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实践中红歌合唱活动的德育价值探索论文

2025-08-26 16:07:2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辅导员德育工作开展也更为丰富和深刻。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是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开展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辅导员德育工作开展也更为丰富和深刻。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是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开展最主要的目标之一。红色歌曲这一音乐形式,在富含艺术性、审美性的同时,更兼具深刻的思想性,为辅导员的德育工作提供了生动素材。众多优秀的红色歌曲,体现着深厚的革命情感、可贵的革命精神,书写了众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这些丰富的内涵在无形之中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在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开展中,将红歌合唱活动作为德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能够起到促进艺术素养培育和德育教育发展的多重效果。本文主要对辅导员德育工作视域下职业院校红歌活动的育人价值和实施方式进行了深入探索,进一步推进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职业院校;红歌合唱;育人价值;策略
红歌缘起于革命时期,是为了激励群众斗志、宣传革命事业而创作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意义。红歌旋律婉转激昂,风格振奋人心,歌词充满激情,不仅蕴含着深厚浓烈的情感,还讲述了动人的革命故事。因而,红歌的政治性、文化性、艺术性突出。我国早期的红歌创作,多与国家时局密切相关,如《游击队之歌》《保卫黄河》等作品,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积极抗日的斗争精神;再如,《东方红》表达了老百姓对毛*席、共*党的拥护和赞扬。新中国成立后的红歌创作则更为丰富,表达了群众对于建设新中国的兴奋喜悦、对于祖国母亲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如《我的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曲调优美,歌词振奋。进入现代以来,红歌创作的情感内涵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更多地表达了对于祖国发展的自豪和期待,对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良好思想、行为的赞美和传颂。这些生动多彩的红色歌曲也为职业院校辅导员的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职业院校学习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而将优秀的红歌内容融入班级合唱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感受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和社会责任,对于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巨大而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职业院校红歌合唱活动的育人作用探析
(一)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合唱是一种对声乐演唱能力、合作能力、音乐表现能力进行综合培养的音乐活动,既能集体表演,渲染氛围,又能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因而,将红色歌曲融入班级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革命精神、音乐素养的提升,对于提升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首先,红色歌曲是红色文化的凝结,普遍具有气势宏大、思想信念坚定的鲜明特点,通过集体合唱的形式,使学生在演唱活动中相互协作,共同演绎红歌艺术精髓,形成团结一致的凝聚力。学生在呈现红歌艺术内涵的同时,自身也在感受革命情怀的熏陶和革命精神的鼓舞,实现思想教化。班级组织的合唱活动能够在无形中激发学生对红色歌曲的情感,并在红歌演唱活动浓厚的氛围中,获得自我肯定和荣誉感,强化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其次,红歌的旋律昂扬,为了在合唱中呈现更佳的艺术效果,需要学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将红色歌曲的艺术价值体现出来。如,学生之间就声部、旋律、音准等问题进行反复的协调,终至音色的和谐统一,形成完美的演唱效果。这一过程不仅对学生的演唱技巧有较高的要求,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集体中的协作性。最后,班级红歌合唱活动的开展,需要较长的排练时间,集体需要进行磨合,辅导员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因而,在合唱排练和表演过程中,也进一步拉近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对于融洽集体关系作用显著。不仅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还提升了班级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红色歌曲是爱国主义文化的重要衍生品,蕴含了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文化情怀。因此,班级红歌合唱活动的开展,可以将思想和情怀集中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之中,增强学生群体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产生深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每一次班级红歌合唱活动的开展,学生都能够在主题鲜明、情感强烈的红色歌曲中,传颂革命前辈为了信念和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同时感受无数先烈用热血换来今日幸福生活的不易,憧憬着沿着先辈的指引一路向前,逐渐走向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参与班级合唱活动期间,学生的个人思想觉悟也在不断提升,在红歌合唱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从而树立为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积极态度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和理想。
(三)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任辅导员期间,笔者认识到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状态尚不稳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在这一特殊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会受到多元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左右,误入歧途。因此,辅导员在工作开展中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引领,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班级的红歌合唱活动开展中,优美的音乐旋律,振奋人心的唱词和激发奋进的表演形式,为学生送上一堂堂“正苗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实践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红色歌曲中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奋发图强、坚忍不拔的革命信念,能够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催人奋进,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富有活力的红歌合唱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得到更为贴近内心的思想熏陶,使个别偶发的、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有效的修正,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促进个人情感的不断升华,内心浩然之气徐徐增长,使学生最终沿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不断前行和成长,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
二、辅导员工作三个“精心”助力红歌合唱活动的育人价值体现
