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的学习成效调查———学生视角论文

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的学习成效调查———学生视角论文

4

2024-03-04 15:32:2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 文章对国内某重点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N = 55) 进行了调查,从学生视角探究了在大学英语读 写课程中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的成效。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摘 要 : 文章对国内某重点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N = 55) 进行了调查,从学生视角探究了在大学英语读 写课程中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的成效。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感知有用性、自我效能、情感和行为四个维 度均对阅读圈持积极态度,他们对阅读圈模式的新颖性及其可以有效提升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小组合作 方面都给予了肯定。 同时,学生反馈也揭示了在阅读圈模式本土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文章的研究发现 对大学英语读写类课程设计和英语读写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 大学英语 ; 阅读圈 ; 学习成效 ; 合作学习

  Abstract :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conducted with 55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a pres- tigious university in China,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Reading Circles in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Reading Circles regarding usefulness,self-efficacy,emotion,and behavior.They recognize the novelty of the reading circle model and its ability to effectively enhance language learning,critical thinking,and group cooperation.At the same time,students’feedback also revealed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during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Reading Circles.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may hav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for EFL class design and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 college English ; Reading Circles ; effectiveness ; collaborative learning

  一、引言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大 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 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部高 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 [1] 。在“互 联网+”与实体教育虚实融合的育人空间中,学生的 学习方式、知识内容来源均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 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组织已经难 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 养成。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由注重课堂讲解向通过精心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与合作学习的转向是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的不 足之处,阅读圈( Reading Circles) 作为一种 以学生 为主导、注重生生合作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Daniels,2002) [2] 。 阅读圈英语教学模式由美国学 者 Harvey Daniels 在其专著《文学圈 : 读书俱乐部与 小组中的声音和选择》中正式提出。 多数情况下, 阅读的内容是文学作品或故事体裁的作品,因此,阅读圈有时又被称为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s) 。

  鉴于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在英语母语教学中, 特别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批 判性阅读能力方面取得成功的先例 ( Beradowski, 2013; 沈红丹,2012) [3-4],国内外学界陆续从理论和 实践层面展开研究,将阅读圈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 作为外语的语境中( 杨艳,2021; 周开林、郑燕飞、吴 青,2021) [5-6],其中 Seburn(2016) [7]提出了学术阅 读圈(Academic Reading Circles) 的概念,以更好地 满足学术英语课程中的学生需求。然而,文章作者 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除了阅读圈模式理论评价 类的研究,应用类研究多集中在初、高中和本科英 语专业的课堂中,对大学英语关注尚不足。 另外, 阅读材料多聚焦文学作品,鲜有涉及其他文体( 如 : 议论文、学术论文) 的教学实践。 同时,实证研究匮乏,急需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基于此,文章旨在从学生视角探究大学英语读 写课程中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的成效,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

  1.学生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的态度如何?

  2.学生认为阅读圈教学模式有哪些益处?

  3.学生认为阅读圈教学模式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F62BFE5B-318C-4014-8819-A5AA414A265F.png

  二、研究方法

  ( 一) 背景

  文章在国内一所顶尖研究型大学进行,依托的 课程为《英语阅读与写作》,该课程属于非英语专业 本科生公共必修课(2 学分,32 学时) ,教学内容为 英语议论文阅读和写作。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文 章第一作者发现课程主要问题体现在学生课堂参 与度低、课程获得感不足。具体表现为学生过度依 赖教师讲解,对文本信息的处理仍然停留在词汇、 语法等语言知识层面,难以针对文本的意义和内涵 进行批判性阅读并形成新知完成写作。 因此,文章 第一作者在《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中尝试使用了阅读圈教学模式。

  ( 二) 研究对象

  文章选择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受试,共有 55 名 学生参与了本研究,他们来自《英语阅读与写作》两个教学班。受试来自不同年级,其中 74.5%为大一学生,7.4%为大二学生,14.5%为大三学生,3.6% 为大四 学生。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还对自愿报名的六名 (学生 A~学生 F) 受试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反馈。

  (三) 工具和数据收集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改编 自 Su et al.(2019) [8],从四个维度调查受试对阅读 圈教学法的态度,分别是感知有用性、自我效能、情 感、行为四个维度。感知有用性调查受试在多大程 度上认为阅读圈活动对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 如 : 阅读圈活动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 自我效 能调查受试在多大程度上有信心完成阅读圈的相 关活动( 如 : 我认为我可以理解阅读圈活动中阅读 的文章) 。情感因素聚焦受试在这项合作学习活动 中的积极情感( 如 : 阅读圈是一项有趣的英语学习 活动) 。行为因素则涉及受试的实际参与程度( 如 : 我积极帮助组员修改、编辑任务单) 。 问卷采用李 克特五级量表形式,选项 1~5 分别代表从“非常不 同意”到“非常同意”。 第二部分设置了一个问题, 以收集调查对象参与后续访谈的意愿。第三部分 收集受试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院系和年级。为 了确保受试对问卷各题项理解的准确性,问卷语言为中文。

