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流行唱法中即兴演唱技术研究论文

流行唱法中即兴演唱技术研究论文

48

2023-04-20 09:07:55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流行演唱是一种非常强调歌手个性化、辨识度的演唱方式。笔者作为声乐表演流行演唱方向的教师,在舞台表演和教学实践中发现,提高个人作品辨识度需要一定的现场即兴演唱能力。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大家熟知的女歌手袁娅维的作品《流花》为例,以录音棚版本作为标准版谱例,对比即兴版本谱例,分析得出袁娅维的几种即兴演唱方式,其最常见的就是增加音乐内容,例如在尾音处加入转音音阶、加入拟声词、加入新的旋律,这几种方式都可以给原本的作品带来新的元素,呈现给听者新的听觉体验;即兴的适当缩减音乐内容,以保证整首歌的完整性。无论是即兴演唱

  摘要:流行演唱是一种非常强调歌手个性化、辨识度的演唱方式。笔者作为声乐表演流行演唱方向的教师,在舞台表演和教学实践中发现,提高个人作品辨识度需要一定的现场即兴演唱能力。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大家熟知的女歌手袁娅维的作品《流花》为例,以录音棚版本作为标准版谱例,对比即兴版本谱例,分析得出袁娅维的几种即兴演唱方式,其最常见的就是增加音乐内容,例如在尾音处加入转音音阶、加入拟声词、加入新的旋律,这几种方式都可以给原本的作品带来新的元素,呈现给听者新的听觉体验;即兴的适当缩减音乐内容,以保证整首歌的完整性。无论是即兴演唱的“加法”,还是“减法”,都应该在保证歌曲完整度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也要在自己的技术能力范围之内完成。

  关键词:即兴演唱;转音;人声器乐化;布鲁斯音阶

  一、即兴演唱的概念和定义

  关于“即兴”这一词,不同的词典会有不同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搜索“即兴”一词得出的定义是“就着临时发生的性质(进行创作、表演等)”;百度百科搜索“即兴”一词得出的定义是:事先毫无准备,仅当时创作表演;《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中对“即兴”的定义是:“临时准备的艺术”;《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对即兴演唱的定义是“在演奏中根据本能创造音乐”。从以上官方或非官方的词典中,我们可以得知即兴演唱的大概定义。针对爵士演唱的器乐性思维来思考,即兴演唱与即兴演奏并无根本性差别,爵士的即兴演唱将人声当作乐器进行即兴,而“要真正做到即兴演唱,需要有一生的准备和知识做后盾”。提到“即兴演唱”,就不得不提爵士乐,这一词来源于爵士乐的“释义即兴”,与古典音乐相比,爵士乐的特点之一就是即兴。“爵士乐艺术家演奏时通常没有乐谱,而且也没有专门的指挥来协调他们的演奏,甚至在演出前彼此都没有见过面。爵士乐创造的瞬间即逝的独特性质更是加重了爵士乐的神秘色彩。每一次演奏所展开的乐思只在无线电波中短时持续,而这些乐思常常会被新的发展代替,而且似乎从不被重复。”爵士演唱只是爵士乐的一部分,在同种音乐类型中,人声的即兴和器乐的即兴往往有共通之处。爵士音乐的旋律并不固定,在实际演唱中并不会完全按照人声,不以和声的固定走势为方向,几乎不受本调自然音阶制约,相对自由,所以即兴演唱可以充分体现出歌唱者能力,从即兴演唱的形式和内容来看,几乎是流行音乐中最尖端的表现方式。

4751415a412a9a7dfe1c033a850c8105.jpeg

  二、即兴演唱目前的研究现状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现场演出节目中的作品以改变编曲为主,围绕歌手唱功进行的即兴演唱并不多。即兴演唱的特点之一就是歌手极具“个性”特征,那么除了自身音色的独特辨识度以外,即兴演唱的风格也能凸显歌手的演唱魅力。对于流行音乐本身来说,“自成一格的和声语汇、富有弹性的节奏感觉和随意即兴而又不失章法的表达方式奠定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基本语言形态,确立了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形态而存在的基础。”由此可见,“即兴”二字在流行音乐中的重要性。而国内大多数歌手参与的综艺音乐类节目与录音棚版本几乎一致,在西方爵士乐的理论体系下,能够进行现场即兴演唱的华语流行歌手少之又少。

