子”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就是要抓关键环节,牛鼻子是牛的“要害”,抓住牛鼻子,就能控制牛的行动方向。


  (二)学习方法的转换:融合型学习


  传统的语言学概论学习模式是以“听-记”为主,学生的学习途径比较单一,以课堂学习为主,学习方法表层化,且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结合不够紧密,难以灵活分析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如今,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可接受的信息方式多种多样,信息内容呈指数式增加,更要求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寻求,变死记硬背为理性理解,变注重结果到优化过程,变侧重知识为侧重能力,变“理论-理论”到“理论-实践”。


  学习方法的创新,表面上看只是对学习方法的改变,实则是对学习主体性质地位的重新探讨,是回归学习自身的研究。常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有问题驱动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探究式学习法(Inquiry-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法(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合作学习法(Collaborative Learning)、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游戏化学习(Gamification)、角色扮演与模拟教学(Role-Playing and Simulationg)、自主学习法(Self-Directed Learning)、心智模型与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这些潮流的学习方法,无不深刻影响并改变着现在的教育现状。我们无法用统一标准来评判谁优谁劣,只是他们适应于不同的场景,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点。那么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帮助学生进行融合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内驱力,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改革应该根据师范类专业的认证要求,对标中小学语文教育新课标,围绕其核心素养内涵,整合现代汉语知识,开展语言问题专项研究,重新审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章节安排和语言知识,挖掘语言课程思政元素,创新学生学习方法,衍生课堂学习,注重实践应用,进行具体的课程改革与探索,走上一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法的课程改革之路。


  (一)学习内容的重构与优化:100个语言问题


  1.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分析


  学学习内容的重构主要是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改变一成不变的教材内容,选取主要核心内容,增加学生素养相关内容。该课程主要是介绍人类语言的基本理论,内容涉及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文字和书面语、语言与社会、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演变,着重探讨语言的共性。


  在教学改革总思路的指引下,内容的改革必须以全新的目标引领为指向,基于OBE成果导向理念,以学生输出为出发点,涵盖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注重价值观的塑造和师范类专业的特色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特设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知识目标、获得语言分析与研究方法的能力目标、注重思维开发和人格培养的价值目标。


  2.对100个语言问题的分析


  面对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问题,需深入剖析教材的编排问题,提炼教材中的主要问题,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加学生的兴趣点,明确学生的学习期望。从纷繁复杂的学习内容中,结合学生的学习预期,进行深入解读和合理提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言学概论团队的集体努力下,形成“100个语言问题”,以问题的方式打开这门课程,形成具体细致的学习内容。


  这100个语言问题抓住了语言学概论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在问题的创设过程中,牢固问题的知识型和基础性,以基础内容为重点,覆盖广度深,其问题不在乎有多偏多难多复杂,而在于对语言学概论有全局的掌握;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获得对语言学的整体性、科学性与系统性认识;注重问题的渐进性和系统性,从基础概念层到理解与分析层到应用与综合层到批判与创新层的逐步升级;比如在语言结构——语法中,从“例解现代汉语语法四大特点-喻解语法的组合和聚合关系-趣解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辩解语法意义、形式、手段、范畴-对解句法同义与句法多义-拆解词根词缀词尾-表解语言的四种语法结构类型”逐层深入;兼顾问题的封闭性和开放性,封闭性一般是基于“是什么”的问题,开放性侧重于发散思维,多面性探讨;凸显问题的实践性和启发性,通过分析、推理和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将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语言现象的分析中。


  (二)学习方法的多元与创新:五大类游戏式学习模式


  针对100个语言问题,进行学习方法的创新与融合,以问题驱动,游戏化设计,项目式为主,将游戏式学习模式分为以下五类型:


  1.趣味导向型学习模式


  该模式通过创设趣味性学习情境,设计了系列互动游戏,包括:“语言”vs“言语”找茬游戏、语言起源猜想秀、“电信诈骗”话术分析、无言的挑战-语言的工具性、语言符号达人秀、“词语变身”变装秀、“音”你而变模仿秀、语法结构变形记、语法结构俄罗斯套娃游戏、词语搭配秀-中英文对比(结婚vs get married)、句法同义大变身、句法多义猜猜乐、构词接龙、词义概括狼人杀、词义边界大探索、转喻猜猜猜、语义场故事接龙、以“优雅并非天生,时间自会证明”为例分析蕴含和预设、方言文字秀、语言实验室、地域分化模拟-方言漂流瓶、社会阶层分化-语言身份解码、借词词语接龙、同义词情景表演秀、创意模拟题-文字的起源、语言变迁小剧场等。

8bfbe4889b371c56be4b583847a2a13b.png

  2.竞赛驱动型学习模式


  该模式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设计了系列竞赛活动,包括:“信息传递大冒险”接力赛-探究语言功能、“音”你而辨大比拼、“音节拼图”大挑战、语言类型分类竞赛、词义类型大富翁、词义溯源大比拼、隐喻联想大挑战、义素拼图小游戏、语用规则纠错大挑战、言语行为大侦探、汉字构件拼图赛、文字演变接力赛、口语书面语转换大比拼等。


  3.思辨导向型学习模式


  该模式通过设置思辨性议题,设计了系列讨论活动,包括:“动物是否有语言”、语境词义辨析讨论会、文字作用表彰会、“文字的改进和改革”案例分析辩论会、“结构规则借用与文化传承”圆桌会议等。


  4.思维训练型学习模式


  该模式通过系统化思维训练,设计了系列思维活动,包括:一句话顶一万句-阐述你所理解的语言学、绘制语言研究的历史脉络图标、语言学分支学科展览馆、构建语言谱系之树、探索语言融合之旅等。


  5.写作实践型学习模式


  模式通过写作任务驱动,设计了系列写作活动,包括: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语言接触奇妙文、小组撰写《方言音变案例报告》、撰写《网络词汇进化论调查报告》、撰写《43篇文言文语法嬗变总结报告》、仿写《语言赠与我的》等。


  在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以“趣、赛、辩、思、写”为主的学习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分割状态,而是某种学习模式的典型体现特点。“趣”主要指的是趣味性,其主要作用在于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赛”主要指的是比赛、竞赛,其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辩”主要指的是辩论、辨析、辩解,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主要指的是思考的脉络性,常以思维导图形式出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写”主要指的是撰写、仿写,强调实践应用,培养综合能力。但无论哪一种,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综合性尝试。


  四、结语


  语言学概论核心课程的改革,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认证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推动师范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12]。同时,以教学改革促进课程自身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职业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教研水平,提供成套成体系的教学资料。然而改革的实践仍旧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实践的摸索中,持续观察、及时调整,以应对未知变化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彭有明.基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20(02).


  [2]刘丹.“新文科”视域下高校《语言学概论》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汉字文化,2023(06).


  [3]崔宝莹.OBE理念下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嘉应文学,2023(14).


  [4]房春晔,吴胜伟.新时代背景下“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01).


  [5]徐小波.基于动态资源库建设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J].汉字文化,2023(04).


  [6]朱福妹.面向网络语言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汉字文化,2023(05).


  [7]王佳.以“混合式学习”为导向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04).


  [8]徐小波.基于优慕课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24(01).


  [9]王倩,张先亮.语言学概论“三融教学”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2(06).


  [10]李振华.师范生“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24(03).


  [11]王明月.以OBE理念为导向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11).


  [12]胡万山.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的意义与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