  2.半结构化访谈

  出于三角检验和深入分析的目的,文章还采用 半结构化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邀请受试参与后续 深入访谈。六名受试分别接受了单独访谈,每次访 谈持续 40 至 60 分钟。访谈的初始问题包括“与传 统的英语学习方法相比,阅读圈教学模式有哪些优 点和缺点?”“在五个角色中,你认为哪个角色最有 收获? 为什么?”“你对小组合作的经历有什么感 受?”“你认为阅读圈的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等,根 据被访者的回答,会相应提出后续问题,使他们进 一步阐述他们的观点。访谈均采用被访者的母语 ( 中文) 进行,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交流。为了信息 准确,经访谈对象同意,访谈中采用笔记加录音的 形式。访谈后,研究者对访谈录音进行转写并编码整理后进行主题分析。

  ( 四) 数据分析

  问卷分析通过计算四个维度和各个维度下面每个题项的均值来完成。访谈数据的分析采用主 题分析法。首先,文章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分别对 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反复阅读,确定重复出现的主 题。然后,再对重复出现的主题进行多次比较归 类,直至形成最终的分类。最后,文章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可信度检查。

5F85BE48-FE2C-4d51-B33A-DB9C4A79AEAF.png

  三、结果

  ( 一) 问卷

  对问卷数据,首先计算了感知有用性、自我效 能、情感、行为四个维度的均值。结果显示,在反应 受试对阅读圈活动整体态度的四个维度中,“感知 有用性”得分最高(4.35) ,其次是“情感”(4.2045) 、 “自我效能”(4.1964) 和“行为”(4.076) 。所有四个 维度的均值都超过了 4 分( 同意) ,表明学生对阅读圈的整体态度是积极的。

  另外,又分别统计了各个维度下面每个题项 (共 18 个题项) 的均值。从各维度单项均值统计结 果可以看出,“感知有用性”和“情感”两个维度中的 所有题项得分都超过了 4 分。而在“自我效能”维 度中,“在 阅读 圈 中,我能给 同伴提供建设性的反 馈”这一题项以及“行为”维度中的“我积极帮助组 员修改和编辑他们在阅读圈中负责的内容”和“我 经常指出组员的错误”这两个题项的得分均低于 4 分。这显示出阅读圈活动中的同伴反馈还有改进 空间,而且小组成员之间互助修改及指出错误的实际参与度较低。

  ( 二) 主题分析

  1.新颖性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同,在阅读圈中,课 堂的主导角色变成了学生,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 用,这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课堂体验,比如 学生 C 反馈: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比较活泼、有趣, 它没有传统模式下那种死板的感觉,我们更感兴 趣,参与起来会更加主动积极。”学生 D 表示: “更能 调动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因为它不是教师的单向 传授,而是需要你自己去根据你分配到的角色主动 去看文本,努力去理解它。”

  2.有用性

  访谈结果显示,阅读圈在多个方面提高了学生 的能力。在“有用性”这个主题下,主题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三个子主题,“有用性”分别体现在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小组合作三个层面。

  语言能力的提高被受访者多次提及,具体体现 在词汇、语篇理解和口语三个层面。首先,阅读圈 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词汇方面非常有帮助,不仅可以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使学生能够理解单词使 用的具体语境和常用搭配,比如学生 A 提到: “我通 常会通读文章,将我不熟悉的词标出来。然后查字 典,将这些词的意思带回文章中进行阅读。”学生 C 也有类似的反馈: “在圈读完之后,我会查一下词典 上的意思,然后做一些筛选,一般会剩下两种类型 的新词。一种是对整篇文章或句子的理解很重要 的词,另一种是用法和意义丰富的词。”第二,访谈 也显示,阅读圈模式对学生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非 常有帮助,受访者多次提到: “我想要完成我的工 作,首先我就必须要把这个文章好好读完才能完成 相应的任务,实际上督促了我去更认真地理解和阅 读( 学生 F) 。”最后,由于在阅读圈模式下小组内成 员们一起阅读交流,很多受访者提及了阅读圈对自 己口语能力的提升作用。 比如学生 A 表示: “在日 常学习中没有太多练习口语的机会,以前在中学阶 段我对口语表达也没有那么关注。 阅读圈给了我 一个练习口语的机会,表达我的观点。”

