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楚怡”职教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与理路论文

“楚怡”职教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与理路论文

3

2025-07-18 14:28:0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楚怡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引领着湖南职教人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所以要想将楚怡精神的价值与力量继续传承下去,就需要挖掘好、凝练好、丰富好、传承好、拓展好楚怡精神的育人内涵,将高职思政育人因素的子要素提取出来,并依托艺术设计类专业特色合并育人因子。

  摘要:楚怡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引领着湖南职教人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所以要想将楚怡精神的价值与力量继续传承下去,就需要挖掘好、凝练好、丰富好、传承好、拓展好楚怡精神的育人内涵,将高职思政育人因素的子要素提取出来,并依托艺术设计类专业特色合并育人因子。这不仅为新时代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力量,更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楚怡精神的助力下彰显更加生动的一面。


  关键词:楚怡精神;思政教育;路径


  一、研究背景


  为了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楚怡”职业教育精神,推动湖南省职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2022年4月,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的通知》,旨在到2025年实现我省职业教育的“三化”成果,结构合理化、特色鲜明化、环境完善化,持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楚怡”行动计划中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承创新“楚怡”职业教育精神。一个世纪以前,陈润霖先生创办了湖南历史上首家工业学校——楚怡工业学校。该校培养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精神引领下,为彼时的战争年代以及新中国建设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行业翘楚。岁月更迭,薪火相传。虽然楚工学校几经合并、更名、易址,但不变的是其中“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精神,高校应架好楚怡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通之路,让楚怡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之光。

  二、楚怡精神三大育人因子


  1.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


  陈润霖先生在创办楚工学校初期就秉承着“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办学信念,带着历史的沉淀,这八个字也逐渐成为楚怡职业教育精神的内涵,而“爱国”又被放在了楚怡精神的第一位,足可以见其核心地位。爱国是作为一个国民首要的义务,只有对国家、对民族饱含深厚的感情,对事业无比的热爱,才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向上的动力,才能够获得人生的正确方向[1]。陈润霖先生正是因为胸怀家国,以国家建设为精神支柱,才会在何其艰难的环境下重启办学,践行报国之志,这是一位热血的青年对于自己国家最深沉的爱。同样,他也十分重视学生们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立大志,为了国家的存亡、人民的解放而勤奋学习,他的救国理想及报国之举影响了众多的楚工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的成为中*共产党创始人、有的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有的成为专家学者、还有的成为为国奉献的革命者,真正实现了用教育实践激励一届届楚工人投入国家建设中去的志向。教师为救国而教,学生为报国而学,他们的爱国精神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更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楚怡精神的爱国内涵不仅仅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像陈润霖先生一样,有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要像楚工的学子们一样,有心系国运,为国家的利益和繁荣持续奋斗的报国行动;更要像一代代楚怡精神的传承人一样有久久为功,矢志不移的报国定力。所以,不断深化楚怡精神中的“爱国”元素,将爱国之情、报国之能、强国之践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2.不畏艰难、躬行实践的求知精神


  求知是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索,是一种永不停学和吸收新知的精神状态。陈润霖先生主张“躬行实践”的教学方式,提倡经世致用、利国利民的价值取向,十分关注社会现实,从他的主张中我们不难提取出三个相结合。求知就是要与实践相结合。陈润霖先生的教育思想认为,求知不光是对理论知识的习得,也不能只在书本上获得,而是要特别重视实践与应用,坚持“为干而学、在干中学、干学结合”的理念,因为他深知教育是要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把课堂讲授的知识应用于专业实践,最后再服务于社会,不断深化求知与实践的融合程度。求知就是要与求理相结合。求知是求学的最终目标,但是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求知精神,这些优良的精神品质不仅能为我们的求知打开新的通路,也会鼓舞着每个人精神饱满地走在奋斗的路上。求知就是要与求义相结合。1912年,楚工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确立了以土木专业、矿冶专业、机械专业并举的办学方向1924年,又因当时社会急需较多的公路测量员,于是楚工就增设了测量专修科。在楚工,国家的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始终坚持以国家的需求为人才培养的驱动力,这也是目前我国教育政策的核心原则之一。所以在今天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仅是要培养孩子们的求知精神,求知过程中的良好品质,还要明白求知的深刻含义——为谁而求,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植根于学生们的心中[2]。


  在高职院校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吸收楚工的优秀经验,积极通过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求知品质,让求知精神领衔学生的发展,最终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3.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陈润霖先生为了国家发展和民族解放的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移地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楚怡工业学校,虽然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困难,但先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生动诠释了创业精神,而楚工更是用百余年求证了创业精神的重要性。新时代,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将所有人才都往创业方向输送,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业心理品质、革新勇气等,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追求知识、自行自我管理、自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精神就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自身发展、社会压力等多重挑战,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不畏难、不逃避,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创业精神就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坚韧的意志品质不但是健康心理的关键,还是个人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在遇到逆境的时候,能够不服输、不放弃,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创业精神就是“尽心竭力,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是一种态度、信念,更是一种动力、自信,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在荆棘满途的时候,能够不敷衍、不犹豫,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三、楚怡精神的创新发展


  楚怡精神虽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但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承袭的内容。新时代,在宣传楚怡精神的同时,我们要将其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更多地考虑如何将其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结合、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特色相结合,以期汇聚起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


  1.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结合


  我国是中*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尤其是在个人层面,与楚怡精神有高度契合部分。要弘扬楚怡精神,就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鼓励高职院校大学生通过扎实学习知识、刻苦锻炼本领来报效祖国,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


