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论红色基因经典歌曲的演唱表演艺术论文

论红色基因经典歌曲的演唱表演艺术论文

6

2025-03-08 12:12:5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红色基因经典歌曲主要是指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在中国共*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创作的,内容积极、思想健康,以爱国、革命、奋斗、团结等为主题,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歌曲。

  红色基因经典歌曲主要是指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在中国共*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创作的,内容积极、思想健康,以爱国、革命、奋斗、团结等为主题,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歌曲。这些带有红色基因的歌曲对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建设等进行了表达,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情感和期望,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些歌曲代表了中国革命和历史的特定时期,是中国革命传统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红色记忆和历史意义。作为声乐作品中的独特题材,演唱红色基因经典歌曲时要兼顾几个大的方面。下面本文将具体展开论述。


  一、从思想上深入内涵


  红色基因经典歌曲之所以是一种独立的题材,是因为它承载着中国革命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演唱时,从思想上深入其内涵非常重要,这也是红色基因经典歌曲表演艺术的核心。红色基因经典歌曲不仅通过对人民的生活、期望和需求的描述表达了对人民意志的尊重,也常常表达了对革命斗争的英勇精神、坚定信念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赞颂。因此,演唱者在演唱前必须了解歌曲创作时的历史情境、革命斗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以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和目的,从而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思想内核,并在演唱中准确传递出来,实现更有感染力的表演效果。

  从不同作品的角度来看,演唱者需要通过对红色基因经典歌曲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感受,建立起自己与歌曲主题和情感的内心共鸣。通过这种内心共鸣,演唱者能够更加真实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和共同体验。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将自己的理解与自身的情感融合,并投入到歌曲的表达中。如《十送红军》《过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等作品是描写红军长征的作品;《延安颂》《南泥湾》《打靶归来》等作品是描写延安时期解放区的作品;《英雄赞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赞歌》等作品是对志愿军战士们的歌颂;《太阳最红毛*席最亲》《毛*席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等作品则是对领袖的歌颂;等等。只有了解作品的背景,深刻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内容,才能在演唱过程中真实地表达歌曲所传递的情感,并将情感传递给观众,打动听众的心灵。


  二、从声音运用上体现表现力


  红色文化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能促进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红色基因经典歌曲通常充满激情和热情,传递着革命斗争、奋斗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通过激情饱满的声音,演唱者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出歌曲中所蕴含的这些高昂的情感。这种声音能够带来细腻而激动人心的情感表达,从而使听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歌曲所诉求的热情和情感;另外,激情饱满的声音能为歌曲注入活力和能量,营造出强烈的震撼感和冲击力,使整个演唱充满激情。演唱者正确地发出激情高昂的声音,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从而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凸显演唱者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觉悟和态度。


  在演唱时,演唱者要根据歌曲的需要适当调整声音的音量大小。在高潮或表达强烈情感的部分,演唱者要通过呼吸的支持和腔体的充分利用来提高声音的音量,在柔和或表达细腻情感的部分,可以在呼吸控制和腔体运用上进行调整而降低声音的音量。通过合理的音量控制,演唱者可以使声音形态更加丰富。不同歌曲的情感需要不同的声音状态和音色表达。演唱者可以通过调整发声位置、共鸣腔体和发声方式来实现音色的调节。如《义勇军进行曲》需要用明亮而有力的声音来体现革命的号角和解放之声;而《太阳最红毛*席最亲》则需要用自然、朴实流畅的声音来体现人民对毛*席的热爱和敬仰。通过合理的音色调节,可以使声音更加丰富多样,以达到红色基因经典歌曲需要的艺术表现力。


  三、从艺术情感上丰富其表达


  (一)歌词内容蕴含丰富的情感表达


  红色基因经典歌曲的歌词是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因此,通过对歌词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处理,演唱者能够在演唱时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具有和谐美。


  《十送红军》这首歌曲饱含深情,感人至深,曾被电视连续剧《长征》选为主题歌,悠扬委婉而凄清伤感的曲调唱出了红军战士与送别百姓之间难以割舍的鱼水情深。这首作品是以叙事方式进行表达的,通过送红军踏上长征之路来表达人民对红军英雄的无尽眷恋和对革命前途的深深期望。歌词中通过景色进行抒情,通过“十送”红军下了山,到拿山,过了坡,五斗江,上大道,望月亭等这几处场景,表达了对红军的依依不舍之情,有着较强的画面感。歌词中夹杂着江西方言,如“介支个”这一衬词,语气亲切,让人感受到人民群众对红军的不舍以及对红军“再回山”与革命胜利的殷切期盼。另外,歌词中有许多意象:梧桐、秋风细雨、苞谷、鸿雁、月亮等,都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凄凉感,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留恋和不舍,最后“问一声亲人,红军啊”,情绪开始变得激动,表达了对红军何时才能再回来的殷切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十送”这样层层递进的歌词内容,营造出一种情真意切、难舍难分的氛围,更凸显出“军民鱼水情,情深意更重”。


