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家巴托克创作中的民族性因素论文

2024-11-02 16:00:1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20世纪的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下,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快速发展,社会矛盾的增加,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在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也开始摒弃旧的传统,寻求新的出路。因此,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受到新的音乐手法、新作曲技术的影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流派和新的艺术思潮及作曲技法。这一时期,音乐家们注重追求和展示自己的独特创作个性,强调吸取民间音乐所固有的特征和规律,加入自己的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匈牙利音乐家贝拉·巴托克,被认为是20世纪新民族主义
摘要:20世纪的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下,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快速发展,社会矛盾的增加,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在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也开始摒弃旧的传统,寻求新的出路。因此,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受到新的音乐手法、新作曲技术的影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流派和新的艺术思潮及作曲技法。这一时期,音乐家们注重追求和展示自己的独特创作个性,强调吸取民间音乐所固有的特征和规律,加入自己的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匈牙利音乐家贝拉·巴托克,被认为是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也是建立在这样与时代音乐相符合的原则之上,并受到各种的音乐流派和新的作曲技法的影响。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巴托克在音乐创作生涯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和运用进行探索和简要分析,并由此窥探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巴托克;民族主义音乐;民族性因素
引言
20世纪的民族音乐对民间音乐本身的兴趣和对民间音乐特征与形式的挖掘,表现得更为突出。作曲家们不再局限于“将民间音乐吸收在传统的风格中,而是利用民间乐汇创造新的风格”。在音乐内容表达上,也更为关注民间音乐本身的内涵,重心在于对民间音乐特征的新发现。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1881年3月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小村庄,他的母亲保拉·福伊特是一位有着很高音乐素质的钢琴演奏者,巴托克从小跟随她学习钢琴,他整个童年基本上都在匈牙利乡村中度过,这也被认为是影响他喜爱并沉醉于研究民族音乐的原因之一。
一、巴托克对民族音乐的探索
匈牙利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呈多态势发展的国家,它自身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种族的多样性和民间音乐的多样化发展态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匈牙利民族音乐并不被人所知。为了改变匈牙利传统民间音乐没落的情况,从1905年起,巴托克开始与另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柯达伊一起在匈牙利的乡村,甚至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地搜集农民歌曲,对匈牙利民间音乐进行漫长且艰辛的采集和整理,并进行音乐创作,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原貌。他的每一部作品中,几乎都蕴含着鲜明的匈牙利古老民间音乐的痕迹。他致力于寻求对民族音乐最本原的元素进行挖掘,把发展本民族音乐特征放在首位,是20世纪最杰出的民族音乐学家之一,其音乐创作深受民族音乐的影响,他对民间音乐的研究与创作相辅相成,为他的作品赋予了独特的民族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更是一位独具慧眼的音乐学家和民间音乐收集家。匈牙利民族音乐对他的民族风格的形成影响颇深,他几乎将毕生精力投入于民间音乐的搜集研究和音乐创作中。他从早期开始便展现出对民间音乐的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他的音乐创作可以被视为是对民族文化的探索和呈现。他积极地探索、记录和整理东欧、巴尔干半岛及其他地区的民间音乐,收集并记录了大量来自农村和民间的音乐素材,将其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这些素材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些音乐在当时被视为“边缘的艺术形式”,但对巴托克来说,它们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他并非只是简单地收集这些音乐,而是深入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和情感,试图理解并保留这些音乐的原本韵味。