  流行音乐的特性之一是具备商业性的消遣和娱乐,而“受欢迎”无疑是流行音乐的基础。“流行音乐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方向,首先就要对自身进行改革与创新”,华语音乐的进步和大众审美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关键词“即兴演唱”,查到的文献资料大都为“花腔的即兴演唱”“民歌的即兴演唱”“山歌的即兴演唱”“钢琴的即兴伴奏”,而关于“华语流行音乐即兴演唱”的文献数量为0。关于流行音乐的即兴演唱共有期刊8篇。目前国内对于即兴演唱的研究大多是“爵士乐的即兴”和“索尔的即兴演唱”这些完全属于西方的即兴演唱方式。而对于华语流行音乐的即兴演唱进行研究的中文资料文献极少,并且大都集中于近三年。由此可见,即兴演唱这一技术在华语流行演唱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那么研究华语流行音乐的即兴演唱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本课题以袁娅维的即兴演唱技术为例,顺应华语流行音乐的流行趋势,谈论即兴演唱方面的内容。

  三、即兴演唱的分析

  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华语节奏布鲁斯大爆发的年代,在这一时期,歌手时常以“弱起拍子或者旋律随意变化”的方式进行即兴演唱①,加以节奏布鲁斯的特征——转音。而流行音乐发展到今天,与欧美流行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融合,21世纪初期,中国化节奏布鲁斯的即兴演唱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一)《流花》的简要介绍

  《流花》是由常石磊、袁娅维共同创作的,是一首融合了东方元素、电子元素的爵士作品:这首歌的编曲包含电子八零八底鼓、电子钢琴、贝斯;从节奏方面来看,又有爵士的强弱颠倒和摇摆节奏型;从演唱技巧方面来看,其中包括爵士拟声词、气声唱法、弱声怒音、转音等演唱技巧。无论从以上哪个方面来看,《流花》都带有爵士乐的曲风。这首歌把很多黑人音乐的演唱特征与东方女性的内敛婉约融合在一起,巧妙地运用于这首作品当中。这首歌是袁娅维作为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区荣誉大使在2018年参加“第二届伯克利中美音乐论坛音乐大典”时表演的作品之一(以下简称为“伯克利版流花”)。“伯克利版流花”扩大了乐队编制,带有浓厚的爵士大乐队风格,除了爵士标志性的乐器:中音萨克斯风、次中音萨克斯风、小号、长号、架子鼓、贝斯以外,还加入了古筝这一具有东方特色的乐器。

  (二)通过丰富歌唱内容的即兴演唱

  即兴演唱的内容和方式并不单一,例如旋律的增加往往伴随着节奏的密集、拟声词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情绪的递进,以下将以最直观的方式,将录音棚版本流花和伯克利版本流花作为对比,分析即兴演唱。

  1.通过在原有音符的基础上添加转音的即兴演唱

  通过录音棚与伯克利版本进行对比之后发现,改变了节奏型,将原有的八分休止符改变为十六分休止符,并削弱了部分歌词的权重,将前十六后附点八分音符改变为三连音,加强重音,后加入转音。句中大量使用三十二分音符,重复强调D大调主音。主音到中音后停留在属音,通过八分三连音表达并引出下文。录音棚版本则停留在D大调主音位置,两拍四分音符,演唱时较为稳定,且结束感强。即兴部分加入转音音阶,改变了录音棚版本原本稳定的节奏和旋律。

