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在中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论文

2025-04-19 14:48:2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从中职院校的现状出发,结合目前动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中职院校动画专业中积极开展民间工艺美术课程的重要意义。
摘要:中国动画曾经以独特的风格特点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有过迷茫的时期,但在一代又一代动画人的努力下,正在稳步前进。如今,中国动画正依托我国丰富的文化背景,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定位。而如何让中国动画以独特的风格重新登上世界舞台,也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阵地,需要肩负起培养高水平动画制作人员的重任。文章从中职院校的现状出发,结合目前动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中职院校动画专业中积极开展民间工艺美术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院校;动画专业;民间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整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每个国家的艺术作品必然会受其独特的民族性格所影响,作为艺术设计主要类别的动画设计,其风格也必然受到社会精神文明、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的影响。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因为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文化传承等不同,各民族又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丰富多样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如剪纸、蜡染、陶瓷、年画等等,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这些文化瑰宝给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灵感源泉,发扬好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我们曾经有过自己独特的风格。当时以水墨画、人偶、剪纸、皮影等为制作工具创作出的动画作品,独具中国特色。如以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为代表的剪纸动画;以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为代表的水墨动画;以阿凡提的故事、曹冲称象为代表的木偶动画;这些具有民间美术特点的作品风格自成一派,被称为“中国动画”。“中国动画”不仅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独特的民族性格,是我们国家文化艺术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这样的好景不长,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日动画涌入中国开始,中国动画经历了三十年的艰难转型,被外国动画片的浪潮推出计划经济体制的上美厂,模仿外国商业动画运营模式的央视动画,学习西方三维动画技术的环球数码,在过去的这段岁月中,如同一部中国动画自救史,中国动画仿佛身处迷雾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与此同时,美日动画正大量在中国热映,这让中国动画变得更加手足无措,甚至为了迎合市场,中国动画开始出现了“哈美”“哈日”,例如《我为歌狂》,这部动画TV剧很明显是模仿了当时风靡全国的《灌篮高手》,不仅在故事情节和制作方面模仿日漫,还模仿了周边产品的运营模式,但是这部动漫很快遭到了多方面的批评;1999年的《宝莲灯》更是用迪斯尼风格十足的影片给观众讲述了一个东方的故事。其实一个国家想要在艺术作品中拥有自己的风格单靠表面的抄袭、模仿是不够的。例如拥有独特风格的美国动画,出品过一部动画作品《功夫熊猫》,影片中的主角是中国的大熊猫,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古中国,但是观众一眼就能看出这部影片是美国动画公司出品,因为影片中有强大的民族文化背景作为支撑,美式幽默再加上美式动画流畅的线条和夸张的动作,都展示了美国动画独特的风格。好在近年来中国动画逐渐苏醒,如《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让广大观众看到了中国动画崛起的曙光,但是动画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努力。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开设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对于动画专业的发展、推广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及手持移动设备的普及,利用网络设备和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优质的民族文化传承新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已成必然,是满足民族文化大众化传播的需要,满足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满足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人需要。把民族文化从“文物式”平面保护向交互立体化传播,主动式传承创新转化,不断粗剪民族文化资源条理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加工和整理。[1]
一、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丰富学生的创意思维
工艺美术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中职学生本身自律性就不强,对学习没有太大的热情,而工艺美术课程的内容比较活泼有趣,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民间艺术的元素也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源泉。例如在动画造型的课程中可以将年画、剪纸等元素加入设计中来;在动画短片创作的课程中,可以将民间故事加以利用、改造,让传统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如民间工艺美术中有一种玩具叫做“兔儿爷”,以泥塑成的兔子形象,在北京被称为“兔儿爷”山东地方称“兔子王”,是一种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泥塑玩具,多在中秋节上市。[2]“兔儿爷”的形象来自一个民间故事,兔儿爷手里拿着药杵,骑着白象、狮子或者麒麟。如今这只兔子不仅作为一只泥兔子存在中秋祭祀时节,也在数字时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大家。在由孙哲导演的《兔儿爷1997》这部动画作品中,兔儿爷以传统的形象,借助新兴媒介,演绎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这也让我们看到民间工艺美术可以借助科技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传统故事也可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丰富的艺术效果,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如《黑神话~悟空》这个游戏就通过丰富的剧情、精美的画面和深刻的主题重新演绎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传奇故事,既保留有原著的精髓,又通过新技术赋予了游戏新时代的内涵,这种创新性的文化传播不仅激发了全球玩家对中华文化探索的兴趣,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色彩。
2.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精雕细琢的手工艺品已经逐步被工业化生产的流水线产品所替代,特别是互联网的升级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再加上过去对于民间工艺美术没有重视,也没有系统性的保护,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正处于消失的边缘,特别是随着老艺人的离去,很多民间美术都有可能面临失传。通过民间工艺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民间艺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最朴实的言语打动人心,他反映了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也传达出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了感情才会想要去保护他们,才会结合自己的所学让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中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入校前接触艺术教育的机会较少,学生选择动画专业的大部分原因是喜欢看动画、喜欢玩游戏,对于所选专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大多在选专业的时候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对于如何学好这门课程以及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都没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归属于艺术设计的动画专业来说,如果缺乏对艺术作品深入分析和欣赏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存在很多困难,继而导致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过多、过杂,课堂学习中要面对多媒体和电脑,课后还是电脑、手机不离身,生活变得单调,精神生活严重缺乏,习惯了机械化的去接收信息而不是主动地去探究,这更让学生无法树立学习目标,感受学习的乐趣了。而通过学习带着指尖温度和充满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学生可以感受到民间艺术中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继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底蕴,进而点燃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作为精神标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3]我们一直呼吁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认可自己的文化。
