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巴洛克时期舞曲的音乐律动与演奏论文

巴洛克时期舞曲的音乐律动与演奏论文

1

2025-07-18 14:01:4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将从巴洛克舞蹈的发展历史为起点,根据舞步的特点寻找舞曲的风格,用“动觉”的概念启发中提琴演奏者在正确理解身体律动的前提下,对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提琴版本)的舞曲的新的探索。

       摘要:从古至今,在弦乐的教学中,除了根据音乐理论的知识对乐曲进行处理,同时也习惯于用歌唱的呼吸去寻找“听觉”艺术的韵律。但是,人们忽略了在乐器出现之前,不仅“人声”承载了音乐情感的表达,身体的律动也同样用节奏激发了音乐的动感想象。文章将从巴洛克舞蹈的发展历史为起点,根据舞步的特点寻找舞曲的风格,用“动觉”的概念启发中提琴演奏者在正确理解身体律动的前提下,对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提琴版本)的舞曲的新的探索。


  关键词:巴赫;中提琴;巴洛克宫廷舞蹈


  一、巴洛克宫廷舞蹈


  (一)巴洛克宫廷舞蹈的背景


  芭蕾舞是十六世纪以来形成的法国宫廷的传统艺术。芭蕾舞源自宫廷中高贵、典雅的礼仪,由于法国路易十四对其的喜爱,逐渐发展成了正规的表演艺术,在他的推崇下,法国宫廷芭蕾达到了卓越、辉煌和优美的顶峰。凡尔赛宫每逢节日宴会就会有场面盛大,装饰豪华的芭蕾舞表演。在芭蕾舞盛行的历史时期,法国作曲家吕利(Jean-Baptiste Lully)的器乐舞曲创作日趋成熟,音乐丰富、节奏鲜明、形式完美,也为后来欧洲的器乐舞曲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芭蕾舞以严格的动作程式与规范,体现欧洲“古典”艺术的风范,以适度、宁静、平和、协调为基本的审美准则。芭蕾向上“跳跃”是对地心引力的对抗,也是对自然的对抗。芭蕾舞在空中展现出美感,同时轻盈地落地后,与舞步共同营造典雅的体态。


  (二)舞步的分类


  芭蕾舞是欧洲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代表欧洲生活、历史和体格所生的非语言的强大有力的人类交际形式。16—17世纪前期,为了实现舞蹈的整齐划一。在舞蹈教师的努力下,建立了许多规范化的动作和舞姿。舞步,是芭蕾舞腿部动作和肌肉活动关系的代名词。大致分为:自然步、行进步、滑步、半脚尖踮步、半切步、步列舞步、帕库佩、热泰、普利埃、埃莱瓦、西松步、热泰夏塞等。


  1.阿勒曼德舞


  阿勒曼德舞是一种起源于16世纪中叶德国的舞蹈。在接下来的200年时间里,这种舞蹈形式由于受到不同国家的影响,而演变成了一种复杂的舞蹈形式。


  2.库朗特舞


  库朗特舞16世纪起源并流行于法国,库朗特舞曲在贵族中的流行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的舞曲。到17世纪时,在意大利也逐渐流行,并且形成了和法国的库朗特舞曲截然不同的风格。法国库朗特舞,以严肃、庄重、高贵、宏伟和充满希望为特点。而意大利库朗特舞则相反,以快速、热烈、灵活和跳跃为特点。17世纪初,它是用一种即兴的舞步组合来跳的舞蹈,舞者看上去像是在跑。到18世纪初,变得更加快速,其舞曲主要成为小提琴或键盘乐器的炫技性独奏乐曲,增加了更多律动的音符。


  我们要谈到舞步的运用时,笔者想强调一点,在舞曲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舞蹈的动作,而是通过舞步的感受去理解和找寻舞蹈者的身体律动和节奏感,从而找到与舞蹈元素相对应的演奏方法。


  3.萨拉班德舞


  萨拉班德舞源自西班牙的三拍子舞蹈。17世纪时,被定义为多彩的、富有激情的异国情调的舞蹈。引入法国宫廷后,萨拉班德舞被描述为平静、严肃、温柔、有序、平衡和程式化的舞蹈。适合萨拉班德舞的速度约为69秒,对于舞者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慢速的萨拉班德舞蹈。因为在他们眼中,萨拉班德舞蹈是艺术感极强的具有美学表现的舞蹈,不应该考虑到炫技。萨拉班德舞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时被定义为缓慢的舞蹈。


  在萨拉班德的舞步中,身体要保持直立,屈膝和半踮脚的半切步比较适合萨拉班德舞曲的速度。“屈膝”的动作常常为下一个动作做准备,重心向下,带有落地感,半踮脚步起步,根据节奏决定不同长度的直立。


  4.小步舞


  小步舞来自法国西南部省份普瓦图。法语形容词“Menu”,意思是“小”或“好”,指的是在舞蹈中,小而优雅的步伐。小步舞早在18世纪就作为社交舞在欧洲流行开来,包括巴赫所在的德国。与此同时,它的流行度甚至超越了库朗特舞,成为舞会上最受欢迎的舞蹈,被称为“库朗特舞的姐妹”,是法国高雅与贵族的象征,也是所有舞蹈艺术中,最高贵、最具表现力和优雅的舞蹈。


