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下动漫电影对城市形象的建构研究论文

2024-05-29 11:24:14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城市形象不仅是外界认知城市的“窗口”,也是城市之间竞争的无形资产。而动漫电影作为近几年兴起的电影形式,其凭借精致的画面,引人入胜的剧情等原因早已吸引了一大批受众,其所传递出有关城市的信息,更是影响了受众对城市的整体印象,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和城市评价。因此对于城市管理者和动漫制作者来说,充分认识到动漫电影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有效地传播城市的正面形象并避免误解,城市管理者和动漫制作者应加强合作,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和引导观众的认知倾向,使动漫电影成为推动城市形象传播的有力工具。
摘要:城市形象不仅是外界认知城市的“窗口”,也是城市之间竞争的无形资产。而动漫电影作为近几年兴起的电影形式,其凭借精致的画面,引人入胜的剧情等原因早已吸引了一大批受众,其所传递出有关城市的信息,更是影响了受众对城市的整体印象,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和城市评价。因此对于城市管理者和动漫制作者来说,充分认识到动漫电影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有效地传播城市的正面形象并避免误解,城市管理者和动漫制作者应加强合作,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和引导观众的认知倾向,使动漫电影成为推动城市形象传播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动漫电影;锚定效应;城市形象
一、引言
在影像的空间生产中,不仅展现着城市形象,同时也在能动地建构着城市文化空间的表征与内涵。[1]而动漫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细腻的画面、精彩的剧情和富有个性的角色,动漫电影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故事背景和场景的兴趣。当一个城市成为动漫电影的背景或场景时,观众往往会对该城市产生好奇和兴趣,进而对城市的形象和文化产生积极的认知和评价。动漫电影的锚定效应,即通过展示城市作为故事背景或场景,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和影响公众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因此,对动漫电影锚定效应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城市的品牌塑造、旅游推广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动漫电影锚定效应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以帮助城市更好地利用动漫电影来推广自身形象和文化。通过对动漫电影和城市形象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希望为城市品牌塑造、旅游推广和文化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1.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最早由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克赫曼(Daniel Kahneman)于1974年通过实验首次证实,该效应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通常会将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而最终做出的决策也会受起始值制约的现象。[2]通常来讲,人们对一件不确定的事情进行判断时,往往会被所得到的第一信息左右,向已有的方向过度而产生最终结果。例如,在城市形象建构中,大众往往会借已有的信息作为锚值起点,通过再接触相关信息后给出最终评价。因此,电影创作者可以在电影中塑造正面的城市形象,进而促使大众形成对城市的良性认知。
2.锚定效应与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的锚定效应主要通过图像锚(动漫电影中出现的对于城市形象的表现)和行为锚(动漫电影中地方人物形象的行为举止)来展开。因此城市形象中的图像锚与行为锚是影响人们对城市形象建构的主要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动漫数量、动漫质量、动漫风格、人物行为等。大体上,高锚使得大众对城市印象偏深,低锚则导致大众对城市印象偏低。
(二)文献综述
城市形象是外界对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整体性认知,良好的城市形象可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在国内,关于城市形象塑造主要集中于短视频、纪录片与电影。王泽霖,邱杰①在研究中发现:在“无视频不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可视化、碎片化、短平快、趣味性的短视频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了重要渠道。雷闪闪,刘旖婷②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纪录片对城市形象的建构,他们认为:纪录片从主题设定、叙事策略、视听语言三个维度进行了框架创新,且以自塑与他塑、年轻化表达、构建流动空间等拍摄制作方式丰富了纪录片建构中国城市形象新路径的想象力。闫楚,吴青莲③则从城市气质与电影文化的共融互构的角度,分析文化艺术生活、影视消费和影视产业中的城市文艺气质塑造,阐释了城市独特形象塑造的内在肌理。在国外,则集中于社交媒体与旅游宣传片中城市形象的塑造。爱德曼•考尔(Ardaman Kaur)④等人认为,社交媒体数据,如照片和状态帖子能够最为真实地表现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反映其城市形象。而黄静景、肖伟、王燕(Huang Jingjing;Xiao Wei;Wang Yan)⑤等人认为:城市宣传片是由地方政府打造的具有地方特征,能够最立体呈现城市形象的手法是与公众互动的重要方式。
