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与翻译技巧研究论文

2024-02-29 15:35:2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英语翻译并非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需要在翻译中充分考虑英语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等因素,才能 保证翻译的即时准确,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
摘 要 : 英语翻译并非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需要在翻译中充分考虑英语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等因素,才能 保证翻译的即时准确,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 因此,在英语翻译中需要将人的因素作为出发点,以跨文化视角 转换为基础,灵活对英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与介词等进行转换,并注重虚实转换,确保翻译出满足读者 语言表达习惯的译作,将翻译的价值和魅力充分表现出来。文章首先概述了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重要性与根源,然后介绍了具体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 : 英语翻译 ; 跨文化视角转换 ; 翻译技巧
Abstract : English translation is not a simple language conversion,and it needs to ful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its na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other factors,in order to ensure an instant and accurate translation,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effect.Therefore,in English translation,on the basis of cross-cultural transformation,it is necessary to take human factors as the starting point,flexibly convert English nouns,verbs,ad- jectives,adverbs,prepositions,etc.,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version of virtual and real,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translation could meet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habits of readers,and fully demonstrate the value and charm of the translation.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importance and roots of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and then introduces specific translation techniques.
Key words : English translation ;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 translation skills
一、引言
在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影响下,英汉两种语 言的表达形式大有不同。英语翻译中要在跨文化 基础上对语言整合,要求译者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语言表达方式,利用一定的翻译技巧与转换方 式,确保将英语原文用汉语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不会让人产生歧义与误解。在跨文化视角下进行英语翻译,主要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 虚实转换等方面入手,能 够 解决部分英语翻译问题。
二、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重要性
翻译并非简单对两种语言进行词与词的转换, 而是要对原作进行忠实再现,即在另一种语言与环境下最大限度与原作及其风格相接近。 当然,也不能为了忠于原作忽视了译者风格,这是因为每个翻 译家的风格都不相同。每种语言都受到特定文化 背景的影响,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形成独特表达方 式。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行为,通过视角转换的翻译 技巧,能够让译文更具可读性与连贯性,确保源语 与译语在语义上尽量保持等值,让译语与目标语在 表达习惯上尽量相符。视角转换的范围很大,在翻 译中应从各自语言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出发,确保译语传递的信息与源语尽量保持相同。
三、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根源
( 一) 地域与自然环境差异
地域文化对语言表达影响很大,是在特定区域 内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传统,如地方民俗、传统习 惯等。通常来说,传统文化表现出稳定性、独特性 等特征,环境的差异会导致文化有所不同,且地域 文化也影响人们说话方式和对事物的认知。对英 语语言国家来说,其语言上有浓郁民族色彩,如地 理上的不同,会导致英国人在理解汉语古诗词时存 在较大偏差[1] 。从深层次角度分析,特定语言环境 下某些事物往往带有丰富延伸含义,若是处在其他 语言文化氛围下,则很难将真正含义表达出来。基 于此,英语翻译时应该关注各民族特点与地域文 化,采用适宜的翻译技巧,才能提高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 二) 社会与历史背景差异
