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探索论文

2024-01-25 15:32:57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为改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一 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 英语教学实践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前分析,并结合其他翻转课堂的经验
摘 要:为改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一 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 英语教学实践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前分析,并结合其他翻转课堂的经验,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流程,并做了相关 的阐述 。该课程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方面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给出了 一定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翻转课堂;艺术设计;专业英语
Abstract: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s of artistic design maj ors in learning specialized English , a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is introduced to the specialized E nglish cours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urse , a specific teaching procedure has been devised with reference to other relative experiences. M eanwhile , the explanation for the design of the course is also presented in detail. It is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 for specialized E nglish course on the base of“flipped classroom ”has won general recognition from artistic design maj or students. Yet there still remain some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thus a few proposal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Artistic design maj or; Specialized English
一、引言
专业英语是与基础英语( 或通用英语)相对提 出的概念,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要求不仅仅 是专注语法、语句,即课文的分析,而是重在将语言 运用和语言交流结合,既关注社会、市场和国际上 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重视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 中的需求[1] 。专业英语的设置为学生拓展了专业 知识,增长了沟通能力,增加了获取资料的途径,所 以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英语成了每个专业的一 门必修课程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专业英语课 程也不例外。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甚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一般,对专业英 语的学习兴趣不高;②目前专业英语的授课多为传 统形式[2] ,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③课程评价方式虽 然包含平时成绩,但还是以期末考试为主,不能调 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而专业英语重在平时积 累,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无法让学习效果达到理 想的状态 。为改善上述问题,在教学中引入了翻转 课堂的教学方式,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 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 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颠倒教学过程,提倡学生课前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 完成作业[3] 。该教学模式侧重学生课前的个性化 学习和课堂上的协作学习,同时有效结合课堂上教 师的指导以兼顾学习效果 。相对艺术设计专业学 生活泼好动的个性而言,这种“反客为主”并融入多 元化信息的新颖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正是在这种全新教学理念 的指引下,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文章设 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以期找到适合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方式,提高英 语教学效果。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课前 分析
为使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 更加有效,课前分析必不可少,主要包含艺术设计 专业英 语 的 教 学 目 标、教 学 内 容 和 学 习 者 特 征 分析。
(一)教学目标
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的设 置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要素展开,目的在于让 学生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结合 的教学,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英语学生的口头交流 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以艺术设 计专业英语书籍为参考资料[4] , 主要分为以下 9 个
部分:History of Art and Design , Definition of Design ,Design P rinciple , Design P sychology , Design Manage⁃ ment and Strategy , Design Research ,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of Design , Design Frontier information , Design Appreciation。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学 习行为上有 一 些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5] 。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一 般具有发散性思维,喜欢创 新,情感细腻,善于细致观察,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对视觉体验的感受度较好,但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 弱,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平时零散时间较 多,又喜欢自由支配时间。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主要 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转 化,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教学两个部分 。线上部分 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如专业词汇讲解、艺术 设计思维、设计说明的英语表达以及写作指导等, 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 。线下 部分则侧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以小组协作或个 人独创等形式用英语分析讲解艺术作品,或展示自 己作品设计的说明 。在课程时间分布上,线上教学 占据较大部分,为 20 课时,线下部分为 14 课时 。同 时,就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提出一些有针对 性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则 。每天建议在学习平台 上累计学习 10 ~ 15 分钟,基本为 2 ~ 3 个视频学习 内容,每个视频可以分开学习 。学习时间段可任意 选择,如午饭后,临睡前、外出候车或乘车时等;学 生可按个人情况自由安排,旨在让学习逐渐成为一 种习惯 。学习任务每周定时发放,学生需以周为单 位完成学习任务点;对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可以 通过学习平台发送提醒通知给相关同学 。线上学 习的完成情况可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之 一。 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设计具体 流程见图 1.
