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钢琴曲《纺织歌》演奏分析论文

钢琴曲《纺织歌》演奏分析论文

6

2025-08-26 16:42:4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爱尔门里奇作曲的钢琴曲《纺织歌》,乐曲欢快、灵动,生动地描绘了美丽少女转动纺车纺织的场景。难得的是,这首作品对钢琴演奏技巧要求不高,学习钢琴一年以上的初级演奏者即可学习演奏,是初级演奏者不可多得的演奏作品。

  摘要:爱尔门里奇作曲的钢琴曲《纺织歌》,乐曲欢快、灵动,生动地描绘了美丽少女转动纺车纺织的场景。难得的是,这首作品对钢琴演奏技巧要求不高,学习钢琴一年以上的初级演奏者即可学习演奏,是初级演奏者不可多得的演奏作品,可作为初级钢琴演奏者参加音乐会表演和钢琴比赛的曲目。本文在分析曲式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乐曲的表现内容、音乐情感、演奏技巧和演奏方法,旨在为钢琴初级演奏者和钢琴初级教学提供理论知识。


  关键词:《纺织歌》;演奏技巧;演奏方法

  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衣”被列为第一位,是首要的必需品,想要得到衣物必然和纺织业分不开,纺织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古今中外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赞美纺织业[1]。有描写纺织业的俄罗斯电影《纺织姑娘》,还有画家笔下的纺车、纺织姑娘,有雕刻家刻刀下的纺织车浮雕等等。音乐家用音乐来赞美纺织业,有关纺织业的歌曲、器乐作品不胜枚举,有歌曲《纺织姑娘》[2],门德尔松和布格缪勒都有钢琴作品《纺织歌》。布格缪勒的《纺织歌》需要有三四年的钢琴基础才能演奏。门德尔松的钢琴曲《纺织歌》也需要至少有钢琴五六年的基础才能演奏[3]。而爱尔门里奇创作的《纺织歌》只需要一两年的钢琴基础就可以演奏。


  一、乐曲的情景分析


  爱尔门里奇作曲的钢琴曲《纺织歌》,乐曲欢快、灵动,生动地描绘了美丽少女转动纺车纺织的场景。表现了神奇的纺车将棉花、亚麻、羊毛等纺成线,织成布的过程。听众在乐曲中仿佛可以听到纺车转动的声音,梭子在纺车上来回穿梭的声音,纺织的整个过程,以及纺织期间发生的故事。满足了听众的好奇心!乐曲显现浓郁的生活气息。音乐气氛中充满了人们快乐的心情,高兴的笑声,表现了人们生活的富足,空气中充满了祥和的气息。孩子们对纺车充满着好奇心,感觉纺车很神奇。可以将棉花,亚麻,羊毛等纺成线,还可以把线织成布,最后做成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想知道和学习纺织技能,他们想有朝一日也能够自己用纺车纺布做出美丽的衣服。因此,如果教授孩子们演奏《纺织歌》,他们非常愿意学习。

  乐曲《纺织歌》欢快,活泼、生动,表现了姑娘转动纺车纺织的场景,描绘了安静祥和的田园生活。仿佛在风景秀丽的山间,有一间茅草屋,里面住着幸福的一家人,父亲上山打猎,年轻的妈妈和美丽的姐姐高兴地转动着纺车纺织,弟弟、妹妹在纺车旁玩耍。一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纺车不停地转动,妈妈一边纺织,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静静地听着,被妈妈的精彩讲解吸引着,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屋里很安静,有妈妈轻柔的讲话声,纺车纺织的转动声,有孩子们的笑声,一片生机盎然祥和的场景映入眼帘。


  二、乐曲的曲式结构分析


  这首作品可以分析为复三部曲式,也可以分析为回旋曲式。复三部曲式主要由[A]<B>[A]三个部分组成,其中[A]部分为3至23小节,<B>部分为24至48小节,再现部[A]为51至68小节。[A]部分又可细分为ABA的单三部曲式结构,<B>部分则可细分为CC′的单一部曲式结构,再现部[A]完全再现了[A]部分。


  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ABA[C]ABA,正是回旋曲式的典型结构,因此也可以分析为回旋曲式。可以将A作为主部,B和[C]作为插部,只是这里的[C]部分的结构规模较大。[C]部分的规模相当于前面ABA三个部分加在一起的规模。我们多次听到了主部A部的出现,主部第一次出现是3至10小节,主部第二次出现是16至23小节,主部第三次出现是在51至54小节,主部第四次出现是在60至68小节。主部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在乐曲开始部分,第一次出现后是第一插部B部,B部是11-15小节,其中11-14小节反复一次,然后是主部A部第二次出现,接着是第二插部[C]部,然后是主部A部第三次出现,接着是再现插部B部,最后主部A部第四次出现,接着5小节的补充结尾,全曲结束!所以这首乐曲既具有再现复三部曲式结构的特征,又有回旋曲式结构的特征。两种曲式结构巧妙地结合,天衣无缝,乐句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显现了作曲家的非凡才华与智慧!不禁让人赞叹!