(一)精心筛选红歌教学资源,提供更优质的素材
红歌合唱是职业院校较为常见的德育活动,但从整体效果而言,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多方面整合红歌资源,是班级红歌合唱活动开展的重要素材补充。我国的红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一代代致力于红歌创作的词曲作家们,在每个时代都会打造出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红歌作品,艺术性和思想性较为突出,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作为班级红歌合唱的素材。但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每一首红色歌曲都适用于红歌合唱活动的开展,辅导员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文化审美进行优选。尤其是要在红歌精品中精心筛选,选择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红歌合唱素材,促进他们的合唱能力和思想素养的快速提升。
第一,结合时代性和思想性进行选择。辅导员作为活动组织者,要结合当前的艺术审美、时代精神和学生的音乐基础,从不同风格的优秀红歌作品中,分门别类地进行细致甄选。选取多首特征鲜明、意义显著的代表性作品,形成红歌活动开展的主要脉络,使整个红歌合唱活动能够沿着红歌的历史发展主线进行开展,打造更具特色的红歌合唱活动链条,确保红歌合唱活动的高质量进行。
第二,结合音乐性和易学性进行选择。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嗓音特点和演唱能力,选择和声简单、音域适宜、歌词规律性强、朗朗上口的经典红歌作品,降低学生合唱的难度,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红歌合唱活动中,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各种风格的作品,组织者才能将更多精力用于促进学生思想提升和提高合唱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第三,结合兴趣性和时尚性进行选择。职业院校学生正处在精力旺盛、追求潮流的年龄段,对他们来说,尤其是节奏感较强的流行音乐更受欢迎。因此,学校的红歌合唱活动开展也要契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带有红色色彩的流行音乐,或经过改编的红歌作品作为合唱内容。这些新颖的音乐形式更符合当下学生的审美品位,红歌的风格也更加时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二)精心设计合唱活动,营造更优质的课堂环境。
学校和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合唱教学的机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育人价值。既让学生放松身心,减轻学习压力,又能使学生感受到红歌合唱的魅力,实现红歌合唱的教育效果。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辅导员在红歌活动组织过程中要从多层面开启创新思维,借助新媒体和信息化的渠道,将红歌合唱的课堂打造得更加精彩。在具体层面,可以系统地优化以下三个活动环节:
首先,优化活动设计环节。一方面,辅导员要将现有的红歌曲目进行本土化改编,形成更符合学生音乐基础和学习兴趣的谱例;另一方面,还要对每一首红歌的教学内容进行缜密思考,使整体教学设计能够由浅入深、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中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分析谱例、学习发声的教学环节,可以通过解析歌词、历史背景和相关故事来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情感教学;还可以为红歌配套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红歌的艺术美感,产生积极的思想共鸣,从而实现美育和德育的双重育人效果。
其次,优化活动情境营造环节。在红歌合唱教学过程中,辅导员可以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合唱活动中的节奏、音准、和声等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通过多媒体的音画功能,积极构建轻松、活泼的音乐情境,使学生在参与合唱活动过程中,陶醉于构建的红色文化意境中,沉浸式体验红色歌曲合唱带来的精神享受,从而实现德育效果,提升学生参与红歌合唱的兴趣,激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情感表达能力,更好地感悟并表达红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最后,优化合唱活动实践环节。红歌合唱活动不仅体现在学习合唱的音乐技能层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红歌,感受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在实践中得到思想的熏陶。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歌曲追根溯源活动,让学生前往红歌的诞生地和文化圈,进行采风和合唱表演活动,拓宽学生的思想视野,激发学生的寻根意识。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氛围中,进行自我思想教育,感受红色歌曲的精神力量,实现红歌合唱的育人成效。
(三)精心安排活动评价,提供更多元的考核方案
活动评价是活动开展的最终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活动评价不仅是评价实施效果的方式,也是及时发现优势、弥补不足,促进更好提升的途径。当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已在多学科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红歌合唱活动开展效果,辅导员应积极探索,精心制定评价考核标准,提供更多元的考核方案,在提升学生合唱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爱国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以设立更多元的评价标准,如通过在红歌合唱活动过程中观察、谈话、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红歌学习和合唱过程进行有效评价,保障每名学生都能得到指导和提升,调动他们学习红歌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也可以在期末通过对合唱演出活动的最终总结,多标准地对学生的声乐技巧、合作能力进行评价,确保以人为本,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更中肯、客观的点评,获得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可以设置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使学生能通过这一评价环节,自我感知优点和缺点,增强自我认知,从而提升学习收获。总之,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激发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思想潜力,可谓一举两得。
结语
综上所述,红歌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但又不同于普通的音乐形式。它蕴含着革命先辈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在带来艺术愉悦的同时,更能振奋和鼓舞学生的斗志,感染他们的精神。因此,将红歌融入职业院校学生的合唱活动中,通过红歌合唱的特殊性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转化,帮助学生从思想认知到价值观念的升华,树立良好的人生信念,为学校辅导员工作提供更丰富的思路,为音乐与德育的深度融合开辟新的育人途径。
参考文献
[1]江文芳.合唱训练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以《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例[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1):71-73.
[2]唐紫微.精准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5):60-64+102.
[3]于瑛.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J].中国军转民,2024,(19):147-149.
[4]李哲立,葛雪婷.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意义与路径[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6):10-13.
[5]薛平川.音乐院校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匠心,2024,(3):163-165.
[6]贺霜.“大思政”视域下山东红色音乐在高职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23,(23):158-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