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基于“ POA ”的英语报刊阅读课程形成性考核及评价研究论文

基于“ POA ”的英语报刊阅读课程形成性考核及评价研究论文

5

2024-04-10 14:33:0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产出导向法”( POA) 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其目的是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 。文章 旨在探讨如何使用产出导向法改进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方法

  摘 要:“产出导向法”( POA) 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其目的是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 。文章 旨在探讨如何使用产出导向法改进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方法,并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特别关注其对学生 学术成绩、课堂参与和学生反馈的影响 。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文章提出了 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既可以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又 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动态能动的学习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报刊阅读技能。

  关键词:POA;英语报刊阅读;形成性考核及评价

  Research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Curriculum Based on“ POA ”

  Shen Zhixuan

  ( Xi'an Shiyou University , Xi'an , Shaanxi , 710065)

  Abstract: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 POA) i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posed by Chinese scholars , aim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o use POA to improve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 method of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courses and evaluate its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its impact on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 and feedback.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empirical research , the article proposes a new evaluation method that not only plays a guiding role of teachers but also fully reflects the dynamic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skills .

  Key words: POA;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第二语言,不仅在国际交 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也成为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 的必备技能 。在全球化背景下,部分学生迫切需要 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包括高 等教育和职业机会 。在这一语言学习过程中,英语 报刊阅读课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其不仅有助 于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学 术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者和研究者一直在 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 提高他们的学术成就 。“ 产出导向法”作为一种备 受关注的教学策略,近年来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文章旨在探讨“ 产出导向法”对英语报刊阅读课程中的形成性考核方法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背景和动机:

  传统的英语报刊阅读课程通常侧重于学生的被 动阅读和文章理解,通过选择题测试来评估他们的 记忆和理解能力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未能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可能仅仅通 过重复性的记忆来完成测试,而未能深入思考文章 的内涵。

  在这一背景下,“产出导向法”提供了一种创新 的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积极参与知识的再 构建过程,通过撰写文章、评论、回答问题或参与小 组讨论等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这种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有助于提升他们的 学术写作技能和批判性思维水平。

  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评估“ 产出导向法”对英 语报刊阅读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方法的影响,特别关 注其对学生学术成绩、课堂参与和学生反馈的影响。 通过比较实验组( 采用“产出导向法”)和对照组( 传 统形式评估)的学术成绩和学习体验,将能够深入 了解“产出导向法”在英语教育中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教育领域的教育者和决策者 提供有关如何改进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实际建议。 通过充分了解“产出导向法”的潜力,可以更好地满 足学生的学术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为他 们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文献回顾

  英语教育领域一直在不断寻求创新的教学方 法,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学术写作能力。 在这一领域,“产出导向法”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 学策略,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兴趣。

  “ 产出导向法”的核心思想是鼓励学生在阅读、 听力或其他学术活动后产生自己的文本作品,如写 作、演讲或讨论 。“产出导向法”强调学生通过撰写 文章、发表观点和参与讨论来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分 析能力 。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构建主义 教育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应 该通过积极参与来建构知识 。这种方法通过要求学 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再构建过程,从而促进其深入地 学习,通过实际运用知识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对于英语报刊阅读课程而言,“ 产出导向法”的 应用尤为重要 。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和细节,还需要能够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表达 和理解 。因此,将“ 产出导向法”纳入阅读课程中, 鼓励学生写摘要、评论、回答问题或参与小组讨论, 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阅读的内容 。“ 产 出导向法”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比如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术写作技能、增强 语言表达能力等 。然而,其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评 估的主观性和复杂性、时间和资源的需求以及教育 者对该方法的培训需求等 。因此,在实际教育实践 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产出导向法”仍然需要更多的 研究和探讨。

  B rown and Lee (2019) [1] 研究探讨了“产出导向 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学生通 过撰写评论和反思文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 解能力,还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学生在写作 过程中不断思考文章的要点,从而加深了他们对文 本的把握。

  此外,Johnson and Smith ( 2018) [2] 的研究强调 了形成性评价方法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们认 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并提供及时反馈,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将“ 产出导 向法”与形成性评价结合使用,可以为学生提供详 细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有助于他们改进阅读和写作 技能。

