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临沧耿马傣族舞蹈传承路径论文

临沧耿马傣族舞蹈传承路径论文

12

2025-01-23 13:42:55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中缅边境,是通往缅甸仰光和皎漂港的重要通道。耿马傣族人民以善歌舞闻名,节庆时举办盛大的歌舞表演,以“白象舞”“蝴蝶舞”“紧那罗舞”为代表。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中缅边境,是通往缅甸仰光和皎漂港的重要通道。耿马傣族人民以善歌舞闻名,节庆时举办盛大的歌舞表演,以“白象舞”“蝴蝶舞”“紧那罗舞”为代表。然而,社会变迁和多元文化交流对傣族舞蹈文化造成了冲击,民间传承人减少,文化传承面临断层危机。因此,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傣族舞蹈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image.png

  一、耿马傣族舞蹈文化概述

  (一)耿马傣族舞蹈的地域环境及分布概况

  耿马,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名字寓意“跟随白马寻觅到的地方”。传说中,傣族人民在白色骏马的引领下,发现了这片富含黄金宝石的土地,因此被傣族民众亲切地称为“勐相耿坎”。

  耿马镇内居住着多个民族,其中傣族和佤族居多,形成了以傣族和佤族为主体的人口结构。这一地区与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并列为“傣家三姐妹”,体现了其在傣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孟定镇作为耿马傣族的主要聚居地,其傣族传统文化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这里汇聚了众多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他们致力于传承傣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得益于孟定镇平坦的地势、充足的光热和湿润的气候,该地区物产资源极为丰富,为当地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生活基础。

  (二)耿马傣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耿马傣族舞蹈安详舒缓,其动作幅度小,如微风轻拂柳条般含蓄而平稳。这种舞蹈不仅体现了傣族人民与舞蹈之间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最爱。傣族人以其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常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分享劳作的成果与喜悦。

  耿马傣族舞蹈的主要造型包括“一顺边”和“三道弯”,这些造型源于傣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以及对孔雀、大象等图腾的崇拜,充分展现了傣族人民的民族审美情趣。耿马地区的傣族舞蹈以自然和原始为灵魂,汲取大自然的灵感,通过模拟生物的动作和形态,呈现原生态的艺术形式。这种舞蹈不仅反映了傣族人民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更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崇敬。

  (三)耿马傣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随着生活环境和社会历史的变迁,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和信仰的重要体现,傣族舞蹈作为耿马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包括多种类型。其中,自娱性舞蹈源于生产生活,常在节日和重要活动中表演,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节日的喜悦。原始崇拜舞蹈则通过舞蹈形式祈求福祉和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体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此外,还有一类舞蹈源自社会生活,通过舞蹈强身健体,以抵御外敌入侵等。

  耿马傣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对增强民族认同感至关重要。通过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保留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同时发展创新其动作元素和表现形式,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耿马傣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通过有效传承与发展,人们可了解云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而更好地保护非遗。

  二、耿马傣族舞蹈传承现状分析

  (一)耿马傣族舞蹈的传承现状

  为实现耿马傣族舞蹈的传承,临沧耿马诞生了一个致力于挖掘整理并创新编排古老的非遗舞蹈文化的歌舞团—耿马民族歌舞团。该团负责人岩峰,带领团队多次下乡采风,将耿马傣族舞蹈搬上了舞台。该团先后创作出舞蹈《南西米》、泼水舞曲《up耿马》以及舞剧《勐相耿坎·傣拳师》。耿马歌舞团的创作使大家领略了不同地域傣族文化风俗与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令人耳目一新。同时,这也展示了耿马镇深厚浓郁的傣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image.png

  尽管耿马民族歌舞团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但人们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临沧耿马地区傣族舞蹈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社会变迁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傣族民间舞蹈正受到各种娱乐方式的挑战。此外,由于傣族舞蹈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年轻一代传承人的数量严重不足,这都使得舞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极大的困境。因此,相关方面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以确保傣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耿马傣族舞蹈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受限

  耿马地区傣族舞蹈的研究与保护尚未达到深入、规范和系统化,可持续发展受到地理位置偏远、基础建设困难、专业人才短缺等多方因素制约。尽管有工作人员致力于搜集和整理,但任务艰巨、规模庞大,面临诸多挑战。此外,当地舞蹈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亦成为一大制约因素。有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不足,仅能完成初步任务,导致传承与研究逐渐流于形式。

