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生态翻译学文化维度视角下的游戏英译策略研究— 以《原神》为例论文

生态翻译学文化维度视角下的游戏英译策略研究— 以《原神》为例论文

192

2024-04-12 15:04:27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随着我国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游戏走出国门,以中文为译出语的游戏本地化成为大势所趋,对游 戏翻译的研究有助于响应国家提倡中国文化

  摘 要:随着我国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游戏走出国门,以中文为译出语的游戏本地化成为大势所趋,对游 戏翻译的研究有助于响应国家提倡中国文化“ 走出去”的号召 。文章以米哈游出品的《 原神》为例,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文化 维度的视角下,着重从中外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中国文化特色的体现两个方面分析其官方英译版本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 归纳游戏本地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化维度;游戏本地化

  Study on Ga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Cultural Dimension of Eco-translatology —A C ase Study of Genshin Impact

  Wang Ruoyan

  (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Tianjin , 300382)

  Abstract: With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gaming industry ,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omestic games are going abroad ,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games translated in Chinese has become a trend. The study on game translation promotes Chinese culture to“ go global”, which also responds to the call of the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mension in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of Eco-translatology , Genshin Impact produced by miHoYo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dopted in its official English version from two aspects: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embodi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 and to summarize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game localization.

  Key words: eco-translatology; cultural dimension; game localization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游戏的种类逐渐增 多,众多国内自主研发的游戏选择走向海外,《 原 神》无疑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之一 。《 原神》是一 款开放世界的冒险游戏,其背景设计、剧情安排以及 地图规划等在现实中都有原型,如现版本已对玩家 开放的蒙德、璃月、稻妻、须弥、枫丹这五个地区的参 照物分别为中世纪德国、古代中国、江户日本、古代 印度以及近代法国 。 由于游戏中包含大量的语言文 本,且涉及多种文化,虚拟与现实交织,本地化翻译 的难度较高 。就该游戏来说,需要译者努力克服中 外语言文化的差异,既要为外语玩家提供便于理解 的、有趣味的叙事文本,又要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游戏本地化翻译是翻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 题,一款游戏想要畅销海外,高水平的本地化翻译必 不可少 。 由于电子游戏是新兴产业,国内学术界对 游戏翻译的研究较为匮乏,主要聚焦游戏本地化的 定义、游戏字幕翻译等,且多以接受美学、改写理论 及翻译目的论为指导,鲜少有学者在生态翻译学理 论视角下分析游戏本地化翻译策略 。因此,促进该 领域的翻译研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将以《原神》中的部分英译语言文本为例, 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中文化维度的视角下分析并 总结含有中国文化要素的游戏语言文本翻译策略,以期为国产游戏的本地化翻译提供一定的经验与方 法,更好地推动国产游戏“ 出海”。

  一、理论基础

  ( 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提出,旨在通过翻译 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实现翻译生态环境的和谐与 平衡 。该理论重点强调以系统理论、协同论等哲学 基础来指导翻译活动,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处,其所倡导的“ 自然”观念超越了传统的翻译观。 该理论具有原创性和可讨论性[1] , 指的是影响生态 环境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因素 。而转译者需要采用确 定性的转译方法,进行多维度的选择性活动,以适应 这种环境[2] 。这些生态翻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 新兴的翻译研究范式,其核心概念和关键术语的提 炼也越来越严谨[3] 。

  ( 二)三维转换中的文化维度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可以概括为三维转换, 即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的转换 。在“ 多 维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原则下,要求译者在翻译时 注重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进行适应性 选择转换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 者在翻 译 过 程 中 关 注 双 语 文 化 内 涵 的 传 递 与 阐 释 [4] 。要求译者具有跨文化意识,关注语言所属的 文化体系 。翻译过程中文化介入的第一大类就是翻 译的生态学特征,正确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对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由于源语读者的社会生活环境 与目的语读者不同,为防止文化误解造成翻译生态 的失衡,译者在游戏本地化翻译过程中应适当斟酌 译文的文学性,通过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 实现文化内涵的传递与跨文化交流。

  《 原神》主创团队以古代中国为原型设计了提 瓦特大陆七个虚拟国家之一 的“璃月”,将大量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该虚拟国家多个地区的角色服 装、场景配乐、地图设计中,如璃月西北部常年云雾 缭绕,鲜有人迹的“绝云间”就是取材自张家界自然 景区的峰林 。考虑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在对该地区 相关的语言文本进行翻译时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 是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二是源语中的民族文 化特色是否在目的语中有所体现 。与此同时,也应 尽量避免对源语文本的误读,适应源语所在的文化体系 。文章将着重从上述两个方面分析《 原神》翻 译团队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案例分析

  ( 一)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

  游戏语言文本中经常出现部分源语特有的文化 负载词或文化意象,译者在进行文化维度的转换时 应酌情采取归化或是异化的翻译策略,在《 原神》中 这种策略主要体现在翻译团队针对不同地区的语言 文本,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 文化维的 适应性选择”。

