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视觉要素的提取方法及实践探究论文

2025-07-18 16:44:2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视觉设计在推动高校图书馆业务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其核心要素的系统性研究却相对匮乏。这种状况导致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视觉设计要素的规范化提取和实践应用方面存在明显滞后,造成视觉设计水平的不一致性。
摘要:视觉设计在推动高校图书馆业务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其核心要素的系统性研究却相对匮乏。这种状况导致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视觉设计要素的规范化提取和实践应用方面存在明显滞后,造成视觉设计水平的不一致性。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视觉设计现状,剖析视觉设计在新时代图书馆发展中的关键效用,结合传播学原理搭建图书馆视觉设计要素提取的理论框架,并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为例,运用参与式观察法,解析视觉设计要素的核心构成、必要条件及提取流程。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理论依据,还为实际视觉设计要素提取提供了实践指导。
关键词:视觉设计;主题活动;设计要素构成;要素提取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与文化交流的核心场所,在AIGC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其核心职能未变,仍致力于整合学术资源、举办学术活动、传播前沿成果。然而,图书馆在推广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时,视觉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生群体对视觉设计的审美要求较高,因此,图书馆需运用多学科知识,创作兼具美观与信息准确性的视觉设计作品。图书馆及其馆藏信息资源以一种静态资源的形式存在,人们并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珍贵价值,只有持续地宣传才能揭示其价值。“宣传”是一种沟通和传递,任何事物只有经过反复宣传,才能被人们了解和熟知,才能受到重视,图书馆也不例外。[1]然而,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视觉要素提取方面与国外存在差距,导致视觉设计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为例,提出“4541提取法”,旨在提升国内高校图书馆视觉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一、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视觉设计要素实践进展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在视觉设计要素的实践进展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国内高校图书馆通过标志、标识系统、空间布局和宣传海报等手段,营造出学术氛围浓厚且视觉舒适的环境,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然而,国内也不乏图书馆为了节省经费,并不重视宣传中的设计工作,只是在纸上随意写出活动信息并张贴了事,不具备吸引力的宣传模式而导致图书馆活动经常只有寥寥无几的受众参与,极大地浪费了资源,显然,单薄的文字宣传无法达到理想的“广而告之”的目的。[2]海外学者将之称为“无意设计”(DesignbyNeglect),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员因为不关注设计而做出疏忽的设计决策。
相比之下,国外高校图书馆在视觉设计要素的实践方面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和专业性。以哈佛大学图书馆为例,其品牌标识简洁、现代且专业,制定了详尽的视觉标准与使用指南,确保视觉设计要素在不同媒体和场合下的高度一致性和高辨识度。尽管如此,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在视觉设计的理论成果与视觉要素提取的系统化指南方面仍有拓展空间。
鉴于此,亟须强化高校图书馆视觉设计要素提取的理论钻研与实践探索,提升设计团队专业素养,推动国内高校图书馆视觉设计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经验,构建契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图书馆视觉设计体系,为读者营造更为优质的学习与阅读环境。
二、探究视觉设计要素提取的基本思路
视觉设计是将信息、思想和情感转化为视觉形式的创造性活动,其要素包括色彩、图形与图像、构图、文字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营造视觉效果。视觉设计要素是实现设计目标的基础,设计师通过整合这些要素,传递独特的设计理念与情感。
(一)视觉设计中的四大核心要素
视觉设计的四大核心要素是色彩、图形与图像、构图和文字,它们在传达信息、激发情感和塑造品牌形象方面至关重要。
色彩是最直观的元素,能传递情感和氛围,影响心理反应。设计师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引导观众的情感体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图形和图像是传达信息和情感的关键工具。图形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形状传达概念,图像通过具体的视觉内容讲述故事。设计师需精心选择图形和图像,以增强视觉吸引力和信息传达效率。
构图是组织元素在空间中排列的核心原则,通过平衡、和谐的布局,提升视觉效果和信息传递效率。设计师需根据作品目的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
文字直接参与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合适的字体、排版和色彩搭配能提升可读性和品牌个性。文字设计需与图形、图像和构图协调,确保整体设计的统一性。
这四大要素的合理运用是实现设计目标和满足受众需求的关键。
(二)视觉要素提取的五个必要条件
视觉要素提取是设计前期的重要工作,需遵循以下五个必要条件:
1.用户导向性:深入研究目标受众的年龄、文化背景、需求和偏好,确保设计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系。
2.连贯统一性:在色彩、字体、图标和排版等方面保持一致性,增强品牌识别度和受众体验。
3.重点突出性:利用色彩对比、大小差异等手段突出关键信息,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和视觉冲击力。
