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中的汉日英引用范畴对比论文

2024-11-07 16:52:3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 引用修辞现象的出现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表示用别人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作为根据。从汉日英引用范畴的主要要素出发,对引用进行全方位的描写。通过语法功能描写,对比汉日英语言特质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xxxxxx》汉日英引用范畴相关实例,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异同点,阐释在三种语言交际功能方面引用存在的一些共同之处。
引用修辞现象的出现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表示用别人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作为根据。从汉日英引用范畴的主要要素出发,对引用进行全方位的描写。通过语法功能描写,对比汉日英语言特质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xxxxxx》汉日英引用范畴相关实例,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异同点,阐释在三种语言交际功能方面引用存在的一些共同之处。
引用的两大特点为重视口语与典籍的引用,经常引用圣贤、古人言说,引用谚语、俗语、成语、儿歌、童谣,引用神话传说故事,其中以引用《尚书》《诗经》为最。最早论及引用的是战国时的庄子,“庄子论‘重言’”。梁代刘勰称“引用”为“事类”,所谓“事类”就是引用故事和权威者的话语来作论证,也就是通过引事和引言来加强自己所要说明的道理。宋代的陈骙将“引用”称为“援引”,他将“援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以断行事”“以证立言”,“以断行事”即以引用来论证判断某事,“以证立言”即以引用来论证某论点。到了现代,胡适称引用为“用典”,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称之为“引用”。引用修辞现象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引用句
从语义角度,引用句是一种描述的过程,“动作主体+言说动词”是主句部分,引语充当宾语部分。从句法角度,引用句是转述引用的过程,“动作主体+言说动词”是引导句,引语我们称之为引语部分。
引用句结构。汉语、日语、英语的引用句由引导句与引语部分组成。引导句包括言说主体和言说动词,日语还包括引用词,其中言说动词占有重要地位。在汉语和英语中,可以说言说动词引导出其后出现的引语部分。在复杂的引导句中,如例1中的言说主体和言说动词之间的“在南方谈话中”是言说场合。如例2、例3、例4中的言说主体和言说动词之间的“多次”“反复”是言说频率。例4引导句中言说主体和言说动词之间的“在领导全国大刀阔斧的整顿工作期间”是言说时间,“斩钉截铁地”是言说方式。
例1:1992年,88岁高龄的xxx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xxx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xxx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xxx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1992年、八十八歳の高齢の鄧小平同志は南方を視察した際の談話の中で、「世界でマルクス主義に賛成する人が増えるものと私は確信している。それはマルクス主義が科学であるからだ。マルクス主義史的唯物論を運用して、人類社会の発展の法則を明らかにした」「慌てふためく必要はない。マルクス主義が消滅したとか、役に立たなくなったとか、失敗したと考えてはならない。そんなことはあるはずがない」と語った。
In 1992,the 88-year-old Deng said during his southern China tour,“I am convinced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come to believe in Marxism,because it is a science.Us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it has uncovered the laws gov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So don’t panic,don’t think that Marxism has disappeared,that it’s not useful any more and that it has been defeated.Nothing of the sort!”
例2:他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彼は「貧困は社会主義ではないのであって、社会主義は貧困を消滅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生産力を発展させず、人民の生活水準を向上させなければ、社会主義の要求を満たしたとはいえないのだ」と何度も語った。
The people’s wellbeing was his lifelong pursuit.He stressed on many occasions:“...poverty is not socialism...socialism means eliminating poverty.Unless you are developing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rais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you cannot say that you are building socialism.”
例3: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
鄧小平同志は人民が擁護するかどうか、賛成するかどうか、喜ぶかどうか、同意するかどうかを方針·政策を制定し意思決定を行う出発点と帰結点と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いうことを繰り返して強調した。
Deng repeatedly stressed that it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ake the support,approval,satisfaction,and consent of the people as the prime purpose and ultimate goal of all policies and decisions.He always regarded serv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in his work.
例4:1975年,xxx同志在领导全国大刀阔斧的整顿工作期间,斩钉截铁地说:“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
一九七五年、鄧小平同志は全国でおおなたを振るった整頓活動を指導した際、「いまは問題がずいぷん多いから、それを解決するには、それなりの気力がなくてはならない。腹をすえ、敢然とやりぬくことである」ときっぱりと言い放った。
In 1975 when Deng Xiaoping was pushing ahead with nationwide rectification,he remarked decisively,“At present,there are a good many problems which we cannot solve without great effort.We must be daring and resolute.”
