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审美价值链构建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审美价值链构建论文

1

2025-08-01 15:12:2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它通过创意设计、内容生产和体验消费等方式,不断创造和传播文化价值。

  摘要: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它通过创意设计、内容生产和体验消费等方式,不断创造和传播文化价值。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也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价值链协同性差、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如何构建完善的审美价值链,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文化创意产业审美价值链的现状、问题及构建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优化创作环节、提升生产制作水平、完善传播与消费环节是构建审美价值链的关键。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系统化构建审美价值链,可以有效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审美价值;创意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创意设计、内容生产和体验消费等方式,不断创造和传播文化价值[1]。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达到5.69万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2023年6月发布的《全球创意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创意经济规模将达到98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左右。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审美价值链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2]。构建完善的审美价值链,不仅能够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能促进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因此,本文将围绕文化创意产业中审美价值链的构建展开探讨,以期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审美价值链的概念界定


  1.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技能和才华为核心,通过智力资本的开发和运用,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3]。它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装、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领域。其特征包括高附加值、强创新性、跨界融合、注重知识产权、个性化消费等。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审美价值链的内涵与构成


  审美价值链是指在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围绕审美价值的创造、实现和增值而形成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链条。它主要由创意构思、设计开发、生产制作、营销推广和体验消费等环节构成。在这个链条中,每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审美价值的创造和传递[4]。审美价值链的构建强调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合作,旨在最大化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的审美价值,提升消费者的审美体验和满意度。


  3.文化创意产业中审美价值链的重要性


  (1)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审美价值链的构建有助于文化创意企业系统化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审美品质[5]。通过优化创意构思、设计开发等环节,企业可以不断创新产品形态,提升审美内涵,从而增强产品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同时,审美价值链的完善也能促进生产制作环节的精细化,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些都将直接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


  (2)促进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审美价值链的构建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加强合作与协调。从创意构思到最终消费,每个环节都需要紧密衔接,共同为审美价值的最大化而努力。这种协同作用不仅能够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还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价值链的整合,可以实现创意、生产、营销等环节的优势互补,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6]。


  (3)增强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完善的审美价值链有利于文化创意产品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从而扩大其文化影响力。高质量的审美体验能够吸引更多受众,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同时,审美价值链的国际化拓展也能推动本土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审美价值链的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更好地承担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在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文化创意产业审美价值链的现状分析


  1.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审美价值链的基本格局


  表1概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审美价值链的基本格局,展示了从创意构思到体验消费的完整链条。创意构思阶段由北京原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主导,负责概念设计和创意策划。设计开发环节以完美世界为代表,专注于产品设计和内容创作。生产制作阶段由华谊兄弟等公司承担,负责内容制作和产品生产。营销推广环节以字节跳动为例,利用抖音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最后,体验消费阶段由腾讯等企业主导,注重用户体验和消费互动的优化。这一价值链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流程,每个环节都有代表性企业参与,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89c745b7a2a735b99f3750abe3e11cc.png

  以电影产业为例,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70.33亿元。其中,《满江红》以45.35亿元的票房成为年度冠军。该片从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再到宣发和院线放映,展现了完整的审美价值链运作。另一方面,游戏产业也呈现出强劲增长。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72.5亿元,同比增长3.45%。这些数据反映出文化创意产业审美价值链的蓬勃发展态势。


  2.文化创意产业审美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1)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中,原创性不足、抄袭模仿现象普遍存在。以影视剧为例,“IP改编热”和“翻拍热”盛行,导致作品缺乏新意。据艺恩数据显示,2023年上映的国产电影中,改编作品占比超过60%。在游戏领域,“换皮游戏”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创新活力。这种同质化趋势不仅降低了文化产品的审美价值,也削弱了产业的长期竞争力。


