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的路径研究论文

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的路径研究论文

2

2025-09-30 14:13:1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就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概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的路径与保障策略进行了探讨,为提高高校音乐思政教育效果,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提供参考与借鉴。

  摘要: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与精神,是高校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也是高校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如何更好地将红色文化与音乐教育教学相结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提高高校音乐专业教育质量,是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文章就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概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的路径与保障策略进行了探讨,为提高高校音乐思政教育效果,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红色文化;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意义;路径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共产党的带领下,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中,历经积累与沉淀所形成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内涵,极具时代特点,蕴含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有着极为重要的育人价值,也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支撑。现阶段,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各种外来思想对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为了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坚定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各大高校纷纷在国家的号召下开展了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音乐专业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类别,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将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相融合,通过红色文化的渗透,既能够有效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也能够提高专业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理解、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一、红色文化与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概述


  (一)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中*共产党的带领下,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既包括了革命旧址、烈士遗物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了红色思想、精神、作品等精神文化。而红色精神则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囊括了如爱国主义、革命主义、集体主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精神。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红色文化中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红色文化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1]。

7a7a880a8b39bceb11c0c24cde316600.png

  (二)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


  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其实就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三个步骤,即课堂教学、实践演绎与舞台创作,作为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卓有成效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将红色文化与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相融合,可以构建出效果明显的红色文化艺术思政教育圈,将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教学整体相连接,既能够有效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价值,又能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的育人目的,切实发挥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的价值,不断提高高校音乐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提高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红色文化作为诞生在特殊时期的文化内容,其内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帮助音乐专业的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在其诞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通过红色文化的融入,能够帮助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承接过去,理解革命先辈的信仰;警示现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励未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理解、继承与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红色文化能够有效地发挥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2]。


  (二)引导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尤其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因为音乐专业的学习以及其他费用相对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优渥,这也就导致大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意志相对较弱。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外来思想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正是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将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相融合的出发点之一,借助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引导当代音乐专业学生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进一步丰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育人形式


  课程思政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如果只依靠课堂教学的渗入,难以有效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不利于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因此,为了有效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就一定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导向,创新思政教育育人方式,与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相结合,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而红色文化则能够有效融入音乐教育各个环节,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而实现音乐专业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重提升的目的。教师可以提取红色文化中与专业教学目标相契合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课堂教学、实践演练、舞台创作等教学环节相融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中的正向精神,发挥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借助红色文化,将思政教育变得更为具体生动与形象,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原则


  (一)政治性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共产党的带领下,在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诞生的产物,既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同时又有着坚定的政治性。为此,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研创三维协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红色文化的政治意义,遵循政治性原则,在实践中引导与帮助音乐专业的学生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体会红色文化中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内涵,从而有效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价值。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明确政治立场,确保红色文化的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从而有效激发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二)创新性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虽然蕴含着革命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但是在运用红色文化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一定要遵循创新性原则,教师要积极鼓励音乐专业的学生将创新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鼓励学生在保持红色文化思想内涵不变的基础上,寻求全新的表现方式与创作手法,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发展注入内在动力,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加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3]。


  (三)实践性


  课程思政理念下,将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教学相结合,其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为此,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与体会革命前辈的伟大理想与信念,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信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四、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路径


  (一)合理选择红色文化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政元素相对较多,课程思政理念下,为了有效推动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融合,教师一定要合理选择红色文化内容,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提高课程思政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高校可以增加音乐赏析课程,并选择经久传唱的红色歌曲,如《南泥湾》《东方红》《保卫黄河》等,通过这些歌曲的赏析,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革命精神。其次,教师利用红色歌曲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要让学生加强对红色音乐作品本质的理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乐谱,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音乐作品地唱、作、表演等技巧,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通过对红色音乐作品内蕴的情感、思想等进行解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红色音乐作品的美,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最后,高校还可以结合地方红色文化,制定个性化的红色文化音乐教材,并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库,以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丰富红色文化表现形式,为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实践教学的融合提供保障。


  (二)丰富实践形式,提高实践演绎效果


  为了确保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的效果,高校要丰富红色文化的实践形式,提高高校音乐实践演绎效果。第一,高校要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演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利用红色文化进行专业教学时,为了有效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发挥思政教育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或其他的交流方式,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这样既能够确保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也能够在思考与分享中,加深对红色文化内蕴精神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第二,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拓展红色文化实践形式,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博物馆等,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红色文化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另外,高校还可以在校内举办红色文化讲座、艺术展览、电影放映等活动,一来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红色文化内容,体会不同的红色精神。二来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


  (三)提高舞台创作的有效性


  作为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舞台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理念下,将红色文化与舞台创作相结合,既能够丰富舞台创作形式,又能够为舞台创作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与灵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艺术价值与育人价值,提高课程思政实施效果。高校可以积极开展红色歌曲创作比赛、竞赛、组织文艺汇演交流等,鼓励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改编、创编,在保证红色歌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寻找新的表现形式,提高红色歌曲的影响力,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同时,高校还可以成立红色文化社团,并为社团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激发学生对学习与参与红色文化创作的热情,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创作出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音乐作品。

47908bfba4d8354de94e0e5275a8b29c.png

  五、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的保障策略


  (一)完善教学理念与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思政理念下,为了有效将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相结合,高校要完善教学理念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在教育理念角度来说,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教学理念的正确先进。高校要结合音乐专业特色,科学选择红色文化内容,并将红色文化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涵盖课堂教学、实践演绎、舞台创作三个层面,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科学选择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而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将红色文化与音乐专业有效结合,制定专题性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创作,实现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价值引导、能力培养,在保证高校音乐教演创各个环节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同时,发挥红色文化价值,提高课程思政质量[5]。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高校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效果,高校要加强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多元协同的教师发展体系,打造复合型音乐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要加强音乐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的培育,以专题、讲座、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精准挖掘红色文化中符合实际教学需求的思政元素,从而有效提高红色文化、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学研讨交流等活动,就红色文化与音乐教演创三个环节的有效融合进行讨论,持续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红色文化运用能力。另外,高校要完善教师考评激励机制,定期对红色文化与音乐教演创融合效果进行评价,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红色文化与音乐教学的融合效果[6]。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音乐教演创三维协同教学体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又能够培育学生优秀的品格,丰富高校的育人形式,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提高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为此,高校要完善教学理念与课程体系设计,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为音乐教学与红色文化的有效融合提供保障,确保红色文化可以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演绎与舞台创作三个环节,通过红色文化,既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与形式,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质量,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萍萍.高校红色文化课程的思政教育模式构建[N].大河美术报,2025-03-07(011).


  [2]陈金霞.艺术类高校思政课程中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J].中国军转民,2025,(03):174-176.


  [3]任璐璐.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大学,2024,(06):189-192.


  [4]盛发军.课程思政背景下声乐课堂中红色文化融入策略分析[J].中国军转民,2024,(03):82-83.


  [5]张灵燕,李佳佳.红色文化融入音乐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4,45(06):101-107.


  [6]赵芸禾,孙韵.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钢琴教学的探析——以中国钢琴改编曲为例[J].大众文艺,2023,(15):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