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日语笔译课程建设论文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日语笔译课程建设论文

1

2025-09-06 15:19:2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日语笔译课程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日语笔译课程应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改革,助力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日语笔译课程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日语笔译课程应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改革,助力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日语人才。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翻译是建立对外话语体系最直接不可或缺的行为,加强日语笔译课程建设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日语笔译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日语笔译课程是日语专业大学三年级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分别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讲授日译汉和汉译日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课程主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堂练习的形式。


  目前的日语笔译课教学着重讲授日语知识,强化训练日汉和汉日的翻译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课程思政建设也没有形成体系,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有机融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语人才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外语翻译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必须推进日语笔译课程建设,助力培养新时期复合型日语人才。


  日语笔译课程建设方案


  调整教学目标。制定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具有高阶性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讲授日语与汉语的比较和一般日汉、日汉翻译技巧的同时,课程要把握中国时政话语的语篇特点,掌握中国时政文献翻译的基本原则,增强国际传播意识,了解国际传播基本规律,熟悉相关文本外译时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熟练运用相关翻译策略,引导学生理解“以我为主、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对外翻译原则,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表达与传播能力。


  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达成教学和育人目标,要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融合数字技术、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推行“BOPPPS”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结合线上教学资源和练习题库,灵活运用在线讨论、线下小组研讨、发表等课堂活动,打破笔译课以写为主的僵化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在日译汉时,组织学生分小组协作翻译,不断对译文进行讨论和打磨。在汉译日课堂中,活用《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程》,组织学生对中外权威翻译专家团队的集体智慧进行讨论和学习,从中汲取翻译技巧,领会话语策略,提高日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丰富教学内容。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结合在线教学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料,不断丰富适合我院学情、具有挑战度的教学内容。


  我校日语笔译课程于2021年加入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项目,作为用课方修读大连外国语大学建设的《日语翻译》。建课方的在线课程主要由授课视频、学习资料和练习题库等组成。我校作为用课方,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线上授课视频,督促学生自主预习翻译理论知识。在课堂面授中我校教师依托《新编日译汉教程》《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程》等教材和参考书目,对理论知识中的重难点进行补充讲解和强化练习。同时围绕时政要闻、科技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主题,在课堂中有机融入思政、跨文化沟通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内容。教学内容设计的大致思路和安排如表1所示。

59af1fa940100d5dcba44a6b714778d1.png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进修、学术交流、行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日语笔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打造“德才兼备”的日语笔译教师团队。日语笔译教师通过定期参加虚拟教研室活动,学习教材的主题、内容和结构,观摩优秀教师的说课和课堂实录视频,不断丰富自身的时政文献翻译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笔译教师团队在科研领域也积极探索,力求把科研成果回馈到教学中,提高日语笔译课程的建设水平,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改革考核方式。结合我校学情,探索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目前日语笔译课的考核方式仍然以终结性评价的闭卷考试成绩为主、形成性评价成绩为辅。今后力求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不断探索对课堂发表、作业、小组讨论等科学合理评价的方式。积极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考核方式,例如实施生生互评,让学生参与到考核评价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


  在日语笔译课程中讲好中国故事


  在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日译笔译课程加强建设,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入课程,有助于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在日语笔译的课堂中,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在学习《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程》的过程中,学生积极认识中国时政文献翻译的特点与规律。在课堂上用日语分享自己的翻译实践感悟,进一步加深了对国际传播的认识。


  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标准,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学生通过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不仅可以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能够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讲好中国优秀科技成果的故事。中国的科技飞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果,如我国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飞行器刷新世界纪录等。在讲述中国优秀科技成果故事时,不仅拓展了跨学科知识,推进课程的新文科建设,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了“四个自信”,培养了家国情怀。


  在讲好国家层面大故事的同时,也要练习讲好身边温暖的小故事。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勤俭节约、奋发努力等事迹,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讲述这些温暖的小故事,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修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


  新时代,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在继续履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使命的同时,必须肩负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日语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领域作出新的贡献。希望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的日语笔译课程建设,为其他外语课程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