  歌曲《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歌词虽然表面上在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但事实上是对在我党领导下的草原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的赞美。这首歌共有四段歌词,每段歌词都由四句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拥有蓝天、白云的草原美景。作者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热爱家乡、热爱伟大领袖毛*席和热爱中国共*党的思想感情。歌词前段是对具象风景的描绘,“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演唱者演唱这四句时需要在脑海中想象出画面,情感上要表达出自豪的故乡归属感,细节上要注意四个动词“飘”“跑”“挥动”“飞翔”的力量,云在“飘”要轻一些,马儿“跑”要向前,“挥动”是原地手挥鞭,“飞翔”则是向着美好前进。第二段的演唱承接了第一段的基调,整体以抒发对家乡的自豪感为核心,特别是在体现红色内涵的重点部分。第二段的后两句“歌唱自己的新生活,歌唱共*党”,这两句中的“歌唱”在表达上是歌颂情感,而且既是递进关系,又是因果关系,前一句的“歌唱”是结果,后一句的“歌唱”是原因,“歌唱共*党”要带着感恩的情感。第三段是情感的升华,“毛*席呀共*党,抚育我们成长,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承接了感恩的情感,并成为这一段的情感基调,“毛*席呀共*党”歌颂中带着亲切,“抚育”的动词要唱得温柔,“成长”则要辽远,最后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点题,也是前面情感表达的浓缩,将太阳比喻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草原上”还是第一段的画面感,“升起”的动词是抚育成长的关键,要有温柔的呵护,“不落的太阳”是对共*党领导的比喻,要在感恩中融入庄严。


  (二)旋律的抒发表达情感诉求


  歌曲《十送红军》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首江西民歌,曲调是在赣南采茶戏等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加工而成。从结构上看,歌曲只有六段,省去了二四六送,只有一送、三送、五送、七送、九送和十送,并列式描述了送红军的几处场景,场景由山上转到山下,群众紧紧跟随红军。在情感上,一送、三送、五送、七送、九送、十送的情感逐次增强,到十送时歌曲达到高潮,每次重复处都带有变化,增加了歌曲的层次感。唱半句、停半句,使得歌曲在情感上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充满了压抑和沉重的氛围,表达了留恋不舍、深情祝福等多种情绪。歌曲旋律结构独特,呈现ABABACA的结构形态,使整首歌曲风格统一,且每段旋律又融入了独特的音乐元素,形成了鲜明对比,既包含百姓与红军的鱼水之情,也表达了人民对于党的深厚感情和革命必胜的决心。在演唱中,适当加入气声和哭腔,能够将这种难舍难分又无比坚定的复杂情绪丝丝入扣地表达出来,仿佛在听众眼前展现了一幅画卷:百姓一边送一边唱,一边唱一边流泪,其中有红军战士的父母姐妹,有新婚不久的妻子,也有年幼无知的孩子……

  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创作于1951年,以内蒙民歌音调的基础,运用民族五声调式,采用了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伴以四度跳进,形成波浪式进行。在结尾处,高音的延长是歌曲的高潮,这种延长立刻为大家展现了一幅辽阔、舒展、美丽、富饶的大草原景象。第二乐句基本保持第一乐句的主体材料,形成了两个乐句相互对称的乐段,歌曲的情绪显得格外开朗、充满激情,然后以平稳的旋律结束全曲。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把两个乐句紧密地连接起来。该曲旋律优美流畅,充满诗情画意,既展现出了大草原辽阔宽广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草原牧民对中国共*党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家乡、生活的热爱。


  四、剧作唱段与歌曲的不同表达


  在演唱红色基因经典唱段时,演唱者要注意不同类型的作品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处理。对于歌曲形式的作品,演唱者可以注重音乐性,情感细腻与真挚是关键。然而,对于剧作唱段的作品,还需要考虑其戏剧性。很多红色基因经典歌曲都来自剧作唱段,如《红梅赞》出自歌剧《江姐》,《海风阵阵愁煞人》出自歌剧《红珊瑚》,《万里春色满家园》出自歌剧《党的女儿》,等等。


  剧作唱段通常是在剧中的特定情节中出现的,它与角色、情景和剧情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演唱这类唱段时,除了注重音乐方面的表达外,演唱者还需要注重戏剧性的呈现。


  首先,演唱者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个性特点、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通过研究角色,演唱者可准确把握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并运用声音的变化和表现力,以及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来塑造角色的形象及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其次,演唱者需要了解唱段所处的情境及其中的戏剧冲突。演唱者应该掌握唱段所表达的情感转折和触发事件,以便将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呈现出来。通过情感的紧张与转折的处理,演唱者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剧作的情节中,体验到唱段所传达的戏剧张力。再次,演唱者还可以通过调整音色、控制嗓音的强弱等方式,进一步丰富角色。通过运用多种表演技巧,演唱者能够将角色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呈现出来,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唱段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最后,在唱段中,演唱者还需要注重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冲突。唱段中可能会提到其他角色并出现不同的立场、情感和目标,演唱者需要结合剧作内容了解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冲突,并将其生动地展现出来。这样做能够使唱段富有紧凑性和张力,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戏剧体验。


  总之,演唱者在单独表演唱段时,需将唱段与戏剧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表演技巧使表达自然而富有连贯性,从而使整个唱段呈现出戏剧上的完整性,并通过红色基因经典唱段歌曲演绎出其自身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红色经典歌曲以爱党爱国、革命、奋斗、团结等为主题,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时代精神的缩影,表达和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表演艺术是庄重和严肃的,演唱者在表演中应该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和主题,通过声音、肢体语言和演技等手段,将歌曲的情感和意义真挚地传达给观众。这种表演风格不仅能够激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更能将带有红色基因的经典歌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而弘扬红色基因经典歌曲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