  在“产出导向法”与形成性评价结合的背景下, 英语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开始探讨如何将这两者融入 英语报刊阅读课程中 。部分研究提出了创新性的教 学策略,比如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编写文章摘要、参与 小组讨论或撰写文章评论 。这些方法旨在鼓励学生 积极 参 与 学 术 对 话,并 提 高 他 们 的 学 术 写 作 能力[3] 。

84A33A58-E320-43fb-B5EF-85E7E8972793.png

  二、方法

  文章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以深入研究“ 产出 导向法”对英语报刊阅读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影响。 参与本研究的是一所大学的英语报刊阅读课程学 生 。研究对象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 组 。每个组包含约 50 名学生,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和统计显著性 。实验组的学生在课程中应用“ 产出 导向法”进行形成性考核 。他们被要求在阅读课程 材料后,撰写短文,表达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观点和 反应 。这些短文在每节课结束后提交,以便及时评 估 。此外,实验组学生被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 出问题及与同学分享写作成果 。对照组的学生则继 续接受传统的形成性考核方法,包括选择题测试和 课堂讨论 。他们在每节课结束后参加多项选择题测 试,这些测试旨在评估他们对课程材料的理解和记 忆 。对照组学生也被鼓励参与课堂讨论,但不需要 撰写短文。

  为了收集数据并进行比较,研究采用了多种方 法,具体如下。

  第一,学术成绩记录 。跟踪学生在课程中的学 术成绩,包括实验组学生的短文成绩和对照组学生的选择题测试成绩 。这样一来,提供了有关两组学 生在阅读课程中的表现的定量数据。

  第二,学生写作样本 。收集和分析实验组学生 的短文样本,以评估他们的学术写作能力、分析水平 和对文章的理解深度 。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 产出 导向法”在学生写作技能方面的具体信息。

  第三,课堂观察 。在课堂上进行观察,记录学生 的参与度、提问行为和讨论质量 。这有助于了解两 组学生在课堂互动方面的差异。

  第四,学生反馈调查 。要求学生填写反馈调查 问卷,以收集他们对课程和评估方法的看法 。这样 提供关于学生体验和态度的定性数据。

  第五,数据分析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 。对 定量数据,将使用统计软件进行 t 检验或方差分析, 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 。同时,将对学 生写作样本进行文本分析,以评估学术写作质量和 深度 。定性数据将通过内容分析来处理,以了解学 生的反馈和课堂观察结果,寻找模式和趋势,以获取 关于学生参与度和学习体验的深层理解。

  第六,本研究严格遵守研究伦理原则,包括保护 学生隐私和获得参与者知情同意 。数据将以匿名方 式处理,不会泄露个人身份信息 。同时,尊重学生的 权利,确保他们在参与研究前完全了解研究目的和 过程。

2853FA45-6620-498d-A942-0F4022097454.png

  三、结果

  ( 一)学术成绩比较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学术成绩方面 的表现,可以发现,在短文成绩方面,实验组学生的 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选择题测试成绩 。具 体而言,实验组学生的平均短文成绩为 88 分,而对 照组学生的平均选择题测试成绩为 72 分 。这一差 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 t ( 98) = 6 . 74 , p<0 . 001] , 表 明采用“产出导向法”的实验组在学术成绩上表现 更加出色。

  ( 二)学生写作样本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学术成绩的差异,对实验组学生 的短文样本进行了详细分析 。可以发现,实验组学 生的短文呈现出深入的分析、丰富的词汇使用和更 加清晰的表达 。他们在短文中能够有效地阐述文章 的主要观点、支持论据和结论,体现出批判性思维和 分析能力的提高 。此外,对照组学生的选择题测试成绩虽然尚可,但缺乏对文章更深层次理解的证据。

  ( 三)课堂观察结果

  课堂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 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他们频繁地提出问题、参与小 组讨论并展开深入的讨论 。这种互动有助于培养批 判性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相比之下,对照 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讨论质量相对较弱 。这 一差异进一步支持了“ 产出导向法”在提高学生课 堂参与度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潜力。

  ( 四)学生反馈调查结果

  学生反馈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 短文撰写任务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阅读材 料 。他们感到被迫思考文章的主要观点、证据和结 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实验组学生也 更加积极地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这种合作学习氛 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写作技能 。相比之下,对 照组学生认为选择题测试有其好处,但有些人也表 示希望有更多机会进行写作和表达。

