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学术论文长难句的汉译论文

2024-01-24 14:14:4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学术论文往往包含较多长难句,对该类文本长难句的汉译研究能够切实提升整体的翻译质量。 文章以关联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将学术论文长难句的汉译分为三步
摘 要:学术论文往往包含较多长难句,对该类文本长难句的汉译研究能够切实提升整体的翻译质量。 文章以关联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将学术论文长难句的汉译分为三步:句子结构的梳理、特殊词义的辨析、原文 风格的保持,并得出结论:在翻译学术论文长难句时,应充分考虑学术论文严谨正式、简洁清晰的文本特征,根 据英汉读者理解母语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差异,推理出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学术论文汉译,长难句
Abstract: Academic papers often contain many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and the study on the Chinese trans⁃ lation of the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of such tex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in academic papers into three steps , which are the arrangement of sentence structure , the analysis of key words , and the maintenance of original styl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anguage style of academic translation should be formal , concise and clear. For a translation with the optimal relevance ,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E nglish and Chinese readers should be seriously considerd.
Key words: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Chinese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papers;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交流越发紧密, 翻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在各类翻译材料中,学术 论文的翻译意义重大,而长难句在该类文本中占很 大比重,对该类文本中长难句的得当处理可以明显 提高翻译质量 。关联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充分考虑 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认知差异,而剖析英汉 两种语言以及东西方读者思维的差异是妥善处理 长难句的前提 。因此,笔者选取关联翻译理论对学 术论文长难句的汉译进行分析。
二、学术论文长难句的翻译研究
以往的长难句翻译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三类:英语教学类、翻译研究类、特定领域翻译研究类 。第 一种研究方向主要以教学及应试为导向,面向教授 不同层级英语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教师,侧重于长难 句处理的实用性;比如,张志成[1] ( 2012) 提出“去掉 干扰成分”及“给核心结构添枝加叶”的长难句英译 汉策略 。第二种研究方向主要面向以翻译为研究 方向的学生及教师,更加侧重学科专业性 。 比如, 林露演[2] ( 2012) 将英语长难句的理解分为四个部 分:辨别句子结构、判断短语和从句的功能、分析 词、短语和句子的相互关系、掌握固定词组或固定 搭配 。第三种研究方向主要面向翻译研究者或某 一行业的翻译工作者,文本类型包括专利类、科技类、法律类、学术类等,会在处理长难句的过程中着 重考虑特定文本的文本特征,但依旧隶属于长难句 翻译的类别 。比如,魏丽[3] ( 2013) 根据科技文本长 难句中从句及连词的数量将长难句分为简单、并 列、复合三种,并从顺应论的角度 分 别 对 其 展 开 分析。
有关学术文本长难句的翻译研究,研究结论多 具体可行,为笔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翻译策略 。于 海兰[4] (2012) 认为,学术论文语言包含大量名词化 结构、被动语句及长难句,长难句的处理可采用顺 序翻 译 法、变 序 翻 译 法 及 逆 序 翻 译 法 。李 岩[5] (2017) 认为,汉译英语长难句的步骤为:提炼主干、 根据语义语法理清结构、结合理论表达译文 。李 芬 [6] (2013) 从刘宓庆对翻译步骤的研究中汲取了 对英语长句的翻译心得,即:紧缩主干、分析句型、 辨析词义、调整搭配,常见方法主要有顺序法、逆序 法、拆译法、综合法等 。尽管如此,有关学术论文长 难句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硕士实践报告,该 主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关联翻译理论简介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它关注 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7] 。要确定交际者的暗 含意义,受体( audience) 就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 的最佳关联,也就是找到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 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的内容,最终取 得语境 效 果,达 到 交 际 的 成 功[8]( 赵 彦 春,1999 : 277) 。关联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 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 由于人们的认知环境与认知结构不同,话语理解可 能会得出不同的隐含结论 。按照这个观点,语境不 是明摆在人们面前的客观存在,而是在动态的推理 过程中产生的认识[9](尹继伟,张轶前,2007 : 152) 。