引用句中的引导句与引语部分之间是直述与转述的关系。引导句只能是陈述句,引语部分可以是各种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命令句等。引导句与引语部分属于不同层面的话语。引导句重在描述语言外的客观世界,而引语部分重在描述语言本身,两者都是增加引用者想要表达的语义密度。引导句是言语行为的过程部分,引语部分是言语行为的话语部分。引导语对引语有介绍的作用,可以包括言说者、听话者、言说动词、行为方式、时空环境,以此对引语进行补充、说明、阐释等。引导语作为语境因素的描写,与引语不同,具有引述者的主观色彩在内。与此相对,引语模仿原话语的发音行为,不带有引述者的主观色彩,引述者尽可能客观重现原话语。
汉语引用句基本句型为“主语+谓语(说)+引语”;日语引用句基本句型为“主语+は+引语+と+谓语(言う)”;英语引用句基本句型为“主语+谓语(say)+引语”,如例5所示。
例5:他说:“对xxx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彼は「マルクス主義に対する信念は、中国の革命が勝利を収める一種の精神的原動力だ」と語った。
Deng said in 1984 that“faith in Marxism was the motive force that enabled us to achieve victory in the revolution.”
汉语和英语都遵循SVO语序,即“主语+谓语+宾语”,日语则遵循SOV语序,即“主语+宾语(引语)+谓语”。根据语法结构特点把人类语言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和复综语。汉语是孤立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屈折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语是黏着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很多时候,黏着语和屈折语之间的界限不明显。黏着语也是有词形变化的,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屈折语的词根词缀相对更为固定,而黏着语的词缀更复杂,独立性更强。所谓“黏着”,就像是在词的某个位置(后面)“黏”上去了一串没有实际意义的尾巴,从而表示语法意义,如当表示引用结构时,主语的后面黏着上“は”,引语的后面黏着上“と”。
引语
引语是说话者引用的自己或他人在另一时空的话语。引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既可以是有声的话语、无声的思考内容,也可以是书写内容。
引语分类。汉语引语、日语引语(引用、引用文、引用句)与英语引语(quotation)一般情况下都分成直接引语(直接話法、direct speech)与间接引语(間接話法、indirect speech)。直接引语保持从词法、句法,甚至语气、语调的一致性,语义内容和叙述角度都不改变。间接引语改变了叙述角度,体现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时间空间副词、趋向动词等,这些词都是具有参照点的词语,当参照体系发生改变时,相应的间接引语也需要调整。间接引语的目的是对原话语意义的准确引述,尽管语义与原话语相同,但是形式可以不同,间接引语是引用者对原话语再创造的过程。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使用频率。重要领导人的讲话、历史史实等,经常用直接引语实示表达,《xxxxxx》中直接引语多于间接引语。通过直接引语来证明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向听者呈现原汁原味、身临其境之感。原封不动地展示是直接引语最重要的特征。在书面语中,引语通常用引号引出,以此区分引导句与引语部分,引导句属于当前说话者,引语部分属于原说话者,引号的功能为对引用的内容作出标示。
引语的产生。引语是引用的结果。引语涉及两个言语行为,一是说出原话语的言语行为,二是引用原话语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英国奥斯丁、美国塞尔等人倡导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塞尔有时称之为“语言行为”。运用语言的动态性,语用学把语言看作行为,研究人类如何以言行事,把语言能力看作“以言行事”的能力。引语形成的过程就是引用。
引语在引用句中出现的位置,如下所示:汉语:说话者+言说动词+引语
日语:说话者(は)+引语(と)+言说动词英语:说话者+言说动词+引语
也可以把引语部分前置,引导句置后,如:汉语:引语+说话者+言说动词
日语:引语(と)+说话者(は)+言说动词英语:引语+说话者+言说动词
直接引语的位置相对比较灵活,既可以置于句首也可以置于句尾。
引语在句中成分。汉语中引语可以做宾语(例5)和定语(例6)。例5和例6中相应的日语和英语同样也是宾语和定语(日语为同位语)的成分。
例6:我们要学习xxx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他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われわれは鄧小平同志の「世界に目を向け、未来に目を向け、現在にも目を向け、すべての方面に目を向ける」というグローバルな視点と戰略的思考を学び、彼のキーポイントをつかみ、全体を解決する思想·方法と仕事の仕方に優れているのを学び、時代の先頭に立って問題を観察、思考し、党と人民の事業を歴史の流れと世界的視野の中に入れて計画し、小さいものを通じて大きいものを知り、わずかな兆候からすべてを見通し、際立つ問題を解決することによって戰略上の突破を実現し、戰略の全局を把握しながら各仕事を推進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We should learn from him his global vision and strategic thinking of“bearing in mind the overall interests,keeping in viewy the world,the future,the present and all other factors”in analyzing questions.