而本文则基于当下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来探讨锚定效应下动漫电影对城市形象建构的影响,从而为城市形象的重塑与固定,为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全新的思考路径。
(三)数据收集
本研究通过互联网发放问卷,在正式调查前,研究者进行了试调查(N=30),信度为0.637偏低。受访者反馈问题存在题目阐释不清晰、部分题目区分不明显等问题。为使问卷更易于理解与完成,最后根据受访者的建议,修订了存在问题的题项。
本研究正式调查于2024年1月2日,通过互联网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43份。受访者来自24个不同的省份,占全国的70.59%,其中江苏省占比最多,占16.78%。本研究涵盖的受访者范围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变量的测量
第一步,锚的操控。本研究共两个研究情景,即高锚研究情景和低锚研究情景。在高锚组,向被试者提供城市的相关信息与动漫电影名称;在低锚组,直接向被试者提供动漫电影名称。在选择完是否观看过动漫电影后,请被试者对城市印象象进行评分。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评分影响因素除了城市相关信息的了解度不同,其他再无影响因素。
第二步,城市印象评分的测量。被试者选择完“是否看过动漫电影后”,呈现出城市印象评分量表,量表采用李克特量表。
第三步,整合相关数据。整合得到的研究结果,并进行信效度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整理内容得出结论。
(五)数据分析
1.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对量表收集的结果一致性水平的一种测量方法,本文的信度分析主要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根据相关文献一般Cronbach's Alpha值大于0.7,说明量表的信度符合要求,其内部一致性较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若小于0.7则需要对问卷进行调整或者增加样本量。通过使用信度系数确定每个潜变量实证数据是否满足内部一致性的要求。
由上表可知,该数据有17个题项,信度系数Cronbach Alpha为0.937大于0.7,不符合大于0.7的标准,可见研究数据质量较好。
2.效度分析
探索因子分析是为了测量量表的结构效度,是为了判断各个潜变量的测量变量是否具有稳定的一致性和结构,是评价量表效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本文对各维度构成进行检验。使用因子分析进行效度分析时,首先要判断是否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一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需要KMO值大于0.7;其二是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小于0.05,若满足这两个条件说明观测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从上表可以看出:调查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899,大于0.8,说明该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值为4034.518,显著性概率为0.0,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因此效度结构较好。
三、研究发现
(一)受众看过动漫电影与受众对相关城市印象建构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
经SPSS相关性检验得,看过《长安三万里》与对西安印象深刻之间相关系数为0.691,两者高度正相关。看过《蜘蛛侠:纵横宇宙》与对纽约印象深刻之间相关系数为0.724,正相关性更强。看过《大鱼海棠》与对龙岩印象深刻之间相关系数为0.729,相关性最大。动漫认知和传播与城市印象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且看过动漫电影的人对城市印象的影响是持续且稳定的。
(二)附带城市背景的动漫作品会辐射出对整个国家和文化圈的认知
除直接相关城市外,以某一城市背景为依托的动漫电影也会对其他城市形象建构产生正向影响,虽然此二者之间相关性较弱,但从数据分析中可见明显趋势。例如看过《长安三万里》的受众不仅会对西安建构起城市印象,也会对龙岩、纽约和东京产生正向影响。由此可见动漫作品在宏观层面上可以影响受众对整个国家和文化圈的认知。
四、研究总结
(一)立足城市特点,提高动漫电影中城市曝光度
作为一个城市、地区的代言者,城市IP形象具有广泛的可塑性和传播性,其视觉符号特征更容易汇聚、凝练城市文化内涵,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上与受众达成一致。[3]在创作动漫电影时,深入探索和研究城市的特点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是为了让故事更加丰富多元,更是为了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城市的气息,了解城市的魅力。在故事情节的构建中,可以巧妙地融入城市的元素。例如,在角色活动的场景中,可以设置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地标,这样可以让观众一眼就能感受到城市的气息。此外,角色的性格、习惯、语言等也可以与城市的特点相结合,让观众通过角色了解城市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画面呈现上,也可以巧妙地运用城市的元素。例如,通过细腻的画面描绘城市的风景、建筑、人文等,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在内容持续输出方面显示出很强的延展空间,形成强大的内容生产力。