  阅读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很多受访 者在访谈过程中提到这一活动也极大地提升了他 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 A 结合自身经验,分享 了她关于阅读圈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观 点: “我觉得一篇文章可能只是代表一个人或者是 一类人的看法。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并不是说要全 盘接受作者所有的观点。Connector 这个角色让我 有机会就某一主题拓展阅读,多方查找观 点。 当 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在吸纳其中一些观 点的同时,大胆提出自己的一些不同观点。”

  阅读圈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合作阅读。 总体来 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小组合作的体验是积极的: “整 个小组都有很好 的体验。”( 学生 A) “作为一个小 组,大多数学生可以从分工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并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学会合作。这也是阅读圈的一 个重要优势 :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与同一组学生交 流,遇到问题也可以相互沟通。”“在课堂上,我们在 小组讨论中非常活跃,因为总会有新的观点出现。” ( 学生 B)

  3.存在的问题

  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也提到了一些阅读圈活 动现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外部约束管理及不 同角色任务量差别较大两个方面。

  由于阅读圈活动以学生为主导,旨在调动学生 内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批判性阅读 能力,活动中较少涉及考核类内容从外部对学生学 习进行约束管理。学生 C 和学生 E 都表示希望增 加对单词的强制性要求: “高中学英语主要靠老师 讲授,他会让我们去刻意背诵一些单词短语。 虽然 说这好像是一种死记硬背,但是那些背过的东西确 实会留在你的脑海里。记忆是手段,应用是结果, 我感觉这种模式会不会更好一点。”“我觉得想要提 升使用生词的能力更多还要靠上课,那种比较传统 的讲授帮助更大。特别是配上考试之后能让我掌 握生词,因为毕竟这还是一个半强制性的东西。”学 生 F 提出了他希望在阅读圈中增加强制性课后作 业的观点: “如果要说不足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在 课后的那种落在笔头上那种任务可以再适当增加 一些。课上学了很多东西,课下如果不强化练习, 我感觉好像很容易就忘了。”

  另外,受访者提到阅读圈活动中五个角色的任 务量差别较大。学生 E 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比了角 色之间的差异: “似乎只有总结者需要阅读全文以 非常好地帮助我理解文本。其他几个角色实际上 不把全文看下来,也可以完成相应的任务,可能每 个角色之间差别比较大。”学生 A 和学生 D 也都有 相似的反馈,他们认为作为单词大师或文段分析者 要比其他角色更容易,工作量较少。

  四、结论

  阅读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阅 读自主权与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文 章从学生视角探究了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采用阅 读圈教学模式的成效。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 阅读圈模式的整体态度是积极的。他们认为阅读 圈活动对英语学习有帮助,有信心完成阅读圈的相 关活动,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是积极的,而且可以实际参与到阅读圈活动中。学生对阅读圈模 式的新颖性及其可以有效提升语言能力、批判性思 维和小组合作方面都给予了肯定。 同时,从学生的 反馈中可以关注到阅读圈模式本土化过程中需要 注意的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聚焦如何更加 合理地平衡不同角色的任务量,将提升学生内在自 主学习动力与外部约束管理相结合,在同伴反馈过 程中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 效果和课程获得感。


参考文献 :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 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 [M].北京 : 高等教 育出版社,2020.

  [2 ]Daniels H. Literature circles : Voice and Choice in Book Clubs and Reading Groups[M].2nded.Portland,ME: Stenhouse,2002.[3] Bernadowski C. Improving the reading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 Using literature circles to learn about content reading[J].I-manager’s Journal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13.3(3) : 16-24.

  [4]沈红丹.美国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圈圈教学 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8) : 124-127.

  [5]杨艳.“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对非英语专 业大学生阅读态度的影响研究[J].科教文汇,2021 ( 1) : 176-177.192.

  [6]周开林,郑燕飞,吴青.“阅读圈”文学体验 阅读模式的构建 : 反馈与反思[J].苏州教育学院学 报,2021.24( 1) : 104-108.

  [7]Seburn T.Academic Reading Circles ( Print edition ) [M ]. CA: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2016.

  [8]Su Y,Li Y,Liang J C,et al.Moving litera- ture circles into wiki-based environment : the role of online self-regulation in EFL learners’attitude toward collaborative learning[J].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19.32(5) : 55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