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广西边境地区为例论文

2025-04-11 11:05:04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该文旨在探讨广西边境地区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通过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阐述了两者融合的必要性。研究发现,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能在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审美素养方面,红色文化中的艺术作品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了他们对色彩、构图等的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在创造力培养上,红色主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提高创新思维。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
摘要:该文旨在探讨广西边境地区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通过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阐述了两者融合的必要性。研究发现,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能在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审美素养方面,红色文化中的艺术作品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了他们对色彩、构图等的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在创造力培养上,红色主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提高创新思维。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广西边境地区;红色文化;综合素质;小学美术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背负着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重任。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一)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红色文化包含了众多的艺术形式,如红色题材的建筑遗址、绘画、雕塑、民间工艺等,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多样化的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生动。传统的美术课程并没有充分的利用广西边境地区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将适用于美术课堂的资源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活动充实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从自身周边环境中发掘现实生活中的美、本土文化中的奇[1]。将美术的学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拓宽了美术实践的内容,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精神境界,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做到广西边境地区文化的传承。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将广西边境地区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红色文化,让学生在美术知识和技巧学习过程中接受红色教育[2]。广西边境地区的老人是历史的亲历者或见证者,前辈们会用质朴的语言讲述当年战争时期的艰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他们口中的故事是珍贵的红色文化素材。教师可以收集这些故事在美术课堂上分享,通过这个活动广西边境红色文化能够深入学生内心,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民族精神在新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红色文化承载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内涵,通过美术教学将这些精神传递给学生,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学生学习美术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欣赏,让学生从视觉上、思想上感受美,全方位地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于美的认知高度[3]。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要求学生根据描写红色文化的课文创作插图,在了解历史背景下引导学生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多学科融合,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丰富美术创作提高审美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二、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审美素养的提升
1.丰富审美体验
红色文化中的艺术作品风格多样,有写实的绘画、抽象的雕塑等,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例如,欣赏龙州铁桥狙击战油画作品(图1),学生可以感受到油画中紧张战斗场面、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体会到油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2.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在学习红色文化相关的美术内容时可以利用广西边境地区红色建筑作为小学美术教学背景,例如铜鱼书院(图2),学生对古建筑的屋檐、门联、结构等元素进行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带着美术的审美去观察和欣赏历史建筑,并要求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同时,了解古建筑并发现如何保护该历史建筑,深入地学习了铜鱼书院的历史和红色文化,从而受到爱国思想教育,并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3.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对红色文化艺术作品的学习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建筑设计图形是小学美术教学延伸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将建筑建设构造图形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做法,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革命起义红色文化融进小学校园的文化成果。
(二)创造力的培养
红色文化中的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素材。学生根据红色文化素材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抽象的故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例如,学生可以以龙州起义中的困难挑战作为出发点,想象作为其中一员该如何克服困难,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出来。在红色文化主题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材料,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在创作红色文化题材的海报时,学生可以运用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传统的红色元素,采用新颖的排版方式和色彩搭配,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红色文化相关的美术实践活动,学生还可以不断尝试和改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学生可以了解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英勇事迹,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教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远去的路”时,百色市的教师可以使用百色起义纪念园中的红军桥的照片融入美术教学中;崇左市的教师可以使用龙州狙击战铁桥遗址的照片融入美术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又渗透红色文化到美术教学中,可以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实现育人目标。红色文化所倡导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创作红色文化主题的作品,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会这些价值观的内涵,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红色文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无数人的努力和贡献,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
(一)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渠道收集各种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将其整理成教学资源库,供学生欣赏和学习。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种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同时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践机会。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创设红色文化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例如,在教授红色题材的绘画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等,营造出浓厚的革命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创作作品。教师可以设计红色文化主题创作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例如,让学生分组设计制作一本红色文化绘本,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资料收集、故事编写、绘画创作、排版设计等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讨论话题等,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建筑风格、文物陈列等,同时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表达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如绘制红色文化宣传壁画、制作红色文化宣传海报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还能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将广西边境地区文化教育基地作为小学生美术课程游学地点
在外出调研和实地走访时,我们遇到有教师队伍带领学生参观钦州地区革命英雄故居,许多学生都主动地用笔记本和笔,把讲解栏记录民族英雄冯子材带领军队完成镇南关大捷和刘永福组建黑旗军与法抗争的革命故事做笔记,学生通过对冯子材和刘永福两位将军生平的了解,对这两位民族英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明白革命战争的胜利需要英雄要时刻牢记民族英雄,有许多小学生对冯子材故居和刘永福故居中的英雄塑像进行现场描摹,表达出对其深深的敬佩之情,促使小学生的民族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在调研龙州起义纪念馆和百色起义纪念馆发现有的学生在游学时携带相机进行拍摄并与馆中壁画、塑像、文物等一起合影,这是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感兴趣的表现也是学习红色文化的一种方法,随后美术教师可以收集学生拍的照片并挑选出合适用于美术课堂展示的照片,让学生讲述这张照片中的历史革命事迹,这不仅让学生学到红色文化知识还符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评述”的教学目标,做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四、广西边境地区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美术教学的现状仍有不足,红色文化的传承还处于德育课堂的口头讲授,在一些美术课堂教学上还有停留在传统的技能学习方法,对于文化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美术教学中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不及时,红色文化的价值的深度在实际教学中挖掘不够,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红色文化素材选取不够丰富,红色文化的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在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没有去过博物馆或者纪念馆之类的红色文化教育场所,因此偏远地区的学生接触到红色革命文化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学生们并没有自发地去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红色文化基本不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内容,教材中又体现有限,教师需要克服有的学生对红色文化不了解且不感兴趣,所以容易被遗忘。广西边境地区处于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多民族的聚合和跨境区别于其他革命文化,这也造成项目研究工程量大和红色文化与小学美术教材的结合困难。
五、结语
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体验广西边境地区特有红色文化遗产,教师将各种红色文化元素拆解组合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小学生相比于高年级学生学习红色传统文化不易理解,教师需要提前研究那些红色文化可以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又根据广西边境地区特有的红色文化与美术教材融合促进学生在学习美术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创造力、增强文化认知和塑造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红色文化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红色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1]林倩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2(34):74-76.
[2]王艳红.红色文化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1(29):79-80.
[3]杨澄.用好红色美术资源助力红色基因传承—融红色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3(26):86-8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