历史渊源不同会导致人们生活态度、举止行为 等的不同,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 中,会对语言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我国社会背景、 历史进程与英美国家完全不同,如中国以综合性思 维为主,讲究整体和谐,动词在句子结构中处于核 心地位,按照时间顺序逻辑,多采用“流水型”句式 结构。但英美国家人们则为分析性思维,即按照 “由一到多”进行分析,主语和谓语属于英语文章中 的重点,并利用短语、从句等,从主到次采用“树杈 型”句式结构[2] 。如此一来,英汉两种语言承载的 文化内涵也存在巨大差异,并在各种谚语、习语等 英汉互译中表现最为明显。为了提高翻译效果,就要选择跨文化视角转换翻译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与表达习惯,合理改变原文翻译内容,这样的翻译才能准确达意,也让句式更加顺畅。
(三) 文化背景差异
英语翻译不仅要熟练掌握语言,而且需要熟悉 两种文化,只有词语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存在 意义。文化并非抽象的事物,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 技能等发展文化,语言上表现不同,文化上也有各 自特点。翻译过程就是英汉语言在思维上的互换, 确保实现合理、准确的表达,是一种跨文化活动,需 要处理好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3] 。汉语属于 表意文字,注重形意结合,有着可解性与形象性特 征,但英语是表音文字,有着不可解性与抽象性特 征,在翻译时需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才能对文化内涵有准确的理解。
( 四) 生活习惯差异
地域文化不同,人们也表现出不一样的生活习 惯。 以中英两国为例,地处东西两个半球的两国人 民生活习惯迥异。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其词汇的 形成都源于人们日常劳作与生活,如英 国 四面 临 海,因此习语大多与水有关,常见的有 all at sea,to rest on one's oars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在翻译时如果一味强调每个单词的含义,选择直译 的手段,则不能将英语的文化内涵准确地翻译出 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翻译中转换好英汉 两种文化视角,特别是对英语的文化要有深入理解,选择意译法表达其真实的含义。
四、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与翻译技巧
( 一) 名词转换技巧
翻译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关键在于对英语句法 的真正理解与掌握。英语句子通常只能有一个谓 语动词,因此会采用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等方法来 保证句式的语法正确。而汉语则不强调这些,可以 随意使用各种动词,常见的形状、特征、态度等名词 通常能够转换成英语对应的词性,也可以有名词转 用的副词、形容词等。汉语中动词使用比较频繁, 可以通过对英语文章中的名词做出变化,用作动词 使用,如 to have a rest 中的 rest,make no mention of中的 mention,pay attention to 中的 attention 等。这些都是中心词,在英语句子中当成名词使用,反映 了某个具体的动作。一些名词表现出动作特征,可 以在翻译中直接视之为动词,如“Robo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uter space.”这句 话表达的意思是“外太空探索中机器人得到了广泛 应用。”英语中部分动词意义很难通过汉语动词完 成阐述,实际表达时不仅译文内容上与英语原文有 出入,整体上也显得不连贯,则需要将英语动词转 移为 中文名词[4],如 aim ,act ,affect ,direct ,run, work 等。在翻译中名词用作副词的时候,其中部分 名词、短语若表达的一些特殊含义,并与句子部分 内容存在各种逻辑关系,需要在翻译时注意变为副 词及其状语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句子中的名词意 义将发生变化。如“她试图用热情款待来掩盖个人 的窘态。”用英语表述就是“She covers up her embarrassment with the enthusiasm of her hospitality. ”
( 二) 动词转换技巧
英语翻译中动词经常被转译成汉语名词,这样 会导致出现很多名词派生的动词,译成汉语的过程 中无法用对应动词进行表达[5],这种情况可以利用 汉语名词,采用译为名词的方法。根据译文语法结 构、词的搭配情况,确定是否采用这种此类转换方 法,否则直译成动词将导致行文不畅,并出现语法 错误。如“Tom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what they did in the critical moment.”这句话可翻译为“关键时期 他们的行为让汤姆产生了深刻印象。”其中“deeply” 作为副词,意思是程度有所加强,而“impress”作为 动词加上“ed”,则被形容词化,汉语译文变得更为通达。
(三) 形容词、副词转换技巧
考虑到语法结构上的特点,实际翻译中很多英 语形容词可以用汉语中的动词代 替[6] 。 如“I am anxious about her health.”翻译为“我为她的健康担 忧。”句子中的形容词“anxious”被翻译成汉语动词 “担忧”,“为 …… 感到担忧”的英文常用短语是“be anxious about”。 又如,“They are doubtful whether he can afford it.”这句话翻译为“他们怀疑他能否负担得起。”其中这句话中的形容词“doubtful”被翻译成动词的“怀疑”。 英语翻译时往往考虑到修辞、句子 结构等特点,因此要利用各种词性的转换以保证翻 译的合理性。英语副词能直接翻译成汉语形容词, 如“Sometimes we have to pay dearly for mistakes.”汉 语翻译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为错误付出巨大代 价。”这个例子就是将英语副词通过汉语形容词进行替代。
( 四) 介词转换技巧