  例 1 :那维莱特、芙宁娜、克洛琳德、厄歌莉娅、 莱欧斯利

  译 文:Neuvillette , Furina , Clorinde , Egeria ,Wriothesley

  例 2:凝光、钟离、魈、申鹤、夜兰

  译文:Ningguang , Zhongli , Xiao , Shenhe , Yelan

  例 1 和例 2 分别为枫丹地区和璃月地区的部分角色名称 。在游戏设计中,枫丹地区参照了近代法 国,部分角色名称融入了法语词汇,如 Neuvillette 参 考了 La Villette(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Egeria 则是取 自北欧神话中的水泽仙女埃格里亚 。 由于角色的名 称本质上是源于英文名读音的音译版本,译者在这 里选择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依归于译入语的生态环 境,保留异质文化,避免了因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而 导致的阅读障碍 。而璃月地区的设计参照的是古代 中国,其角色名具有明显的中国色彩,如“ 魈”原意 为传说中山里的鬼怪,取自“ 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向 后,夜喜犯人,名曰魈。”—晋 · 葛洪《 抱朴子 · 登 涉》。在翻译这些角色的名称时,译者采用了异化 的翻译策略,直接使用汉语拼音进行翻译,在更加贴 合角色设定的同时也向海外玩家展现中国特色及其 蕴含的中华文化。

  例 3:枫丹廷区、白露区、黎翡区

  译文:C ourt of Fontaine Region , B elleau Region ,Liffey Region

  例 4:碧水原、琼玑野、珉林

  译文:Bishui Plain , Qiongji Estuary , Minlin

  例 3 与例 4 分别为枫丹地区和璃月地区的部分 区域名称,官方翻译团队在此处也选择了不同的翻 译策略 。枫丹是水之神统治的国度,枫丹廷区和白 露区取名于法国巴黎的 Fontainebleau 市镇,该地名源于法语 Fontaine B elle Eau,意为“美丽的泉水”,由 朱自清先生译为“枫丹白露”,译者在对该地区的翻 译中沿用朱自清先生的译文,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音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将两区域译为枫丹廷区 和白露区 。例 4 中琼玑野的“琼玑”意为美玉,在我 国古诗词中多有体现,如“ 风运六花侵几席,云移万 杵碎琼玑。”—宋 ·虞俦《 和陶学长雪诗》以及“琼 玑漱玉充诗肠,岁寒与尔同风霜。”—元 · 胡天游 《 赠黄梅谷》。译者在此处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将汉语拼音和直译的翻译方法有机结合,在保留地 名读音所包含的中国特色的同时,也为目的语玩家 提供了更多对该地区的想象空间。

80F031B5-B9A7-4528-90CC-9C6285FA70D3.png

  例 5:震天撼地、壁立千仞、俱收并蓄

  译文:Quake,Rise,Gather

  例 6:雨线难画、断、古华深秘

  译文:Rain outlines your fate ,Know my sword,Witness the power of Guhua

  例 5 与例 6 分别为璃月角色钟离和行秋的部分 战斗语音 。笔者认为,在战斗语音中,一个精准的动 词能让表意更加简洁和生动 。相较于完全传达某些 意思来说,体现力量感更为重要 。钟离元素战技的 语音,全部使用单一动词去翻译,使角色的语音统一 且连贯 。例如,“俱收并蓄”,也作“兼收并蓄”,意为 “ 把各种不同的东西一 同吸收进来,保存起来”。出 自“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 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唐 · 韩愈《 进 学解》。译者在此处选择将其译为“ Gather( 收集,聚 集)”表意精准,干脆利落 。反观行秋战斗语音的英 译版本,在翻译时过度追求表意而忽视了节奏感。 又如,“ 断”的翻译,笔者认为此处如果改为“ Split ( 使分开)”,既涵盖了原词的含义,又能表达出用剑 劈开的动作,读起来朗朗上口,更为贴切。

  例 7:这副“连理镇心散”,请替我带给他。

  原译文:Please give these painkiller to him on my behalf.

  现译文:Please give these Remedium Tertiorum to him on my behalf.

  例 7 取自钟离“关于魈”的语音,其中的“ 连理 镇心散”,最早被译为“ painkiller( 止痛药)”。词不 达意是游戏本地化翻译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为 游戏设定中的文化背景往往存在差异,导致准确的意思很难传达给目的语玩家,甚至有海外玩家由此 想象出“钟离药物控制魈”的桥段 。笔者认为“止痛 药”这个版本的翻译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 “ 连理镇心散”实际上很难翻译成英语,并且就算是 以止痛药的形式表达出来,国内原神玩家也不会衍 生出太多想法 。但由于其他国家与我国在文化上存 在客观差异,部分海外玩家会对这个词语产生歧义 也在意料之中 。针对这个问题,翻译团队在之后的 版本中做出了修改 。修改后的语音中,“ painkiller ” 被替换为了“Remedium Tertiorum”,这两个词来自拉 丁语,意为“第三方的补救措施”,笔者认为相较于 原译版来说,修改后的译文更为贴近原文的含义。

