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性论文

2023-05-06 09:18:54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包含在七大艺术表演类型之中,是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戏剧表演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影视表演则是从戏剧表演中诞生的,优秀的戏剧表演造就了优秀的影视表演。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意义所在,以及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形式方法等;第二部分是关于戏剧作品和影视作品相同点的探讨;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性,详细论述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各项差异性的体现,把两者差异性进行了细致的剖析;第四部分针对以上研究和梳理,将存在的不足之处一一罗列,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摘要: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包含在七大艺术表演类型之中,是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戏剧表演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影视表演则是从戏剧表演中诞生的,优秀的戏剧表演造就了优秀的影视表演。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意义所在,以及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形式方法等;第二部分是关于戏剧作品和影视作品相同点的探讨;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性,详细论述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各项差异性的体现,把两者差异性进行了细致的剖析;第四部分针对以上研究和梳理,将存在的不足之处一一罗列,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戏剧表演;影视表演;共同点;差异性
一、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研究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背景
影视与戏剧都从属于表演艺术,从创作的基本原则和表现手法来看,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创作规律和表演技巧等方面,但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影视的产生对戏剧表演的影响是巨大的。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摄影技术发展,灯光、舞美、道具的不断完善给传统的影视以及性能范围的扩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演出性质,也作出了更大的外延,就现在情况而言,电影和电视节目是戏剧表演的衍生产品,是一种转型升级、更新换代的新产物。因此这三者之间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在戏剧性质基础上的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电视节目和剧场根据不同的艺术类别,塑造了它们独有的特征和不一样的艺术内涵。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都是如今中国表演领域的两大方向,也是群众日常文娱生活和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理论方向与实践方向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本文选择此课题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从电影的起源和起源来看,电影表演是从戏剧表演中诞生的。目前,无论电影表演艺术,还是戏剧表演艺术,在艺术发展历史上,这两者都被涵盖在人类七大表演艺术类型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真正开始对电影电视领域进行研究和建设,电影电视业迅速在中国生根发芽,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主流风格。近些年来,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日益深入人心,逐渐被广大群众接受和喜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成为整个社会文化消费的原动力之一。
(三)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资料获得,并分析归纳,获取有关研究课题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梳理总结,得出较为权威的结论和观点。再使用案例分析法,搜集国内外热门的成功经验以及实践经验,分析梳理制作过程,关注焦点和创新点,提出可行性实施举措,提取案例的各项有益内容。最后利用作品欣赏法对相关的戏剧作品和影视作品进行欣赏观看,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方法和创作内容,进行对比,寻求其异同点。
(四)研究现状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本质意义就是把演员自身当作创作作品的灵感和源泉,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想要传达的精神和思想。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是自成一体却又不可分割的表演艺术,它们各自的异同也都是由彼此的艺术特性来决定的。虽然它们是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却受电影、戏剧、电视剧等不同艺术作品的影响与制约,相互融合进步。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基本分为三类:一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二是布莱希特;三是国内传统戏曲艺术。如今,三大表演体系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斯氏表演体系,斯氏体系认为戏剧表演从演员修养到表演形式都应形成完整的机制和理论,这一观点赢得了世界表演人士的一致认同,所以概括而言,戏剧与影视的关系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虽有各自不同的表演形式,但在艺术本质上是统一的。它们都具备各自的艺术特征,有着自身独特风格,形成了各自的创作方式,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相互发展。
