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优化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以抖音为例论文

2025-04-14 16:25:06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强化大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感培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深刻影响着年轻大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及民族认同感,这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构成了新的冲击与严峻挑战。我们应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聚焦于广受欢迎的新媒体平台—抖音,探索如何利用这一平台有效推进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中面临的困境与不足,我们将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在抖音平台上开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摘要:强化大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感培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深刻影响着年轻大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及民族认同感,这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构成了新的冲击与严峻挑战。我们应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聚焦于广受欢迎的新媒体平台—抖音,探索如何利用这一平台有效推进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中面临的困境与不足,我们将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在抖音平台上开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抖音
新媒体时代的汹涌潮流,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拓宽了视野,并赋予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无限可能。我们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巧妙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力量,达成传统强项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1]。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机遇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因事而化”的前提
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结合“00后”学生偏好数字媒体的特点,运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例如,制作爱国主题短视频、直播讲解国家发展历程、在线互动问答等,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针对“00后”学生的特征和成长规律,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强化师生互动和注重情感共鸣,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当下一些热火的网络平台之一抖音APP,高校思政工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如短视频、图像和音乐等,向学生传递爱国案例,激励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不断坚定爱国信念,从而显著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因时而进”的优势
新时代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新形势、新内容、新动力的要求[2]。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即时性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因时而进”的独特优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现实社会热点,积极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巧妙地将课堂教学的理论部分与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首先,精选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事件,确保这些事件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其次,及时将这些事件分享给学生,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同时,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此外,互动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组织线上线下的讨论、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深化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最后,持续跟踪事件的进展和影响,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实践力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对爱国主义的感悟和认同。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因势而新”的保障
新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开辟了更宽广的舞台,并带来了更多元化的互动模式。极大地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互动性。网络环境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空间界限,使得知识的传播与获取不再受地域限制,还利用先进的数据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使之变得更为便捷高效。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论坛、即时通信工具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解答疑惑,提供指导。而学生也能更轻松地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心得。
此教育范式巧妙融合了线上资源的广博与即时性,同时维持了线下教育的实践深度与人际互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为周全、灵活多变且量身定制的学习旅程。通过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例如,教育者可以组织线上讲座或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或英雄人物进行分享。同时,也可以组织线下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等。
二、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00后”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网络原住民,他们的成长环境与以往的学生有着显著的不同。“00后”大学生成长于新媒体飞速发展时期,对新媒体适应能力强。传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如单一的课堂讲授、纸质教材阅读等,已经难以满足“00后”学生的需求。特针对浙江某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成就、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可基于调研数据和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原因。
(一)网络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媒介
网络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极大地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媒介。与传统相比,学生会通过参观实地的红色教育基地,抑或是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创建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和英雄事迹。共青团中央通过打造具有鲜明个性和特点的个人IP,如“青年讲师团”“青年榜样”等,以更加亲切、生动的方式传递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使得教育内容更加简洁明了,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
