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国内外近十年思辨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基于 CiteSpace 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国内外近十年思辨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基于 CiteSpace 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

37

2024-04-07 15:25:10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是当代教育关注的重点。通过对 CNKI 和 WOS 文献数据库的分析,文章揭示了 2013 年至 2022 年国内外思辨教学研究的时空分布和研究热点演进

  摘 要 : 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是当代教育关注的重点。通过对 CNKI 和 WOS 文献数据库的分析,文章揭示了 2013 年至 2022 年国内外思辨教学研究的时空分布和研究热点演进。 国内思辨教学研究发展稳定,2018 年后进入深度发展。 国际研究整体持 续增长,2013—2017 年平稳增加,2018 年后蓬勃发展。 国内作者多独立发文,而国际少数高产作者形成了合作网络。 国内研究 聚焦思辨能力、外语教学、创新思维等,而国际关注的是教育、技能等方面,近年已逐渐多样化,延伸至软技能、专业发展等领域。

  关键词 : 思辨 ; 教学 ; 文献计量 ; CiteSpac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s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Teaching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Peng Qiao

  (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128)

  Abstract :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stands as a vital objective in modern educ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from the CNKI and WOS databases,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as well as the focal points,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critical thinking in teaching from 2013 to 2022.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domestic research on critical thinking in teaching exhibited stable development before 2018.transitioning into a phase of profound advancement thereafter.Conversely,international research displayed an overall increasing trend,with steady growth between 2013 and 2017 and rapid expansion post-2018.Domestically,in- dividual author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while internationally,a minority of prolific authors formed collaborative networks.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China encompasse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innovative thinking,etc.Internationally,the focus is on education,skills,etc.,which has diversified progressively,extending into areas such as soft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 critical thinking; teaching; bibliometric analysis ; CiteSpace

  思辨能力培养被普遍视为现代教育至关重要的 目标[1] 。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对思辨的兴 趣蓬勃增长[4] 。 思辨,又称批判性思维,涉及复杂 性思维[7],更需要推理和论证来评估信息或做出演 绎判断[2] 。思辨概念多维,常被视为发展逻辑推理 能力[3]、反思性判断能力[5],或者区分偏见与理性、 事实与观点的能力[6] 。 国内学者也持续关注思辨 教学,如 1998 年黄源深提出的“思辨能力缺席症”。

  此后,国内学术界焦点聚焦于外语专业学生是否缺乏思辨能力[18][8][15] 。 随着研究的深入,该领域探 讨不仅涵盖了以思辨 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理 论[16][9],还包括实际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实践研 究等[17]。

  近年来,思辨教学研究侧重理论差异与发展方 向,多采用定性分析。然而,定性分析方法在数据分 析方面有 限,缺乏统计证据。相较之下,CiteSpace 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知识图谱软件,广泛用于可视化论文分析,但在思辨教学领域较少应用。本研究选取近十年核心文献,借助 CiteSpace 进行统计分 析,为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新视角。

  一、数据来源

  文章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 ( CNKI) 和 Web of Science 英文期刊数据库(WOS) 作为文献检索来源。 在 CNKI,以“思辨”“批判性思维”和“教学”检索词 进行主题检索,时间范围为 2013 年至 2022 年,主要 选取 CSSCI 期刊。从 WOS 核心合集中,以“critical thinking”和“teaching”为主题,选取 2013 年至 2022 年的高相关性文献,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二、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方法是识别跨学科研究态势的主要 方法,而文献计量学方法具有定量分析的客观性、操 作上的高效率等优点[14] 。 本研 究采 用 CiteSpace 6.2. R3 软件,以“Author”“Institution”“Keyword”为 节点,分析文献的时间分布、合作关系、关键词共现 和聚类,绘制知识图谱等方面。

  三、国内外思辨教学研究时空分布概况

  ( 一) 发文时间分布

  研究相关文献的发表时间及数量分布能够直观 地揭示研究进程。本研究使用了 CiteSpace 软件对 在 CNKI 和 WOS 中获取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 得到 2013 年至 2022 年国内外思辨教学研究领域近 十年年度发文量的变化。

  可视化分析中 2013 年至 2018 年国内思辨教学 研究量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年均发表 34 篇以上 的论文,且在 2014 年和 2018 年都达到峰值,为 46 篇。在之后的年份呈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这表明 国内思辨教学研究领域已经经历了从发展初期 (2018 年之前) 到深入发展阶段(2018 年之后) 的过 渡。在深入发展阶段,学者们通过积累相关实践经

