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 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用能力调查与分析论文

《 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用能力调查与分析论文

3

2024-03-11 15:32:4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从实施言语行为、理解会话含义和实施程式话语三个层面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者的语用能 力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

  摘 要:从实施言语行为、理解会话含义和实施程式话语三个层面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者的语用能 力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语用测试分析显示,学习者的语 用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性:女生优于男生;二语水平高的学生优于二语水平中等或较差的学生;二语水平中 等与较差的学习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可行性方案和 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语用能力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agmatic competence of college E nglish learners in implementing speech act , understanding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implementing routines. The result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 cate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of college E nglish learners was at intermediate level. P ragmatic test analysis showed that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emale students outper⁃ formed male students; Students with high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outperformed those with moderate or poor level.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earners with medium and poor E nglish proficiency.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 the paper proposes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 nglish course. Key words: C ollege E nglish; non-E nglish maj or; P ragmatic C ompetence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 大学英语的 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 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 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经 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是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培养其英语语用 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对《大学英语》学习者语 用能力的研究并不充分,与学习者语用能力评估相

  关的研究在研究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不足 。基 于此,本研究以学习者的语用表现为研究个案,探 究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现状、评估性别、英语水平等 变量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何谓语用能力? 有学者将语用能力视为一种 知识 性 能 力,如 Chomsky ( 1980 ) 、C anale ( 1983 ) 、 Bachman(1990) 。也有学者将语用能力视为言语行 为 能 力,如 Leech ( 1983 ) 、Rose ( 1997 ) 、Kasper(1998) 、冉永平 ( 2006) 、陈新仁 ( 2009 ) 。研 究 认 为,语用能力应强调交际双方在交际中得体运用和 理解语言的能力。

  如何测试和评估语用能力? Kasper 认为,语用 能力测试可从三方面入手:①言语行为;②会话含 义;③程式话语[1] 。Farhady 采用选择填空问卷,测 试学生在请求、争执、建议等言语行为能力,发现学 生语 用 能 力 受 性 别、母 语、国 籍、专 业 等 因 素 影 响 [2] 。Hudson 等人设计六种语用能力测试方法:书 面话语填充任务、话语角色扮演任务、多项选择话 语填充任务、听说话语填充任务、话语自我评估任 务、角色扮演自我评估任务[3] 。Rover 从习惯用语、 会话含义、言语行为三方面设计基于网络平台的语 用能力问卷,并验证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4] 。刘建 达(2006) 设计三套测试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 试卷,涵 盖 请 求 和 道 歉 两 种 言 语 行 为 。姜 占 好 (2009) 认为可从语用知识的测试和言语行为实施 的评估两方面评估中国大学生的语用能力。

  梳理发现,目前英语语用能力测试研究大多面 向母语为非汉语学习者 。鉴于文化在语用能力测 试中的巨大作用,适合外国文化的语用能力测试不 一定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 。因此,有必要从本土化 的学习情况出发,设计一套适合中国《大学英语》学 习者的语用测试问卷 。在讨论语用能力的影响因 素方面,国内鲜有研究探析语言水平变量对学习者 语用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将重点分析三个问题:① 《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用能力水平如何? ②学习者的中介语语用能力水平是否因性别变量 的不同而异? ③学习者的中介语语用能力水平是 否因英语水平变量的不同而异?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从中国民航大学在校生中随机抽取《大学英 语》课程选修学生 329 名,其中男生 200 人,女生 129 人;覆盖全校主要专业:航空工程、空中交通管 理、会计学、油气储运、材料物理、电子通信、物流、 工商管理。

  (二)研究工具

  1 . 定量研究工具是采用一套测试问卷,分别从 实施言语行为、理解会话含义以及实施程式话语三 方面测试学习者的中介语语用能力 。问卷 A 属于书面话语填充任务,检验受试的言语行为表达能 力,问卷 B 和 C 属于多项选择话语填充任务,分别 测量受试理解会话含义和实施程式话语的能力。

  2. 定性研究工具采用一套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内容包括影响会话含义理解、影响言语行为实施、 影响程式话语实施的个人因素等方面,随机抽取 20 名参加问卷测试的学生进行访谈,每人 20 分钟。

  (三)数据收集

  1 . 定量数据的收集 。发放问卷 360 份,剔除无 效卷 31 份,获得有效问卷 329 份 。问卷 A 共计 30 道题,每题 5 分 。首先制订问卷 A 的评分标准,然 后由两名外教进行分组评分,每道题的平均值为该 受试的真实得分,如评分结果组间差异达到 2 分以 上,则增设一名中方教师进行仲裁 。问卷 B 和 C 均 分别设置了 20 道选择题,每道题计 1 分。

  2. 定性数据的收集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 20 名参加前期问卷测试的学生进行半结构式 访谈,时间为 20 分钟/人。

  ( 四)数据分析

  1 . 定量数据的分析采用 SPSS 软件,首先对三 份问卷 A , B , C 进行信度检验,三份问卷 Alpha 值均 大于 0.79 , 总量表 Alpha 值 0.928 , 说明量表信度较 好 。在分析过程中,对学习者的中介语语用能力情 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不同性别学习者在中介 语语用能力水平上的异同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方 法,对二语水平高、中、低三组实验对象在中介语语 用能力水平上的异同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