43B81600-ACFE-4ad1-AFAD-6A03815DD043.png

  ( 二)源语中民族文化特色的体现

  在生态翻译学文化维度的视角下,为了让目的 语玩家更好地理解源语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特色, 呈现出完美的翻译作品,译文应在充分体现源语文 化内涵的同时让目的语玩家能够理解 。《 原神》中 璃月地区的游戏文本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古诗词、评书、戏曲等,译者进 行翻译时应考虑原文语言形式的特点,将直译与意 译结合,准确表达出其含义,有助于目的语玩家了解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例 8:欲买桂花同载酒 … … 只可惜故人,何日再见呢?

  译文:O smanthus wine tastes the same as I re⁃member...But where are those who share the memory?

  例 8 为角色“钟离”的游戏语音,原文本中的前 半句出自“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宋 ·刘过《 唐多令 · 芦叶满汀洲》。该句的释义为 想要折枝桂花,带壶美酒一 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 但始终没有少年时在此处玩乐的感觉,结合角色语 音中的后半句,表达了一种今非昔比的感伤之情。 因此,译者采用了意译的策略,译文所表达的是“桂 花酒的味道如记忆中一样,而分享记忆的人却不知 在何方”,这让目的语玩家在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 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物此刻忧伤的心境。

  例 9:此番创龙乃君臣之义,故友之谊,正是明 光一线,烈阳烁目,得此仙骨,尘世可赴。

  译文:Thus was a dragon forged from a sovereign'sduty and a friend's loyalty.Thus did a ray of light illu ⁃ minate the dragon's eyes , freeing the transcendent being to explore the world .

  例 9 出自游戏剧情中的野史话本《 璃月今世新 说演义 ·创龙点睛》。原文本中的句式和用词参考 了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评书 。评书多用来讲述一些逸闻怪谈,为使表演滔 滔不绝而又环环相扣,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 与规范,而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 “ 垛句”或曰“ 串口”,即使用排比重迭的句式以强化 说演效果[5] 。该句正是运用了此方法来加强气势, 为在翻译中体现出这种表演形式的特点,译文采用 了两个并列的倒装句式,这在英文中能起到强调作 用,既贴合语义又包含中国传统文化评书中骈语的 味道。

  例 10: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

  译文:From the world she seems apart , but there are those who know her heart.

E95355E4-2016-432f-B202-9BB471EFCE98.png

  例 10 出自《原神》官方推出的《 神女劈观》原创 戏曲唱段视频,译者在此处选择着重于原文的深层 含义:虽然孑孓独行,却也并不孤单 。在世间有了知 心的友人,也就有了重要的羁绊 。“ 曲高”,即曲高 和寡,比喻知音难得 。“ 知音”一词则是源于俞伯牙 和钟子期这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在琴声中互诉衷 肠的故事 。琴音易弹,知音难觅 。该曲目的唱词将 其想要表达的信息高效地浓缩整合,含有大量文化 意象和典故,且保留了我国传统戏曲的音韵之美。 笔者认为,在处理游戏文本中这类中国戏曲的翻译 时,应在使译文贴近目的语国家语言习惯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该曲目一经推 出便使“ 中国戏曲”在海外掀起热潮,也肯定了《 原 神》此次文化输出的质量和影响力。

  三、结论

  文章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中文化维度的视角下,结合《原神》部分语言文本的翻译实例,分析其 翻译团队在英译时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研究 发现,在对存在中外差异的语言文本进行翻译时,应 在结合游戏设定、背景、语境等要素进行具体分析的 同时,充分考虑源语与目的语间的文化差异;在对带 有中国特色的文体进行翻译时,应兼顾文体特点和 句子原意,体现源语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 游戏本地化翻译时,译者应重点关注双语文化内涵 的传递与阐释,灵活选取翻译策略,对源语文本进行 适当的调整或重组,以实现“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 转换”。

  中国文化正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和载体走出国 门,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诸多优秀的国产游戏在其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水平的游戏本地化 翻译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玩家了解我国传统文 化的深厚底蕴,真正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王宁.生态翻译学:一种人文学术研究范式的兴起[ J] . 外语教学,2021 , 42(6) : 7 - 11 .

  [2] 胡庚申,刘爱华.新的定位,新的发掘—从《 翻译适应选择论》到《 生 态 翻 译 学》[ J ] . 翻 译 界,2016 ( 1 ) : 48 -60 150.

  [3] 魏向清,刘润泽.生态翻译学“术语革命”的理论价值意蕴[ J] . 上海翻译,2022(1) : 9 - 15 .

  [4]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 J] . 中国翻译,2011 , 32(2) : 5 - 9 , 95 .

  [5] 郝玉鑫.中国教育电视台《 体育评书》的叙事创新[ J] . 当代电视,2009(5) :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