  三、乐曲演奏分析


  (一)[A]部分演奏分析


  第1小节和第2小节是两个小节的引子,引子部分只有左手部分,F大调,左手从主音F音开始,以连续八分音符节奏跳奏形式在低音区与属音C音交替演奏,模仿纺车转动的声音。整体[A]部分,左手持续重复演奏。演奏时要注意手指贴键,手、手腕、手臂自然放松,指尖轻巧地跳动弹奏琴键。仿佛纺车持续不停地快速转动!


  A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第3至6小节,共4小节,新素材,由两个乐节组成,第一乐节2小节,音乐总体上行走向,右手主旋律从小字组的A音开始,上行级进到小字一组的D音,又下行回转到小字一组的C音。演奏时连音演奏,最后一个音跳起,演奏时力度逐渐渐强,演奏出纺车车轮转动的感觉。紧接着是音程小字组的A音和小字一组的F音,演奏时注意音程两个音要弹齐,并且要用力演奏弹出重音的效果,注意演奏音程时保持跨小节同音连线的时值,紧接着是音程小字一组的C音和小字一组的G音,演奏时要注意弹完音程时指尖跳奏,这一乐节结束在小字一组的F音和A音上,演奏时注意手指不要松开琴键要保持音程的时值将音弹饱满,注意保持音记号的演奏。虽然只有短短两小节,但是涵盖了连线、跳音、重音和保持音的演奏,对于演奏者的钢琴基本演奏技法基本功要求非常严苛,必须正确演奏才能诠释出作曲家想要表现的音乐。第二乐节只有最后两个和弦不同,运用了头相同尾不同的作曲技巧。最后三个八分音符的节奏由音程变为和弦,增加了音响的和声饱满度与乐句的结束感。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完全相同。演奏时要注意更加熟练、灵活、清晰、流畅。要表现纺车有规律地转动的情景,强调了纺车不停地转动的重复性的循环往复!向听众传达纺织业的辛苦,需要不停地转动纺车!表现了纺织姑娘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存条件,让家人生活得更美好,不辞辛苦,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开心幸福快乐地劳动着!


  B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左手在属音八度旋律音程大字组C音和小字组C音上,以八分音符跳奏形式重复演奏,与A部形成统一的伴奏形式,增强了乐曲的统一性,也是将A部分与B部分化为一个整体[A]部分的原因。表现纺车不停转动的情景。演奏时注意左手的八度旋律音程要平均、流畅、清晰、干净的演奏,手指要灵活,指尖要轻巧地跳起!避免手、手腕、手臂繁重和僵硬!手腕和胳膊要放松而有弹性地随着手灵巧地微微跳动!第一乐句11至14小节,共4小节,新素材。每拍前半拍休止,后半拍从小字一组EG按照三度音程半音阶关系上行以跳奏形式演奏2小节,然后仍然是跳奏形式演奏,从由小字一组降B和小字二组D构成的三度音程开始,级进下行回到乐句的开始音程EG,然后上行级进到重属和弦FG还原B和弦,最后结束在属和弦EGC和弦上。11至12小节演奏时注意右手的节奏是后半拍,与正拍演奏不同,演奏时要注意手指触键要强调触键后快速而有弹性地跳起,注意力度逐渐渐强,情绪逐渐激动,第13小节的最高音要演奏的力度重一些,突出最高音,使整个乐句的最高音形成乐句的高潮,第14小节的最后两个和弦演奏的要更重一些,使整个乐句有明显的结束感,结束在情绪的最高点!演奏时整体第一乐句动作灵巧、轻快而有动感,音乐起伏从弱起快速渐强,形成整个[A]部分的高潮。仿佛形象生动地描写纺织过程中梭子快速穿梭在纺车上的情景。第二乐句4小节与第一乐句相似,只是最后一小节不同,15小节的第一拍是乐句结束也是乐段的结束,第一拍的后半拍在右手部分加入了三个八分音符节奏的过渡音,节奏稍渐慢!为再现部A部做准备,使得连接自然顺畅!演奏时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似,动作更加灵巧轻快,更有动感,演奏时更突出地表现音乐起伏从弱起快速渐强的力度变化,强调整个[A]部分的音乐情绪高潮。仿佛形象生动地描写纺织过程中梭子快速穿梭在纺车上的情景,生动而有趣地描写更为细节的纺织过程!