  2.耿马地区的传播方式有待改进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历程中,初期其主要依靠“言传身教”的传统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受限于一族地区,且与外部交流稀少。然而,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党委和政府开始运用图书、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工具来推广民族文化。尽管如此,民族文化在传播领域整体上仍处于劣势地位,尚未与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手段实现深度融合。此外,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资金短缺等问题亦对其传播影响力形成了制约。

  3.耿马傣族舞蹈的现代转化和创新乏力

  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势必要经历现代转型与创新的洗礼。然而,当前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容忽视。一方面,傣族舞蹈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与现代文化对接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现代文化的浪潮对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从整体趋势来看,耿马镇与众多民族地区一样,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现代文化的洗礼。在这一背景下,民族地区的年轻一代为了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社会,与原有生活渐行渐远,导致民族风俗礼仪的传统特性逐渐流失,日趋淡化,甚至面临消失的风险。

  三、耿马傣族舞蹈传承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傣族舞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对舞蹈本身的复刻和传承,更是对整个傣族文化的再生产和再制造。这是一个与时代同步、不断演进的文化建构过程。耿马镇傣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在政府公共管理的引导和支持下进行。

  首先,高度重视舞蹈人才队伍建设。为了满足耿马傣族舞蹈传承和发展的需求,政府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致力于培养一批热衷于保护、传承傣族舞蹈的专业人才,为傣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次,加大对民间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通过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传承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事业中。这种举措既有利于傣族舞蹈的传承发展,又有利于激发传承人传承舞蹈的热情。最后,耿马镇还可以考虑开设专门的傣族舞蹈文化艺术馆。这样的场所将成为传承和弘扬傣族舞蹈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培养更多年轻的舞蹈爱好者,壮大传承队伍。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年轻人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傣族舞蹈,为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互联网增强传播影响力

  科技革新的浪潮不仅为新时代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针对耿马傣族舞蹈的传播方式有待优化、影响力有待提升的问题,人们应该把舞蹈的传承发展与互联网紧密连接起来。

  首先,通过“互联网+”策略,大力营造并弘扬耿马傣族舞蹈的氛围,塑造积极的舆论环境,让广大民众能够领略到这一舞蹈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还可以与地方政府联手,构建舞蹈宣传平台,设立专项基金,以全力推动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互联网+”的应用还能完善耿马傣族舞蹈的发展体系。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为耿马傣族舞蹈的文化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传统的舞蹈教育方式往往受限于地域和师资,而互联网则打破了这些限制,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这一艺术形式。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开展特色舞蹈文化教育活动,邀请耿马傣族舞蹈的民间传承人进行线上教学,引导更多的青年群体深入理解耿马傣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为耿马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举办与耿马傣族舞蹈相关的网络视频大赛,鼓励更多的舞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新思维。这样的比赛不仅可以提高耿马傣族舞蹈的知名度,还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舞蹈的学习和创作中来。

  (三)拓展发展渠道,结合多元手段传承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耿马傣族舞蹈需要开辟多元化的渠道,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其传承与发展。

  1.实施现代化改造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傣族舞蹈进行创新改良,以赋予其更强烈的时代气息,更好地契合当代人的审美倾向。例如,结合现代音乐、舞美灯光等技术,对傣族舞蹈进行重新编排和创新,让观众在欣赏优美舞姿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2.将民间舞蹈引入校园,开设傣族舞蹈课程

  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同时,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舞蹈技巧,对傣族文化产生深厚感情,为舞蹈文化传承和发展储备力量。

  3.融合旅游产业打造舞蹈文化品牌

  在旅游景点设*演场地,展示傣族舞蹈魅力。如在云南等地旅游景点设大型屏幕视频展厅,展示傣族舞蹈《云之南》,这种方式不仅让游客了解了傣族文化,还提升了舞蹈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结合动态和静态保护,全面维护傣族舞蹈文化

  静态保护指将舞蹈文化转化为光盘、数字化产品等永久保存。动态保护则通过举办舞蹈比赛、演出等活动,让傣族舞蹈在舞台上焕发新生,延续文化生命。

  四、结语

  云南临沧耿马的傣族舞蹈,历经岁月沉淀,凝聚了民族精神,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使保护和传承傣族舞蹈文化至关重要。未来,需保护傣族舞蹈精髓,扶持其传承发展。例如,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利用互联网提升影响力。这些措施将助力傣族舞蹈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