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理念下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二册为例论文

2024-02-01 14:42:0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新文科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是 学科之间互相交叉与融合的体现 。
摘 要:新文科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是 学科之间互相交叉与融合的体现 。文章以石河子大学 2022 级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以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三 版)第一、二册为例,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引下,探索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阅读和赏析元素,旨在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宽英语学习输入的途径,提升语言输出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新文科;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Abstract: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is the emphasis on the cross and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The inclusion of appreciation and reading of literary works in college E nglish teaching is the reflection of this feature. Literary works are the art of language.Taking the freshmen of Grade 2022 of Shihezi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New Horizon C ollege E nglish( the third version )Volumes 1 and 2 as examples.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cept,it 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the reading and appreciation element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to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 nglish,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 nglish learning,broaden the way of English learning input,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language output.
Key words:New Liberal Arts;C ollege E nglish Teaching;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一、引言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一直是专家学 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要议题 。胡壮麟教授曾说,“ 改 革永远没有句号”[1]。“新文科”理念的提出对外语 教学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外语学科是文科的重要 组成部分,“新文科”强调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强 调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更好地发挥文科教育的育人功能。
“ 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可以是在理工科与文科之 间,也可以是在文科内部以及外语学科中的语言 学、文 学、翻 译、国 别 与 区 域 研 究、比 较 文 学 等 之 间。[2]”而文学以其独特的性质在外语学习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非英语专业学生接触文学的机会少, 语言的学习往往与文学割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学习语言而不接触用这门语言所完成的文学作品, 显然是缺失的 。文学作品是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将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融入英语教学的认知由来 已久,束定芳教授详细地阐明了文学阅读对提升英 语语言水平的意义 。“文学作品中语言形式和表达 方法的多样化 能 够 为 学 习 者 提 供 丰 富 的 语 言 素 材 … … 因为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它又能增 加外语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兴趣”。[3]
近年来,中国的英语教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 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部分经济状况相对落后 的城镇和乡村地区,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路 线依然是单词、句型的练习,再加上在题海里反复摸爬滚打,最终兴趣消失,习得无果。
语言的学习途径与方法应是多元、多层次的。 新文科强调学科之间合理的整合、交叉、跨越[4]。 语言的教与学都应该是多元的,才能满足不同类型 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学习提 供多样化的选择,使学生能扬长避短,激发潜在的智能。
二、实施的合理性
( 一)学情分析
大学英语学习既是高中英语学习的延续,又是 英语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方 法上都应该有所区别 。科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 文水平是大学英语课程关注的核心要素,在课程中 有效融入英美文学的内容,既符合教学目标的要 求,也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是语言输入的“无痛 ” 方式 。陈羽纶先生编写的《识途篇—专家、教授、 学者谈英语学习》一 书,收录了 59 篇曾在《 英语世 界》上发表的谈英语学习方法和路径的文章,杨宪 益、李赋宁等专家和学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倾囊 相授,分享自己学习外语的方法,其中,多位学者都 提到阅读文学作品对提升自身外语水平的意义,值 得借鉴。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这一 时期的人生经历、社 会交往、知识习得至关重要,而价值意义蕴含丰富 的文学作品带来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 共鸣,激发学生对人、对己、对周围世界的思索和感悟,而这些不正是人文学科教育的意义和体现吗?
( 二)实施意义
提升学生的输出质量,即口语与写作水平等, 做到“言之有物”“ 写有可写”。经典的文学作品不 仅能使学生悦纳自我,更能引人深思,同时在中西 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 力 。而激发学生的思索与评价、实现学生的知识内化,正是实现了学习的高阶目标。
殷企平教授说:“ 任何一种语言在文学被剥离 的情况下也是不能被人充分理解的 。再者,文学是 一个社会的文化丰富的宝库 。离开文学,任何所谓 的‘跨文化交流 ’必定是肤浅的。[5]”优秀的文学作 品所包含的主题和内涵的层次是丰富的、多元的, 这也带给学生思考的契机。
