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咏叹调《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的演唱技巧及创作背景分析论文

咏叹调《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的演唱技巧及创作背景分析论文

70

2024-10-04 19:48:0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印青,当代著名军旅作曲家,音乐创作善于运用民族音乐元素,他雅致的音乐艺术与人民大众的审美形成了统一的有机体。在音乐创作领域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本文选择了印青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我的爱人你可听见》,从创作背景和演唱技巧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摘要:印青,当代著名军旅作曲家,音乐创作善于运用民族音乐元素,他雅致的音乐艺术与人民大众的审美形成了统一的有机体。在音乐创作领域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本文选择了印青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我的爱人你可听见》,从创作背景和演唱技巧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我的爱人你可听见》;创作背景;演唱技巧

  一、作者生平

  印青,著名军旅艺术家,作曲家。1954年生于江苏,自幼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并表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鼓励下,16岁的印青被江苏省xx演出队录取,演奏小提琴。由于演出队当时人员紧张,印青需要身兼数职,除小提琴外,还要进行创作、排演等多项工作,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离开文工团后,印青从事文化干事的工作,同时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并和几位战友组成了“北斗星小乐队”,其创作的作品有《当兵的历史》等,演出数量高达数百场,深受战士们的喜爱。1997年,由于工作表现卓异,印青来到了xx前线歌舞团,开始了自己的作曲之路。三年后,印青又被调派至总政文工团任团长,创作了许多杰出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江山》《望月》《芦花》《天路》《西部三部曲》《阳光路上》等。2008年,印青卸任团长职务,这使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音乐创作。特别是在《我的爱人你可听见》和《大雪无情人有情》等作品中,他在歌曲创作领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这些作品为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创作背景及风格特征

  (一)创作背景

  民国25年,xxx中国工农xx胜利完成了举世瞩目的xx。在两万五英里的征程中,xx战士们坚韧不拔、团结互助、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开辟了中国革命的康庄大道,为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石。为了纪念中国xx在xx中取得的成就,赞扬xx的xx精神,著名曲作家印青以及剧作家邹静之等中国顶尖艺术家,携手发表了中国原创歌剧《xx》,全剧共九场六幕,分别为出征瑞金、湘江、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师会宁共六幕。剧中第五幕的咏叹调《我的爱人你可听见》作为经典唱段,深受声乐爱好者的欢迎。

image.png

  (二)故事背景

  这首咏叹调是剧中第五幕“过雪山草地”中彭政委的经典唱段,xx们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要翻过第五座雪山,可受伤严重的‘彭政委’高烧不退,已经无法前行,可他却不希望拖累战士们,坚持翻过了第五座雪山,来到松潘草地上,想起了日思夜想,远在瑞金的妻子,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远方。本曲不仅描绘出一位红军战士对家乡和妻子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必胜的信念。

image.png

  (三)曲式结构

  该选段主调为bD大调、并列单二部式(有再现)的作品,4/4拍,共两段,演唱速度为中速舒缓,音乐的主题朴素,主题音乐材料不断重复,波浪式的主导动机平稳起伏。曲式结构如下:

  引子(前奏部分,1-4小节):引子部分包含了4小节,呈现了方整的乐段结构,其中的两个乐句具有对比性质。在这段音乐中,A段的主题音乐材料通过主调上级进行,形成了较为平稳的旋律线。伴奏部分采用了全分解和弦的音型,使得整体的和声更为丰富。在乐句的结尾,采用了半终止的处理,停留在主调的属和弦上,为后续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氛围。这样的安排为引子的后续部分打下了基础,悠缓的旋律将观众引入漫漫xx路并为呈示段做铺垫。

  第一乐段(A段,5-12小节):此乐段旨在表现出一种“隔空对话”的意味,运用诉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将革命战士的思念之情凝结成一种强大的能量,支撑且激励着战士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具有历史底蕴。此乐段(A段)共分有两个乐句,每个乐句长度为4小节,有呈示性,节奏简单平稳,第一乐句的伴奏织体依然为全分解和弦,右手呈柱式和弦织体,在bD大调主调上进行,结束在主调的属和声上,半终止呈开放型。

