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构建探析及启示—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论文

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构建探析及启示—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论文

8

2025-05-06 14:54:17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道路上,毛泽东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理论,通过对知识分子与文化工作者的吸收与整合,确立了党在文化创作过程中政治上的领导地位。通过多角度正确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理论,对当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与文化强国的建设都具有重要启示与现实意义。

  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道路上,毛泽东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理论,通过对知识分子与文化工作者的吸收与整合,确立了党在文化创作过程中政治上的领导地位。通过多角度正确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理论,对当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与文化强国的建设都具有重要启示与现实意义。

  文化领导权理论实践探索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文化领导权的探索。文化领导权本身就是指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集团在观念上层阶级,即文艺、思想、道德等多方面思想体系与意识形态领域,所取得的对整个社会至关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影响力。葛兰西通过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不懈探索与研究产生了文化领导权理论。尽管葛兰西所处历史背景与我国的革命历史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在我国革命斗争的和平时期与在抗日战争背景下,仍具有着相吻合之处。

image.png

  受到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发动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强力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向中国人民系统性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念与文艺属于意识形态这一观念,推动着知识分子观念上的转变。通过借鉴苏联文学的经验,瞿秋白通过他的文章揭示出了知识分子阶层的软弱性与在对革命问题上摇摆的态度,突出强调文学艺术的创作才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可以实现,这也同时表明无产阶级在文化阵地的战场上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受社会主义思想影响,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旗帜代表鲁迅,在演说《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谈道:“我以为战线应该扩大。在前年和去年,文学上的战争是有的,但那范围实在太小,一切旧文学旧思想都不为新派的人所注意,反而弄成了在一角里新文学者和新文学者的斗争,旧派的人倒能够闲舒地在旁边观战。”表明在文化阵地上的胜利必须靠群体的力量进行有组织的抗争,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取得成效,鲁迅在发表演讲后,虽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监视与限制,但是逐渐在文化思想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些文章、论述以及决议,通过对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化领导权的夺取以及文艺在革命上实践等问题的论述,对毛泽东关于文化领导权与文艺思想上的相关理论与体系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抗日战争初期文化工作者概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由于党内受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导致文艺工作者在对待抗战题材艺术作品时抱有轻视的态度,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导致艺术创作浮于空中,艺术创作理论脱离实际,文艺创作者的创作工作浮现出很多涉及政治的问题。文艺工作者对待艺术的创作态度与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同白区差异巨大的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有关,同时文艺工作者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造,艺术创作者受到五四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影响,崇尚西式文化,转而认同苏俄西方,对国内革命状况认识模糊,没有充分理解贯彻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于是在延安文艺运动时期许多问题得以暴露出来。

  在文艺创作者暴露出问题的同时,党内又有着孤立知识分子的倾向,这是由于五四运动以来,党内早期的领袖与机构存在着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与精英化色彩意识占据主流地位,在此后这就导致右倾机会主义抬头,以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领导逐渐受到了党内组织的排斥与批评。

  这就导致知识分子同人民群众相隔离,文艺创作思想同革命文艺不相适,文化战线与武装战线相隔断的局面。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提出对待知识分子要“使他们革命化和群众化,使他们同工农党员融合起来”,在长期的斗争环境下结合实际情况,消除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使知识分子的创作为工农群众所服务。

  《讲话》对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构建及影响

  《讲话》号召吸收大量知识分子并整合“文艺队伍”,并确立了党对文艺创作过程上的政治领导地位,塑造了此后党在文艺工作过程中的领导方式,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讲话》对文化领导权思想补充与构建。在《讲话》中,毛泽东向我们指明要通过改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进行有机化解构,造就与主流价值观相协调的、为无产阶级革命所服务的、在意识形态的阵地上起到积极作用的“有机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为工农兵群众、党员干部服务,为人民服务,进而在文化阵地上夺取文化领导权。这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论断是一致的,即使要将知识分子改造为有机知识分子,通过他们在文化阵地上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教育。

