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论文

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论文

18

2024-06-07 10:36:22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如今,群文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中学都积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提高对阅读的兴趣,丰富了语文知识和其他课外知识,但群文阅读的组文安排不够完善,因此,本文针对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组文进行了策略研究,为今后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开辟道路。

  如今,群文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中学都积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提高对阅读的兴趣,丰富了语文知识和其他课外知识,但群文阅读的组文安排不够完善,因此,本文针对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组文进行了策略研究,为今后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开辟道路。

  群文阅读的内涵和特点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台湾学者赵镜中在国内提出,群文阅读是“指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也就是指以教材和课外书为主,教师和学生经过讨论后共同选择一个或几个议题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群文阅读是指在一定主题或背景下,选取不同类型、不同文学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集中性阅读研究。群文阅读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和思维深度,促进心灵成长和文化品位提升。

  “议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话题,群文阅读中的选文是根据议题来进行的。“议题”可以说是群文阅读的核心,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部分。议题的选择也是多样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后可以把议题定位为文章的主题或情感等,最重要的是,所选择的议题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激起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论文

  “组文”是指组织文本,将多个文本组织起来形成“群文”,是群文阅读的前提,文本的组织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要在每个文本中建立联系,这样才能顺利开展群文教学工作。组文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来组合文本,使每个文本都相关联,这样更容易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工作。

  二、群文阅读的特点

  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有着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群文阅读是开放的,单篇阅读是保守的;群文阅读是自主的,单篇阅读是被动的;群文阅读是多样的,单篇阅读是单一的。群文阅读能快速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意去阅读、喜欢阅读,从而爱上阅读。

  群文阅读具有开放性。通常的阅读教学活动具有唯一性,大都是根据一篇课文展开教学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群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是灵活的、随意的。群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议题的开放性和文本的开放性。议题的开放性体现在课文的主题多样、文章的情感不同等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选择合适、可探讨的议题展开教学活动。文本的开放性是指我们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都是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的重要文本,并且不仅仅只用教材中的作品,还可以结合课外的优秀文本一起进入群文阅读活动中来。群文阅读属于开放式的阅读,应强调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获得了积极性、生成性的阅读体验,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能够均衡、可持续发展,思维能力是否获得了各种实质性挑战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群文阅读具有多样性。温儒敏教授强调“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向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联成一体。”群文阅读教学不是单篇的阅读模式,而是多样性的阅读教学形式。普遍的群文阅读教学包括三篇至五篇文本,甚至涵盖了更多篇目,不仅有教材中的文本,还有课外读物,这就体现了群文阅读的多样性。群文阅读是建立在多个文本之上,文本的内容是由教师或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的优秀的文本,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文本,学生可以跨越单篇文本枯燥乏味的障碍,实现和多文本的沟通交流。群文阅读教学的多样性不只有文本的多样性,还包括议题选择的多样性、阅读的多样性、组合的多样性等。这种多样性意味着学生学习资源量的扩充、阅读视野的拓展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从教师讲转变为学生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进行大量的阅读,改变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能力差的问题。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的组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规划组文工作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组文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最好是师生共同查找到相关的文章后再经过探讨来确定组文。组文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根据作家、主题、文体等多种组合方式展开群文阅读教学。

  一、“作家”组合

  我们知道每个作家的写作风格都是不同的,当我们学完了一篇课文,对文章的作者只是简单的了解,并没有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些同学就对某位作家很感兴趣或是对作家的写作特色感兴趣,这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同一个作家的不同的作品来进行阅读欣赏,思考这位作家的写作风格以及每个作品的不同之处。例如学习了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学生对陶渊明的写作风格很感兴趣,就可以查找有陶渊明的资料或作品,通过阅读感受他的语言风格魅力。再读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还旧居》等作品,能感受到作家的写作特点是平淡自然、语言质朴、明白易懂,能体会到陶渊明对大自然的喜欢,对田园生活的渴望。

  最后获得的是作家的立体形象,而不是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只对作家有一个侧面的了解。这种“作家”组合的方式能让学生们迅速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和写作特色,更好地熟悉作品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主题”组合