  验和理论知识,提升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与国内情况相比,国外思辨教学研究领域的情 况稍有不同。从 2013 年到 2017 年,国外研究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直至 2021 年达到峰值, 年度发文量达到 168 篇。这表明近十年国际研究经 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 : 探索期(2013-2017) 和快速 发展期(2017 年之后) 。在探索期内,国际研究保持 着相对稳定的发展,年均发文量在 28 至 46 篇之间, 这一期间,研究者们积极探索思辨教学领域,建立了 研究基础。然而,在 2017 年之后,国际研究进入了 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研究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受到 思辨理论实践的推动和国际教育需求的引领。大量 学者加入了研究领域,研究成果迅速增多,研究主题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总的来说,国内外思辨教学研究领域在近十年 内经历了一些发展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学者们对 于思辨教学的日益重视以及研究领域的持续扩展。 这一趋势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潜 力,深化了我们对思辨教育的理解和应用。

  ( 二) 文献作者分布

  分析作者合作关系有助于了解思辨教学研究领 域的高效率作者及其合作网。在图 1 中,节点代表 作者,连线代表合作关系。节点大小反映作者发文 量,连线粗细显示合作强度,网络密度揭示合作紧密 度。基于 CNKI 的检索结果和合作网络图分析,发 现: ( 1) 近十年,中国学者在思辨教学研究中较活 跃,但单人发文量一般不超过 10 篇,其中孙有中为 突出代表; (2) 合作研究较少,多为独立或小范围合 作,缺乏紧密合作网络。

1.png

  基于 WOS 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和合作网络图分 析,可得出: ( 1) 图 2 中,节点数(N = 323) 多于连线 数(E = 74) ,网络密度( Density = 0.002 2) 相对较低, 显示国际研究多为独立完成,合作较少; ( 2) Yuan Rui、Cebolla-cornejo、Peiro、Leiva-brondo、Perez-de- castro、Lopes、Domingguez、Morais、Silva 等几位作者 与他人合作较多,但多数作者独立发文,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特征。

  ( 三) 文章机构分布

  根据 CNKI 数据库分析结果( 图 2) 可知: ( 1) 近 十年国内思辨教学研究,有数所机构发文量大于 4 篇,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居前,其 他研究机构发文量多在 2~3 篇之间。 (2) 北京外国 语大学的发文量几乎占前五名发文总量的一半,显 示其在思辨教学研究中的显著地位。 (3) 机构共现 图节点分散,节点连线稀少,暗示合作关系较弱,合作作者主要来自同一地区。

2.png

  根据 WOS 数据库中分析结果( 图 2) 显示 : N = 327( 网络节点数为 327 个) ,E = 111( 连线数为 111条) ,Density = 0.002 1( 网络密度为 0.002 1) 。可以 看出,目前思辨教学研究的机构及其之间的合作关 系具有 以下特点: ( 1)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教育大学) Universitat Politecnica de Va- lencia( 瓦伦西亚理工大学) ,Constantine the Philoso- pher University in Nitra( 智者康斯坦丁大学) 等在思 辨教学研究上表现突出。 (2) 大多数合作发生在高 校之间,其他机构合作较少。 ( 3) 研究机构分布广 泛,遍及亚洲、美洲、欧洲等,表明国际对思辨教学的 关注逐渐普及。 (4) 现有研究机构尚未形成紧密合 作网络,国际合作仍显分散。

  四、国内外研究演进脉络与热点主题分析

  学术研究中,关键词不仅反映领域焦点,还揭示 研 究 热 度 和 方 向。 本研究将标准 化 数 据 导 入 CiteSpace,时间跨度从 2013 年至 2022 年,保留 Top N = 50.选用“Keyword”节点,生成关键词共现图并 进行聚类分析,揭示研究热点分类。节点大小与关 键词频次相关,连线表示共现频次。 同样在关键词共现图的基础上做 时 区 图,可显示研究热点发展轨迹。

  ( 一) 国内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

  基于 CNKI 数据,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 3) 显示, 2013 年以来,频次超过 5 次的关键词包括 : 思辨能 力、外语教学、大学英语、培养、培养模式、大学生、英 语专业、创新 思 维、信 息 素养、教 学模 式、课程 思政等。

3.png

  综合关键词频数和时间线图( 图 4) ,国内思辨教学热点主题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

4.png

  1.思辨能力

  关键词包括认知语言学、自我认同、跨文化交际 能力、英语教学、人工智能、ChatGPT 等。 思辨能力 一直是这段时间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 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因子分析思辨能力、思辨策 略、ChatGPT 赋能高阶思维能力等方面。如焦建利 等指出 ChatGPT 有助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等[10]。

  2.外语教学/ 教育

  涵盖教材、课程思政、思辨性阅读、思辨力培养、 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全人教育等。研究涉及英 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思辨的关系、教师思辨能力的研 究等方面。如叶譞等人针对提升高校英语教师思辨 能力提出的具体建议等[20]。

  3.英语专业

  关键词包括培养、教学模式、英语写作、媒体融 合等。研究者研究了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模式,调 查了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关注教材编写中思辨能 力的体现。如徐锦芬等人分析了德国英语教材思辨 能力的具体体现及对国内教材编写的启示[19]。

  4.创新思维

  关键词包括创新思维、对话教学、核心素养等。研究者辨析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关注对话教 学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作用。如陆云等人探讨了对 话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作用等[12]。