二、关于戏剧作品和影视作品的相同点探讨
(一)戏剧表演综述
关于如何定义戏剧表演,虽然学界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其概念的主要表达方式基本相同。一般来说,戏剧表演是演员创造角色的一个表现方式。从节目的形式来分类,性质和内容都是各有特点的,常见的节目形式包括话剧、歌剧、芭蕾、音乐舞剧等等。在表演性质基础上,戏剧表演必须在假设背景下发展。换句话说,剧场演员的演出不是天马行空的,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戏剧就是为了创作角色,塑造人物,所以演员要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演出之中,还要有一定的表演功底做基础。演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和素质,比如戏剧演员应该拥有可以改变和训练的声音条件,还有富有表现力的身体和肢体语言形态,这也非常重要。
(二)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性质阐述
谈到电影表演,不可回避的首要话题就是戏剧。在戏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戏剧的分类可以按照情节的不同,分为悲剧和喜剧。悲剧的艺术形式更早于喜剧。根据戏曲分类体系,分为:经验派、表现主义和梅兰芳表演体系,最早是表现主义,这一时期的作品和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
(三)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同之处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同之处如下:其一,两者都为统一的表演艺术门类,表演的目的与形式以及要求都是相似的。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创作都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是两种艺术共同的创作源泉,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素材。其二,对演员的要求都是要了解创作角色,以及把握好创作角色。其三,表演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真实的生活、人性的善良、美好的情感,以及彰显人性的本质。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诠释和表达都离不开演员的投入创作,只有演员演技到位才能使创作的艺术作品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传达出表演的主旨意义。其四,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都具有比较直观的欣赏性,通过视听相结合,以及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能使观众产生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
(四)表演的本质追求一致
众所周知,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都属于表演艺术范畴。表演艺术是通过对艺术家的处理和润色,且剧本中的场景都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理解与加工,这就决定了这两种表现形式的本质是反映人类生命的本质追求——真善美。现实之美、诚信之美、美之美,这些是人类文明最根本、最根本的归宿,包括表演艺术,影视剧也不例外。它们都是表演者的娱乐活动,以达到人们期望中真善美的期待,能够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并且为大众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为大家创造了无限的想象力。但无论是影视表演还是戏剧表演,如果我们脱离了真善美的追求,表演的质量就难以达到高水平,更谈不上引起人们的共鸣,以及生存时间的考验。因此,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都对真、善、美有一定的本质追求。这也是他们彼此对话和沟通的前提,也是彼此一致追求的表演本质。
(五)表演的外在形式相似
影视表演和戏剧文艺演出是许多部门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他表现形式也与说唱艺术和表演相结合,这使得在两者在表演中互相学习是可能的。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发展,电视剧已为大众所熟知:绝大多数电视频道黄金档或其他时间播出的电影或电视剧,央视专门开设了戏曲频道,就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看歌剧的需要。而网络媒体更方便电视节目的传播,当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谈话、动作和生活元素的电视剧和文艺演出几乎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影剧本和戏剧都有一定的故事性,或者离奇的曲折,或者生动,这使得影视剧的表演方式能够打破单一的演唱模式。影视艺术与戏剧表演在追求艺术本质上的一致性,为这两个交叉点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影视艺术与戏剧表演的互动是可能且普遍的。
(六)对演员培养与要求的一致性
影视演员和戏剧演员都有“三位一体”。其一,所有表演手段都为表演艺术的主题而服务。演员要背诵台词,熟悉场景,预演和磨合。从始至终,参与修改和完善表演技巧是演员的必修课。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都必须要求演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这一程度高低与否决定了艺术创作主题的成败。其二,作为创作的基础材料。通过剧本,演员根据场景完成艺术创作。演员表演作为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素材,是把剧本人物现实化以及具体化的灵魂和核心环节。生动形象的表演性是表演最为重要的中心环节。通过表演,可以真实再现艺术场景。表演的概念和描述的作用,以及艺术创作的方向也能反映出表演者的诠释能力,所以,在这一方面,影视演员和戏剧演员的要求是一样的。
(七)两者都不能够脱离生活