  第二乐句相较于第一乐句略显差异。左手伴奏维持分解和弦织体,确保和声的清晰度。右手在这一部分采用了半分解和柱式和弦两种手法,为音乐注入了更多的层次和变化。在第二乐句的12小节,左手采用震音技巧,为音乐增添了一种颤动的质感。与此同时,右手则通过柱式和弦的演奏方式,进一步强调了和声的厚度和丰富度,为整体音乐创造了更为多样化的音响效果,这种差异的引入使得整体音乐更加引人入胜。

  第二乐段(B段,13-20小节):此段旨在xx战士将自己与亲人之间对彼此的思念,化作前进的动力,专一不移地迈向漫漫xx路。此段共分有两个乐句,每个乐句长度为4小节,有呈示性,节奏旋律平稳,与第一乐段大体相似,整段音乐以bD大调为主调展开,最终在bD大调的主和弦上结束,形成了一种收拢型终止。在第一乐句中,左手依旧采用全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为音乐提供了清晰的和声基础,而右手则通过柱式和弦的演奏方式,使得旋律更为饱满。第一乐句的结尾落在主调的属和声上,同时右手以连续的级进方式下行,为第二句创造了一种属调准备。以“大雁南飞”寄托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爱人在长途跋涉中对彼此思念的深切之情。第二乐句的伴奏织体延续了第一乐句的编曲手法,左手继续采用全分解和弦型,为音乐创造了清晰的和声基础,而右手则以柱式和弦的方式强化旋律线。在第二乐句的演绎中,左手的柱式和弦向下进行,而右手的柱式和弦则向上进行,使得声部距离被拉开,营造出一种即将取得胜利的氛围。这样的编曲巧妙地烘托了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主题。使用“待到云开见日”作为比喻,展现了对xx胜利的坚定信念,而“笑看大地”则传达了对胜利的期盼,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结束(尾声,22-30小节):结束部分是对B段情绪上的一个升华,尾声的前两个小节出现了反复记号,巧妙地运用了再现,更加坚定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念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声结束在bD大调的主和声上,和弦织体为左手全分解加右手柱式和弦,有连接过渡的作用。全曲的结束部分,将情绪再度提升,旋律线条拉高,音域提高,直至结尾。结束在主和弦上,渲染情绪,结束全曲。

  三、演唱技巧分析

  (一)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方面,该选段的速度为中速,4/4拍,它由前奏、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这三个部分组成。前奏部分由四个小节组成,第一乐段从第五小节开始到十九小节结束,第二十小节一直到四十二小节结束。歌曲音区较高,难度较大,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演唱功底,牙关充分打开,气息支持稳固,于本人于所有歌者来说这些都是需要不断钻研,精进的,也是必须的,必要的,这首歌音区较高的同时,也有万里辽阔之感,每一个音符都必须唱满时值,气息源远流长,充分体现歌曲精妙之内蕴,绝伦于听众之内心。本曲需注重很多字咬字归韵的问题,如“远”“边”“飞”这些字需要格外注意咬住字头于上口盖,于同样位置归韵,韵母不要在口腔里过多停留,尽快咬出,格外注意“风霜不觉寒”“寒”这个字,因为有一个倚音存在,在演唱过程中位置容易偏低,造成音准偏低的不良后果,需谨慎注意,原调情况下,歌曲共有两个达到本曲最高降A,分别是第“待到云开”与“换人间”两句,“换人间”是本曲最后一曲,感情抒发的最高点,re的e音也较为好唱,在唱前有一口换气的准备,保持牙关打开,注意喉头位置,相信这个bA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还是有一定把握,笔者认为“待到云开”的云反而比最后一个高音更难演唱,虽然只是碰一下,但介于本句前面的乐句普遍偏高,在功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可能喉位太高,通道无法保持,导致声音“挤”“卡”甚至导致破音,想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坚持不断地努力,稳定喉头,将声音牢牢挂在上口盖,连声的时候可以练一下比bA高的音,这样反过来唱bA会更加得心应手。本曲原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老师曾在课上说过,本曲演唱需有深度,上下通道要保持畅通,放松,才能深刻演绎歌曲情感。笔者还认为,放松仅仅是外表放松,应该要做到外松内紧,歌曲重点每一个乐句,每一个字都需要经过思考,保持,不断精进,才能做到服务艺术,为艺术服务之目的。

