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 校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SPOC 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2024-02-27 15:28:3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 SPOC 是一种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本研究从分析大 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基于“U 校园”学习平台,探讨如何构建 SPOC 混合教学模式
摘 要 : SPOC 是一种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本研究从分析大 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基于“U 校园”学习平台,探讨如何构建 SPOC 混合教学模式,以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 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 : SPOC 混合教学,U 校园平台,大学英语
Abstract: SPOC is a blended teaching model that combined online course and traditional face-to-face teaching course.It provides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This study bases on the analy- 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and explores how to construct a SPOC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Unipus”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Key words : SPOC; Unipus ; College English
一、引言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 学生在本科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旨在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一沟通交流工具的同时,使学 生了解西方文化和文明,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能 力,更在思想 引导、价值传递,尤其是弘扬中国文 化、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教学信息化手段的日益丰富,线上线 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 教学中全面推进。 2019 年,教育部在《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 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 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 教育”,坚持高质量发展, 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1]《大学英 语教学指南(2020 版) 》中特别指出大学英语应大 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 用。[2]SPOC 是一种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打破 了传统课程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模 式,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教师合理安 排教学环节,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文章将 对依托“U 校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课程如何构 建 SPOC 课程进行分析,从而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 学模式的优势互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信息化 进程。
二、SPOC 教学模式概述
SPOC 英文名称是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最早由阿曼德·福克 斯教授提 出。从概念来看,相对大规模的公开课 程,Small 是指学生数量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 Private 指课堂拥有一定限制性的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学习者被纳入 SPOC 课程。相较于大规模、开 放式的常规大学英语在线课程,SPOC 能够有效提 升在线教学的灵活性。[3] 同时,SPOC 教学模式具有 针对性解决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课堂教 学质量等优势。
三、大学英语采用 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
本研究探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强调 采用 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 学生缺乏学习自觉主动性,英语水平参差 不齐
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 未掌握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法,很少预习复习,仅靠上课短暂的时间无法掌握 全部知识和内容。学生普遍听力基础较差,大部分 学生上课时不愿意开口说英语,发音不标准,词汇 量匮 乏,日常口语交流难以进行。 基于此,采用 SPOC 对学生准入进行不同条件的设置,通过测试 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级别,再针对性地开展授课, 学习效果会得到很大提升。
( 二) 英语课时设置少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大学一年级大学英语读 写课程及听说课程每周各一次 ; 大学二年级大学英 语课程每周仅一次。上课时间少,但学习内容比较 多,如果仅靠上课的时间进行大量的知识传授,学 生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极大影响授课效果。
SPOC 课程设置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与传统课 堂相比,SPOC 混合教学课堂在授课时间和地点上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教学 视频支持回放功能,未听懂的学生可以反复学习。 教师在后台可以将学生学习数据进行汇总,对学生 观看较多的视频知识要点进行提取,在线下授课时 对重难点进行查漏补缺,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三) 课堂教学模式守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技术陈旧,教学模式 缺乏创新,无法与社会发展实际匹配 ; 教师仅靠自 身教学经验进行授课,脱离了学生需求,学生在课 堂上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实现,产生厌学情 绪。为了更好地体现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作 用,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教学水平及发展理 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实践,以适应现代社会 发展的多元化需要。
( 四) 教学资源平台多样
随着互联网应用及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线上 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 U 校园、泛雅课堂、FIF 口语训练系统、超星学习通、爱课程等。据调查,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选择 2~3 种教学平台,只有 对多种教学平台进行熟练操作,才能应用到教学实 践当中,极大增加了备课难度。 同时众多平台之间 的切换无形之间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因此,基 于一个教学平台的 SPOC 课程可以解决教师备课任 务繁重、学生多平台操作烦琐等问题。
四、基于“U 校园”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 SPOC 混 合教学实践设计
本研究于 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面向 6 个 教学班共计 356 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展开。教学采 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 2》,以“U 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为依托, 开展 SPOC 混合教学实践。
( 一) 制订教学目标
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 交际、阅读及写作等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的日常 工作生活打下基础。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 习习惯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同样必不可少。 同时, 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文化,成为合格的 中国文化传播者也是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环。最 后,如何将四六级考试的技能技巧巧妙融入教学,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师在设定教学 任务时需要考量的环节。
( 二) 设计 SPOC 混合教学教学模式
本研究充分利用“U 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已 有的线上资源,与教师课程设计充分融合,覆盖课 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构建完整的过程评价 体系,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 模式流程如图 1 所示。
