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初中英语教材阅读文本的跨学科分析——以牛津译林版为例论文

初中英语教材阅读文本的跨学科分析——以牛津译林版为例论文

24

2024-05-20 16:24:18    来源:    作者:huangyuying

摘要:


  [摘 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实际问题或任务为 导向,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独立自主的项目式学习。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 教材的跨学 科性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科知识的融合,并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跨学科的教学。本文从跨学 科的视角对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阅读教材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较 好地体现了跨学科性,但在选材上需要适当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均衡性,可以适当增加自然科 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以及工程与科学技术等学科的比例。

  [关键词] 跨学科;初中英语教材;阅读文本

  1 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称《英语新课标》)于2022年4月正 式发布,将跨学科主题教学纳入其中。《英语 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应把10%的时间 用在跨学科的教学上。英语要从一个独立的学 科中跳出来,积极地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寻 找共同的知识点和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整 合和应用其基本知识。

t0196dee3938249766a.jpg


  国外的跨学科理论研究起步较早,但发 展速度相对较慢,主要集中于多学科的研究, 并未形成跨学科的理论体系。20世纪70年代初 期,尼斯大学组织了一次跨学科的学术会议, 展示了学术界公认的重要的跨学科研究成果。 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将跨学科定义为:两门或更多的学科 间的交流,从简单的学科间交流,到广泛的 教学和科研的互动,被称为跨学科。Tamara et al.( 1979)出版了《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 这本书基本上奠定了跨学科的理论基础。

  新中国建立以后,跨学科的概念和有关的理论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受到 研究环境的限制而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80年 代,跨学科理论研究才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视 野。天津师范大学跨学科学术委员会的建立标 志着跨学科研究进入了专业化的轨道。此后, 各种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和组织在国内大学中 陆续出现。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学术专 著层出不穷。刘仲林( 1990)的《跨学科学导 论》是国内首部对跨学科的理论与基础问题进 行系统论述的著作。

  跨学科学习有助于消除知识之间的界 限,发展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21世纪英语教 育的最大改变就是英语学习不再只是英语知识 和技能的学习,而是更多地与特定的知识或学 科的相融。英语阅读教材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 要载体,它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 面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在初中英语教学 中,阅读文本是英语输入的主要素材。阅读文 本的跨学科性质对学生跨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 影响。

  综上,跨学科性是当今英语教科书编写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 个重要指标。然而,就现有的文献来看,从跨 学科的视角来分析教科书的相关论述还很少 见。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目前牛津译林版 中学英语教科书初一至初三英语阅读课文进行 研究。

  2 理论基础

  2.1 多元智力理论

  根据Gardner( 1983 )提出的多元智力理 论,每个人天生就具备八种智力领域,包括语 言、视觉空间、逻辑数学、音乐、人际关系、 运动、自然和自知智力。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 智力是多元的,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智力来 应对实际问题。多元智力理论为确保学生全面 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教师不应仅限于传 授单一领域的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全方 位的知识,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2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

  英语教材中涉及的跨学科知识主要 通过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 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 ,CBI)来实现。CBI是二语学习中 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其核心在于以一个具体 学科或话题为基础,将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有 机融合。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在 某一领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语 言能力。

  CBI教学并非仅限于纯粹的语言知识,而 是使学习者能够在特定学科背景下、围绕核心 主题全面理解语言。因此,英语教材需要包含 大量跨学科内容作为支撑,以确保学生在接受 英语教育的同时对多个学科领域有所了解,从 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语言技能水平。

  3 研究方法

  笔者对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初一至初三的33个单元(编号1—33 )Reading部分 (共44篇文章)进行了定量分析。统计结果揭 示了包含跨学科内容的阅读文本数量、涉及的 学科以及各学科在整体中的占比情况。笔者进 一步对初一至初三英语阅读材料的跨学科特征 进行了初步了解,并对各年级学生的部分阅读 材料进行了定性研究。

  本研究依据国家课程分类标准,并结合中 学课程设置,将阅读材料划分为5类:( 1 )人 文与社会科学,包括哲学、美术、音乐、政治 学、体育与健康、历史、语言学、民族学等; (2)自然科学,主要涵盖物理学、化学、生 物、地球科学和天文学等;( 3 )农业科学, 涉及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野生动物与自然 保护区管理、动物医学等;( 4)医药科学, 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 5 ) 工程与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工程、交通运输、 能源动力、材料、计算机、环境科学等。

  本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重点回答 两个问题:( 1 )整体而言,牛津译林版初中 英语教材Reading部分中跨学科内容所占比例 如何?有何特点?(2 )在随机选择的阅读材 料中所涉及的跨学科知识具备哪些特征?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定量分析

  4.1.1 阅读文本的跨学科性

  笔者对整体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 Reading部分涉及的学科类型及数量进行了统 计。首先,在各单元阅读文本中,人文与社 会科学类占比41%。其中,文学类阅读文本 数量为5篇,占比11%,其编号及内容是: 6 The “Ghost” in the Park 、9 Poems about Pets 、 18 Gulliver in Lilliput 、28 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 、29 25-year-old Computer Engineer Murdered ;体育与健康类阅读文本 数量有3篇,占比7%,其编号及内容是: 1 My Favorite Football Player 、3 What Can WeEat and How We Live 、20 Volunteering for the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民族学类与体 育与健康类阅读文本数量及占比相同,编号 及内容为:2 Halloween 、10 School Life 、19 When in Rome ;社会学类及美术类阅读文本 数量及占比相同,数量各为2篇,占比约5%, 编号及内容分别是: 8 What a Brave Young Man! 、23 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及11 My Cousin and DIY 、24 Colors and Moods ;影视类、音乐类及哲学类阅读文本数 量都是1.占比2%,编号及内容分别为: 27 Saturday’s TV Programmes 、26 Music without Boundaries及25 Never Give Up。