2.学生缺乏创意思维
由于在入学前没有系统的学过艺术类课程,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对于艺术作品缺乏欣赏能力,再加上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让他们高考无望,对于学习不再重视,自主学习的能力匮乏。而创意思维的培养除了课堂中教师的引导,更需要课下学生自己多看多想,例如多去参观艺术展,多在艺术类网站上欣赏优秀的作品,多参加艺术类的比赛。如果只是机械的完成课堂任务,就不能提高创意思维,而艺术类专业的学习中,具备创意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民间工艺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意思维能力,因为创造力是由想象、灵感、直觉和创造性的综合能力共同构成的,民间艺人在创作中离不开创造力。所以,学习民间艺术创作的动机、过程,学习民间艺术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有很大的作用。民间艺术一般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生活在农村的劳动人民;另一类是手工业艺人,民间艺术家具有娴熟的记忆,同时通过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宗教仪式拥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他们直接从生活中选取原型,经过概括、提炼元素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他们可能没有受过专业的学校教育,但是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神话传说都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对于学生来说,民间艺人的创造力非常值得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3.教学设施更新慢,教材大纲不合理
教学设备更新慢,手绘板等教学硬件缺乏,手绘课程只能在纸上绘制,涉及数字绘画课程,如需要用PS软件进行创作时,教师只能以钢笔描边、鼠标操控画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更加体会不到创作的乐趣和专业创作的流程,更限制了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创作。另外,针对中职学生的教材太少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教材在讲解软件时都是从电脑层面入手,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的也只是软件的操作技能。例如在软件FLASH的学习中,老师讲授软件的时候课程目标不是为了学生后期的创作,而是让学生掌握软件中工具的使用、能够熟练掌握软件而已。实际上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软件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创作,软件只是设计师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的真正含义,认为只要将动画专业相关的软件学习好、掌握好就是学好了动画专业,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学生最终会越来越偏离专业学习的轨道。
三、如何解决存在问题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拓展教育资源
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要避免采用单调的教学方式,多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了解艺术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民间艺术的历史底蕴和各区域不同的风俗习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如讲到剪纸艺术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解剪纸的起源、剪纸的类型、剪纸背后的风俗习惯,并鼓励学生准备好剪刀和纸,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民间美术作品,更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民间工艺美术的理解。同时因为民间艺术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域特点造成了不同的艺术作品风格。例如年画,受南北方地域差别的影响,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和桃花坞的年画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技法或细腻或粗犷,自成一派,这些风格背后的人文因素非常值得我们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此外,还要利用好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纪录片,了解民间艺术的产生、文化内涵、创作过程;观看和民间工艺美术相关的动画作品。
目前中职教师中很多骨干教师工作量大,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民间艺术,这就造成了许多教师本身对民间工艺美术就不够了解,在教学中只能一笔带过,学生在学习中也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对工艺美术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学校需要积极组织相关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民间艺术相关的项目,让教师有机会了解行业发展。多组织校内教师进行定期的学习和培训,尤其是人文方面的学习。教师自己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走访各地民间艺人,参加交流讲座,参观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2.做好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建立校企合作
中职教育中使用的课本更新太慢,内容太过陈旧,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要利用当地的地域优势,设置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工艺美术课程。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同探讨课程的设置,聘请专家顾问,打造全新的教材和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如跨学科教学,艺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校可以联合地方政府或相关企业,摒弃以往封闭、孤立的教学制度,组织学生参加企业项目,并结合当地文化创意的需求对人才进行培养,不仅可以结合岗位需求开展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更有助于促进民间艺术进校园,能够有效地推广民间艺术。还可以让学生去企业实习,在经验丰富的手工艺人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了解民间艺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实习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明白任何学习都需要耐心和细心,都需要静下心来思考,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乐观、百折不挠、真诚质朴的工匠精神。
此外,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弱,所以学校要善于调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多种创新课堂的新途径,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企业中的手工艺人请进课堂,让学生在现场观摩,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也能让学生更好了解企业需求,增加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与当地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可以让传承人和企业设计人员在校内建立工作室,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提高师生技能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课程融入课堂是丰富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民族文化、创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开设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正宏,张峻,孙磊.“非遗”文化创新实战与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2]孙欣.民间玩具[M].黄山书社,2016.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新中国发展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