(二)重视个人经历,发挥动漫电影主角对城市形象的引导
在当今社会,个人经历和情感共鸣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动漫电影中,主角的经历和情感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更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城市形象的形成。动漫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核心在于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主角们的成长、冒险和挑战成为故事的主线。而这些主角,往往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在这个城市中成长,与这个城市的居民、文化、风景相互交织。正是这种与城市的紧密联系,使得动漫电影主角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他们所经历的种种,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都与城市的背景、氛围和特色息息相关。通过他们的故事,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和时代风貌。发挥动漫电影主角对城市形象的引导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过程。需要创作者深入挖掘城市特色、突出主角与城市的互动、强化情感共鸣、跨媒介推广以及持续优化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动漫电影主角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强调乡土情怀,动漫电影创作中介入情绪因素
乡土文化以其自然淳美丰蕴的文化姿态得以传承,是因为它凝结着村民大众共同的文化认同,极易产生共鸣;同时给人以乡情归属感、自豪感与荣誉感;也是地域差异的文化标志,反映了游子魂归梦里的精神寄托。[4]动漫电影创作中强调乡土情怀,这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动漫电影这一媒介,可以生动地展现乡土文化的魅力,从而唤起观众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在动漫电影中,情绪因素的介入可以更好地传递创作者的意图,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此外,强调乡土情怀的动漫电影也可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展现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传统文化,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加了解和珍惜自己的文化根源。
五、结语
本研究基于锚定效应展开了动漫电影对某一城市和地域的展现对现实中城市和地域形象建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分析。观看过动漫电影的受众往往在潜意识中对相关城市进行印象建构并衍生出对一定地域、一个国家或特定文化圈认知。基于此借助动漫电影助力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将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的新趋势和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受众自身的摄入度与主观能动性以及动漫电影自身对城市形象的理解和展现均会对动漫电影助力城市形象塑造的实际效果产生不确定性。因此发挥动漫电影的锚定效应推进城市形象建构机遇与风险并存,城市管理者与动漫制作者需深入合作,稳抓城市人文特色与动漫电影背景的深度契合,依靠制作技术与情感价值的双重提升,实现动漫电影对城市名片打造的促进作用,为城市品牌塑造、旅游推广和文化传承开拓新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矿,黄旭.空间生产视域下成都城市形象在微电影中的影像化书写[J].视听,2023,(10):14-17.
[2]李学峰,毕谋奇.突出性思考与封闭式基金投资者锚定效应[J].当代金融研究,2023,6(08):47-60.
[3]魏东.打造“共生、共荣、共情”的城市IP形象[J].中关村,2023,(09):30-31.
[4]王华斌.乡土文化传承:价值、约束因素及提升思路[J].理论探索,2013,(02):12-14.
注释:
①王泽霖,邱杰.短视频赋能城市形象传播的实践探索与优化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3,(11):92-94.
②雷闪闪,刘旖婷.纪录片建构中国城市形象的新路径及启示——以《下一站出口》为例[J].电视研究,2023,(11):83-86.
③闫楚,吴青莲.城市气质与电影文化的共融互构——以成都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现象为例[J].四川戏剧,2023,(04):92-96.
④Kaur A,Rodrigues L A,Hoogstraten S,et al.An Urban Image Stimulus Set Generated from Social Media[J].Data,2023,8(12):
⑤Jingjing H,Wei X,Yan W.Use of metadiscourse for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ourist city publici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ustralian social media discourse[J].Heliyon,2023,9(12):e23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