  “主题”组合是指教师根据教材中的某篇文章的主题内涵查找相似主题的文章来展开教学过程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对该课文的主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教师在讲解完这篇课文后,学生们理解了课文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可以通过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寻找和这篇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课外读物。例如同样是描写亲情的《期待父亲的笑》,林清玄以父爱为主线,采用叙述与问答式方式,娓娓道来,缓缓流露出一种真挚厚重、心细如尘的父爱之情,像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儿女的心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讲述病入膏肓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母亲去世后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冰心笔下的《荷叶母亲》,文中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子女对母亲的爱,刻画得淋漓尽致。首先在讲解教材中的某一篇课文后,学生对主题大意有了简单了解,才能查找其他的相关主题的优秀文章一起分享。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合适的选文来开展“主题”组合式的群文教学活动,这种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主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也拓展了其他课外读物,学习到更多优秀的作品,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师生共同选择出优质的文本后,接下来就要开展教学工作,群文阅读教学不单单是教师的工作,学生也要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群文阅读的主动权在于学生,然而面对多篇文本,对于缺乏阅读经验和敏锐感知力的中学生而言,会略微有些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给学生指明方向。

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论文

  一、教师教学策略

  一是确定教学目标。任何教学都必须要有教学目标,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这节课讲什么?用什么方法讲?达到怎样的程度?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要带着目标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例如在开展《登高》《登岳阳楼》《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望岳》这几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前,设计教学目标应该是:有节奏反复诵读,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古诗文的意境,把握四首古诗的主题;体会作者忧国忧民,初心始终未变,任何时候都心系国家的思想情感等。这种教学目标明确了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如果没有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没有明确的方向,教学过程没有头绪,难以顺利完成一次群文阅读活动。

  二是注重问题设计。明白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要提前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才能学会思考,才会发现学习。例如在教学完《谁是最可爱的人》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阅读,带着问题在阅读后查找相关的优秀文本展开群文教学活动。教师的问题设置是形式多样的,可以提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是什么文体?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事情?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来查找相应的优秀的文章。通过主题、文体、故事、情感等来搜集适合开展群文教学活动的文本。如《纪念刘和珍君》《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红岩》等文章,主题相同可以列为群文阅读教学当中的一组。问题的设计给了学生方向,让学生有了依据去寻找相应的文章。选文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例如这几篇文章的异同之处在哪里?这些文章你认为哪一篇最好?这些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教师针对这几篇文章向学生提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后,是很容易回答教师所提出的相关的问题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问题设置,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去阅读并寻找答案,这种教学方式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渴望。

  二、学生学习策略

  一是读写结合学习。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一定要将写作结合起来,初中生很难有看一眼就记住的强大的记忆力。所以,在阅读时一定要写笔记、做批注、悟感想。群文阅读的材料很多,如果学生没有计划地、盲目地去阅读,这种阅读过程是无效的。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圈点勾画,勾画重点词句、中心句、主题句等,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摘抄下来,写在笔记本上,进行重点分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文本的感悟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初中生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不是完全依赖于教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7~9年级的学生要“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借助多种媒介讲述、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说明推荐理由;尝试改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尝试撰写文学鉴赏文章。”由此说明,现如今对学生的阅读教学是极其重视的,学生要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感想体会,学会鉴赏分析,学会选择文章,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群文教学活动。

  二是利用网络学习。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不再依赖纸质书籍,而是通过网络来寻找优秀的文章进行学习阅读。互联网能快速地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资料,学生现有的图书报刊是有限的,难以满足“组文”的需求,互联网就解决了缺少优秀读物的问题。初中生对网络的兴趣爱好是极高的,大部分初中生都能独自利用网络来查找相关的资料。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搜集文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内容紧跟时代的变化,学生利用网络还可以查找到最新的文章以及文章评价等。学生在查找文本时,不会感觉到困难和繁琐,这也是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模式,许多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理论还存在不足的现状,但这并不是妨碍学生开展群文阅读的借口。群文阅读的开展是否能够成功,组文的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开展群文阅读工作前要考虑组文的设置是否合理,这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因此,学校、教师、学生都要重视群文阅读教学工作,为学生充实的阅读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