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描课程为例浅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论文

2025-03-22 14:25:23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艺术设计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之一,其中包括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等具体专业课程,而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中都包含素描这一核心课程。素描课程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并能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被视为进入设计领域的“敲门砖”。
艺术设计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之一,其中包括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等具体专业课程,而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中都包含素描这一核心课程。素描课程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并能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被视为进入设计领域的“敲门砖”。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生源与学情
近年来,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形势下,有些高校因生源不足会降低艺术设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加上征求志愿作为补录,因此生源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具体包括高考生、艺术类美术生、中职生、理科生、文科生等,这导致学校所招收的生源在美术专业和文化基础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发现不同生源分别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类生源是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艺术类美术生,他们由于未能考上本科院校转而进入高职院校,心理落差大,加上美术基础不太扎实,其中不排除个别专业基础扎实但文化课分数低的生源,这些生源相对其他生源来说是最好引导和教育的苗子;第二类生源是普通文史类高考生,他们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因文化课分数不足而进入高职院校,这些生源主要在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教师只要耐心引导,也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第三类生源是来自春季高考和秋季高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中职生,这些生源除了部分美术专业的中职生外,大部分是没有美术基础的,文化课分数也不太理想,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这些生源的美术和文化课基础比普通高中生还要差很多;第四类生源是高职院校平行志愿未被录取而被征求志愿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比前三类生源的美术和文化课基础都要差,是高职院校教师最难引导和教育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对其专业和文化课进行引导和教授,还要在其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上下功夫。
如何对这些生源进行分班和授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类艺术类美术生,他们在高考提前批次和本科批次落榜后,不得已选择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其中,部分学生美术功底扎实,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引导这类学生在素描课上积极表现,并给予其专业肯定。这样既可以活跃学术氛围,又可以带动班级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形成良性循环,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类普通文史类高考生,他们其中还有部分是理工科生源,这类生源在文化课上属于潜力股,但几乎没有接触过美术类课程。教师可以引导这类学生用文化基础去理解和学习美术类课程,如让他们将文化学习方法论同步应用于美术学习中。第三类春季高考和秋季高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中职生,这类生源由于文化和专业基础薄弱,需要教师给予其学习关怀和人文关怀。学习关怀指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其适当的专业指导。在分班时,建议教师将其和第一类、第二类生源交叉排班,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由于文化和专业基础薄弱而“摆烂”,又可以让相对努力和优秀的学生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先“学”带动后“学”,最终走向“共同进步”。人文关怀指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其生活上的关怀,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爱,这份温暖会让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第四类高职院校平行志愿未被录取而被征求志愿录取的学生,这类生源由于文化课和专业非常薄弱,不爱学习,甚至有一些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除了给予他们学习关怀和人文关怀以外,还需要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让他们真正认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进而使其在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事以及学习上有所进步,按要求完成学业,做一个合格的学生。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素描的教学情况
高职院校的师资主要来自两种渠道。第一,企业指导教师,他们在相关行业领域的经验比较丰富,但缺乏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学经验和技巧;第二,高校应、往届毕业生和其他教师,他们拥有专业的教学经验,但缺乏相关行业领域的经验,存在因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对于人才、技术和设备的实际需求而导致的各种滞后问题。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有两种教学主题。一种是传统造型类绘画素描,这类教学以真实物象的写实描绘为主,表达对客观物象的具象感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另一种是设计类绘画素描,这类教学以传统造型类绘画为基础、设计创新思维为教学目标,锻炼学生对具体物象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教授的都是以传统造型类绘画素描为主的素描,没有在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上开展设计类绘画素描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对相关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理解不透彻或是运用不上,使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毕业后因无法在相关行业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频繁跳槽甚至失业。
三、素描学习的思维模式与技巧更新方案
(一)对素描的认知
素描作为绘画与设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素描的深入认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技能,进而提升艺术设计的水平。无论是传统造型类绘画素描还是设计类绘画素描,都需要通过对具体物象的观察和绘制来锻炼和提升绘画技巧。这种技巧不仅包括构图、比例、空间、透视、线条、结构、明暗等造型元素的运用,还包括对物象的深入理解和表达。因此,素描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写实绘画能力至关重要。
设计类绘画素描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在传统绘画类素描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通过对素描的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从生命和美的追求中寻找适合的元素,进行由具象到抽象、由造型到设计的思维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对美的感受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艺术设计行业的认识和兴趣,为未来的艺术设计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素描的学习规律
素描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学生要先掌握传统造型类绘画素描技巧。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和示范来进行学习。教师可围绕素描的各个知识点展开教学,这些知识点虽然看似枯燥且重复,但它们在素描的整体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绘画中。例如,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如何通过把握光影的变化来营造立体感,如何处理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等。
在掌握传统素描技巧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入素描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即学习设计类绘画素描。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包括对不同时期、不同绘画流派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国内外美术作品的了解。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增强审美意识,为设计类绘画素描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此外,学习设计类绘画素描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不同的绘画技法、色彩搭配和构图原理等,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同时,学生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物象进行创作实践,通过不断尝试和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素描风格。
总之,素描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实践和积累。通过掌握传统造型类绘画素描技巧和设计类绘画素描的创新方法,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素描水平,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素描教学模式与目标更新方案
(一)不同教学模式下的素描课程探讨
在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中,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不同教学模式下的素描课程能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教学方案。
第一,因材施教是素描教学中的重要原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美术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可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作优秀作品,并适当提高教学难度,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于美术基础较弱或零基础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坚实的美术基础。
第二,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用具和设备来辅助教学。例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同一个物象的不同角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物象的形态和结构。这些教学用具和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三,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还需要注重教学反馈的收集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度。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不同教学模式下的素描课程是高职院校素描教学中的重要探索方向。通过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教学用具和设备以及注重教学反馈的收集和分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提高素描技能和创作能力。
(二)锻炼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是传统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这需要教师发挥教学能力,不仅要教授传统绘画的各种造型语言,还要将其从传统绘画领域中抽离出来,恰当地衔接到艺术设计专业上。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素描技巧;通过实时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纠正;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设计思维后,学生应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设计理念。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在锻炼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在培养学生造型基础与设计创新思维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门简单描摹和具象观察的课程,也是衔接造型基础和设计创新思维的桥梁,更是一个深入挖掘艺术潜能、锻炼创新思维的重要平台。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共同致力于这一课程的优化与发展,通过深度合作与持续努力,共同培养出更多优秀、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为我国的艺术设计事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