  小步舞的舞步和萨拉班德舞曲相同,屈膝-立起后迈脚-起步(半切步)-屈膝-立起后迈脚-起步(半切步),依次循环。


  5.布列舞


  布列舞是法国民间的一种舞蹈,被称为所有法国巴洛克舞蹈中最简单的舞蹈。这种舞蹈的特点是欢快、愉悦,演奏轻快。大多数布列舞都是以复合二拍子组成的,通常设定为2/2拍子,每小节以起拍开始,和声变化通常发生在正拍上。步列舞的速度相比较法国其他的巴洛克舞蹈稍微偏快。


  步列舞步由一个半切步和两个行进步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行进的小舞步,比如:西松步、追赶步和滑步。


  6.加沃特舞


  加沃特的舞蹈形式最早出现在16世纪末,并且以不同种类的舞步和音乐的变化保持到18世纪末。18世纪初,居住在城市的人们都偏爱简朴的乡村生活,加沃特舞的流行随着“田园风”的盛行达到了顶峰。在舞剧中随着风笛的伴奏,扮演牧羊人和牧羊女的角色来贴近乡村气息。


  常见的加沃特舞步组合是由“加沃特切分步”“步列步”“行进步”“跳步”等舞步组成,在步与步之间,根据舞蹈的需要,舞者可以在两个舞步之间加一些腿部加花的动作。


  7.吉格舞


  吉格舞曲,17世纪早期出现在法国的鲁特琴和羽管键琴音乐中,舞蹈形式在17世纪中叶的德国流行,其特征是三连音附点节奏。在17世纪末,吉格舞出现在意大利,它的音乐是从早期的英国形式发展而来的。法国琉特琴家雅克戈蒂埃在伦敦宫廷工作30年后回国,引进了英国的吉格(Jig),随后在法国得以发展和变化。因此,出现了法国吉格(Gigue)。在18世纪初,意大利(Giga)在法国开始流行。


  吉格的舞蹈常用的舞步有跳步、西松步、步列步等。由于吉格舞速度较快,大多数的舞步“跳”的频率较高,比其他的舞步轻盈而有弹性。在表现十六分音符的时候,为突出舞曲的活力,腿部增加较多微小的动作,手部动作与之配合。但吉格舞发展到意大利后,逐渐与舞蹈脱离了紧密的关系,以器乐曲的形式存在。


  二、舞曲的动感演绎


  巴洛克主义时期,常出现在宫廷或者贵族家族的聚会中的弦乐器,是由羊肠琴弦演奏的,音色柔和典雅,音量较弱。在没有腮托的情况下,粗短的琴颈也只能将把位控制得较低。琴马扁平,容易演奏和弦。琴弓多使用德国弓,弓杆弯曲,握弓方式由四根手指紧贴弓杆,大拇指在马尾库下方,用大一点的力气,可以同时演奏两条甚至是更多的琴弦。因此,在无伴奏组曲的演绎中,音量的大小和高低把位的转化,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最重要的,莫过于用巴洛克时期的演奏方式遵从舞蹈的形态,演奏出舞曲的特性。


  (一)阿拉曼德舞曲


  阿拉曼德舞活泼生动、欢快而快速。而器乐阿拉曼德舞严肃认真,速度较慢,具有完整而精心的和声安排。巴赫常规的阿拉曼德舞曲是由法国与意大利综合的节奏动机组成的混合体,即用流动的十六分音符表达旋律,属于庄严典雅的器乐舞曲,与速度较快的萨拉班德舞蹈不产生关联,这里就不对舞步加以赘述。


  (二)库朗特舞曲


  巴赫大提琴组曲中的第一、二、三、四和第六组曲中的库朗特舞曲是意大利风格,而第五组曲的库朗特舞曲则代表了法国风格的舞蹈。除了第五组曲的库朗特舞曲是3/2拍,其他的库朗特舞曲均为3/4拍。在第一、四、六组曲中,作者主要采用连续的八分音符、三连音组合和一个四分音符加两组四十六分音符来表示组曲的流动性。如(谱例1-3)所示。

  第二、三组曲,利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分弓和跳跃性的八分音符,在弹性分弓的引导下将“屈膝”“行进步”“半切步”的弹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是按照“屈膝”的动作设置的“起拍”,为舞曲的开头建立了一个自然的呼吸。第五组曲中,具有严肃法国风格的库朗特舞曲的赋格形式,在舞曲中的应用是少见的。因此,这个乐章的和声被称为“冒险的”,这一乐章中由四个八分音符组成的八度下行音阶形式的音型被称作couléde tierce,是这个库朗特舞曲的特点。如(谱例4)所示。

  (三)萨拉班德舞曲


  巴赫写的萨拉班德舞曲不是单纯地将舞曲看作是舞蹈伴奏。采用了大量的法国的萨拉班德舞的节奏,萨拉班德舞曲不仅在法国音乐中被广泛使用,而在意大利、德国和英国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