  2.通过新节奏型加入的即兴演唱

  即兴版本的句末减少录音棚版本中的休止符时值,将八分休止符改变为十六分休止符,将F上的一个八分音符改变为四个三十二分音符做三度转音,转音强调D大调主音,做下行转音,使用了布鲁斯音-降七级音,布鲁斯五声音阶在搭配大调和声时产生一种区别于自然大小调和声的听觉感受。②

  多次出现布鲁斯音-降七级音,录音棚版本和伯克利现场版本中都出现了弱声怒音技巧。即兴演唱部分在歌词“灵魂”处改变前八后十六节奏为五连音;实际上省略了四分之一拍的三级音F,并且由强烈的终止感收尾在主和弦,扩展为属十一和弦。

  3.通过改变原有节奏型

  “休止符是爵士即兴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在爵士即兴中节奏的重音总是在发生变化,休止符的加入使乐句不一定都需要从强拍上开始”,③从第二拍歌词“哦”上休止一个16分音符的时值,做“休止符与音符的替换”。

  改变原有节奏型是一个重整节奏的过程,“而重音位移是爵士打击乐演奏中的一种节奏技巧,是在既定的速度和时值下,暂时改变重音的位置。”根据爵士演唱中的器乐性思维,即兴演唱中借鉴了爵士打击乐中“重音位移”的方法进行即兴演唱,这里不难发现即兴演唱的部分很重视休止的使用,原有节奏只强调第三拍,即兴演唱后的节奏强调第二拍和

  第四拍,造成了节奏反转现象,增强了歌唱时的趣味,给人带来一种听觉上的新鲜感。

  袁娅维采用了不同的即兴演唱方法演唱《流花》,不仅改变“原有节奏”,还有即兴“转音”技巧,这同时也证明了即兴演唱的方法往往是组合出现的,并不单一,在38小节,改变了一拍的均分三份三连音为四个十六分音符,减少了休止的时值,但可以看到:即兴版本提前了F,从歌词部分来看,即兴版本削弱原有重音位置的歌词,更强调弱拍歌词。

  (三)通过简化内容的即兴演唱

  《流花》伯克利版本中出现的人声大面积留白,形成了人声与器乐进行对话的表演方式,留白部分将人声独唱过渡给小号,这类似于爵士器乐演奏时的“中断节拍”(是一种突出独奏乐手演奏的手法)与其他器乐对话的和谐机制。摇摆“加重的弱拍”节奏型交相呼应。伯克利版本中并不会充分强调人声和声,给听众适度的舒适感和自由感。

  (四)通过动机即兴的即兴演唱

  “动机的发展与变化手法包括装饰、移位,改变节奏、减时、增时和转位等等,在这一类即兴中,乐思本身靠他的手法而引起注意,而且在一个段落或一首乐曲中,他们也必须能够被识别和跟随。”④

  伯克利版本中的和弦由D大调的“主属主”旋律整体向上平移,扩大音域,加大实际演唱的难度,在维持原有摇摆节奏型的基础上,人声大面积使用时值均衡的颤音,每句都在强调主音地位,实际演唱中每个单词收尾都非常干净,不拖泥带水。在长音中,围绕主音做转音,停顿在布鲁斯音阶的降Ⅲ级音上。整条旋律袁娅维都在布鲁斯音阶内进行,而布鲁斯音阶也是欧美爵士乐即兴演唱的代表特征之一,即兴高八度演唱加大了演唱难度,将歌曲的情绪推向最高,也是即兴演唱中最炫技的部分,从演唱方面来讲,高八度的即兴演唱方法同“主属主”叠加的方法一致,在实际演唱中,如果翻高八度依然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则可以加入,如果翻高八度已经破坏了歌曲本身的美感与完整性,则不建议加入这种“向上翻高八度”的即兴演唱方式。