  其次,自然科学类总占比为20%。其中地 球科学类阅读文本有5篇,占比11%,编号及 内容为:5 A Trip to the Zoo 、14 Seasons of the Year 、15 Taiwan Earthquake 、16 A Trip to Hong Kong 、30 Welcome to Beijing!;天文学类及 生物类阅读文本数量及占比相同,数量各为2 篇,占比约5%,编号及内容分别是: 31 Neil Armstrong 、33 Moving to Mars及7 Down the Rabbit Hole 、12 Giant Pandas。

  工程与科学技术类阅读文本总数量共 有4篇,总占比约9%。其中,计算机类阅读 文本有2篇,占比为5%,编号及内容为: 17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 、32 The Home Robot ;建筑学及环境科学类阅读文本数量各 为1.占比2%,编号及内容分别为: 4 Homes around the World及22 Green Switzerland。农 业科学类及医药科学类总占比最少,约2%, 阅读文本编号及内容分别为: 13 Zhalong— a Special Place及21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

  通过分析得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 材中的阅读文本呈现明显的跨学科导向,跨学 科文本占比为75%( 33/44),涵盖五大学科 分类和16个学科,主要涉及人文与社会科学中 的文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地球科学,其次是体 育与健康以及民族学,其他学科也有一定程度的覆盖。这表明该版本教材的阅读文本具有一 定的学科倾向,整体展示了跨学科的特点。选 择的阅读内容既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又注重 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同时致力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以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此外,工程与科学技术所占比例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信息科技教育理念在 必修课程中的重要性,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想象力有所助益。然而,音乐、哲学、医 学等学科的占比非常低;而在该学习阶段,化 学、物理、数学等学科未被涵盖,这显示出该 版本的阅读教材内容在跨学科方面存在不均衡 性。这可能不利于学生全面获取知识和建立学 科间关联性,从而影响其综合发展。

  4.1.2 各年级阅读教材内容的跨学科性

  笔者统计了本版本教材初一至初三阅读文 本的学科数量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不同年级的阅读文本在学科内 容上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初二年级教材的阅 读文本涵盖的学科范围最广,几乎各个学科类 别都有涉及;就占比而言,初一年级的教材中 跨学科文本占比最少,其次是初二,而初三最 多,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就部分内容而言,初 一、初二、初三各年级中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 自然科学所占比例最大,符合初中学生形象思 维发展规律。

  因此,该版本教材的文本安排有助于学 生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时事,提高审美意识并 培养社会意识。自然科学的学习鼓励学生探索 自然奥秘,感受宇宙伟大之处,培养实事求 是的态度。然而,从表1可见,农业科学、医 药科学、工程与科学技术等学科涉及较少,这 表示不同年级教材中学科分布存在严重不均衡性,可能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不利。

  4.2 定性分析

  笔者根据等距抽样原则(抽样 间距为 k=33/3=11 ),选取了编号为3 、14和25的三个 Reading部分进行定性分析描述。

  编号3:该文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 生活习惯,偏向体育与健康学科。作者采用第 一人称叙述方式介绍了两种生活习惯(良好和 不良),涉及基础的运动和饮食知识,融合了 体育和农学方面的相关内容。该文与学生生活 息息相关,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对 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编号14:该文介绍了四个季节,主题偏 向地理学科。作者以诗歌形式展现了一年四季 的主要特征,涉及基础地理知识,既传达了相 关地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编号25:该篇名为“永不言弃”,主题 主要涉及哲学,除了传达精神力量外,还介绍 了成为杰出篮球运动员所需的内在和外在条 件,包含一定程度的体育知识。该文透过各学 科之间知识的交汇,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 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并运用所 学来解决实际问题。

  5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 材的阅读文本较好地展现了其跨学科性。在44 篇阅读文本中,有33篇明显展现出跨学科导 向,占比为75%,涵盖了16个学科,其中以文 学和地理为主。总体而言,教材的跨学科性主 要体现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尽管部分阅读 文本标题看起来可能没有明显的跨学科倾向, 但实际内容也会涉及文学、历史、政治等相关 学科知识。整体而言,该套教材的阅读文本话 题和内容较好地展示了跨学科性,并在一定程 度上符合《英语新课标》中英语跨学科主题 学习需占10%的要求。然而,在教材内容设计 上,各学科间关系处理不够到位,缺乏围绕同一主题,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讨论或解决问题的 文章。

  基于上述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 1 )教材可适度增加自然科学、农业科学、 医药科学和工程与科学技术等学科的比重,以 丰富教材内容。( 2 )在选材方面,可以考虑 从不同学科角度解决相同主题或问题,扩大学 科跨度,实现文理结合。  

t01b6633ada14876bae.jpg


参考文献

  [1] GARDNER H.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 New York:Basic Books ,1983.

  [2] GARDNER H. Beyond the IQ: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87

  ( 57 ):187-193.

  [3] STOLLER E.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in a content-based course[C]//CRANDALL J,KAUFMAN D ,eds.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s. Alexandriam,VA:TESOL,2002 :109-123.

  [4] TAMARA S,MORRISON J L.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higher education[M]. Pennysylvania:The Penny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9.

  [5] 陈柏华,吴月文. 高中英语教材跨学科分析——以人 教版必修模块为例[J]. 课程 ·教材 ·教法,2012.32

  (4):49-55.

  [6] 刘仲林. 跨学科学导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版)[S]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8] 邹婧. 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文本中的跨学科分析—— 以外研版必修模块为例[J]. 海外英语,2021(17):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