日语中引语可以做宾语(例5)、同位语(例7)、定语(例8)、主语(例9)。日语引语做同位语的基本句型是“引语+という+ことを言说类动词”(例3)、“引语+という+中心名词(与言说、思考、书写有关的名词)”(例10)。
例7:早在苏联求学期间,xxx同志就立志“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
早くもソ連で学んでいた時期に、鄧小平同志は「より断固としてわが身をわが党に任せ、この階級に預ける」という志を立てた。
As early as 1926 when he studied in the Soviet Union,Deng Xiaoping had made up his mind to devote himself completely to our Party and the working class.
例8:「くる人なし」の宿の庭にも。山田孝雄
例9:「もっと光」をがゲーテの最後の言葉であった。奥津敬一郎
例10:此时此刻,我们必须牢记xxx同志语重心长说过的这段话:“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今、この瞬間、われわれは「われわれは社会主義をやり始めてからまだ数十年しかたっておらず、まだ初級段階にある。社会主義制度を強固にし発展させるには、なお非常に長い歴史的段階が必要であり、数世代、十数世代ないしは数十世代の人々がたゆまず奮闘努力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社会主義の本質は生産力を解放し、発展させ、搾取と両極化をなくし、最終的にはともに豊かになることである」という鄧小平同志が心をこめて語った思いやりのあるこの言葉を心にしっかり刻ま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At this point,however,it is imperative to remember Deng Xiaoping’s exhortations“We have been building socialism for only a few decades and are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It will take a very long historical period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socialist system,and it will require persistent struggle by many generations,a dozen or even several dozen.”He pointed out,“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is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elimination of exploitation and polarization,and the ultimate achievement of prosperity for all.”
英语中引语可以做宾语,如下所示:
例11:这也是“xxx,xxx”的真谛。
これも「空理空論は国を誤り、着実な実践こそが国を興す」という最高の真理である。
Facts are the basis of truth,and hard work is the only path to success.Therefore,we emphasize that empty talk harms the country,while hard work makes itflourish.
引用动词
汉语、日语、英语中的引用动词从广义上讲,包括言语行为动词、心理动词与书写动词。《习近平xxx》中的引用动词,汉语多用“说、讲、嘱托、告诫、提醒、提出、强调、指出、表示、写”等,日语多用“言う、語る、託す、戒める、注意する、指摘する、提起する、強調する、書く”等,英语多用“say、speak、tell、emphasize、stressed on、remark、state、pointed out、warn、encourage、remind、assert、pledge、observe、write”等。例10中的“这段话”“言葉”“exhortation”是具有引用功能的言语行为义的名词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引用名词。
日语中的引用动词包括三类,分别是言说类动词、思考类动词与书写类动词。思考行为是内部语言行为。思考类动词包括“想”“知道”等。日语中引用动词包括思考类动词,是因为思考行为是一种内部的言语行为。如果自己的思考内容要让别人知道,就需要言说过程,把思考内容转换成言说内容。言说话语也是思考内容的结果,两者是连续统一的关系。而汉语引用句中的引用动词一般不包括思考、判断、感觉类动词。这与中日两国的文化特质有关,日本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重视“以和为贵”“以心传心”“日本含蓄的民族性格”,对于日本人来说,不说出的思考内容与言说内容具有同等的效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体现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严格区分说出的话语与心中思考的内容。“口说无凭,落笔为准”体现了中华民族明示思想阐释与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有的言说动词的语义成分中会包含言说方式、言说目的、感情色彩等,如“大声地说”“气愤地说”,我们可以用“嚷”来代替“说”。
引用动词与日语中引用动词前的引用词。汉语中的言说动词“说”具有双重身份,其一是实义动词“说”,其二是引语标记。汉语的引语标记位于引导句中。与此相对,日语是黏着语,引语后黏着上引用词“と”,引用词“と”是日语中的引语标记。日语中的引语标记,我们认为它是关系词的一种,连接前面的引语部分,引出后面的引用动词,表明这是引用句。英语的引语标记是“that”,英语的引语标记位于引导句与引用句之间。手法在政治、外交活动中运用较多,引用一些领导者、权威者的话语以此来加强并证明自己的主张见解。
引用增强了文字表达效果,能让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言说者所表达的含义。汉日英引用范畴的主要要素之间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除了语法功能方面的特征分析,《xxxxxx》中引用范畴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语用方面的特征分析等,诸如此类问题,值得我们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