  2.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


  楚怡精神的传承要紧密结合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在多元化的教育路径下才能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该阶段的学生普遍自我意识较强、社会参与度较高、创新意识突出,针对该特点,应该将楚怡精神的传播全面铺开,通过融入思政课程、专业实践、比赛竞赛、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进行价值塑造,提升职业认同感,培养责任意识及创新精神。


  3.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特色相结合


  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比较注重创意、实践及传统文化的融合,专业教育的开展既能帮助楚怡精神核心价值的传承,又能形成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差异化育人路径,这为楚怡精神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思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楚怡精神的同时,也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将其显性表达出来,用对传统文化的精神解读、文化符号的挖掘、楚怡元素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到红色主题项目设计活动中时,将楚怡价值传导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实现实践能力和文化创新的双向赋能。


  四、“楚怡”职教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楚工学校建校百年,在陈润霖先生的坚守下,在一代代楚工学子不懈追求下,铸就了流传至今的楚怡精神。时至今日,时代留给了我们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要传承和发扬好楚怡精神。精神的传承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句口号和一次活动,而是要深入挖掘楚怡精神中的思政育人因子,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及育人实践中,创新思政教育内涵,以“爱国精神”“求知精神”“创业精神”为重点,依托“一统四优”五课堂,积极探求微观措施,全力打造思政教育大场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让思政教育与专业发展同向而行,从而推动学生持续发展。


  1.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突出楚怡思想政治引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培养未来社会中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的重要途径。所以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依托课堂开展案例教学、团队辩论、专题教学等多形式教学方式,将楚怡精神中的育人因子化作有效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理论课教学中,讲好楚怡故事,让学生在了解楚工学校的建校及发展历程中逐渐理解楚怡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拓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途径,形成育人力量,与楚工学校有着深厚渊源的高校联合教学,共享楚工学校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4]

7972c16a55388db81e9bf63af204981.png

  2.善用专业理论课、实践课主渠道,突出楚怡优秀文化沁润


  持续推进“楚怡精神”进专业课堂、进实践课堂,将楚工学子奋斗百余年的优秀事迹浓缩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与专业结合,写进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案,让楚怡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等真正与艺术设计专业产生精神的链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能受到正确价值的引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上融入项目教学、模块教学,利用“汉语桥”品牌赛事、“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等,进行全方位实践合作,将楚怡精神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针及目标框架结合,将行业、企业文化进课堂,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创办楚怡能工巧匠工作室、楚怡名师指导教研室,带动专业课程优势发展。


  3.唱响第二课堂育人主旋律,突出红色基因传承(先进文化传承)


  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国旗下的讲话、楚怡文化节等重大时间节点,深入推进楚怡文化进校园,形成浓厚的楚怡文化宣传氛围。通过参观旧址陈列馆、开展《争做时代楚怡人》征文比赛、举办《楚怡文化我知道》知识竞赛、组织《楚怡故事分享会》等育人环节,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紧紧跟随楚工学子的奋斗足迹,传承爱国、求知、创业的精神。同时深入研究并持续拓展楚怡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让思政教育有新的着力点,深化思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传播下对陈润霖先生、楚怡工业学校、楚怡职教精神等有更加深刻且全面的认识,点燃学生对于楚怡精神追求的火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传递楚怡精神力量,真正达到了楚怡精神入脑入心。


  4.丰富第三课堂育人主项目,突出楚怡文化成果转化


  “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目前已纳入湖南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了更好地投身“楚怡行动计划”,我院将楚怡精神通过比赛竞赛、志愿服务、扶贫三下乡、社会公益活动等实践+文化育人的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带领学生参加“楚怡读书行动计划”“挑战杯”“互联网+”“湖南省广告大赛”“海报设计”等比赛、竞赛活动。以推崇楚怡精神为契机,不断推进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带领学生参加“育人育心育德”“青春志爱国情”“手捧孩子求知梦清风徐徐伴成长”等志愿、扶贫、公益活动,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汲取力量,在社会活动中涵养“爱国、求知、创业”的楚怡精神。在第三课堂开展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品牌活动,最终实现楚怡文化成果的转化。


  5.拓展第四课堂育人主平台,突出楚怡特色文化体验


  在学习和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到了楚工故事及“楚怡”职教精神,楚怡精神的力量也慢慢植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们的心中,在时代的召唤下,我们依然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楚怡精神的内涵,依托艺术设计类专业优势,拓展第四课堂育人主平台,在学生成长辅导室、“视觉Live”微信公众号、社团组建等方面进行楚怡精神的宣传、教育、引导,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激励一代代职教学子成长成才。


  五、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教育家陈润霖先生坚定地带领着楚工学子奋斗在建设国家的道路上,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的身影虽已远去,但这种勇气及精神却在湖南职教人心中历久弥坚。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道路上,我们一定要传承好、延续好百年楚怡之精神,让这种精神真正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碰撞出新的教育火花,让楚怡精神真正成为湖南职教人共同的精神底色,引领我们书写湖南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刘湘国,才让草.新时代“楚怡”职教精神助推人才培养品质提升的研究——以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群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11):20-23.


  [2]董琳.楚怡职教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04):6-10+18.


  [3]王宇,谭雅颖,龙凌.楚怡精神的当代价值及意蕴[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4):31-34+43.


  [4]彭仁孚,秦茜.陈润霖楚怡职业教育精神的发轫径迹与价值衍增[J].教育与职业,2024,(20):87-93.


  [5]邓喜英,谭小雄,蔡青.新时代湖南高职学生“楚怡”精神培育的实现路径[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0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