  2. 定性数据的分析根据访谈记录,将结果录 音、撰写文字,根据重复率进行概括、分类,是定量 分析的有效补充。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学习者中介语语用能力的总体情况

  为了解受试语用能力在不同量表上的水平,笔 者对受试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见表 1. 如表 1 所示,本研究中的中介语语用能力测试 包括三个分量表,考察受试的言语行为实施能力、会话含义理解能力、程式语言实施能力 。表 1 显示 受试在三个量表中的中介语语用能力和整体测试 的均值及标准差,可得结论:受试的中介语语用能 力在三个量表和总量表中均处于中等水平 。该结 果与 Rover[4] 的研究结论一致。

1.png

  (二)基于性别变量的学习者中介语语用能力 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个体差异对学习者中介语语用 能力发展的影响,文章依据性别变量,采用 SPSS 独 立样本 T 检验,论证受试的中介语语用能力在每个 语用能力分量表和总分量表上的差异性,统计结果 见表 2.

  从表 2 可以看出,受试的中介语语用能力处于 中等水平,并因性别变量而产生显著差异,女生的 中介语语用能力显著高于男生 。与男生相比,女生 在言语行为实施、程式语言实施分量表(会话含义 理解分量表除外,显著性 p 值为 0.093) 上的中介语 语用能力表现显著优于男生,差异的变化模式为女 生>男生。

2.png

  (三)基于英语水平变量的学习者中介语语用 能力研究

  为进一步探讨个体差异对学习者中介语语用 能力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学习者英语水平,采 用 SPSS 单因子方差分析法,论证受试中介语语用 能力的差异性 。在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进行分组 时,以受试( 329 人)的大学英语四级分数为依据, 将成绩前 30% 和后 30% 的受试划定为高分组、低分 组,其余为中间组 。笔者先以高、中、低三组的分数 为自变量,以中介语语用能力总量表及 3 个分量表 为因变量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3.

3.png

  由表 3 方差分析 F 统计量显著性表明,三组受 试在言语行为实施、会话含义理解、程式话语实施 分量表以及中介语的语用能力总量表方面均存在 显著差异(p 值均小于 0.05) 。方差同质性检验结果 显示各因变量显著性 p 值均大于 0.05 , 因此本研究采用 Scheffe 法进行事后多重检验 。表 3 显示,高分 组的均值显著高于中间组和低分组,中间组和低分 组的均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这表明,中介语的语用 能力在不同二语水平的受试身上呈现不同的影响:

  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在各个分量表和语用能力总量表上的语用能力表现均显著优于英语水平中等 和较低的学习者;英语水平中等和较差的学习者在 中介语语用能力总量表和各个分量表的语用能力 表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化模式是高分组>中 分组、低分组。

  从表 3 还可看出,中分组和低分组的语用能力 组间差异不显著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 方面,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发现,学习者语言水平和 中介语语用能力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另一方面,本 研究中分组和低分组是按照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划 定,在语言知识方面两组受试存在高低之分,但可 能在语用能力方面,大学英语四级成绩还不足以达 到完全区分中分组和低分组的标准。

  五、结语

  本研究聚焦《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的 评估问题,结合性别、英语水平等因素,通过分析学 习者在实施言语行为、理解会话含义和实施程式话 语三方面的语用表现,讨论学习者的中介语语用影 响因素和发展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与男生相 比,女生在言语行为实施、程式语言实施分量表以 及语用能力总量表上的中介语语用能力表现显著 优于男生 。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在中介语语用能 力总量表和各个分量表的能力表现上,均显著优于 英语水平中等和较低的学习者;英语水平居中和较 差的学生之间则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本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有 一 定的启示作用: ①《大学英语》要注重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的 培养 。戴伟栋等人赞成通过课堂教学,增加语用输 入,实现提高学习者语用意识的效果[5] 。在缺乏目 标语真实语境的情况下,显性课堂语用教学比自然 接触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语用能力 。② 在《大学英 语》培养体系中,加入语用学选修课的建设 。英语的语用能力不会随着学习者的英语语言能力的提 高而提高,语用知识的传授和语言知识同步进行, 也有助于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深入理解目 标语形式背后的交际功能 。③改革考核方法,加入 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考核 。韩宝成、黄永亮开发了 中国英语语用能力量表,将语用能力定义为语言使 用者结合特定语境、应用不同策略、理解和表达交 际意图的能力[6] 。在《大学英语》考核上,可参照语 用能力量表,同时兼顾口语和书面语的考核,口语 考试不仅要测试学习者语言表达的准确度,还要测 试语言交际的得体程度。


参考文献:

  [1] Kasper G. Four P erspectives on L2 Pragmatic Development [ J ] . Applied Linguistics , 2001 ( 22 ) : 502-530.

  [2 ] Farhady H. Justification ,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Functional Language Testing [ D ]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1980.

  [3] Hudson T , Detmer E , B rown J D. A Framework for Testing Cross-cultural P ragmatics [ M] . Honolulu: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C urriculumC enter,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 1992 : 107.

  [4] Rover C. Validation of a Web-based Test of ESL Pragmalinguistics [ J] . Language Testing ,2006 ,23 (2) :229-256.

  [5] 戴伟栋,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 J] . 外语界,2005(1) :2-8.

  [6] 韩宝成,黄永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语用能力的界定与描述 [ J ] . 现代外语,2018 ,41(1) :91 - 100 ,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