  (2)产业链各环节协同不足,价值传递效率低。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环节之间往往存在“信息孤岛”,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例如,在动漫产业中,创作、制作、发行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常常割裂运作,导致优质IP无法充分变现。据中国动漫集团发布的《2022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我国动漫产业的产业链整合度仅为30%左右,远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这种协同不足严重制约了审美价值的有效传递和放大。


  (3)人才储备不足,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但目前行业面临着人才短缺和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职业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缺口达300万人。特别是在新兴领域如VR/AR内容制作、数字艺术设计等方面,高端人才匮乏问题尤为突出。人才储备不足直接影响了审美价值链各环节的专业化水平,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3.审美价值链构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数字技术的双刃剑效应。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5G、AI、VR/AR等新技术为创意表达和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据IDC预测,2023年中国AR/VR市场规模将达到13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7.5%。这为审美价值链的创新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技术的滥用也可能导致创作的机械化和审美的同质化。例如,AI生成内容(AIGC)的兴起引发了对艺术创作本质的讨论和担忧。如何在技术应用中保持人文关怀和艺术本真,成为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2)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如何在国际化与本土特色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一方面,全球市场为中国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2年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达1112.7亿美元,同比增长4.5%。另一方面,如何在国际化进程中保持文化自信,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也是一个重要课题。以《哪吒之魔童降世3》为例,该片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采用国际化的叙事手法,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国际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文化创意产业审美价值链的构建策略

       1.优化审美价值链的创作环节


  优化审美价值链的创作环节,关键在于激发创意灵感、培养创新人才和构建开放协作的创作生态。首先,应鼓励跨界融合,促进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创意碰撞。例如,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合作推出的《故宫·宫廷宴》文创IP,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次,要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如阿里巴巴设立的“达摩院”,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了大批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再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创作者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以华为公司为例,其建立的专利池不仅保护了自身创新成果,也促进了行业技术交流。最后,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辅助创作,如快手推出的“智能创作助手”,能够为创作者提供内容灵感和优化建议,提高创作效率和质量。


  2.提升审美价值链的生产制作环节


  提升审美价值链的生产制作环节,需要注重技术创新、质量管控和效率优化。首先,推动新技术在生产制作中的应用。例如,腾讯影业在电影《流浪地球2》的制作中,运用了先进的虚拟制片技术,大幅提升了视觉效果和制作效率。据悉,该片在国内外共获得超过40亿元票房。其次,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如华为在手机产品线上实施的“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和一致性。再次,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制作效率。以网易游戏为例,其采用的敏捷开发模式显著缩短了游戏开发周期,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最后,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建设,集聚了大量影视制作资源,成为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


  3.完善审美价值链的传播与消费环节


  完善审美价值链的传播与消费环节,需要创新营销模式、优化用户体验和构建互动平台。首先,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精准营销。如抖音平台推出的“品牌号”功能,帮助众多文创企业实现了精准用户触达。据悉,2022年抖音电商GMV突破1.41万亿元。其次,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产品黏性。例如,网易云音乐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和社交功能,大大提高了用户的音乐体验和平台黏性。再次,构建互动平台,促进用户参与。如小米公司的“米粉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增强了品牌忠诚度。最后,发展文化衍生品,延伸价值链。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就是典范,其“朕就是这样汉子”系列产品在2022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效果和消费体验,最大化审美价值的实现。


  四、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审美价值链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再次,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高质量的创意人才。最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走向世界。在数字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完善审美价值链,我们可以更好地释放文化创意的潜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相信随着审美价值链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众,钟欣怡.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机制研究:理论逻辑、现实挑战与发展进路[J].价格理论与实践,1-6.

       [2]申洋.澳门与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协作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国家战略与制度融合视角[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5,(05):159-161.


  [3]勾雨虹,赵天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5,(02):55-57.


  [4]鲁雅俊,陈爽,韩轶.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J].产业创新研究,2025,(02):61-63.


  [5]李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25,(02):226-228.


  [6]周玲.非遗文创视域下孝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5,45(0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