依据关联理论,可以把翻译看作 一 种交际活 动,一种跨语言的两轮交际活动 。第一 轮:原作者 是交际者,译者是受体;第二轮:译者是交际者,译 语接受者是受体 。可见,译者扮演着双重角色,即 信息传递的中转者[10](赵彦春,1999 :278) 。受体在 推理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语境效果决定关 联性 。人类倾向于花费最小努力获得最大语境效 果的特性被称为最大关联性,而由于语言表达、受 众认知等方面的多重差异,译者只能根据大脑中现 有的双语认知语境推理出最适当的译文 。因此,译者追求的是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即能够使读者 付出最适当的努力获得最佳语境效果的译文。
四、学术论文长难句的汉译步骤
学术论文长难句结构复杂、内容丰富[11] 。在处 理学术论文长难句的过程中,首先,译者需要根据 英汉语言的语法差异理清句子结构,其次,需要根 据英汉读者对语言的认知差异妥善辨析词义;在明 晰句子结构及关键词汇译法后,调整原文顺序,推 理出意义准确且与原文风格近似的译文,使译文受 众花费最适当的努力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12] 。
(一)句子结构的梳理
总体来说,英语句子呈树形结构,重形合;汉语 句子呈线性结构,重意合[13]( 祁文涛,2013 : 160) 。 英语语言表达多“开门见山”;汉语语言表达多“循 序渐进”。这些差异造成译者在处理长难句时往往 采用“顺序、逆序、变序”的翻译方法 。具体来说,英 汉语言来源、背后文化的差异造成两种语言不同的 表达方式 。下文以关联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基于英 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分析如何就特定的句子结 构采取“顺序、逆序、变序”的翻译方法。
1 . 顺序翻译法
原文:It is based on the idea that when social identity is salient , people's behavior is partially explicable by their group membership and needs to b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ories concerning intergroup relations. [14]
译文:该模型的基础观点为:社会身份显著时, 个体的行为可部分通过其群体身份得到解释,该模 型需要就群际关系理论展开分析。
分析:该例原文与译文的逻辑顺序相似,运用 顺序翻译法可以保留原句的风貌,同时能够为读者 受众所接受 。英语属突出主语型,汉语属突出主题 型 [15](殷凤娟,2010 : 75) ; 英语偏重形和,汉语偏重 意和 。根据关联翻译理论,为使译文读者花费最适 当的努力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译者在明晰英汉两 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差异后,将原句中作主语的代词 还原并对主句进行意译,将原文中的连词省略、标 点调整,以适应汉语读者思维习惯的方式表达出 来,使译文自然通顺,接近译文的最佳关联性。
2. 逆序翻译法
原文:Self - help efforts to regain independence are made when recipients believe they can regain self-reliance by investing in such efforts.
译文:受助者相信可以通过投入这种努力重新 自力更生时,他们就会努力争取以重获自立。
分析:英语多先表达观点或结论,且多用被动 语态;而汉语多在铺陈后给出结论,且极少用被动 语态 。由于这种句式结构差异,该处译文采用逆序 翻译法,将原文中的状语提前,被动语态转为主动 语态,以帮助译文读者花费最适当的努力取得最佳 的语境效果,贴近译文的最佳关联性。
3.变序翻译法
原文:The merits of autonomy-oriented help were noted by Maimonides ,a Jewish physician and philosopher who in the 13th century described the highest form of generosity as giving those in need a loan or teaching them a skill so that they will not need to ask for assistance again in the future( Maimonides ,1998).
译文:迈蒙尼德是 13 世纪的犹太医生、哲学 家,他曾指出自立型帮助的价值 。贷款或传授技能 给需要帮助的人以使他们在未来无需寻求帮助,他 将此种帮助称为最大的慷慨( Maimonides ,1998)。
分析:该句原文很长,包含两个连在一起的从 句,表达了较多的信息,需要运用变序翻译法对其 进行处理 。第一个主语从句起到修饰主句宾语同 位语的作用,即对主句中的宾语进行介绍;原句运 用被动语态,旨在强调主句的主语部分;译文根据 汉语表达习惯,首先对人物展开介绍,随后叙述其 所持观点 。此外,英语多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 示时态的变化,而汉语一般通过动词前后附加和时 间相关的副词、助词来显示时态[16]。因此,译者将 “ were”处理为“ 曾”,以使该长难句更符合译文读者 的理解习惯,贴近译文的最佳关联性。
(二)特殊词义的辨析
由于长难句句子较长,译者常常需要根据语境 适当改变部分单词的具体词义,其中包括词义的弱 化、强化等[17]。
1.词义的变化
一般来说,专业译者根据权威词典( 如牛津英 语词典,柯林斯词典)的英英解释明晰该词适用的 语境,参考英汉解释明确该词的基本意思 。然而, 由于中西方语言表达及社会文化的差异,译者在还 原原文语境的过程中不得已需要对原文中个别词 义进行调整,从而以更恰切的表达还原语境,贴近译文的最佳关联性。
(1)词义弱化
原文:we argue that...