“真实”以及“生活”是电影和舞台演员表现的最高标准,是观众和行业绩效评估成功的衡量手段。只有可信而充满活力的表现形式才能让人感同身受,并与作品产生共鸣。表演来源于人们生活,只有将表演和人们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合二为一,才能表演得更自然。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求演员的情绪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故意和人为的。如果没有发自内心地表演,即使剧情很好,观众也很难接受。电视节目和文艺演出、电视节目和戏剧表演是多形式、多层次的手法运用。两者的结构都较为复杂,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凭靠一己之力就完成,需要不同艺术部门共同创作完成。并且,一部影视剧的成功拍摄与灯光、音响、化妆、录音等部门的共同协作是离不开的,电影与电视剧都不例外,即便是新闻节目也离不开新闻部。另外,影视节目过程中的编辑、录制等后期制作完成后,整部电影才可以呈现在大众面前。所以,影视创作是一门综合艺术,无论是导演,一两个演员,还是某些工作人员,这些人都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需要各个部门各个专业的支持来完成整个表演艺术。
总之,戏剧和电影表演有艺术追求的共同特征,两者都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有相同的叙事性、表演性以及形象的直观性,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涵实质,两者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不应只重视文艺演出,要进一步突破挑战和期限。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两者相互促进,以及交流融合,这指明了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未来道路的发展方向。
三、两者的不同之处
两者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戏剧表演是观演一体的表演艺术,而影视表演是观演分离的表演艺术。然而表演技巧各有各的特点,在电影和舞台演员的表演中,表演时需要克服一些障碍,两者的技术手段也有具体和独特的形式和内容,相互补充,也相互借鉴,所以不同之处仍然存在,并具有不同的分歧。
(一)空间关系的不同之处
时间周期的不同,是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在戏剧中,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更为突出,喜剧演员只使用程式化的空间和手段来表达他们的个性,并在展示人物性格的同时,丰富他们的内在想法。一旦演员表演时没有场景和道具,那么演出将无法进行下去。然而,电视表现节目形式则不同,其依托现实世界,且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而且电视节目的场地可以来回改变。其实影视表演的创作空间更大,需要的场景也比戏剧表演多。戏剧表演的创作空间只存留于戏剧舞台上,而影视表演的创作空间却是可以跟随剧本的设定随意切换的。
(二)演员与观众交流的形式存在不同
在整个戏剧演出环节里,由于其采用现场演绎的形式来进行,这就使得演员与观众可以在现场无障碍的产生情感交流与互动,这种交流是双向的,不仅有利于演员进行情感表达,也有利于观众更好地沉浸于戏剧观赏当中。因此,在戏剧表演中,一方面可以使观众获得更加良好的艺术体验,并使观众的心情跟随戏剧演员表演节奏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演员在台上的表演也会受到现场观众反应的影响,观众的反应和期望会给舞台演员传达直接的信息和讯号,这种心理方面的潜移默化作用,会引导演员更好地表现。影视作品与戏剧作品不同,影视作品是前期的全部制作完成之后才呈现在观众面前,其环节完全脱离观众的审美过程,在拍摄影视作品时,导演引导演员在情景设定下完成拍摄任务。后期编辑和图像处理也是较为封闭的,所以综合起来看,影视演出是间接呈现给观众的,不够直观。
戏剧表演时,舞台的演员直接对着观众表演,表演中途是不能根据观众的意愿随时修改、调整与暂停的,其表演形式较为直观。而影视剧演员都是面对镜头,在表演的过程中没有观众实时观看,导演可以根据现场演员情况和天气状况随时进行修改、暂停与调整,这也有利于影视剧后期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进而使得观众更喜欢观看影视剧。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和观众的创作应该是统一的,但在电影表演中,演员的分离是必须的。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决定了两者不同方式的传播。电影表演需要摄像头等现代设备的支持,且只能通过高科技的输送介质使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影视演员们所完成的作品都是导演与摄影师在后期利用蒙太奇技术重新剪辑加工而成的,然后通过大屏幕使电影演员与观众产生间接联系。而作为和观众有着直接联系的戏剧演员,则要在演出过程中学会随机应变,特别是对演唱情况需要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当剧场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戏剧演员不能惊慌失措,要从容应对。
(三)对演员的具体要求和表演方式的差异
在影视演员和戏剧演员的选择过程中,对戏剧演员要求更高,其不仅要有优秀的表现能力,还要了解和掌握剧本人物的心理,也就是所说的演员要有控制舞台的能力,这就包括舞台表演能力和应变能力。因为,在戏剧现场表演时总是会有一些非设定的意外出现,因此演员要处乱不惊,从容面对,将眼前的困境在巧妙的表演中化解,进而完成所有的表演任务。从表演方式来看,有平实与夸张两种主要方面,在影视表演中,演员只需要把握好自己的表演,即在一定的环节中,角色、表情、心理、情感等表现都要以单一的方式进行,而不必掌握剧本以外的内容。
舞台是演员表演的载体,戏剧表演才是真正的表演。对于戏剧演员而言,其表演的自由度要比影视表演大得多。在幕布拉开之后,整个舞台是由戏剧演员进行控制,观众与演员可以直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沟通。而在影视剧制作过程中,演员们都面对着镜头,对于影视剧的制作并没有主导权。所以,影视剧制作过程中,不管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投入了多少感情,演绎得有多生动,在导演眼里也只是情节发展的要素之一,唯一不同的则是演员是情节发展和推进的最重要因素。