  (五)通过改变唱法的即兴演唱

  录音棚版本中,重复句大量使用气声唱法,演唱情绪性感、浪漫、空灵。而在伯克利版本中,随着音域的拓宽,情绪逐渐递进,使用百老汇音乐剧中的演唱技巧“呐喊式唱法”,演唱时厚模式的胸声占比较大,“将胸腔共鸣的声音特质带到高音区,胸腔共鸣在其高音演唱中占主导地位”⑤,从伯克利版本的现场视频来看,袁娅维在拉高音域的时候向后仰,有伸展的动作,头腔共鸣减少,声音具有攻击性。而附点音符在厚模式的声带闭合中大量使用,密集的音符在实际演唱时需要注意放松下巴,在高音需要使用真声胸腔共鸣时容易“卡嗓”过度挤压声带,实际演唱中需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后腰和横膈肌,适度释放声压,使用科学的方法支撑后续演唱。

  (六)通过“拟声词”加入的即兴演唱

  “拟声唱法”是歌手即兴唱出旋律和节奏,制造相当于独奏乐曲的声音,即兴的拟声唱法创作是许多歌手最大的挑战。拟声唱法被大量地运用于爵士乐当中,而每位爵士人声在衬词的处理上都不尽相同,这也是歌手音色个性、乐感个性的体现,“每一位使用衬词的歌手都在寻求一种独特且人们易于辨别的音色和演唱风格,而且发展出了每个人特有的音乐处理和音节手法”。拟声词的运用在华语流行歌中是极少数的,但是它是爵士歌手常常使用的即兴演唱方式,在《流花》中,同样使用无具体含义的“拟声词”唱出各种多变的节奏形态。从音阶方面来看,这里用到了和声大调的降六级音和布鲁斯音阶中的降七级音降三级音。在《流花》当中,袁娅维选取了“吧”“嘟”“嗯”“嘚”这些拟声词,在附点十六分音符上

  “一字一音”,在“嘟、喂、嘟、喂”的拟声唱法中强调大二度音程,围绕D大调属音做“围绕”,后衔接布鲁斯音阶。

  四、即兴演唱给个人演唱带来的启示

  针对袁娅维伯克利版《流花》与录音棚版本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大多时候即兴与转音时分不开的”。这一点主要通过丰富旋律线、丰富节奏型展开。从即兴旋律来讲,即兴转音一般加在句末,并在一个较长且时值稳定的音后,进行即兴演唱旋律加花时并不是随便乱唱的,一般都会根据歌曲和声进行的规律选择符合和声音程的旋律,《流花》中下行三度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转音音阶,环绕音符围绕调式主音上下三度展开,小二度也是经常会出现的重要的过渡音程。在进行转音时,需要有主有次,主次之分主要通过旋律的“重音”来体现。即兴转音内容或通过布鲁斯音阶做上行或下行,由此可见即兴转音中布鲁斯音阶的重要性。

  从即兴节奏来讲,即兴演唱中的节奏型一般都较为密集,且速度快,在实际演唱这首歌时,要注意保持相对稳定的气息,以及稳定喉头。《流花》在即兴改变节奏型时非常重视附点音符、切分节奏型和休止符的使用。摇摆节奏、特定曲子的整体律动都是在强调演唱时歌手与伴奏之间的配合度,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即兴演唱应当基于伴奏和人声配合的整体音效来做,而不是想在哪里即兴就在哪里即兴。在实际演唱时,要注意第一个音的气息和喉头的稳定。在实际演唱中可以参考借鉴。通过即兴改变音符的时值,适当改变歌词密度,根据演出现场的现实情况强调或弱化所要表达的意境。

  从演唱方面来讲,准确而不含糊的转音需要在更深层气息的支撑下完成,在现场舞台做即兴转音时,需要在内心提前构思好转音的大概方向和终止位置,熟练掌握不同的节奏型,这样才能在实际演唱中避免“理想和现实打架”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初学者的实际演唱中是常有的。