巴托克的音乐创作中充满了对民族音乐的赞美和致敬。他不仅仅是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更是试图捕捉到它们所具有的纯粹和原真之美,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音乐语言。民间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贯穿于他的作品,使得他的音乐充满了独特的民族气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采集和整理民间音乐方面:巴托克以严谨的态度和系统性的方法记录和整理了大量的民族音乐。他游历于欧洲各地,尤其是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地,记录了当地的民间音乐。例如在他的《罗马尼亚舞曲》这一作品中将在罗马尼亚地区十分流行的民间音乐“多依那”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韵味。这些珍贵的素材成为他作品的灵感源泉,他不仅仅是简单地收集,更是深入理解并吸收了这些音乐中的特点和精髓。
在民族音乐在作品中的运用方面:巴托克将他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融入了自己的创作中。他不仅引用了民间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还采用了类似于民间音乐的和声和结构元素。例如在他的钢琴作品《粗野的快板》中,就运用了中古调式和特殊音级,以及原始性的节奏感等技法。这种影响也在他的其他体裁,如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作品中都得以体现,赋予了他的作品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音乐语言。
在对音乐的现代化处理方面:巴托克并不简单地模仿或重复民族音乐的形式,而是将其与当时的音乐语言相融合,进行了现代化的处理。他创造性地将民间元素与20世纪的作曲技法相结合,创造出充满活力和创新性的作品,为音乐界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声音。例如在他的哑剧《神奇的满大人》《第一弦乐四重奏》以及《第二钢琴协奏曲》等作品中,就运用了十二音体系、不协和音响以及多调式半音体系等现代作曲技法。此外,巴托克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和创作方法影响了后来许多作曲家和音乐学者。他的作品激发了对民间音乐的更深入探索,也促进了对世界各地民族音乐的研究和保护。
因此,贝拉·巴托克与民族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体现在他对其进行研究和记录上,更在于他如何将这些丰富的音乐素材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变成他音乐创作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也使得他的音乐在当今仍被视为对民族音乐至高致敬的杰作之一。
二、巴托克创作中的民族性因素
巴托克对音乐的民族化处理令人瞩目,他将匈牙利民间音乐成功推向了世界舞台,是20世纪西方音乐史上成就最突出的匈牙利作曲家和民族主义代表人物,是民俗学和民族音乐学最早的奠基者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元素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彰显了他对民间音乐的尊重和深刻理解。他频繁地使用了来自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地区的民间旋律。这些旋律不仅出现在他的室内乐和钢琴作品中,也出现在交响乐和声乐作品中。他的作品中包含了大量具有民族节奏和和声的元素,特定的节奏模式和非传统的和声技巧常常是他引用民间音乐的标志。巴托克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创作思想、创作题材与创作技法等。
(一)创作思想
巴托克的音乐创作技法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创作技法的影响,他通过对西方作曲技法的熟练运用与民族音乐素材进行融合建立了一套独具民族特色且非常个性的音乐体系。在当时各种流派应运而生,个人主义呐喊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巴托克仍然将主要创作精力投入到民族音乐中,他曾这样说过,“匈牙利人能够演奏本民族的音乐,跳本民族的舞蹈,对本民族的音乐语汇熟记在心,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假如没有了这些,民族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他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可以被理解为“吸收农民音乐的语汇,并把它当作母语一样使用”。巴托克对各种民族音乐展现了高度的尊重和鉴赏,认为这些音乐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情感。他认为民间音乐是真正的民族精神和个性的体现,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追求音乐的本土性,希望创造具有特定民族特色和本土文化气息的作品。他相信民族音乐具有天然的力量和美感,因此力求保持民间音乐本原的特性。
(二)创作题材
巴托克的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渗透了不同程度的民族性因素。按照创作题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民族音乐素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民间音乐主题,他从各地的农村和偏远地区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主题。这些包括了旋律、韵律和调式,都成为他的作品例如《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十五首匈牙利农民歌曲》《小宇宙》等中的主要素材。其中在《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系列中,使用了来自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地区的民间旋律作为主题或片段,这些旋律常常以模仿或直接引用的方式出现,保留了原有的民族特色。其二则是民间故事和传说,除了音乐主题,巴托克也受到了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启发,吸收民间因素,将这些故事中的情感和情节元素转化为音乐的表现手段创作出了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神奇的满大人》和《木雕王子》等作品。