  就如何为工农兵群众服务问题,文艺如何为工农群众服务,毛泽东从文学艺术的源泉,以普及与提高两者之间相互关系入手,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解答。“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文艺的真正源泉就是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那么相对应的,想要把人民群众调动起来,使其积极投身于革命浪潮当中,就必须要求文化工作者深入了解群众,进而塑造一个个生动的,贴合人民群众心中想象的艺术形象。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人民群众一切生动的活动与斗争形势,获得丰富的文化艺术材料,才可能投入艺术的创作。

  在论述完艺术的源泉问题之后,紧接着就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提出“不但一部分优秀的作品现在也有普及的可能,而且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在不断提高着……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

  《讲话》后对文化工作者的有机化完成。在《讲话》之后,大量的文化工作者、文艺创作者融入了根据地的群众生活当中,通过不断分析人民群众的活动与斗争形势,创作出了一大批广为人知、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如歌曲作品《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文学作品《保卫延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歌剧作品《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这些艺术作品不但体现出了文艺在政治层面上的独特功能,从文化层面动员了人民群众投身到伟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中,充分发挥了在文化阵地上文化军队的效用,进而在建立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道路上向前大步迈进。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优化知识分子群体,整合文化军队,造就了革命的文化队伍,进而在文化阵地上夺取文化领导权至为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合实际中国革命状况的具体体现,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与思想进程中重要的理论成果。

  《讲话》对当代文化领导权的当代启示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先进的文化思想同中国革命道路上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理论。随着不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入推进,仔细学习研究分析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理论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事业,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前进发展,巩固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与加强在文艺领域的文化领导权,不断地在国家社会发展的总体过程中起到全局战略性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地位,通过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软实力与影响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残酷,仍要不断巩固加强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毛泽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都毫不犹豫地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坚定捍卫广大人民的利益。通过不断探索构建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理论,以文化为革命与人民大众服务进而不断夺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领导权的统领地位。只有自始至终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需求,不断推动文化事业进步发展,才能够使文化事业更好地服务普罗大众,进而形成思想上的归属感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统合,在文化阵地上加强对文化领导权的把握。

image.png

  加强文化引导工作,通过多方位手段和举措,引导社会文化发展方向,通过批判和反思“精英主义”心态促进社会文化思想包容与平等,防止文化工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同现实社会生活割裂,整合“文化军队”进而统一思想,进而推动社会文化向着和谐与稳定进步。具体来说要加强文化公共服务,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提供更加多元的更加平等的文化服务,使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平等的分配。要弘扬传统价值观当中平等、包容、天下为公等观念,增强国民文化自信,通过对传统文化与当今世界文化的推广与宣传,避免盲从西方文化与精英主义思想,反对歧视思想,使文化呈现出更加平等包容的态势。通过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帮扶与引导,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产业动能,促进新时代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增强对新时代文化领导权的掌控能力。加强文化引导工作,结构精英主义心态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文化阵地上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方式建立平等、包容的文化环境,批判并摆脱精英主义思想,才能促进社会精神层面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

  公共领域是指在“市民社会”中人民大众所进行的大量关于权力与知识的话语领域,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当今,信息技术的强大强化了人民群众文化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但也在公共舆论领域出现了诸多价值导向扭曲的倾向,诸如二元对立、线性思维、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坚持维系党在公共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积极参与并有效扩大公共领域文化包容性与多样性,使得不同形式的、不同专业的、积极理性的或冷静批评的声音都能够得到有序表达。在把握文化领导权的同时,鼓励不同类型风格与主张的自由表达,推动文化事业多样性发展,建设文化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利多元的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扩大文化公共领域,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采用科学辩证的观点看待与吸收先进外来文化,与此同时创新运用新技术手段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理论、成规模、成事业地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对外影响力,掌握文化领导权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年代,毛泽东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捍卫人民群众的利益,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吸收并有机化知识分子,整合文化队伍,在文化阵地上夺取文化领导权。《讲话》不但在指出“文武两条战线”后统合了革命队伍,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文化领导权并塑造出了之后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发展方向,对当今文化领导权的构建是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