  ( 五)结果总结

  综合而言,本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在英语报刊阅 读课程中采用“产出导向法”的潜在益处,尤其是在 形成性考核方面 。通过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进行短文 撰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术写作技能,还促进其深 入地阅读理解和分析 。这一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术 成绩、鼓励课堂参与和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都表现 出积极的影响。

  这些结果对教育者和决策者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产出导向法”可以被看作是提高学生学术成 绩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其次,课堂观 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 维和课堂参与度 。最后,学生反馈调查显示,学生普 遍认为这一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学术体验。

  然而,也要注意本研究的一定局限性。首先,研 究仅针对一所大学的英语报刊阅读课程进行,结果可 能不具有普遍性。其次,研究采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 范围,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最后,研究未考虑 学生个体差异和其他教育因素对结果的潜在影响。

  尽管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的结果为英语报 刊阅读课程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 产出导向法”与 形成性考核方法结合为英语报刊阅读教育提供了有 力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鼓励课堂参与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这一方法为教育领域的教 育者提供了有关如何改进英语报刊阅读教育的实际 建议,有望为学生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提供坚实 的基础。

  四、结论

  外语教育必须适应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际 交流的需要,为适应社会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面 向 21 世纪的国际化、应用型专业外语人才 。以“ 产 出导向法( POA)”为理论基础,依托国家应用型外 语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要求,对英语报刊阅读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及改革,建构一个 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多元化和多维度的教 学及评价体系,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又 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动态能动的学习过程,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 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报刊文摘课堂的 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实现在英语报刊文摘教 学中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目标。

  依据“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 说”的理念,采用多元化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以平时课堂及课后的形成性评价为主,期末的终结 性评价为辅,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交 流,教师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真伪、信息 过滤、把握重点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本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在英语报刊阅读课程中采 用产出导向法的潜在益处,尤其是在形成性考核方 面 。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考核及 评价体系真正地体现“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由 教师为中心转变为“ 主导— 主体相结合”的课堂模 式,并使之贯彻、渗透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学生 的语言技能、知识、和思辨能力都能够均衡发展 。教 学实践表明,将产出导向法运用于英语报刊阅读课 程教学后,课堂气氛大幅改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 强 。学生认识到产出练习就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培 养,参与度较高 。学生表示英语课堂不再仅仅是枯 燥的语言知识学习,也是实实在在用英语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 神和沟通交际能力 。学用结合,以用促学,学以致 用,融合输入与输出,缩短输出与评价的距离,让有效学习真正发生,切实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语言 运用能力、文化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

  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学分和学时的不断 压缩,课堂时间非常有限,要有效实施产出导向法, 还需进一步地进行可持续性和广泛性实践研究 。 目 前笔者的研究还仅限于产出导向法对于课堂教学的 考核及评价体系的质性研究,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 的教学实验和量化研究,扩大样本规模,涵盖不同类 型的课程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全面地了解基于产 出导向法课程考核于评价体系对于教学效果的积极 影响。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积极的结果,但也存在一定 局限性 。首先,研究仅针对一所大学的英语报刊阅 读课程进行,因此结果可能受到特定上下文的影响, 不具有普遍性 。其次,研究采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 范围,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扩 大样本规模,涵盖不同类型的课程和不同年级的学 生,以全面地了解“产出导向法”的效果。

  综上所述,“产出导向法”与形成性考核方法结 合为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提供了有益的教学策略 。这 一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鼓励课堂参与和 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育者应积极考虑将这种方法 纳入教学实践中,以提高英语报刊阅读教育的质量 和效果 。通过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促进课堂参与 和获得学生的积极反馈,“ 产出导向法”为英语教育 领域带来了积极的变革,为学生的未来学术和职业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Brown P ,Lee J.The Impact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on Learning Outcomes in English Language C ourses[ J ].Applied Linguistics,2019.40(2):257-275.

  [2]Johnson L A,Smith R E.Enhancing English Reading Com⁃ prehension through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Output-Ori⁃ ented Activities[ J ]. TESOL Quarterly,2018.52( 3 ): 567-589.

  [3]高岩.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院校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研究[ J].海外英语,2021(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