(三)创作技法
巴托克不仅仅是简单地引用民族音乐的元素,更是通过自己独特的作曲技法和音乐语言,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再演绎和发展。他通过改变旋律、对旋律进行变奏、在和声上进行探索等方式,将民族音乐素材进行了丰富而创新的处理。他融合了民族音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特点到自己的音乐语言中,使得这些元素在他的作品中不仅独具民族性,更与他独特的风格相融合,构成了他作品的灵魂。他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了更广泛的音乐风格和结构中,形成了独具个性和深度的音乐作品。
1、节奏节拍
“巴托克的节奏是现代最宏伟的节奏想象之一。他那猛烈而有刺激性的节奏构成他的艺术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巴托克的作品中常见的节奏模式和复杂的韵律往往受到民族音乐的影响。他利用了民间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模式,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得节奏更加生动和多样化。他从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东欧地区民歌中发现了区别于传统音乐对称原则的节奏,他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大量运用这些民间节奏。例如在《六首保加利亚舞曲》中出现了“4+2+3/8”这类形式的组合型节奏型,并且大量使用了复节拍;在《小宇宙》第一百四十首“自由变奏”中通过频繁变换拍号的手法,来表达不规则、不匀称的乐思。还有在《罗马尼亚舞曲》对于切分节奏的大量使用,使音乐灵活自然又紧凑,强烈的切分节奏体现出民间舞曲特色,以及他在东欧民间音乐节奏基础上,运用节拍重音的转换、不规则节拍,以及弱拍重音等手法,这些因素形成了他独特节奏风格。这些不寻常的节奏组合,与传统的民族舞曲和民歌中的节奏有着共通之处。此外,为了模仿民间音乐中独特的声音和节奏,巴托克还经常采用一些非传统的乐器和特殊的演奏方式,以达到更贴近原音的效果。例如他为了模拟民间乐器的声音,他会使用钢琴、弦乐等传统乐器来模仿风笛、笙等非传统民族乐器的音色。
2、调性风格
巴托克认为民间音乐是主调音乐,他的音乐语言也是在有调性音乐之上建立的。在他的创作中,对民族调式进行大胆创新,创造性地运用了多调性、泛调式和双重调性等调式,在他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八首即兴曲》《小宇宙》等作品中都大量运用到了多调性、双调性以及泛调式等创作技法。例如在他的钢琴合集《小宇宙》的第五十九首作品“大调与小调”中就运用了双调性调式,在曲子开头的前六小节右手和左手弹奏的旋律就分别为F大调和f小调,形成了对比效果。以及第七十七首作品“小练习曲”中每四小节为一个调式,分别运用了G多利亚调式、d爱奥尼亚调式、G多利亚调式和G多利亚调式,体现了对多调式和民族调式的灵活运用。而这些非传统调式的运用,也在他的创作中,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结合反应,使他的作品冲破了传统大小调的限制,发展出与众不同的音乐效果。此外,他的作品中还出现了一种“调性音乐中的无调性”的音乐风格,这种“无调性”音乐的基础是半音阶,和声主体大多是不协和声,具有无调性音乐的特征,但在乐曲的结构位置上仍是保持着调性中心音与和声的作用的,在音乐风格观念上,也并未丢弃调性中心的意义,例如在巴托克的《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这一作品中就出现了这样“无明确调性”的音乐片段,这也被认为是巴托克音乐思维发展复杂化的一种体现。
3、和声音阶
音乐作品的语言风格,大多集中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个人风格。而调式音阶则是构成和声特点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于欧洲其他各民族的音乐,在匈牙利古老民间曲调中,五声音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大小调音阶外,巴托克在创作中更多地使用民族调式音阶、中古调式音阶、匈牙利五声音阶以及六声、七声、八音音阶等等,调式音阶的多样化也极大地体现了巴托克音乐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巴托克将匈牙利民间曲调类型大致分为三类:古老风格的五声音阶,新式风格的多种调式与七声音阶混合,以及多种元素结合的音阶曲调。在他的《小宇宙》《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二十首匈牙利之歌》等作品中运用了大量如五声音阶风格的和声,在《小宇宙》中,如第一百零七首“云雾里的旋律”中还运用了五声纵合化和声,以及第九十一、九十二首“半音阶创意曲”中运用了半音阶风格等和声音阶。此外,他还引入了民间音乐中特有的和声特点,如平行和声和非传统和弦结构。在和声上融入了类似于民间音乐的和声特征,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民族性。巴托克还采用了平行和声和模仿民族音乐的和声结构,这种和声技法反映了他对民间音乐和和声的独特理解。
4、其他技法的运用
