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视角下青岛非遗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研究论文

2024-07-15 09:55:0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消费者对于商业空间的需求从单纯的购物转向了追求全方位的体验。青岛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如民间文学崂山民间故事、传统音乐胶州秧歌、曲艺茂腔、传统技艺、即墨老酒酿造技艺、民俗渔民节等,但现有的非遗商业空间在室内设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体验视角出发,深入探讨青岛非遗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策略,旨在为提升消费者在非遗商业空间的体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消费者对于商业空间的需求从单纯的购物转向了追求全方位的体验。青岛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如民间文学崂山民间故事、传统音乐胶州秧歌、曲艺茂腔、传统技艺、即墨老酒酿造技艺、民俗渔民节等,但现有的非遗商业空间在室内设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体验视角出发,深入探讨青岛非遗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策略,旨在为提升消费者在非遗商业空间的体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在当今社会,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和审美观念不断升级,他们对商业空间的要求已经从简单的商品品质关注转向了对购物体验的全面追求。商业空间不再只是一个销售商品的场所,更是消费者体验生活、感受文化的平台。我国东部重要海滨城市青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成为商业空间改革与创新的典范。
一、相关概念
(一)体验视角
体验视角是一种设计思维和方法,它强调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注消费者在商业空间中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在体验视角下,设计者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心理预期和情感需求,以便创造出满足其全方位体验的商业空间。体验视角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商业空间。在具体应用中,设计者应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特点,综合考虑感官、交互、情感、文化和价值等多个方面,制定合适的设计策略和方案。同时,设计者还应关注商业空间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空间的功能性和环保性。
(二)非遗商业空间室内设计
非遗商业空间室内设计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现代商业空间的设计实践中。这种设计方法旨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为现代商业空间增添独特的文化魅力。在非遗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传统与现代元素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设计者需巧妙运用传统工艺、图案、色彩等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室内空间。
非遗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空间布局强调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设计者需充分考虑空间的流线和布局,合理规划各功能区域,同时注重空间的艺术氛围营造,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二、体验视角下的青岛非遗商业空间室内设计
(一)感官体验设计
空间布局与规划在打造优质消费体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感受到舒适、愉悦的氛围,要以消费者的行为动线为基础,构建灵活多变、富有创意的空间布局,“精品旅游+非遗”打造城市会客厅。充分整合、集聚各区市相对分散的非遗资源,打造成以“崂山文化生态保护区”“即墨古城”“城阳韩家民俗村”“胶州秧歌广场”“西海岸非遗体验中心”等为中心的非遗特色集聚区,纳入全市旅游线路规划,用非遗元素带动全域旅游资源的互通共享。这样的布局不仅可以提供沉浸式的购物体验,还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提高商家的销售业绩。(图1、图2)
选用天然、环保的材料,如木材、石材等,既可以增强空间的触感和观感,又能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可以为空间带来温馨、质朴的氛围。运用非遗纹样,如剪纸、蓝印花布、刺绣等,作为装饰元素,打造独特的视觉效果。非遗纹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可以为空间增添历史文化氛围。将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非遗商业空间。例如,在墙面、地面、家具等设计中,融入非遗纹样与现代材料,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在肌理触感设计中,选用非遗材料土布、竹编、木雕等,打造具有非遗特色的触感体验。同时可以运用非遗传统工艺,如编织、雕刻、绘画等,为商业空间打造具有非遗特色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可以为空间增添文化韵味。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应该注意空间的通透性、动线规划的合理性以及家具、装饰品的选择。通透性的设计可以让空间更加明亮、宽敞,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合理的动线规划可以方便消费者购物,减少拥堵现象。而家具、装饰品的选择,则能进一步提升空间的审美价值和实用性。
(二)交互体验设计
在当今社会,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青岛地区的非遗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开始利用现代技术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为消费者提供互动式、沉浸式的体验。WebVR/AR+数字化将非遗高精度还原,逼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还能与观众进行互动,观众可放大、缩小、旋转720°全方位近距离自行观赏,仿佛就是一件拿在手上属于自己的艺术品。WebVR/AR语音播报功能,在全方位的虚拟展示的基础之上,还能结合非遗当时的文化背景,向观众诉说非遗的“前世传奇”。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消费者可以在购物的同时,深入了解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增进消费者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设计师们在商业空间内设置了交互式的体验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消费者可以亲身参与非遗工艺的制作过程,如亲手制作一件剪纸、刺绣或陶艺作品。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与非遗文化有了更直接的接触,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柳茂腔的表演或录音融入空间中。例如,在适当的时候,空间可以播放柳茂腔的选段,或者设置一个小型舞台,定期进行柳茂腔的表演。此外,也可以设计一些交互式的体验,比如让参观者尝试穿上柳茂腔的传统服饰,或者学习简单的表演动作,让他们更深入地体验这种艺术形式。
此外,智能化手段的提升也是商业空间设计的重要方面。通过引入智能导购、自助购物等系统,设计师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这些智能系统不仅能节省消费者的时间,还能让消费者在享受购物的乐趣的同时,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三)文化体验设计
在空间文化体验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青岛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人文特点等因素,将青岛的城市风貌和海洋文化融入空间布局之中。例如,可以借鉴青岛传统的建筑风格,如德式建筑、里院等,以体现出青岛独特的异域风情。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创造性地将青岛的地标性建筑或符号融入空间布局,以增强空间的地域特色。在商业室内空间营造中,色彩与照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色彩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而照明则可以塑造空间的氛围。因此,我们需要巧妙地运用色彩与照明,营造出一种既舒适又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购物环境。以青岛为例,可以采用特有的海洋蓝色调,结合天然光与人工照明,创造出舒适、温馨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流连忘返。同时,蓝色调也能让人联想到大海,唤起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
此外,可以充分挖掘青岛非遗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如民间艺术、工艺品、传统服饰等,将这些元素创新地运用到装饰设计中。例如,可以将青岛特色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等,运用到墙面、家具、灯具等装饰物上,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还可以将青岛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融入装饰设计中,如采用青岛特产的红木、石材等材料,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家具和陈设品,以展示青岛非遗文化的魅力。除了空间布局和装饰元素,还需要注重非遗文化在设计过程中的内涵表达。可以通过研究青岛非遗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将文化内涵融入设计方案中。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文化展示区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青岛非遗文化的起源、发展及传承,使消费者在享受美好空间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感受青岛非遗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本次研究从体验视角出发,对青岛非遗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显示,通过综合考虑空间布局、色彩照明、材料选择、技术应用、文化表达、舒适性、艺术审美、可持续性、交互参与以及细节情感等多个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消费者在非遗商业空间的体验感。此研究不仅为青岛地区的非遗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国内其他地区的非遗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希望借此研究唤起社会各界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