译文:我们认为 ……
分析:西方文化深受希腊罗马文化的启发,而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因此中西方文化的 差异很大 。 比如,西方人热爱辩论,喜欢在争辩中 “擦出思想的火花”,而中国人爱好和平,倾向根据 老一辈传下来的思想做人做事 。在该例中,原文 “ argue”一词的本意为“争论、辩论”,根据关联翻译 理论,为使译文更加符合译文读者的认知习惯,使 译文读者花费最适当的努力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译者将其按照惯常译法译为“认为”。
(2)词义强化
原文:The Koran states:“A charitable deed must be done as a duty man owes to man ,so that it conveys no idea of the superiority of the giver or the inferiority of the receiver.”
译文:《可兰经》有言:“善行一定是人与人之间 的相互感恩,与高高在上的施与者或低声下气的接 受者毫不相关。”
分析:该句原文引自《可兰经》,是西方人引经 据典以佐证观点的常用方式,且宗教名言具有明显 的道德教育作用 。根据关联翻译理论,为使译文更 准确地传达原文所表达的语境[18],使译文读者花费 最适当的努力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译者将原文中 “ giver”一词的意思进行了强化 。“giver”的本意是 “ 给予者,赠予人”,译者根据原文语境将“giver”的 词义强化为“施与者”。[19]
(三)原文风格的保持
学术论文崇尚严谨周密、行文简练、概念准确、 逻辑性强、表达客观[4]( 于海兰,2012:58)。学术论 文属于以学术性为主要特性的议论文,不同学者的 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的 还原需要译者强大的语言感知能力;而由于其学术 性极强的特征,不同学者的学术论文又整体呈现出 客观凝练、简洁清晰、逻辑性强的风格特征,这一风 格的保持相对有章可循。
原文:Social psychologists have paid less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helping relations also imply different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an agent who has more knowl⁃ edge or resources and a recipient who is dependent on help.
译文:社会心理学家一直很少关注一个事实, 助人关系同时反映了不同的权力关系,助人者所知 更多或资源更广,受助者则依赖帮助。
分析:原文包含三处从句,句子较长,译者在梳 理结构、辨析词义后,根据英汉语言的表达差异,将 原文中两处由“who”引导的定语从句转换为四字动 词短语,使原句在客观表达观点的前提下同时体现 出简洁生动的风格,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认知习 惯,贴近译文的最佳关联性。
五、结语
文章以《亲社会动机、情感、行为》为例,在关联 翻译理论视角下对学术论文长难句的汉译进行分 析并做出总结 。在翻译学术论文长难句时,译者可 以参考“梳理句子结构、辨析特殊词义、保持原文风 格”的翻译步骤 。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 考虑学术论文的语言特征、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差 异以及东西方受众对语言的理解差异,灵活运用各 种翻译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从而推理出具有最佳关 联性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张志成.英语长难句的翻译[ J] .渤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 32(2) : 148- 150.
[2] 林 露 演.浅 谈 如 何 理 解 和 翻 译 英 语 长 难句[ J] .群文天地,2012(8) :270-271 .
[3] 魏丽.选择顺应论视角下科技英语长难句的翻译[ J] .榆林学院学报,2013 ,23(1) : 108- 111 .
[4] 于海兰.英语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及其翻 译方法[ D] .上海:复旦大学,2012.
[5] 李岩.学术论文长难句翻译策略研究[ D] .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6] 李芬.英文学术论文汉译障碍的应对方法研究[ D] . 兰州:兰州大学,2013.
[ 7 ] 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 ognition and context[ M] . London: Routledge ,2014.
[8]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 J] .现代外语,1999(3) :276-295.
[9] 尹继伟,张轶前.关联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J ] .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4) : 152- 155.
[10] 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 M] . 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5.
[11] 刘寒冰,赵静.英汉学术论文翻译中的问 题和对应策略[ J] .科技视界,2014(36) : 30 , 143.
[12] 王若,王长松,周健.归结论视域下的学术论文翻译 [ J ] . 天 津 城 建 大 学 学 报,2016 , 22 ( 1 ) :71 -75.
[13 ] 祁 文 涛.汉 语 经 贸 文 章 长 难 句 翻 译 探析[ J] .现代商贸工业,2013 ,25(21) : 160- 161 .
[14 ]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P rosocial mo⁃ tives , emotions , and behavior: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 M] . Washington: American P 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15] 殷凤娟.英汉语法衔接手段差异原因研究[ J]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26(5) :75-77.
[16]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M] .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3.
[17] 张治英.科技英语的词义引申及翻译[ J] .中国科技翻译,1999(4) : 10- 11 ,54.
[18] 陈开举.认知语境、互明、关联、明示、意图—关联 理 论 基 础 [ J ] . 外 语 教 学,2002 ( 1 ) :29-32.
19] 张 沉 香.影 响 术 语 翻 译 的 因 素 及 其 分析[ J] .上海翻译,2006(3) :6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