  笔者在分析过程和实践过程中发现,通过简化内容的即兴演唱出现的次数是非常少的。简化的目的有三:其一,为了调节歌唱状态,为之后演唱所需要的高音提前做准备,方法是通过对歌唱内容的简化稳定气息和喉头,在多次转音并改变节奏时会出现气息不稳定的现象,高音容易撕扯,而通过适当减少转音内容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其二,为了增加歌曲的“适耳感”,整个篇幅都加入复杂的旋律音符难免会引起听众的听感不适,适当减少转音内容会更符合歌词所要表达的意境。其三,《流花》中出现空白是为了和乐队进行对话,那么此时伴奏音乐并不是人声的陪衬,人声空白期由伴奏乐器“小号”补白,由此人声与器乐便成了一个整体。结合实际演唱来看,要做“简化”的前提条件是对歌曲内容了如指掌,非常明确伴奏内容的空白期和丰富期,以保证整首歌曲的完整度。

  加入的新元素要和歌曲原有的元素保持一致,不能破坏歌曲的完整性,例如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甜美的歌,我们就不能加入阴郁的小调,也不能加入感伤的歌词。即兴的时候作新词作新曲的质量是非常不稳定的,为了保证歌曲的完整度和质量,拟声词的运用在华语流行音乐中是极少数的,但是它是欧美爵士歌手常常使用的即兴演唱方式,使用无具体含义的拟声词唱出各种多变的节奏形态。拟声词往往出现在需要加重情绪的部分,这同时也是歌手音色变化的体现,拟声词往往伴随着即兴演唱旋律高低起伏。

  从歌曲的整体性来看,即兴演唱首先要对伴奏的走势了如指掌,具体描述的即兴演唱内容应当依据歌曲的整体性来进行。那么要明确何时即兴,即兴作何,了解伴奏织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爵士演唱的即兴中,人声常常与乐器同时出现,例如“人声器乐化思维”的拟声唱法;“人声适度留白将歌曲重心转移给器乐独奏”。由此可见,即兴演唱更强调人声和器乐的整体性、统一性。

  由此可见,即兴演唱对于流行演唱来说是一种较难的技术,音乐的整体性思维在即兴演唱这一技术中体现得尤为重要,同时演唱者也要与乐手之间有一定的默契。即兴演唱是展现流行歌手个性的演唱方式之一,需要强大的演唱技术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华语流行音乐即兴演唱技术的代表人物袁娅维进行分析,得出了能够借鉴、运用在实际演唱中的即兴演唱技巧。任何即兴演唱的技巧都是在保证歌曲完整性前提下完成的,不能喧宾夺主。每首作品的即兴演唱都不是丝毫没有准备的,需要提前了解作品的内涵,提前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受,加之歌手在舞台的即兴创作。歌手不仅仅要按照谱面唱出来,也要加入自己的想法参与到这首歌的创作中。即兴演唱是转瞬即逝的,每个版本各不相同,但同时这种技巧赋予了这首歌不同的情绪和内涵。

  五、结语

  本文总结了几种即兴演唱方式,发现这些即兴方式都不是单一存在的,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例如“通过转音音阶加入的即兴”往往伴随“节奏的即兴”;“通过拟声词加入的即兴”往往伴随着“新的旋律内容添加”;“通过改变唱法的即兴”往往伴随着“改变旋律位置”的即兴,这些即兴演唱方式都是综合存在的,再一次证明了即兴演唱是在强大演唱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

  参考文献:

  [1]陶辛主编.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殷昕.加里·伯顿《Times like these》颤音琴即兴创作特点与演奏技法分析[D].广州:星海音乐学院,2020年.

  [4]孙黄澍.爵士乐衬词唱法(Scat Singing)和传统民歌衬词唱腔艺术[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6):105-108.

  [5]吴婷婷.论流行爵士的演唱和教学[J].大众文艺,2019(13):239-240.

  [6]田林.浅谈流行音乐中如何进行即兴演唱[J].戏剧之家,2019(19):93.[7]蔡颖.论储望华对钢琴即兴演奏领域的贡献[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

  [8]胡娟.从《中国好声音》看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和音乐元素的创新化称[J].音乐时空,2014(10):176-177.

  [9]王莹.爵士音乐家查特·贝克即兴技术与演唱特色分析[J].齐鲁艺苑,2018(0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