  作为声乐演唱专业的学生,不光需要做好唱,也要做好歌曲的演绎,适当的动作,可以更好地抒发歌曲情感,打动观众,获得更精彩的艺术体验,笔者认为在本曲动作方面,随性为主,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一,动作需要贴合歌曲,例如“我的爱人你可听见”可以适当做一些唱向远方的动作,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心理,不要做一些不贴切歌词的动作,或者动作不够舒展,不到位,反而会是艺术表现适得其反,其二,演唱时要与台下观众有所“交流”不光是动作交流,眼神的交流也格外重要,眼神要时刻和观众,歌曲,保持密切的联系,很多初学者唱着唱着眼睛就闭了起来,这是非常不好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良好的眼神交流,可以成为本曲演唱的画龙点睛之笔。

  (二)歌曲呼吸的运用

  这首曲目需要演唱者在歌唱之中运用到呼吸技巧。这首歌有对家乡的思念、对胜利的期盼和对和平的渴望,因此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之中呼吸要均匀且准确,如果换气太慢的话,则会影响歌曲演唱的整体速度,如果呼吸太浅的话,那么声音就显得很不自然,就会影响歌曲完成的音乐效果。所以,要尽量避免在换气过程之中呼吸得太浅或太慢的情况,以免对演唱的质量造成影响,要想使声音保持圆润、丰满和统一,就需要气息十分稳定,并且可以保持住,不能上浮。有了稳定的气息支持,这首歌曲听起来就更加丰满,否则的话声音会单薄,听起来很吃力。

  (三)歌词意境的把握

  这首作品的歌词如同一首诗。A唱段的前四小节歌词表达了主人公渴望爱人能够聆听到家乡的歌声,以此传达自己深沉的思念之情。接着的四小节以叙述的手法展现了对爱人日夜不断的思念,强调这份思念能够抵御风霜雨雪的寒冷,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A唱段在反复中延续,第二段歌词和节奏没有变化,但在歌词大意上更偏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理想与信念的追求。歌词描述了一路风雨兼程的旅途,xx战士依然热血满怀,展现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执着。整体而言,这种歌词编写手法巧妙地交织了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歌曲既充满了深情厚谊,又饱含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奋斗。

  B段的歌词相较于A段更显大气磅礴,从“大雁南飞带走我的情”到“待到云开见日时,笑看大地换人间”这一过程,既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深沉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xx战士在战斗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大雁南飞带走我的情”中借助大雁南飞的景象,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情感的广博和深沉。而“待到云开见日时,笑看大地换人间”更是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透露着对胜利和希望的坚定信念。整个B段歌词的情感高潮迭起,使得歌曲的情感表达更为宏伟壮阔,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描绘了xx战士的战斗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感情处理方面,因本曲选自歌剧《xx》,只有了解这首歌的演唱背景,深刻理解人物心理,才能唱好本曲。剧中,本曲是在xx翻过雪山之后,彭政务和平伢子等战士话家常时唱出,当时,彭政委被迫跟随部队xx,离开的苏维埃首都瑞金,而彭政委的爱人洪大夫却为了照看伤员,为了革命而留了下来。时局危险,彭政委和洪大夫刚见面就要分离,留下和不留下都十分危险,如今彭政委和部队翻过雪山,离革命的成功又近了一步,想起当初的誓言对爱人的想念涌上心头,剧中,彭政委可以说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演唱本曲,就像是情上心头,即使是翻雪山过草地的钢铁硬汉也有柔情的一面,难以压抑内心深处积压已久的深邃感情,在这一刻全部化为了这首《我的爱人你可听见》,本曲谱词优美,朴实却不失华丽,虽是铁汉柔情却带着英雄的豪情满怀。“我的爱人,你可听见,家乡的歌声,飞的多远”。这是彭政委在向心上人诉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知你在远方过得可好,无奈和急切的情绪都需要在演唱中表现出来,纵然相隔万里依旧天涯若比邻。“日夜思念苦,风霜不觉寒”,心中对你的想念,即使是雪山刺骨的寒风,也不再有感觉,短短两句写尽思念。“我们的理想永不改变”,歌曲进入高潮部分,演唱中要带着些激昂,睥睨天下之感,革命成功的理想,是我们最坚强的信念,“大雁南飞,带走我的情,你的爱,伴我路漫漫”远隔万里,无法与你相见,只能寄情于雁,而你的爱,却将伴随我走完这山水艰辛之路,待到云开,见日时,等到黑暗的迷雾破晓,重见光明,革命胜利之时,必能再相见,分开只是暂时的,我们终将一起笑看大地,换人间。看我们牺牲的感情都化入了万家灯火,革命的胜利将是我们感情最好的纪念。曲尽情未尽,一定要把握彭政委的人物设定,故事的红色背景,唱出他那心头细腻深厚的情感,才能把本曲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

