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行为艺术乱象论文

2025-02-22 13:47:4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行为艺术也被称之为行动艺术、表演艺术或者是身体艺术,艺术家们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表达,通过自己的行为使观者进入某种情景,感受艺术的魅力。事实上大部分人看不懂或者是无法接受,它并不是晦涩难懂,而是有些行为艺术充斥着血腥、暴力、色情,与道德伦理甚至法律相违。抛开艺术的表现形式,良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不仅符合大众审美还有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为了博人眼球、获取流量,其作品内容多为满足人们感官和生理刺激,迎合部分人群的猎奇心理。一些低俗甚至极端的行为艺术表演应运而
行为艺术也被称之为行动艺术、表演艺术或者是身体艺术,艺术家们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表达,通过自己的行为使观者进入某种情景,感受艺术的魅力。事实上大部分人看不懂或者是无法接受,它并不是晦涩难懂,而是有些行为艺术充斥着血腥、暴力、色情,与道德伦理甚至法律相违。抛开艺术的表现形式,良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不仅符合大众审美还有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为了博人眼球、获取流量,其作品内容多为满足人们感官和生理刺激,迎合部分人群的猎奇心理。一些低俗甚至极端的行为艺术表演应运而生,甚至逾越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各种行为艺术表演,其中某些不良行为艺术污染了艺术市场,严重阻碍了行为艺术的良性发展。行为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支流,如今更应该重视倡导高品质,发展符合大众审美的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的社会审美与审美边界
真正好的行为艺术,不只有出格的表演,它更是一种悄无声息的表达,艺术家们用思维和自己身体的行动表达了一个时代的遭遇,替我们表达了共同的问题。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直播的兴起,也为行为艺术打开了更广泛的传播途径,一些纯粹以流量和点击量为目标的内容必然会出现。出格行为艺术的最主要的受众群体是中产阶级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群体日益扩大,出格行为艺术的再生产又必将得到背后某些资本的支持,其结果是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应当颁布相关政策来制约各种行为艺术乱象,引导并改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审美趣味,营造良性的市场环境。
在杭州的某次艺术展上,一名艺术家在一片空地上打碎了一千枚鸡蛋,随后在鸡蛋液中打滚,让鸡蛋液裹满自己的身体,随着温度的升高,鸡蛋也随之变质发臭。在随后的介绍中,该艺术家表明此过程就是艺术家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对此,许多观众都认为鸡蛋被无端浪费,更不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在某些行为艺术表演中,艺术家们为了吸引媒体的目光,接连展示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艺术表演。尽管这些表演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但也没能传递出更多的社会正能量,甚至还有一些行为艺术触碰了道德底线。这些行为艺术乱象也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2008年2月29日,原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制止在公众聚集场所进行裸体的人体彩绘表演活动的通知》,打着“人体彩绘”的幌子进行低俗的行为艺术表演完全与艺术背道而驰,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应该严厉禁止。
艺术的表现语言需要创新发展,但是不管艺术的表现语言如何前卫,只要冠以艺术的名义,就应该在艺术的范畴之内,不能触碰道德与法律的红线。而一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完全就是哗众取宠,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底线。
对于以艺术之名的行为艺术的思考
《泉》是现代艺术大师杜尚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二十世纪当代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它是“行为艺术”的开山之作。杜尚在五金店看到一个陶瓷的男用小便池,灵感爆发,决定把它买下来并命名为《泉》。《泉》已经超出了绘画作品的范畴,可以说是利用现成品来完成的作品,杜尚提出“世间万物皆可以是艺术品”,也就是说这个作品做成什么样其实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这个事情本身所要表达的含义,只要艺术家赋予作品某些内涵时,它就可以成为艺术品。
这件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观众在看到“泉”后纷纷嘲笑道:这算艺术品吗?这不就是一个小便池。艺术展组委会认为杜尚是在故意玩弄他们。它的产出并不复杂,需要的是敢于挑战约定俗成的胆量。虽然这件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杜尚大胆的尝试确实改变了此后的艺术发展进程。之后《泉》放进了巴黎最有名的现代美术馆蓬皮社,成为一件了不起的作品,而且是当代艺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杜尚还在《蒙娜丽莎》上面进行了再创作,为之画上了浓黑的八字胡,以此来表达反对文艺复兴以来崇拜大师的价值观,后来他身着西装和一个全裸的美女下棋,这就有了当代行为艺术以身体作为媒介进行创作表达的影子了。
杜尚那时候的行为艺术主要还是以搞怪为主,同时讽刺某些社会现状,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指导层面具有说教意义,创新是行为艺术创作的灵魂之一,但并不是所有自我作古的行为都能称得上好的“行为艺术”。如今某些出格行为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浅薄庸俗,比如为了表达反浪费的主题而进行浪费,甚至把自残、血腥、色情等非常极端的行为作为表现方式,挑战道德和人性的底线。一个成功的行为艺术要讲究用独创的手段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呈现给受众的首先应该是正能量的。
一、国外的行为艺术