  在萨拉班德节奏型中,“萨拉班德切分音”极为典型。以节奏型a为例,在六拍组成的乐句中,第二拍是个高点,强于第一拍,第四拍可能是主题,也可能是释放张力,第六拍果断地结束。以第一组曲为例,1-4小节充分地展示了萨拉班德节奏型的应用,并且第8小节的音型被称为“女性化”的终止式。同时,在第6小节也出现了手抄稿中提到的六个音组成的tirata音型。如(谱例5)所示。

  琴弓在第二拍的相对较长时间上“站立”,紧随后面的小音符开始下一拍的“屈膝”和“起步”。“屈膝”的重量感就是右手臂开弓的重量,而“起步”的弹性,就是开弓的重量产生的反弹。用身体去体会“重量”将会使开弓的深度的控制更加具有分寸感。


  (四)小步舞曲


  巴赫写了28首标题为小步舞曲的作品,其中大部分由两首小步舞曲和返始乐段(da capo)组成,通常保留了法国前辈音乐家写小步舞曲的特点,即平静、高贵、宁静、旋律简单和节奏稍微发生变化。第一首小步舞曲通常包含八小节或更多小节,而不是四小节。根据小步舞的舞步,结合小步舞曲乐句的划分(四个小节一句)的一问一答可以看出,虽然小步舞是以三拍为主,但是在舞蹈进行当中,却是六拍为一个舞步组合。换句话说,两个小节六拍为一个乐思,演奏的时候同样以六拍为一个单位,并且第一个乐思要强于第二个乐思,也就是“问”要强于“答”。以第一组曲的第一首小步舞曲为例:第1、2小节的“问”要强于第3、4小节的“答”。开弓利用“行进步”的特点,用带有弧线的“刷弓”优雅地起弓,而不是纵向从空中“砸”到琴弦上。如(谱例6)所示。

  (五)步列舞曲


  巴赫有20首步列舞尚存,其中有8首是有两个由对比性的步列舞组成。我们可以发现,与小步舞步不同的是,除了基本的行进步,在步列舞步里增添了关于“跳跃”的动作,步列舞曲需要根据舞步的变化增加空间感。这对于表演者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第一,演奏时要适当地增加速度;第二,右手运弓时,弓毛离琴弦稍微高一点,充分地使用“弹性分弓”的演奏技能。因此,才能符合步列舞活泼、生动的特点,并且在跳跃后的“双脚着地”动作中得到启示,将弓子的重量带有缓冲地触碰在琴弦上,为下一个乐句制造弹性。


  (六)加沃特舞曲


  巴赫的加沃特舞曲也具有田园的风格,其特点是保持规整性和平衡性。加沃特舞曲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比如:优雅的、轻快的、活泼的等等。对于加沃特舞曲的速度,有的演奏家描述:“非常慢,并且具有气息感,要演奏得感人。”可也有研究学者说:“加沃特舞曲是生机勃勃的、自然的、生动的。”但是,通过学习加沃特舞的舞步,我们可以发现在加沃特舞曲的器乐曲的选择上,慢速和快速都是不可取的,“跳跃加花”的动作是无法用慢速度的舞蹈动作停留在空中的,而快速也会使舞步的动作失去其典雅的特性。从笔者的演奏观点来看,中速较为符合加沃特舞曲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尝试这些舞步来找到在加沃特舞曲上的音乐律动。


  (七)吉格舞曲


  巴赫的吉格舞曲可分为三种类型:法国吉格舞曲、Giga I、Giga II。法国吉格舞曲包括简单的音乐织体,相对于其他的舞曲,速度偏快。Giga I与其他类型的舞曲区别在于它在分拍上的大量三连音的使用,和声节奏变化慢,但旋律速度非常快,在单声部旋律中展现对位、模仿和赋格。Giga II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合为主。无伴奏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组曲都属于Giga II的类型。根据吉格舞蹈中添加的手部、腿部加花、身体快速旋转等动作,演奏者适当性地将弓杆在琴弦上方的位置调至过高,使音色粗犷,并且利用右手腕关节的小动作完成频繁的短连弓换弦,来阐释舞蹈的空间感。


  结语


  巴赫的音乐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人们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对其进行研究和思考。在缺少亲笔手稿的境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与知识对巴赫的写作意图进行研究。无形之中,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获得了新的学科的学习,这也许是巴赫的伟大之处。我们不仅仅在舞曲的体态律动中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对巴赫作品的探索与学习是音乐人一生必修的功课。

  参考文献


  [1]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朱立人.芭蕾术语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95.


  [3]武际芳.试论巴赫《法国组曲》中的舞蹈节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8.


  [4][法]玛丽·弗朗索瓦·克利斯图.西班牙与芭蕾[J].舞蹈论丛,李胥森,管震湖,译.1982,1.


  [5]Victor Newell Mansure,“the Allemandes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A stylistic study”(DMA.Diss.,University of Oregeon,1992),42.


  [6]Meredith Little and Natalie Jenne,Dance and the music of J.S.Bach(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