4.可读性与理解性: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和合理的排版方式,确保信息一目了然,增强信息传达效果。
5.创意与创新性:探索新颖的视觉元素和布局方法,创造引人注目的设计,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四大提取步骤
视觉设计的提取过程需遵循以下步骤:
1.选定色彩基调:基于主题内涵,选择符合主题的色彩基调。
2.精选图形图像:根据主题选取合适的图形或图像,进行再加工以突出视觉重点。
3.布局构图:运用对称、黄金分割等构图方法,组织和引导观众视线,创造有层次感的视觉作品。
4.巧用文字:将文字作为重要视觉元素,精心布局,从文字内容中寻求灵感。
完成以上步骤后,需反复推敲和修改,直至达到内容准确、美观大气的效果。
(四)一大法则——形式美
平面设计的形式美是平面设计产生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主要因素,平面设计的形式美感值得我们去认真地研究[3]。视觉要素提取是基于需求、受众分析和内容的综合艺术创作。形式美法则是创造视觉美感的关键,通过对比、重复、对称等原则,增强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同时通过视觉效果传达情感和氛围,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三、复旦大学图书馆主题阅读推广活动案例
复旦大学图书馆作为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先行者,凭借其专业且训练有素的宣传推广团队,精心策划各类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全年活动精彩纷呈。无论是四月的复旦读书节,还是毕业季、迎新季等特殊时期的活动,抑或是展览、大型读书讲座、新技术推广等特定主题活动,图书馆都倾注大量心血,致力于为读者带来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
多年来,复旦大学图书馆高度重视视觉设计形象建设,构建了体系化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确保在各种场合下呈现统一、专业的形象。在数字媒体设计方面,图书馆不断探索创新,将最新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视觉设计要素提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4541提取法”,用于指导视觉设计要素的提取工作。
以2023年4月5日举办的“第十一届复旦大学读书节·莫言大家谈”主题活动为例,复旦大学图书馆在视觉设计要素提取上取得了理想经验。在活动筹备阶段,宣传推广团队运用“4541提取法”,对活动主题、文化内涵、受众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出主题色彩、字体设计、图形元素等视觉要素,构建活动的视觉形象体系。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视觉要素被巧妙运用于宣传海报和数字媒体。例如,海报采用鲜明的主题色彩和醒目的字体设计,视觉冲击力强;同时运用与莫言作品相关的图形元素,既传达活动信息,又展现莫言作品的独特魅力。
此外,在数字媒体设计上,复旦大学图书馆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他们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将视觉要素与动态效果相结合,制作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宣传视频和动画。这些数字媒体作品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读者的关注,也提升了活动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一)对于五个必要条件的处理
该活动以“从文学到舞台:《鳄鱼》与《蛙》给世界带来什么?”为主题,为了确保活动的成功,必须细致处理五个必要条件:主题剖析、作品对比、受众定位、设计语言选择以及信息布局。
首先,对活动主题进行深入剖析至关重要。作家莫言的《鳄鱼》和《蛙》这两部作品都是文学界的经典之作,尽管它们的写作背景和题材各异,但都蕴含了深厚的人性洞察。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文化机构尝试将莫言的作品从纸面搬上舞台,这种文学与舞台艺术的融合,本身就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通过深入剖析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受众理解这两部作品在文学与舞台艺术间的独特价值。
其次,将两部题材迥异的作品放在一起讨论,可以从作家的角度揭示出其内在的共性。这种共性不仅体现在对人性的深刻揭示上,还体现在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通过对比两部作品,我们可以引导受众更深入地理解莫言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第三,受众定位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本次活动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在校师生,特别是本科生、硕士生以及从事文学研究的老师。因此,在视觉设计方面,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受众群体的审美特点和需求,选择符合他们喜好的设计风格和元素。
第四,设计语言的选择对于活动的视觉呈现至关重要。在本案中,设计师选择了连贯而统一的设计语言,确保了画面的整体感和协调性。这种设计语言不仅符合活动的主题,还能有效地传达出活动的氛围和理念。
最后,信息布局是视觉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有限的画面中,设计师需要精心布局各种信息,包括主题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通过利用四大视觉要素进行布局,确保了画面的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同时,观者在观看画面时,能够先被活动主题吸引,再关注到书图像元素,其他信息则按层次推进,使得画面既具有层次感,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这五个必要条件的细致处理,“从文学到舞台:《鳄鱼》与《蛙》给世界带来什么?”这一活动在视觉设计和信息传递方面达到最佳效果,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并深入了解莫言的作品及其文学价值。
(二)在四大核心要素的提取过程
在四大核心要素的提取过程中,每一个要素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在设计中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首先,色彩要素在视觉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还能在感官上产生强烈的冲击,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在本案中,设计师精心挑选了深蓝色作为画面的主色调。深蓝色属于冷色调,它给人一种平静、冷静和安宁的感觉,与活动主题高度契合。这种深色星空蓝的运用,不仅让画面显得深邃而神秘,还给人以思考和智慧的画面感,与活动主题相得益彰。