  5.培养模式

  关键词包括教学改革、大学生、实证研究、元分 析等。研究者构建了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如穆从军 提出了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并分析了有效性[13]。

  6.课程思政

  关键词包括思政要素、主题统领、三位一体、口 译教学、课堂设计、语言能力等。研究涉及课程思政 元素的挖掘 ; 课程思政、思辨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 等。如刘正光等人探讨了如何通过主题统领下的二 次开发,实现课程思政、思辨能力与语言能力三位一 体的人才培养[11]。

  ( 二) 国际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

  根据 WOS 数据,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 4) 显 示,热门关键词包括 : 思辨( critical thinking) 、教育 (education) 、技能( skills) 、高等教育( higher educa- tion) 、学 生 ( students ) 、思 辨 能 力 (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是学者们关注较多的方面。

  研究将标准化数据导入 CiteSpace 软件,生成了 2013 年至 2022 年国际思辨教学研究的时区图( 图 5) 。时区图通过一系列垂直带展示了研究的时间 演进,从左到右按时间顺序排列。 图 6 清晰呈现出 研究热点及演变过程,分析显示 : 2013—2018 年,学 者主要研究思辨教学、学习者、学生、语言、模式等 ; 自 2019 年起,研究方向拓展至 soft skills( 软技能)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专业发展) 、literacy(读写能 力) 、blended learning ( 混合学 习) 、environments ( 环 境) 等更深入的发展领域。

5.png

  五、结论

  本研 究 以 CNKI 和 WOS 文 献 为 样 本,运 用 CiteSpace 知识图谱工具,深入探究国内外思辨教学 研究的时空分布和热点演进,为思辨教学领域发展 提供启示。 研 究 显示 : 国内研究相对稳定,但 自 2018 年后逐渐减少,标志着国内研究步入深度发展 阶段 ; 国际研究不断增长,特别是受国际教育需求影 响,呈现蓬勃态势。作者合作与机构分布方面,国内 虽有众多学者研究但合作薄弱,国际少数高产作者 构建了合作网络,这反映了国内外合作模式和机构 合作程度的差异,也启示国内研究者在合作中探寻 更多机会。研究热点揭示国内聚焦思辨能力培养、 外语教学和创新思维等 ; 国际聚焦教育、技能等领 域,近年扩展至软技能、专业发展,反映了对综合素 质培养更深层次的关注。未来可深化理论探讨、探 寻实际应用效果,跨领域研究思辨教学关联,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

  [1]Behar-Horenstein L S ,Niu L.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Higher Education :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1.8(2) : 25-41.

  [2 ] Ennis R H. Critical Thinking: A Streamlined Conception[J].Teaching Philosophy,1991.14( 1) : 5-25.

  [3]Hallett G. Logic for the labyrinth :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

  [4]Kennedy M ,Fisher M B ,Ennis R H.Critical Think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Needed Research[J].Educational Values & Cognitive Instruction Implications for Reform, 1991( 16) : 14-17.

  [5]Kitchener K.Mathematics ,Football & Music :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Students [J].Mathematics in School,2008.37( 1) : 2-6.

  [6]O’Neill J.Decolonization and the ideal speech community: Some issue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Critical theory and public life,1985( 17) : 57-76.

  [7]Ruggiero V.Beyond feelings[J].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 ing,2003(6) : 40-42.

  [8]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 再谈“思辨缺 席”[J].外语界,2010( 1) : 11-16.

  [9]贾光茂.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思辨英语教学[J].外语教 学理论与实践,2023.183(3) : 49.

  [10]焦建利,陈婷.大型语言模型赋能英语教学 : 四个场 景[J].外语电化教学,2023(2) : 12-17.106.

  [11]刘正光,郭应平,施卓廷.主题统领二次开发实现课程思 政、思辨能力与语言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新目标[J].外语 教学,2023.44(4) : 56-62.

  [12]陆云,丁波.基于对话教学的学生批判性思维生成探 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9) : 3-6.

  [13]穆从军.读后创写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及其有效性研 究[J].外 语 教 学 与 研 究,2023.55 ( 2 ) : 225 -237. 319-320.

  [14]邱均平,余厚强.跨学科发文视角下我国图书情报学跨 学科研究态势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5) : 5-10.

  [15]任文.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缺席”还是“在 场”? 兼论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外语专业教育过 程——— 以英语演讲课为例[J].中国外语,2013.10( 1) : 10-17.

  [16]孙有中.外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5 (2) : 1.23.

  [17]王艳.思辨听力 : 理据,框架与操作[J].中国外语,2015 (2) : 80-85.

  [18]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 外语学刊,2006(5) : 76-80.

  [19]徐锦芬,朱茜,杨萌.德国英语教材思辨能力的体现及对 我国英语专业教材编写的启示[J].外语教学,2015.36 (6) : 44-48.

  [20]叶譞,黄清贵.福建省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师思辨能力调 查及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 18( 1) :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