总之,戏剧本身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戏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一般情况下,戏剧会根据时间因素和剧情的发展而贯穿整件事,但电影不同。在影片中,很多情节都是跳跃的,并且总是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不停地看下去,总是想寻找答案。这就要求电影角色适应电影本身的无序性。不同的演员在电影和戏剧表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戏剧中,演员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这是由戏剧的性质而决定的,但电影却有所不同。在电影中,演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剧本,阅读剧本,关注生活,与导演深入沟通,并展现出他对角色塑造的独特渗透力、敏感度和表现力。此外,场景、制作、灯光、观众、舞台等技巧也与一般的影视表演有着较大区别。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影视表演可以通过电脑后期进行加工剪辑,而戏剧表演是在现场给观众展示,其表演具有不可控性、随机性等特点,没有后期加工与生产,因此戏剧表演在客观条件和要求方面对演员要求较为严格。
(四)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受技术条件制约的差异
影视表演是对真实故事的追求和再现,是对戏剧内在升华的追求。戏剧表演是直接呈现给舞台下的观众,而电影和电视只能间接表达,且观众看到的镜头是必须加工和处理的。由于地形、气候和技术影响,影视、电视节目的拍摄限制是很多的。影视剧的拍摄是不按规定时间拍摄脚本,根据日程安排,场地的拍摄时间不定,拍摄中的每个镜头的连接是经过多次调试的,这就要求演员们在剧情中保持自己的情绪。不过,针对戏剧表演而言,其不受天气、技术的影响,因为戏剧表演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场地与设备也在室内处于可控状态之下。因此,即便是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等恶劣天气,对于室内的戏剧表演来说影响也极为有限,但对于影视剧表演而言,设备在室外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天气是否适合拍戏是导演一定会考虑的问题。
(五)表演效果和传播的差异
由于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两者手段不同,传达的空间和信息也不相同。例如,在电影、电视节目、电视剧中有不同信息传输的表意特征。由于性能空间的限制,通过电影和电视节目所表达的信息是相对稳定的,而戏剧表演中的信息传输很容易被中断。
影视表演与观众之间的沟通是有间隔的单向沟通,观众与演员之间没有产生面对面共鸣的可能性。因此,观众在观看影视表演时较难对剧情产生共鸣,而戏剧表演则不同,戏剧演出都是以现场直播的形式来呈现。戏剧演员随时可以在现场与观众进行交流,双向沟通,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进而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针对纪录片而言,由于拍摄场景是在镜头模式下进行的,完成了相关的技术处理,所以在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上,纪录片电影比戏剧描述得更真实。因此,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传播的差异也注定了两者表演效果的差异;表演效果的差异和传播的差异也注定了对演员的创作要求不同。
四、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艺术性进行了全面分析,详细介绍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得出,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虽然都从属于表演艺术,在创作基本原则和表现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创作规律以及表演技巧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总而言之,时代总是在不断发展,不同的表演设备、技术,以及剧作家的思想都在发展变化着,因此影视剧与戏剧的表演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目前来看,戏剧与影视节目的整合还很欠缺。只有中央电视台有专门的戏剧表演频道,这实际上是戏剧与影视节目融合的典范。这种整合有利于电视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创新了戏剧表演发展方式,这样的栏目,我们应该支持。同时,我们也要不遗余力地在将来对两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价值整合,从而继续探索两者表演艺术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美]贝拉·依特金,潘桦译.高校经典教材译丛·表演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2000.
[4][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刘杰译.演员自我修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5]罗才美.浅析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之异同[J].大众文艺,2015(20):25-26.[6]曹嘉睿.浅议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分”与“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20):15-29.
[7]江泽浅.论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异同[J].艺术品鉴,2016(20):13-20.
[8]孙启良.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共性和差异[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9):19-23.
[9]胡仁伟.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1):13-18.
[10]王治飞.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之我见[J].贵州大学学报,2008(03):15-17.
[11]董馨翳.关于影视表演艺术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05):20-25.
[12]赵美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异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03):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