(一)分解理论部分知识
将课程按照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共计 40 个知 识点(部分见图 2) 。 目前高校普遍拥有网络教学平 台,且平台不仅有网页版,还有手机 App 版,结合艺 术专业学生特点可以将学习内容细化,同时结合心 理学的记忆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如在艺术专 业词汇积累中,每次视频中的词汇不超过 5 个,并 根据词汇特性给出近义词、反义词、衍生词,以方便 记忆 。 比如,在 Integration of Design 中,可以将以 “ ism”结尾表示艺术设计流派的词,诸如 Cubism(立 体主义),Futurism( 未 来 主 义),Dadaism( 达 达 主 义),Modernism(现代主义)等列为一个词串 。对较 长的艺术设计文章和作品评议(超过 12 分钟)建议 采用分段视频进行讲解。
(二)录制教学视频
录制教学视频是分解理论部分知识后的实践 操作 。视频录制可以采用 Camstudio 软件 。视频内 容应尽量短小精悍、有趣实用 。结合艺术专业学生 特点,建议每个视频时间为 5 ~ 8 分钟左右 。录制过 程中吐字清楚,环境安静,语言亲和[6] , 尽量保证音 量一致,保持同一主题的知识点系列风格一致。
(三)设置任务点,在视频中插入小问题
为了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在布置学习任务的 时候设置任务点、防拖曳窗口和系统自动计时;在学 习过程中如遇窗口最小化,系统会自动停止播放,停 止计时,学习任务的完成以时间为准。为了提高学习 效率和效果,在视频中会不定时地针对学习内容提出 问题,只有问题回答对了,学习才能继续,否则只能重 复之前的内容,直至问题回答正确为止。
( 四)在线交流讨论
讨论可以在任何时刻以自由聊天或评论的形式进行 。讨论的主题可以是根据学习内容提出的 观点问题,或是与所学单元内容相关的感兴趣的话 题,也可以是在专业英语学习(包括其他课程)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 。每个单元都有讨论任务,而且要求 每位学生必须用英语进行交流或评论,在讨论区的 有效发言和活跃程度会作为平时学习考核的一部 分内容。
(五)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一般以小组协作方式展开,每组 3 ~ 4 位学生,自由组合而成 。作业的布置主要是结合线 下学习产生的,整个课程平时布置 4 次作业,期末 布置一次大作业,具体作业如图 3 所示。
(六)课堂教学(线下学习)
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线上学习出现的集中问 题进行讨论讲解以及学生作业的展示与演练 。具 体内容以小组成果形式呈现,每个小组 5 ~ 8 分钟的 汇报,汇报后教师和其他学生针对不明白的问题进 行提问 。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检验线上教学 词汇的积累量,可以采用抢答等形式展开。
(七)线下学习作业的改进和递交
每次课堂教学后,小组需要针对改进意见和建 议做出修改,然后将修改后的作业上传至学习平 台,并以班级内公开的形式展示,作为作业评分的 依据。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评价方式
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评价注重 过程式的评价方式,同时结合线上线下实际情况, 将评价方式由传统的教师评价转为师生共同评价。
(一)线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30% ) , 由系统统 计得出。
(二)课堂展示汇报(平时汇报每次 10 分,期末20 分,占总分的 50% ) , 这一块的评分由教师和其他 学生一起评价(各占 50% ) 。通过学习平台中的学 生评价功能,取学生给予成绩的平均分作为该小组 作业的评价得分;小组内部还需要根据各自在汇报 中所做的贡献对获得的分数进行“再度切分”,即在 组员总分不变的情况下,经小组商议后对每位组员 的分数做小幅度的微调,然后由组长将最终确定的 组员分数反馈给教师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之间 的协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也能尽量确保分数的公 平性。
(三)课堂词汇练习抢答,每次活动 3 分,以小 组或个人为单位,针对抢答答对的题数给予相应分 数( 占总分的 15% ) 。同样,小组内部也需根据各自 贡献对分数进行再度切分。
( 四)在线上讨论中积极参与,被推荐为精华帖 或课堂中被教师树为典型的每次加 1 分( 满分为 5 分,占总分的 5% ) 。
五、学习效果与评价
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进行了调查,学生对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 英语教学方式普遍认可(认可率达到 97.5% ) , 认为 该形式的教学有以下优点:
(一)碎片化的时间能够被利用起来,随时随地 都可以学习,学习自由度较高(91% ) 。
(二)在线学习过程中设置的小问题能够引导 并促进对专业英语及艺术设计的认识(79% ) 。
(三)小组协作学习过程能够使艺术设计专业 的学 生 协 作 起 来,不 再 像 平 常 那 样 特 立 独 行 (80% ) , 小组内部的评分还是按照贡献值来计算, 兼顾公平和奉献(75% ) 。
( 四)在前沿信息方面,能够接触到国际国内关 于艺术设计领域的最新思维和内容,有助于专业设 计水平的充实和提高(62.5% ) 。
(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艺术设计的专业 英语词汇和句法(58% ) 。
对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英语中存在 的问题,学生认为:
(一)视频制作的表现形式不够新颖,因为专业 英语的重点在于内容,其表现形式与艺术设计突出 的创新性还不能完全接轨(72% ) 。
(二)在课堂教学的汇报和讨论过程中,学习气氛虽然比以前活跃了,但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 不高,难以用准确的英语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疑惑(80% ) 。
对于上述意见,基于翻转课堂的艺术设计专业 英语拟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1 . 建议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增强英语词汇的 美感和设计感,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 时又让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得以体现。
2. 专业英语的口语表达,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和 分层教学原则进行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课程伊始 学生可以用中文替代不会用英语表达的内容,之后 教师给予关键词或句型进行提示,以帮助学生表 达;随着课程的深入,要求在表达上逐渐减少用中 文替代的词汇数量并督促学生多加使用所学的专 业词汇和知识点 。分层教学的原则是根据学生个 体的水平差异,对专业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提倡 线上线下 一 直使用英语交流;对水平中下等的学 生,则鼓励其积极使用英语,但是不排除个别词汇 或句型用中文替代。
随着翻转课堂在艺术设计专业英语课程中的 深入,其教学效果已经逐渐显现,但教学是一个动 态的过程,为了让该教学改革走得更远,过程性评 价不可或缺 。评价中显示出的薄弱点和问题、如何 优化课程知识点以及如何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 动学生积极性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曹万林,李振泉,刘晓慧,等.大工程教育背景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新措施[ J] . 北京教育,2008(1) : 39-40.
[2]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 翻转课堂”在 我 国 的 未 来 发 展 [ J ] . 电 化 教 育 研 究,2014(7) :5- 16.
[3] 张国荣.艺术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J] . 高教探索,2015(1) :75-80.
[4] 王愉.艺术设计专业英语[ 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 1 -20.
[5] 张巍,张强,郜红合,等.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研究[ J] . 大学教育,2017(8) : 131 - 132.
[6] 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 J] .远程教育杂志,2014(6) :2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