三、实施路径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材和 教学内容依然是重点,是依托 。融入英美文学的内容是授课教师对教材的合理利用,实现“课程传播者”( curriculum-transmitter)到“课程开发者”( cur⁃ riculum-developer)再到“课程创造者”( curriculum- maker)的目标[6]。对学习方法的不断探索也是对教材的有效利用与延伸。
教师要优化教学体系,实现文学作品与课程的 有机融合 。设计任务时,照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学 习特点 。学习任务与形式可以作品阅读与同名电 影赏析结合,听与读结合 。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合理筛选融入内容
首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价值引领 为导向,以难度为尺度 。“新文科”为外语教学提供 了广阔的视野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哪 些作品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或听,哪些作品作为了解 的内容,要依据学生的英文水平和实际情况进行。 按照国家对各个阶段学生英语程度的教学目标,大 一新生的词汇量对阅读很多传统英文名著是远远 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所推荐作品的蓝思 值,过于难或者过于简单的作品都不合适 。融入内 容的选择如下表( 部分单元):
比如,第一册第二单元以亲子关系为主题,推 荐学生阅读小说《奇迹男孩》( Wonder) 。该作品最 为感人的部分就是奥吉的母亲对孩子自始至终的 关爱与支持,细腻、温暖、治愈 。该书蓝思值 790L , 阅读难度不大,篇幅适中,对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可 观看同名电影 。要求学生在阅读或赏析的过程中 记录作品中的经典的、感人的或者引人深思的语 录,比如“ 当面临正确与善良的选择时,选择善良 ” ( 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 choose kind) , 这句话也是该书的精神支柱。
(二)角色扮演( role play)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 好选取作品的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将好的作品上传 网络平台。
(三)翻译练习
借助 U 校园每个单元的拓展练习,有意识地培 养学生的翻译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比如第 二册第二单元的 Text Exploration 部分,其英译汉练习选取了一些英文名句,如培根《论读书》里的句子: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 witty; the mathe ⁃matics , subtle...这种翻译练习可以锻炼学生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感知能力。
( 四)修辞手法的讲解
文学作品中蕴含丰富的修辞,借用经典文学作 品的句子进行修辞的讲解更为生动形象 。比如,讲解 simile( 明喻)时,引入罗伯特 ·彭斯名诗的“ My love is a red red rose”; 讲解排比( parallelism) 时,让 学生阅读并背诵狄更斯的作品《双城记》的经典开 头: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五)作品名段、名言背诵
开设经典语句背诵模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定期分享文学作品的名言名句 。文学作品中的名 言往往语言独到、精炼,无论是经典作家如莎士比 亚、奥斯卡 · 王尔德、简 · 奥斯丁、查尔斯 · 狄更 斯、大卫 ·塞林格等,还是近现代作家如 JK 罗琳、 斯蒂芬妮 ·摩根 ·梅尔等,作品里的名言都值得反 复吟诵、体会。
四、特色与创新
以“新文科”理念为指导,拓展大学英语学习的 内涵和外延 。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两年大学英 语的学习中,接触到英美文学熏陶的机会较少,虽 然网络资源异常丰富,但英美文学作品繁多,系统 庞大,使部分学生望而却步 。因此,教师的引导至 关重要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的内容涉 及大学生活、亲子关系、网络、诚信等内容,第二册 的话题有外语学习、人文学科、大学教育、动物保护等,都可以在文学作品里找到丰富的对应资源。
改革课堂教学,实现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 挑战度 。新文科学习应该有三个维度:积极课堂学习( active classroom learning) , 影响深远的体验活动( high-impact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 以及反思性的技术运用 ( mindful technology) [7] 。该项目在教学内 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尽力保障这三个维度的达 成,促使学生由沉默到交流,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实施的前提与保障
如果说课程是教学的实施平台,那么教师就是 连接平台与学生的关键 。英美文学内容的融入度、 切入点、融入方法等都与授课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 密切相关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自身素质是项目 实施的重要前提与基本保障,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 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确保授课效果的有效提升。
六、结语
以下是笔者对所教的 2022 级新生班 134 人所做调查问卷( 部分):
第 4 题 你 认 为 学 习 英 语 最 有 效 的 方 式 是什么?
第 5 题 上大学之前你有阅读过一些英文的文学作品吗?
第 6 题 你认为本学期老师推荐的课外阅读 的文学作品或者观看的电影有没有拓展自己的视 野或者知识面?
第 7 题 你期待老师每个单元都推荐相关主题的阅读资源或电影资源吗?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大量的听、读可 有效提升英文水平,并在践行中有收获,希望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
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使语 言文字充满不可言说的张力与意义,既可以是提升 英语水平的工具,又蕴含丰富的人文特征,常言道: 好书千 载 常 如 新 ( A book is the same today as it always was and it will never change) 。优秀的文学作 品就是一本本好书,是英语学习路上不容忽视的资 源 。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并非提升学生 英语水平的唯一方法,但却是有效可行的,可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新文科理念的提出更为实施这一路径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改革永远没有句号[ J] . 中国外语,2021 , 18(1) : 11 - 12.
[2] 黄国文.关于跨学科研究的两个问题[ J] . 外语界,2020(4) : 7 - 8 .
[3] 束定芳.其言灼灼,其理凿凿—重读《 外语教育往事谈》有感[ J] . 外语界,1994(2) : 56- 59 .
[4] 王 铭 玉.新 文 科—一 场 文 科 教 育 的 革命[ J]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 19 - 22 , 30.
[5] 殷企平.文学何尝不实用? [ J] .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 8 - 10.
[6] 徐锦芬,刘文波.外语教材使用:分析框架与研究主题[ J] . 现代外语,2023(1) : 132- 142.
[7] 曲卫国,陈流芳.“新文科”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教学改革? [ J] . 当代外语研究,2020(1) : 14-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