(二)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伴随时代的演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亦需持续更新与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应结合社会热点在反映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一方面是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陈旧与脱节,缺乏与大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互动的环节,使得教育内容难以触及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要从深入了解受众特点、精准定位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式方法、结合时事热点入手。部分高校在转发新闻稿或公众号链接时,简单的转发和传达往往只是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在网上随意发表不恰当的评论,这种情绪可能会导致他们抵制或忽视爱国主义教育。还有一些网络主播成为“网红”,以唱歌、跳舞、带货等吸引年轻一代大学生,追求即时的快感和满足,年轻一代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甚至追求与网红相似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仅依赖一种教育载体往往会制约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多样表达,难以触及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层次内涵。大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具有很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面对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学术和就业带来的压力,互联网的娱乐性被用作“减压阀”[4]。“地球村”概念强调全球合作、交流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国家的界限和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成长,更容易接受和认同全球意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国家概念的认同感降低,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着影响[5]。
三、网络时代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着力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素养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中主要体现在两大层面:首先,它关乎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如何影响大学生思想动态与行为模式的深刻理解;其次,它还包括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工具的掌握熟练度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运用,特别强调其在思政教育实践中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为了持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人员在新媒体领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必须建立常态化的专项培训体系。包含新媒体技能实操、新媒体传播理论与实践、新媒体影响分析、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等,构建一支高素养专业队伍。完成培训后,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利用新媒体平台(以抖音为典型代表)高效执行以下任务的能力:
1.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运用抖音平台,实施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正向引导。他们需及时跟踪校园网络舆论趋势,通过留心观察学生热衷观看、频繁访问、高度认可及分享的短视频素材,精准把握学生网络行为趋势,从而及时发现并妥善应对校园内潜在或已显现的问题,健康理性地使用这一新媒体平台。
2.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利用抖音这一新媒体平台。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在抖音平台发布蕴含丰富民族文化精髓、积极传递正能量的主旋律视频内容。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并应密切关注抖音平台上的交流讨论,及时回应学生关切,解答疑惑,引导舆论走向。
目前,该项目正在本校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财务管理及外国语学院进行初步推广试验。此次试验中,我们精心挑选了四个学院下的四个班级,共185名学生作为研究助手参与。这些研究助手的首要任务是,在一周的周期内,记录他们每观看30分钟抖音短视频时,所遇到的与主流核心价值观相符的正面内容播放时长。具体计算方法为,将这段时长除以30分钟得到一个日比值,连续记录七天,得到七个比值,最后取平均值,称之为“正面视频接触率”。所有参与的研究助手需每日观看项目组提供的富含“正面能量”的抖音短视频,并主动进行互动,包括点赞、发表评论及再次分享。为了评估活动成效,我们计划在试验的第一周、第三周及第五周的周日,统计研究助手的抖音“正面视频接触率”,数据表明该比例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具体数据表明,在第5周时,该百分比已显著提升至最低68.55%,最高则达到了94.45%。
由此可以推断,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精心策划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观看、点赞并分享那些蕴含深厚先进民族文化的正能量抖音短视频,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在抖音平台上再次接触到这类高质量、正能量内容的机会,还能显著增加他们沉浸在这些有益内容中的时长。这种正面内容的广泛传播和深度渗透,将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占据并大幅压缩其他类型视频,尤其是那些低俗、负面视频的传播空间和市场份额。如此一来,大学生在抖音平台上接触到低俗视频的概率和次数将会大幅降低,从而有力减少其“三观”受到低俗视频不良影响和冲击的潜在风险。这种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还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清朗、积极的网络环境。
在第6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实验效果,笔者精心设计了访谈提纲,采用了一对一深入访谈的方式对实验志愿者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5.25%的学生反映,在参与了前五周的教育实验后,他们在情感上更加热爱祖国和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显著增强。
(二)匠心打造趣味横溢的“爱国主义”主题抖音短视频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数字媒介研究部门,学者D.B.V.Kaye发表了一篇聚焦于“TikTok(抖音国际版)与积极信息传播”的论文,文中引入了一个新颖的概念——“好玩的爱国主义”(playful patriotism)[6]。指出,抖音作为一个非官方运营的平台,其价值源于用户的创新创造。通过增设正能量板块,将爱国情感融入趣味短视频,抖音平台成为兼具趣味性和爱国情感、影响力强大的爱国主义传播媒介。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专业能力,自主创作并发布那些能够深度融入本校校园特色、同时兼具高度趣味性的抖音短视频。运用校园街边采访的即时互动、故事分享会的深情叙述、文艺表演的艺术展现、多媒体摄影的生动捕捉以及酷炫剪辑的精彩呈现等多种创新形式,全面而深入地聚焦于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实用的招生就业资讯等热点议题。
(三)激励学生参与创作爱国主义主题的抖音短视频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主题的抖音短视频制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锻炼创作能力的宝贵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视频策划、脚本编写、拍摄制作到后期剪辑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们将不得不深入思考何为爱国主义,如何在视频中巧妙融入爱国情怀。通过制作和分享这些充满正能量的爱国主义短视频,学生们还能在同龄人之间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激发更多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
四、结语
青年学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对象,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构筑者与推动者。倡导学生积极投身国家大事及时事热点的关注,并将这些元素巧妙融入创作之中。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镜头的语言,记录下自己亲眼见证的祖国变迁的壮丽画卷、社会进步的坚实步伐以及时代更迭的生动轨迹;他们可以深情讲述自己美丽的家乡、亲爱的同学以及那些充满温情的乡土故事;他们还可以分享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从小事着手,身体力行地实践爱国主义的每一个细微瞬间。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2]吕春宇.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3]杨凡,薛丽媛.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20,27(05):87-89.
[4]李东坡,牛娜.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行为引导研究[J].实事求是,2019(04):51-57.
[5]徐栋.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8.
[6]抖音“正能量”:中文短视频应用中形成的“好玩的爱国主义”[EB/OL].(2020-08-18)[2024-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