  再现A部分从16小节至23小节,速度在16小节回归原速,完全再现A部分,音乐再次呈现乐曲A部分出现的情境,仿佛纺织姑娘开心地转动着纺车,音乐映射出纺织姑娘对美好生活的满足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与憧憬!纺织姑娘相信:不辞辛劳的纺织,可以积累财富,过上美好的生活,未来会遇见勤劳帅气的小伙,建立幸福的家庭!演奏时注意更加轻巧地演奏乐曲的A部分的主旋律,音乐更加熟悉,演奏技巧表现需要更完美,音乐高兴的情绪更饱满,纺车转动的声音和速度更轻快,音乐表现转动的纺车的技巧更娴熟!演奏时注意左手跳音演奏的轻快、活泼,右手主旋律部分注意连线、跳音、重音和保持音的正确演奏,表现乐曲的意境!


  (二)<B>部分演奏分析


  <B>部分从24小节至48小节,由C部分和C′部分构成。C部分从24小节至39小节,C′部分从40小节至48小节。


  C部分直接转入降B大调,演奏力度为弱,左手主旋律,右手伴奏,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4小节,为新素材,与前面出现过的所有乐句均不同。通过FACE为转调和弦,FACE即F大调的Ⅰ级七和弦,也是降B大调的属和弦,在24小节和25小节出现。26小节和27小节进行到降B大调主和弦降BDF,音乐转入新的调式,有了新的色彩感。左手从小字一组的C音开始,标有重音记号,演奏时注意要重一些,力量落下,保持下沉,声音清晰坚定地演奏,时值保持一拍半的长音,音的时值长强调了音的重要性。随后经过快速十六分音符琶音下行AF,又回到25小节的C音,这个C音十八分音符只有半拍,又是句尾音,时值会因为连线收尾而更短一些。演奏时注意手腕带着手指柔滑的提起。第26小节左手主旋律开始于降B音,演奏时同24小节第一个音一样,也要注意要重一些,但是没有24小节的C音重,力量也要落下去,同时保持沉下去,声音也要较清晰坚定地演奏,时值一拍半的长音,音的时值同样长强调了音的重要性。音乐以相似的节奏和音乐走向下行经过AG结束于F音,演奏时注意26小节的降B音低于24小节的C音,演奏时注意要突出音高降低的感觉,力量要更往下沉,要强调25小节音往上“挑”,26小节和27小节音乐往下“落”。两个连线音乐的起伏是不同的,要突出演奏这种不同。


  第二乐句4小节,与第一乐句相似,只是第三小节第二拍节奏更加密集和复杂,第二拍变奏为由跨小节连线十六分音符小字组降BA降BG音。演奏时注意十六分音符要演奏的清晰、干净、流畅、均匀,其余的演奏要求与第一乐句一致,但要更有激情。


  第三乐句音乐开始进入离调模式,第三乐句第1小节第2小节为c小调,第3小节第4小节为降B大调,第四乐句第1小节第2小节为G大调,第3第4小节最终转入A大调。离调音乐始终在各个调之间游离,千回百转,表现了音乐情绪的不确定性,显现了表现内容不固定的状态,表现了生活的艰辛,遇到的各种困难,表现了一家人百折不挠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气势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相信虽然生活艰辛,但通过勤劳努力的劳动,一定能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


  第三乐句4小节,与C部分第一乐句相似,只是第三乐句第一个音小字二组的D音比第一乐句第一个音小字一组的C音高大二度,因此第三乐句应比第一乐句演奏时更强一些,音乐情绪更高涨一些。第2小节与第3小节的第一个音相同,都是小字一组的C音,作曲家采用了第一个连线的尾音与第二个连线的第一个音相同的作曲方法,作曲巧妙,充满了童趣。


  第四乐句4小节,与C部分第一乐句相似,第四乐句是第三乐句的延续。可以把第四乐句单独划分为一句,也可以与第三乐句整体是一个大乐句。第四乐句延续下行进行,开始于小字组的A音,经过升FD,第一个小连线结束于小字组的G音。然后是一个经过句,巧妙地将C部分与C′部分连接在一起。音乐经过小字组A音上行到B音下行到升G音再上行到A音,也就是A大调的主和弦A升CE,为C′部分的A大调的调式做好准备。C′部分的开始和弦E升GBD是A大调的属和弦,更好地转入A大调。C部分音乐表现了热闹的劳动场面,妈妈和姐姐辛勤劳动着,充满干劲,忘记了疲劳,废寝忘食快乐的纺织着。

