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中学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中学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1

2024-06-07 10:25:01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教师的能力素养是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书法素养是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育活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不仅能够直接地影响学生书法学习的效果,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学生的书法修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在中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授课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提升自身书法理论基础的同时,可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重视课堂板书的示范引领作用、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通过以上举措来提升中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推动中学语

  教师的能力素养是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书法素养是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育活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不仅能够直接地影响学生书法学习的效果,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学生的书法修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在中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授课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提升自身书法理论基础的同时,可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重视课堂板书的示范引领作用、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通过以上举措来提升中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推动中学语文课堂书法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该充分地渗透书法教育。现阶段,虽然一部分语文教师已经开始尝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书法教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书法教育在语文课堂的渗透效果仍然不佳。对此,本文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探究如何将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

  中学语文教师书法素养课堂应用现状分析

  一、现状调查

  首先,大多数语文教师自身书法素养不高。教师自身对书法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尽管一些教师认为有必要进行书法教育,但学习书法并非应试考试和升学的必由之路,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对于书法教育的态度不端正,最终导致书法教学流于形式,甚至是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从未渗透过书法教育。加之,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压力较大,缺乏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书法素养;另外教师缺乏学校的外力支持,大多数学校未曾组织语文教师参加书法教学培训,语文教师的书法教学水平难以提升。

中学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其次,学生不重视书法教育。一方面学生缺乏学习书法的意志力。学习书法是一种技能训练,要想练好书法,就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坚持不懈地练习。但目前就中学生的书法练习量而言,他们不能持之以恒,甚至学生把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书法教育当作任务和负担,对待书法教育敷衍了事。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书法的兴趣。学生希望写出工整美观的字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练习,学生的书法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时,学生会逐渐降低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原因分析

  语文教师缺乏书法技能训练。师范院校不完善的书法课程设置导致师范生在书法技能方面缺乏应有的训练。笔者搜集到一些师范院校的书法课程资料,从中发现,一些师范院校的书法专职教师较少,部分学校都由其他专业教师代为教学。另外书法教育的教学资源较少,如专业的书写书籍缺乏,书写投影设备不完善,对书法课程的资金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高,这些都使教师缺乏足够的书法技能训练,导致语文教师在日后的课堂中缺少书法素养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师对素质教育缺乏执行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要推动学生书法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数至上”观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理念未能得到落实,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缺乏主动学习书法意识。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人。因此,学习书法也需要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然而书法不像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科那样丰富多彩,大部分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书法的动机和兴趣,有些学生甚至讨厌学习书法。其次,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书法的毅力。叶圣陶说过:“画画要走出去,写字要坐下来”。这指的是练习书法需要平心静气,企图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练习书法仅仅是凭借自己的三分钟热度,浅尝辄止。

  中学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内涵,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重要作用。初中生正处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为培养其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学校要提高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把书法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对此,笔者主要从以下角度对语文教师具备书法素养的益处进行探讨:

  首先,在情感认知方面,语文课堂上,书法教育的渗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书写技巧,还能使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书法教育的宗旨是心正、书正。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将学生书法练习与个人的思想修养相结合,使学生养成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品质,让学生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

  其次,在能力培养方面,语文课堂上书法教育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保证汉字书写的正确和美观,需要认真观察汉字的结构、偏旁,因此学生学习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外,学习书法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同一类型的字进行练习,再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反复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高。此外,书法教育要从临帖开始,最终让学生学会创作独具个人风格的书法作品。这个过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在爱国情感方面,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生学习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比如,通过对历代名家手迹、墨宝的欣赏,可以使学生提升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书法素养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教师书法素养的汲取可以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书法教育的渗透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身对书法理论的理解,对有关楷体的知识都要有一定的涉猎。这一过程,同时也提升语文教师的书法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技能的发展。此外,书法教育有利于语文教师锻炼自己的耐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书法教育时要做充分的准备,并且将正确的书写技巧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课下练习,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耐心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中学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学习内容复杂,中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出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法作品能够对教学的成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古诗词《观沧海》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出示《观沧海》的书法作品,学生既能通过临摹来提高书写水平,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该古诗词的兴趣。如此,不仅可以借助书法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此外,书法教育也是学生学习古诗文、领悟古诗文意境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古诗文作品的真迹,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书法风格,从而引导学生体悟诗歌思想感情。除此之外,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书法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所有的大型考试都在实行网上阅卷,这就对学生的书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部分学生的试卷字体潦草难以辨别,答案模糊不清,学生的成绩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要想提升自己的成绩就需要在学习生活中进行书法练习,考试时才能把清晰正确的答案书写在试卷上,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成绩。

  中学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综上所述,从当前教学状况来看,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因此,笔者针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提升教师自身书法理论基础

  语文教师自身要重视书法教育,提升自己的书法理论基础。一方面,教师应该认真了解书法的发展过程,对于文字的起源和书风的产生、发展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认识到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中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书法理论方面的知识,对书法理论的涉猎要有一定的深度。教师只有对书法学科理论的探究有一定的深度,才能跳出书法之外谈书法,教师可以通过订阅一些关于书法类专业的报刊,将书法教育理解得更全面、更准确。

  二、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

  教师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减少教师自身的任务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点评的方式展示每个学生的语文作业,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在书法技法上有所提升,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体验。如教师在示范“短撇”的写法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联系日常生活中和“短撇”相似的事物,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短撇”的记忆,也可以让学生领悟汉字的形态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任何繁琐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理解、讨论和补充。“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感悟体会的机会”。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作文批语渗透书法教育,尽量多在学生的作文中配合工整规范的批语,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书法的表现形式比较朴素,一般表现为点画线条的结合,但是利用多媒体开展书法教学,则会化抽象为具体。把字体线条呈现在多媒体上,使学生感受运笔过程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审美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多关注与书法相关的新闻,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多媒体观看,让书法的氛围始终萦绕在班级周围。

  四、重视课堂板书的示范引领作用

  规范漂亮的板书是一名语文教师的标志性特征。“对语文教师而言,板书是课堂上最好的教学手段”。工整规范的板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直观地展示书法的形式美。语文教师工整美观的板书不仅仅和字体有关,还与教师的结构美学修养相关,一撇一捺都可以鲜明地表达书法结构的和谐美与节奏美。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板书练习,增加学生书法教育的参与度。

  五、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时机向学生介绍一些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不仅无形中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们从中受到启发,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意志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成立一个书法兴趣小组,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把一些书法基础较好的学生整合到一个小组当中,组织开展书法展览活动,统一展览优秀学生的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优秀学生的自信心,其他同学也会从中受到感染纷纷效仿。充分地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书法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书法的意志力。

  六、利用多元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全面评价学生,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时,应该将学生的书法水平列入评价标准。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语文成绩时,可以从学生字体、卷面整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此外,在评价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练习情况。所谓的“点”,就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从笔画和结构等方面入手,肯定学生书写方面的优点并指出不足。而“面”就是让小组进行交流,互帮互学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评议后让学生自行改正,加深理解,从而提高书法练习的质量。

  语文教师的书法素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书法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书法素养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势在必行。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提升自身理论基础、利用新的教学方法等方式来提升书法教育在语文课堂的渗透程度,为中学语文课堂更好地渗透书法教育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