除了在节奏、调式及和声上的创作技法的独特发展之外,巴托克还创造了黄金分割比、微型旋律、拱型曲式、持续音层等创作手法。首先,微型旋律是巴托克弦乐四重奏作品旋律发展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在他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中被大量运用,如No.1的第二乐章、No.2的第二乐章、No.3的第一乐章、No.4的第三乐章、No.5的第一乐章,以及No.6的第一乐章中都有微型旋律的使用。拱形曲式在他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作品中被大量运用,他几乎在每部弦乐四重奏都使用“拱形思维”来组织乐曲,尤其在他的《第四弦乐四重奏》中,几乎全曲都采用了拱形结构,将第三乐章作为“拱顶”,第一、第二乐章分别与第五、第四乐章进行呼应,《第四弦乐四重奏》堪称是拱形曲式结构的完美范例。黄金分割比,不管是他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还是《小宇宙》中也都被大量运用。持续音层的运用,在和弦音响效果的发展上有着积极作用,在他的《小宇宙》的第六十首作品“带持续音的卡农”、六十四首“线与点”等作品中可以感受他的这一新颖的创作手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以上这些创作手法,尤其是对黄金分割比、拱形曲式的理性运用,为曲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20世纪的音乐实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巴托克引用的民族音乐元素赋予了他的作品独特的声音特色,使其在当时的音乐界显得与众不同,并将民间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自己的音乐语言中,这些元素为他的音乐增添了纹理和层次,使其更富表现力。
综上所述,巴托克的这些创作技法展示了他对民间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运用,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新颖、丰富的音乐语言。他通过对民族音乐素材的使用,赋予了作品以独特性。他运用这些元素不仅仅是为了音乐形式上的多样性,更是为了传达民族文化的情感和内涵。这些音乐元素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情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丰富深刻。巴托克通过使用民族音乐元素,展现了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尊重和认同,这种对民族音乐的使用表达了他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
结语
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是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延续,两者在本质上都是运用本民族的音乐语言、音乐文化来构思音乐,进行创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巴托克对民族音乐的独特运用和创造性整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作品激发了许多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探索和运用,启发了他们寻求独特的音乐语言,并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巴托克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和创作方法,特别是他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技法相结合的手法,为后世探索不同文化音乐融合提供了范例。他对民族音乐元素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性运用,为后来的音乐创作开拓了更广阔的道路。
同时,巴托克从来不赞成“为艺术而艺术”,他对民族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创作手法,为音乐史上的民族音乐融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作品不仅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更在后世的音乐发展中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他是第一个广泛且深入学习和研究民间音乐并进行创作的音乐家,“对生活矛盾尖锐性的理解,对祖国和整个欧洲命运深深忧虑的苦痛,以及对法西斯强烈的憎恨,所有这一切构成巴托克音乐创作的精神面貌,决定他的思想和整个创作的特点”。并且他在通过对民间音乐的研究中,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创作灵感和思路,来创造新的音乐风格。他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与东欧民间音乐语言完美结合,在吸取匈牙利民族音乐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726.
[2]刘利剑.论巴托克音乐创作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韩璐.巴托克与柯达伊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与比较[D].山东大学,2021.
[4]许勇三.论巴托克的音乐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5]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6]许勇三.巴托克的创作出发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04):3-12.
[7]黄枕宇,谷东.20世纪音乐概述(五)20世纪的新民族乐派[J].中国音乐教育,1999,(05):21-23.
[8]高婧仪,卜莉.试析新民族主义音乐——以巴托克为例[J].当代音乐,2021,(04):84-86.
[9]郭蓉.巴托克音乐的形式和特点[J].福州大学学报,2001,(01):9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