999af2266259006c78168a688c23d010.png

  C′部分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4小节,A大调,素材来源于C部分的第一乐句。主旋律转到右手部分,左手伴奏。第一乐句4小节,开始于A大调的属音八度音程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的E音,下行经过小字二组的D音和小字一组的还原B音,上行到小字二组的升C音结束。音乐力度是强,右手第一个音程有重音记号,因此演奏时要重一些,音乐气氛也更浓烈。演奏时注意每两个小节的第一个音都有重音记号,演奏时要强而有力,力量要“下沉”,音要弹“实”,注意一拍半的时值要保持饱满。第一乐句第1小节的后半拍两个16分音符和第二小节第一拍的前半拍组成的小连线,演奏时手指要轻快、清晰、干净、利落地演奏。


  第二乐句共4小节,与第一乐句相同,演奏情绪更饱满,只是结尾转入4小节的连接部分。第二乐句第4小节音乐逐渐渐强,音乐转入F大调属和弦CEG降B,左手八度音程,右手单音,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右手重复演奏左手演奏的音,八分音符的节奏,左右手交替出现降BG还原C音,然后直接转入再现部。连接部分演奏时要注意音符时值,要短促有力有弹性,音与音之间断开,音乐力度逐渐渐强,突出属七和弦的和声音响,为再现部的出现做好充分的和声准备。


  整个C′部分音乐力度比C部分强好几个层次,情绪更饱满,音乐更有激情,共鸣更强,气氛也更浓郁,仿佛在描绘全家都参与到纺织中,大家一起忙忙碌碌的纺织,爸爸在做纺车,妈妈和姐姐在纺线织布,小弟弟、小妹妹也来帮忙,一会儿帮着拿线团,一会儿帮着拿工具,帮妈妈和姐姐做力所能及的事,检查纺车工作情况,确保纺织顺利进行。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地劳动、忙碌着。


  整个<B>部分的演奏要运用踏板,演奏时可以根据演奏程度运用不同的踏板演奏。比较简单的演奏方法是:C部分第一乐句第1小节第一个音踩下踏板并保持,第2小节第一个音演奏完松开踏板。比较难的演奏方法是:第一乐句第1小节第一个音踩下踏板并保持,第2小节第一个音换踏板并继续保持,第2小节第二拍前半拍演奏完松开踏板,演奏时要注意踏板全部踩下。第3-4小节踏板的演奏和第1-2小节相同,演奏者可以根据踏板演奏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踏板演奏方式。C部分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踏板的演奏与第一乐句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第1小节踩下踏板并保持住,第2小节第一个音演奏完抬起踏板,第2小节第二个音重新踩下踏板并保持住,为了使从第2小节第二拍的音到第4小节前半拍的连线演奏得优美连贯,连线中的每一个音都需要换踏板并保持住,直到连线最后一个音结束抬起踏板。C′部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前三小节踏板的演奏与C部分第一乐句相同,C′部分第二乐句第4小节第一个音踏板抬起。踏板的运用在整首乐曲中到此结束。踏板的加入使得音乐更加饱满,欢快的气氛更加浓郁地回荡在整个家中。音乐仿佛在描写一家人为了更幸福快乐的生活每天勤劳地工作着,用热闹的音乐展现劳动风风火火的场景,描绘着生活幸福美满的画卷。


  (三)再现部[A]部演奏分析


  音乐转入再现部,首先是转入2小节的前奏,与[A]部分第1小节和第2小节的前奏完全相同。随后,音乐转入F大调,完全再现了[A]部分,但音乐情绪更加欢快,更喜庆,仿佛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喜悦。演奏时要注意表现得更加轻快,更幸福,更满足,充满喜悦。


  再现[A]部后,有五小节的补充结尾,音乐由小字一组的D音开始,经过E音,结束到F大调的主音F音,结束全曲。左手最后两小节有一个短暂的插花,八分音符节奏,前五个音连线大字组F小字组FEFC单音,然后是三个断奏连线小字组F大字组A小字组C单音,最后一个保持音F音,结束全曲。演奏时注意前五个八分音符要演奏得优美连贯,三个断奏连线音与音之间要断开,并且要有内在的连线,要用一个内在力量把它们用断奏的方式连在一起,最后一个F音要演奏得清晰饱满,时值要尽量弹足一拍,坚定而有力地结束全曲,寓意一家人美满幸福快乐地继续着!再现部是音乐中最能与听众产生共鸣的部分,因此要全力以赴演奏得更精致,争取最好的演奏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叶琳.纺织服装企业如何下好绿色贸易这盘棋?[N].国际商报,2024-07-16(003).


  [2]石莉芬.水族纺织歌谣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


  [3]张琦佳.门德尔松《纺织歌》钢琴与自由低音手风琴演奏之比较[J].艺术品鉴,2015,(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