杉山真央,这名日本的行为艺术家为了提高人们对“第三性别者、无性别者、性少数群体”的了解,他通过做手术的形式在自己的生日那天把自己的生殖器和乳头切了下来放在冰箱保存,两个月后他决定把自己切下来的生殖器进行“艺术化”处理,他把生殖器做成“美食”进行售卖,没想到的是还有5名食客以每人250磅拍下了这份“艺术品”,虽然日本法律规定食人肉并不犯法,但这还是引来了警方的注意。食用人体器官却标榜为行为艺术,这种挑战人们精神和肉体上的极限就是一种人性的缺失,然而这种行为的的确确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在了公众的眼前。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她以行为艺术的方式,用身体完成了令人过目难忘的作品。她早期挑战肉体极限的表演是《节奏0》,23岁的她赤裸地站在博物馆展厅,面前的桌子上放着76件各不相同的物品:玫瑰花、香水、蛋糕、苹果、锤子、刀、上了膛的枪等,这些物品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甚至死亡,她表示这76件各不相同的物品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她会承担一切责任—即便用枪杀了她。表演开始是趋于正常的,有人送她玫瑰花,有人喂她吃蛋糕。之后,有的人开始拿刀片划破她的皮肤,用玫瑰花上的刺扎她的肚子,还有人拿枪抵住她的喉咙,甚至有人怂恿在场的男人去与她发生性关系,但是没有人敢这么做。表演于六小时之后结束,阿布拉莫维奇满身是血地站在人们面前,边流泪边走向人群,可是观众们像做了坏事一样都走掉了,阿布拉莫维奇将人性的恶展现得淋漓尽致,她通过这种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揭露了真实的人性,很难想象,如果不是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什么都有可能。
二、国内的行为艺术
朱昱,中国最具争议的行为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他的代表作有《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袖珍神学》《食人》《献祭》等。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这个作品是将人脑脑浆进行展览和销售,又被叫作脑浆罐头的制作过程。这部作品耗时接近两年,1995年,朱昱和他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同学一起来到北京医科大学解剖系,那时的朱昱已经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但他仍然冒充美院的学生,以参观学习为理由,对尸体标本进行拍照并购买医用标本。之后的两年左右的时间他都在为他的作品进行准备,直到1998年,朱昱趁着学校放假人少的时机,来到北京医科大学解剖系进行他的“艺术创作”,还邀请了几名艺术家为他进行记录,他将人脑标本切碎、搅烂,随后把这些碎烂的人脑放进80个玻璃瓶子中,并用福尔马林浸泡,之后,朱昱还在这些人脑罐头上贴上商用标签,甚至连产地、储存方法、生产日期都标注了出来。1999年,他把这些罐头运到上海,在一个所谓的“展览”上非法出售,现场还播放了他当时制作罐头时的录像。
为了《食人》作品,朱昱在一年时间内多次去各个医院寻找流产的婴儿或者生产出的死胎,为了获得医生的信任,他多次使用欺瞒的手段,谎称他是为了进行造型结构的研究。之后他终于从医院获得了一个6个月的死胎,在家中进行“食人”表演。这个表演过程被记录了下来。
从2000年开始,朱昱就开始策划《献祭》,他又用事先编好的所谓“艺术创作”的理由去劝说妇女为其怀孕,他与许多不同身份的妇女进行商量的时候还将对话内容进行了非法拍摄。最终在金钱和哄骗的双重作用之下,他说服了一名妇女愿意与他合作,怀孕后流产……这种反社会、反人类的行为却被他冠以“艺术”之名。
谢德庆以一年为单位,5年时间共创作了5件作品,《笼子》—生活在笼子中一年,里面只有一张床、一个洗手池以及一个马桶,可以说这就是一个监狱,谢德庆能做的就是漫长等待;《打卡》—每一小时就要打卡一次,一天就需要打卡24次;《室外》—生活在户外一年,不能进入任何遮蔽物中;《绳子》—与艺术家Linda Montano以一根八英寸的绳子互绑在腰间共同生活一年,但是不做任何身体上的接触;《不做艺术》—不做艺术、不看艺术、不谈艺术,仅仅生活一年,如同普通生活一般,这些作品早期并没有得到很多关注,直到后来才被人关注。
就作品《笼子》来说,住在笼子里一年的时间这种形式确实很极端,他试图通过这样的形式语言思考时间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轨道,都在自己的轨道内选择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时间,什么都不做或者做本质上都一样,都是在无限的时间里度过有限的生命,对他来说这一年的“囚禁”是思考、是探索时间,对大部分人来说人生应该是充实的,而对谢德庆来说,人生就是生命的消耗,工作学习是24小时,谢德庆什么也不做发呆也是24小时,只是消耗的方式不同,这是人生的一种可能性。纯粹地度过一年的时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诱惑,每天都用各种电子产品来消遣我们的时间,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接受着各种杂乱的信息,无数种娱乐方式供我们排解压力消遣时间,但我们还是感到空虚寂寞,如果把笼子里的人换成我们,在这样一个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的笼子,这值得我们去思考时间的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时间组成的,我们如何对待时间,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只是大家的方式各有不同。
对于当代行为艺术未来发展路径的探讨
行为艺术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这很难说,毕竟艺术这种东西很难直接下定义,行为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有人认为行为艺术荒诞、博眼球、败坏风气,但也是要理性地去看待,人们都是有猎奇心理的,这不可否认,不排除某些艺术家以这个为目的吸引大众,但真正的行为艺术不应该是这样来博人眼球吸引流量的。就艺术来讲不管任何的表现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者的情绪表达,真正的行为艺术应该包含现实相关的真实内容,可以展现社会的良好风貌,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当代行为艺术家创作出的作品形式可以说是名目繁多,追求挑战人们精神和肉体上的极限很多,但是拥有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的作品却少之又少,把握好极端与行为之美之间的距离很重要。
总而言之,行为艺术发展至此,大多数已经失去了否定和批判的传递,反而成了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工具,艺术的包容性很大,不乏存在一些滥竽充数的“行为艺术大师”打着艺术的幌子博人眼球,当代行为艺术如果想要获得大众的认同,必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回归现实生活,直接反映社会问题或者某些不公平现象,时间可以给我们答案,经典会永世长存,那些不堪入目的作品在时代的浪潮之后会荡然无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