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标性车站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标性车站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3

2025-02-22 15:09:2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本文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标性车站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优化乘客体验。

       在城市建设中,地标性地铁站作为公共交通网络的核心节点,其装饰设计不仅影响乘客的视觉感受,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城市的文化信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地标性地铁站的装饰设计,不仅能够提升车站的艺术格调,还能够激发乘客内心深处的文化共鸣与自豪感。因此,本文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标性车站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优化乘客体验。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符号与表现形式,涵盖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等多个领域。这些元素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智慧,还鲜明地展现了民族独有的精神向往与审美境界。


  (一)历史传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每一代人都在继承与发扬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元素,使其得以延续至今。


  (二)多元包容性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而包容的文化景观。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象征寓意性


  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富含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如龙凤象征吉祥、莲花代表纯洁等。这些元素通过形象化地表达,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艺术审美性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现着高度的艺术造诣,涵盖书法、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到的审美视角与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地标性车站装饰设计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地标性车站装饰设计,不仅为车站空间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多方面展现其独特的价值。这一融合显著增强了车站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使其整体环境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文化品位与艺术氛围层次。地标性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窗口,其装饰设计往往成为城市形象与文化底蕴的直接体现。通过巧妙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图案、色彩搭配、书法篆刻等,车站内部空间得以呈现独特的东方美学,让乘客在候车与通行的同时,也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车站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文化展示平台,让国内外旅客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广博,进而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情感。与此同时,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时代审美又蕴含文化深意的车站装饰作品。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车站装饰设计的表现形式,还为传统文化的承袭与演进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标性车站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一)设计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作为空间导航与信息交流的关键工具,其设计不仅追求实用性,更肩负着传承文化、塑造独特品牌形象的使命。设计师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巧妙地汲取了书法、篆刻、图案、色彩等丰富素材,运用前沿的现代设计思维进行匠心独运的重构与创新,不仅赋予了这些传统元素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更使其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展现新的生命力。


  将书法字体进行抽象化、几何化处理,既保留了书法的韵味,又赋予了其现代感。例如,在车站公共场所的标识设计中,以行书或楷书为基础,结合现代排版规则的字体设计,既易于识别,又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将篆刻的章法、刀法融入标识图案之中,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深刻的寓意,传达出品牌或场所的精神内涵。这种设计不仅具有高度的辨识度,还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


  通过现代设计手法的变形、重组,将中国传统图案如祥云、龙凤、莲花等,设计成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富含文化意蕴的图案元素,不仅美化了标识的外观,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合肥新桥机场S1线工程为市域(郊)铁路建设项目,线路串联新桥国际机场、新合肥西站两大交通枢纽,实现城市中心区与空港组团、岗集组团的快速联系,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市域融合一体发展、支撑都市圈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1线采用市域B型车,设计时速120 km/h。线路起于寿县蜀山产业园站,止于五里墩站。线路全长47.5 km,设车站14座。


  其中,科学中心站的车站造型装饰设计理念源自“如意”这一传统吉祥符号,寓意着“如云般轻盈,似意般深远”。设计团队从精美的如意玉器中汲取灵感,巧妙提炼其曲线形体的优雅韵味,将站房幻化为传统文化中的一柄精致如意,不仅赋予了车站独特的视觉美感,更深刻展现了合肥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城市形象。科学中心站的设计概念图和实际效果图如图1所示。

  岗集站的车站造型装饰设计理念灵感源自“祥云”,寓意着“云起之时,赠予如意之愿”。设计团队从传统符号“祥云纹”中提炼精髓,运用简洁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对传统图案进行抽象与幻化,同时巧妙地融入斜线元素,这一设计不仅赋予了车站动态之美,更象征着速度与力量的结合,生动展现了合肥这座城市的“科技速度”与蓬勃发展的活力。岗集站设计概念图及实际效果图如图2所示。

  (二)创建多元素拼接的空间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标性车站的空间环境设计中不仅作为装饰点缀,更是被深度挖掘与巧妙运用,通过多元素拼接的手法,构建出一个既富有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空间环境。


  在车站的整体规划构思中,设计师团队深度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借景”与“对景”的精髓手法,通过巧妙的空间划分与视线引导,使旅客在行进中能够不断发现新的景观,感受到空间的流动与变化。同时,车站内部的流线设计也融入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以圆形或弧形的线条为主,营造出一种和谐、包容的氛围。


  在材质与色彩的选择上,可以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与色彩搭配理念。将青砖灰瓦、木雕石刻等传统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如玻璃、钢材等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色彩上,则以红、黄、金等中国传统色彩为主色调,辅以淡雅的白、灰等色彩,营造一种既庄重又不失温馨的空间氛围。


  (三)营造艺术文化氛围


  地标性车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其空间环境的设计逐渐超越了单纯的交通功能,成为展现城市形象、传播文化艺术的重要平台。车站的艺术文化氛围营造应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这个主题可以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元素,如古都风貌、水乡特色、民族风情等;也可以是现代艺术风格的探索,如极简主义、未来科技等。


  在空间布局上,设计师应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性。通过合理的分区规划,将车站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候车大厅、售票区、商业区、文化展示区等,并在每个区域中融入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同时,利用廊道、连廊等空间过渡元素,将各个区域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既独立又相互呼应的整体。在空间布局中,还应注重光线的运用,通过自然光与人工光的巧妙结合,营造出温馨、舒适的环境氛围。


  艺术装置是营造艺术文化氛围的重要载体。在车站内设置具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艺术装置,不仅可以提升空间的艺术品质,更化身为吸引旅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的潮流地标。这些装置作品,形式多样,包括雕塑的立体之美、壁画的细腻笔触、光影秀的梦幻变幻等,内容广泛涉猎,从历史文化的深邃底蕴到自然风光的壮丽景观,再到现代科技的璀璨成果,无一不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无限创意。


  文化展览是车站艺术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车站内设置专门的文化展览区域,定期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活动,如书画展、摄影展、非遗展示等。这些精心策划的展览,不仅让旅客身临其境地领略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更通过创新的互动体验形式,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四、结语


  在地标性车站的装饰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赋予了车站独特的文化韵味,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这种设计理念的实践,不仅提升了车站的整体品质,也为旅客提供了更加舒适、愉悦的候车环境。展望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标性车站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城市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