其次,图形图像元素是视觉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是照片、插图、图标、符号等不同类型的视觉元素,每种类型都能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和情感。在本案中,设计师深入挖掘活动主题,经过头脑风暴后,选定了“鳄鱼”与“蛙”隔空对话的图像作为视觉图像元素。这一选择不仅巧妙地呼应了活动主题,还创造出了充满意象的画面效果,使得整个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构图是视觉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构图可以提高设计作品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使得观者在第一时间就能把握住设计作品的核心内容。在本案中,设计师采用了黄金分割构图法,将整个设计区域分成两个部分,使比例关系为1:1.618。这种构图方式不仅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加美观和平衡,还使得各个元素之间的布局更加和谐统一,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
最后,文字要素的处理也是视觉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文字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其设计和排版对于整体视觉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本案中,设计师选择了清秀的宋体字作为文字要素的主要字体。这种字体不仅给人一种清晰、整洁的视觉印象,还通过有机组合传达出清晰的信息。同时,设计师还注重了文字的排版和布局,使得文字与图形图像元素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综上所述,在四大核心要素的提取过程中,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活动主题、受众特点以及视觉效果等因素,通过精心挑选色彩、图形图像元素、构图方式和文字要素,打造出了一个既符合活动主题又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设计作品。
(三)对于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形式美法则在艺术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色彩、构图、线条等元素的精心组织和运用,创造出既具有形式美感又具备实用功能的艺术形象。在“鳄鱼与蛙”主题对谈的视觉要素提取过程中,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形式美法则,使得整个设计作品既符合活动主题,又具备了高度的审美价值。
在色彩运用上,设计师以星空蓝作为主色调,这种深邃而神秘的蓝色不仅与活动主题相得益彰,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思的氛围。同时,设计师还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和过渡,使得整个画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
其次,在构图设计上,设计师采用了黄金分割法来定位画面中心。这种构图方式不仅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加美观和平衡,还突出了主题元素,引导观者的视线。同时,设计师还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得各个元素之间形成了良好的视觉节奏和层次感,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和冲击力。
在形式美法则在细节处理上,无论是线条的流畅与变化,还是图形图像元素的组合与呼应,都体现出了设计师对形式美法则的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细节处理不仅提升了画面的形式美感,还使得整个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鳄鱼与蛙”主题对谈的视觉要素提取中,设计师充分运用了形式美法则,通过巧妙的色彩运用、构图设计和细节处理,创造出了一个既符合活动主题又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这一设计作品不仅体现了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还为受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四、总结
基于实践指导的视觉要素设计提取理论,可见其对高校图书馆宣传推广意义重大。对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视觉要素提取实践,探讨标准化视觉形象设计与规范设计要素提取路径,总结出“4541提取法”,涵盖四大核心要素、五大必要条件、四个提取步骤与一个形式美法则,为高校图书馆视觉设计提供科学指引。
本文强调视觉要素设计在高校图书馆宣传推广的积极作用,剖析复旦大学图书馆宣传推广具体案例,还原理论与实践应用步骤,展示科学规范提取方法在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体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其他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
然而,现存问题与未来展望不容忽视,跨学科合作领域有待深化,视觉设计涉及多学科需更深入融合。在AIGC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借新技术提升视觉设计创新性与实效性是未来研究方向。国内高校图书馆需加大视觉要素设计探索力度,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塑造更具个性与吸引力的视觉形象,服务师生读者,推动高校图书馆宣传推广创新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添力。
参考文献:
[1]胡冬敏.浅谈高校图书馆宣传推广平面设计的基本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2014年第24卷第10期.第137-140页.
[2]周轶妮:图书馆宣传中的平面设计问题初探——以上海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年第37卷第6期,第118-119页.
[3]詹华山.浅谈平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J].决策管理,2010,No.10.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