课前,教师教案制作微课视频,重点介绍写作 技巧、阅读技巧和翻译技巧,并发布在“U 校园”平 台。 同时,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单及补充资源,要求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小组作业。 比如,结合微 课视频及在线资源预习课文,了解主旨大意,用流 程图或思维导图绘制出文章结构等 ; 跟读“U 校园” 在线课文,并进行单词的预习 ; 投票选出长难句及 重点词汇,供教师准备课堂答疑参考 ; 发布线上预 习测试,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线上解答等。
课中,教师进行启发性导入,根据线上学习情 况进行重难点答疑,发布课堂测试,检查在线学习 效果。师生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行批判性思 考,反复巩固知识点。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完成知 识技能的 内化,提高公共演讲 的 自信心,提升 听、 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对 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完成知识的巩固内化。
课后,教师整合本单元所有的教学资源并上传 “U 校园”,布置课后任务,并对学生的课前及课堂 表现进行过程评价。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学习补充资源对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及巩固提升。
(三) 设计原则
首先,“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任务为主线、学生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将知识融合在任 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分析 和小组讨论,提 出 问题,教师进行反馈,真正实现 “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其次,团队合作原则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 视频制作、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打破 传统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提高学 习效 率。最后,自主学习原则。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 性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疲于 应付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学习动机不强,自律性 较差,学习效果大打折扣。SPOC 混合教学模式下 的学习情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提升。
五、教学实施案例
如何利用“U 校园”开展 SPOC 混合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是本研究的重点。文章将以 Unit 3 Dis- covery of a new life stage 为例,基于以上教学模式流 程图,探究课前阶段、课中阶段及课后阶段的混合式教学具体实践步骤。
( 一) 课前线上教学安排
课前线上教学活动是线下授课内容的基础和 铺垫。学生根据教师在“我的通知”模块上传学习 任务单逐一完成线上预习、小组作业及讨论等活 动。本单元以青少年成长、思念家乡为主题,其中 重点讲授的 Text A Journey through the odyssey years 提出新概念“Odyssey years”( 奥德赛岁月) ,即从高 中毕业到大学阶段再到成家立业的一段时期。文 章描述了年轻人在此阶段的心理特征,鼓励年轻人 直面激烈的竞争,时刻保持自信和勇气。课程目标 如下 : ①语言目标 : 围绕 odyssey years 一词展开与之 相关联的词汇识记,修辞方法的学习,对比和比较 的写作教学。②文化目标 : 分别了解美国和中国年 轻人特点并对其异同点进行比较。③思政目标 : 当代年轻人价值观取向尤其是就业观的探究。
根据课程目标,教师首先在“U 校园”“补充资 源”模块上传文章“The Odyssey years”“外国人常说 的 Millennials,Generation X 是 啥 意 思? ”和 视 频 “What are the odyssey years ”; 制作两个微课视频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essay ”及“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language”并上传至“U 校园”。 学生了解西方不同年代出生人的特点,加深理解“Odyssey years”的含义及文化来源,找到关联词汇,绘制思维 导图上传至“U 校园”作业模块。其次,学生在线完 成“Pre - reading activities ”。 同 时,学 生 借 助 “Reading in detail”理解篇章含义,学习单词短语, 归纳课文主题,分析文章结构,找出重难点并提交 到“U 校园”,为线下授课阶段的课堂讨论做准备。 最后,学生观看“3-12 Text exploration”模块 中 的 “Language,culture and society”,思考视频中描述的 中国青年形象是否与现实相符,对比中美两国青年 特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第一、二小组就此话题制作 ppt 并准备三分钟的课堂展示。
( 二) 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教师首先对课前学习做简单总结,针对学生反 馈的重难 点进行精讲,对 写作技巧“Compare and contrast”和修辞手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归纳总结, 并分析四六级写作高分范文,与课文知识有机结 合。之后,第三、四小组进行主题为“中西方青年差 异”的课堂展示。展示中提到“斜杠青年”“小镇做 题家”“佛系青年”等当代年轻人的“符号”,全班学 生分组就此展开讨论。 随后,由第五、六小组为代 表进行分享。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黄文秀、李子柒 等中国榜样青年,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 What spiri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m? Do you want to go back to hometown after graduation? 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 论,将青年榜样与课文主题有机融合,了解榜样的 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的 最后五分钟,学生使用手机完成“Moral Education” 中的“Check-check”自测,对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 理,查漏补缺。
(三) 课后线上复习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 : 用本单元所学写作技巧完 成作文 :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youth? 学生总结归纳上课讨论的内容并 提交到“U 校园”。 任课教师在线评阅并选择优秀的作文发布到补充资源中,供全体学生学习。
另外,教师在“测试”模块发布“Banked Cloze”, 将本单元所学单词及课文主题有机融入测试中,体 现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学生除了完成上面两项任务,还需要自主学习任务单中布置的“U 校园”平台其他必做任务,从而全面掌握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并熟练应用。
( 四) 教学评价
基于“U 校园”智慧教学平台开展 SPOC 混合 教学,学习过程由线下自主学习和线上课堂学习两 部分构成,传统的测评机制已经无法检测学生对所 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要建立一种新的过程性 评价机制,将线上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复习等任务 完成情况有机结合,并通过“U 校园”的后台实时数 据检测学生的学习时长和学习效率,加强学习过程 性管理。 同时,引入生生互评机制,学生无论在线 上还是线下,均可对其他学生的作业及小组汇报进 行评价,其评价结果纳入过程性评价。 由此看来, 此教学模式增加了平时过程性评价的比重,督促学生重视日常的预习和复习。
六、反思与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U 校园”学习平台的 SPOC 混合 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与教师自制 的微课视频有机融合,在线上预习阶段为学生自主学 习提供更多选择。 同时,线下面授阶段使用“U 校 园”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能够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还可以利 用云平台科学的数据化管理和监控数据,实时分析学 生的学习动态,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调整,丰富过程 性评价体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 尝试、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探索 优质的混合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要求,全方位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 年教育信息 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EB / OL].http : ∥www.moe. gov. cn / srcsite / A16 / s3342 /201903 / t20190312 _ 373147.html,2019(3) .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 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北京 : 高等教 育 出版社,2020.
[3]苏 小玲,赵玲玲,叶麟,等.基 于 MOOC + SPOC 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大学教 学,2015(7) : 6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