在英语中包含短语在内的介词较多,但汉语中 介词很少,且大部分介词在动词中进行转借。英语 文章中介词是重要部分,是连接全文的关键节点, 是语言意思完成表达的基础,确保语言更显生动与 活力[7] 。在英语翻译中需要从实际语境出发,对英 语介词进行合理转译,选择恰当的汉语动词。在英 语中有一些具有动作意味的介词,在翻译时都可以 转译成动词,常见的有 over,up,across,into,past, toward,through 等。采用汉语动词的方式进行翻 译,除了让译文更加连贯流畅,也能确保准确表达 英语意思,使句子达到连贯的要求。如“They kept on fighting in spite of all difficulties and setbacks.”这 句话翻译为“他们不顾各种困难与挫折,能够坚持 战斗。”在英语句子中使用了介词短语“in spite of”,翻译时用汉语动词“不顾”进行表达。
( 五) 虚实转换技巧
英语翻译为了让源语与目的语在语言意义上 达到等值的要求,且关注两种语言在语言习惯、文 化背景上的差异,需要在翻译时将具体英语词句进 行模糊化处理,达到化实为虚的效果。很多时候受 到译语文化差异的影响,需要将原文字面意思舍 去,确保译文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且语言功能也 力求做到相似。英语翻译往往不应逐词在汉语中 找到对应词汇,主要是由于一些词存在具体意义, 然而表达的内容为抽象概念,为了保证翻译的准确 性,需要采用译实为虚的方法。 因为汉英在语言文 化背景上不同,很多委婉语若采用直译方法容易让 读者出现误解,翻译时不能过于强调委婉语的实际 含义,需要呈现其隐含意义[8] 。如“credit excessive inflation”,这个断句的意思是“信用过度膨胀化”。
“verification of the story.”可 以翻译成“论证 故事 化”。“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翻译为“切中要 害,一语中的”。“This my Pigeon ,none of yours at all.”这句话表达含义是“我的事和你没有关系”,不 能翻译为“那是我的鸽子”。 又如,“Don't lose your heart.After all,there are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可 以翻译成“不要灰心,终究是有机会的。”“there are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表示若是失去了获得某种好 东西 的机会,还可以得到另外 的机会,即机会有的是。
( 六) 形象转换技巧
英语翻译是否准确合理,还要重视对形象的成 功处理。在翻译中要考虑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语 言习惯上 的不 同,分析语言的表达方式与文化因 素,在形象处理中下功夫,确保翻译内容能够实现 形义兼备、传神达意的目标。如果英语形象无法在 汉语中找到现成的对应事物,要想不改变原文风 格,确保翻译内容给读者的感受不发生改变,就要 通过直译法将英语的习语形象移植到汉语中,且注 意避免让读者产生错误联想,能轻松理解与接受。 如“miniskirt”流行于西方时,在我国并无这类事物, 翻译时也没有对应物,此时需要采用音译、意译等 方法,可以翻译成“迷你裙”,不仅达到了音义兼备 的效果,也能被读者所认可。现在 minicassette ( 今 迷你盒式录音机) 、minicab(迷你轿车) 、MINIAC( 迷 你计算机、最小型自动计算机) 等微型事物越来越 多。此外,若形象与语义的结合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是共同的,或英语形象表达的意义很难被读者理 解,这个时候要通过异化,对英语文章进行直译,让 英语中的形象得到保留。这样既保留指称意义,也 同时传达语用意义。 如“A son never thinks his mother ugly,and a dog never shuns its owner's home however shabby it is”,对应译文为“儿不嫌母丑,狗 不嫌家贫”。 对英语原文与汉语翻译内容来说,翻 译时英语中的形象并未有所变化,通过直译法让形 象保留下来,不仅忠于英语原文,还使汉语表达方式更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与接纳。
五、结语
总之,在英语翻译中既需要合理运用语言翻译 方法与技巧,也要对国家地域、自然环境、社会背 景、历史文化等有一定的了解,确保在翻译中充分 考虑这些因素,力求翻译的准确性,将英语原作用 流畅、连贯的汉语句子表达处理。译者在翻译中需 要尊重原文 的语义,并通过跨文化视角转换的方 式,通过译语对源语言进行重新排列组合,确保译 文满足读者的语言习惯。 因此,译者要以跨文化视 角转换为基础,熟练掌握英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与 副词、介词以及虚实转换等翻译技巧,真正译出与 读者语言表达习惯相符的译作,将翻译的魅力与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
[1]马锐.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 技巧[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 ( 21 ) :174-175.
[2]刘丽红.论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 翻译技巧[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 10) : 133-134.
[3]杨玉芳.基于双向关联规则的跨文化视角 转换英语翻译技巧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8(9) : 11-16.
[4]包乐君.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J].海外英语,2021( 16) : 22-23.
[5]沈凌波,焦丹.英汉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 及翻译技巧[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 : 106-108.
[6]刘玲.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 技巧[J].吉林省教育学院 学 报,2021.37 ( 2 ) :183-186.
[7]张韫.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 技巧 研 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 ( 5 ) :113-115.
[8]刘稳亮.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3) : 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