  (四)实战演唱的心理调节

  许多表演者在演唱时可能陷入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其正常发挥水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舞台演出的锻炼,即不能应对舞台演出时的各种刺激。对于歌唱者而言,舞台就如同战场。如果战士不熟悉战场地形,很难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因此,歌唱者需要熟悉舞台上的各种情境,包括观众的刺激、强烈的灯光和各类声音等。这就好比军事演习,需要在舞台上进行反复的歌唱“演习”。根据条件反射原理,通过在舞台上的频繁训练,歌唱者能够逐渐习惯各种刺激,使之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这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表演者在舞台上能够更为从容自信。这一点对声乐表演者尤其至关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在舞台上展示出色的音乐才华,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此外,演唱者在登台演唱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因为不充分的准备可能导致对演唱曲目的不安,甚至出现问题。歌手可能会因为对歌词不够熟练而担心遗忘,或者由于伴奏未能完美配合而担心在舞台上失态等等。可以想象,当歌手演唱一首陌生的歌曲,或者是一首技术难度较高的作品时,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为确保唱前的充分准备,有几项关键的步骤需要注意。首先,对即将演唱的歌曲,必须有足够的练习时间,熟练掌握乐谱,注意音准、节奏、速度等方面的细节,做到一丝不苟,千锤百炼。其次,要熟背歌词,使之能够流利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从而消除对错词、忘词的担忧。第三,多次与伴奏进行磨合,尽量模拟舞台效果。第四,针对歌曲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练习。可以针对某个字、某个音、某个行腔、某个间奏等方面进行准确无误地训练。精细化训练有助于表演者更全面地掌握歌曲的细节,确保在演唱时每个部分都能得心应手,呈现出高水平的音乐表达。

  进行公开练习是很重要的。进行公开练习时,可积极寻求同学、同事、老师等听众的反馈,并从中积累经验。这种公开练习不仅可以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还有助于降低在视听、考试、演出和比赛等场合的紧张程度。通过接受不同听众的观点,表演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演唱表现,并发现潜在的改进空间。在上场前,一定要进行精心准备,即便是熟悉的歌曲,也要集中注意力,小声地过一遍,以减轻紧张感。最后,要坚持苦练基本功。仅在考试时刻才刻苦练习基本功,可能导致紧张,表现出气息不稳或音域受限的问题。因此,俗语所言:“艺高人胆大。”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对基本功的不断磨炼,才能确保技巧的熟练掌握,从而拥有百倍信心,稳如泰山。

  结语

  在咏叹调《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的深情旋律中,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它不仅让我们回顾过去的岁月,还唤起了对那个时代的敬意和思念。这首歌曲以其经典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仿佛穿越时光,置身于那个充满激情和奋斗的年代。在演唱过程中,我们努力追求对气息、腔体和情感的完美结合,以此来表达这首咏叹调的真挚情感。通过歌声,致敬那段光辉岁月中的英雄,传承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范明妮.歌剧《xx》的艺术分析及其演唱处理——以《三月桃花心中开》为例[J].黄河之声,2018,(08):51.

  [2]王欣欣.歌曲情感初探[J].中国音乐,2000,(04):67-68.

  [3]向延生.xx题材文艺创作的第一座高峰——歌剧《xx》述评[J].创作评谭,2016,(03):14-16.

  [4]高音.xx的剧场表达与歌剧艺术的民族化[J].艺术广角,2016,(05),63-66.

  [5]印青.我是怎样创作歌剧《xx》的[N].中国艺术报,2016-07-08(005).

  [6]于亚男.浅析意大利那波里民歌的音乐特色[J].乐府新声,2014,(02):87-93.

  [7]陈皞.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J].北方音乐,2019,(01):16-33.

  [8]周志良.西洋歌剧排演中字对字研究的重要性[J].音乐探索,2015,(03):138-141.

  [9]何钦亚.拿波里民歌特色分析——以尚家骧编译的《意大利歌曲集》为例[J].北方音乐2016,(11):111-120.

  [10]张波.演唱实践中感情与声乐技巧的关系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12):133-134.

  [1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