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翻译中的“ 变通手段 ”论文

2024-01-19 15:25:4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文章通过对“绿色发展”这一术语翻译过程的分析,论证了译者在生态文明术语翻译中所采取的 方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下进行调整和转换的技能 。
摘 要:文章通过对“绿色发展”这一术语翻译过程的分析,论证了译者在生态文明术语翻译中所采取的 方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下进行调整和转换的技能 。这种为实现翻译目的而灵活运用的翻译方法和技能总称为 “ 变通手段”,变则通,通则达,“ 变通手段”在术语翻译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术语翻译,绿色发展,变通手段,翻译方法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指明 了中国生态工程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发言中的 主要概念为“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是“美丽中国”概念的升华,三者相互补充,把生态 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全方位融入中国新时代的建 设发展,从时间跨度、空间跨度、心理跨度等方面体 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重要关系与 实践步骤,体现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的理性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着眼于“ 发展”,加快 推进具体工作,以发展观关怀后代子孙,也是提升 民族竞争力,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重大决策 。文章重点对“绿色发展”这个术语在不同的语篇、语境中的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引发了针对翻译者综合变通能力的思考。
二、“绿色发展”内涵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 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 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 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 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 一 时的经济增 长,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1]
这段话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方向,强调了在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已经为过去发展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 今有了“绿色发展”做指导思想,一定会把发展和环 保两者的关系处理好 。因此句中的“绿色发展”,起 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思 想概念,还是今后系列工作的指导思想,任何有悖 于自然规律、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都是不可 取的 。所以,对“绿色发展”这个术语进行翻译的时 候,不能太过于肤浅应付,而需要从战略和总规划 的维度和高度 思 考 这 个 简 单 的 术 语 覆 盖 的 深 刻内涵。
根据《古今汉语词典》,“绿色”一词,在《诗经》 及各种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寄托了作者对大自 然的热爱。[2]926“绿色发展”含义很丰富,一方面,体 现了“绿化”,使环境更加优美卫生,防止水土流失, 如“绿色城市”;另一方面,对“发展”提出了要求,能 积极有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 。因 此在翻译“绿色发展”这一概念的时候,需要注意两 方面的辩证关系:实实在在地坚持发展的同时,要 注意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按规定、按法规、按生态 发展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 。这两方面的关系是紧 密联系、互补发展的,把握了这样一个标准后,译者就可以展开工作了。
三、“绿色发展”英译辨析
英汉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使翻译错综复杂,对原 文含义准确地理解与表达尤为重要 。下面选出几 例包含“绿色发展”这一术语的原文和译文,谈一谈译介过程中的体会。
例 1 要实施“ 中国制造 2025 ”,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We will implement the“ Made in China 2025 ”strategy; seek innovation -driven devel⁃ opment; apply smart technologies; strengthen founda⁃ tions; pursue green development; and redouble our efforts to upgrade China from a manufacturer of quantity to one of quality.
原文中,“绿色发展”前面有 一个执行的动词 “ 坚持”,和“绿色发展”并列的,还有四字词语“创新驱动”“智能转型”“ 强化基础”。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实现“绿色发展”,并不是单纯地坚持“生态 环保理念”,而是要从具体的工作理念和实践入手, 循序渐进地打开思路 。那么,“绿色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还需要从上文的内容来理解。
从与“绿色发展”前面几个并列的词语可以看 出,在“绿色发展”提出之前,做了层层的铺垫,重点 为“创新”“智能”和“基础”,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 “ 创新”一词早在《南史 ·后妃传上 ·宋世祖殷淑 仪》中就出现过,其中提到“ ……今贵妃盖天秩之崇 班,理应创新。”[2]205“创新”意为创造新的 。现代汉 语中的“创新”意为在经济和社会生产中,开发一种 增值的新产品,更新产品、服务和市场,发展新的生 产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通常来说,创新分为 对工作对象、方法、环境等方面进行改进,是一个过 程,也是一个结果 。第二个词“智能转型”可以看成 是“创新”的一个具体的方面或是具体的操作,“智 能转型”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升 级设备,满足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和服务,形成以 客户为中心的生产服务模式 。第三个词“ 强化基 础”,指的是基础建设一直是我国的重点,我们在稳 步推进工作的时候,要着眼于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的 现实,结合实际,确立目标,逐渐稳步转型 。因此, 理解了前面的重点,就可以充分理解“绿色发展”的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绿色发展”并没有延续前文坚 持三个发展中的任何一个搭配,而是运用“ pursue green development ”体 现 。“ to pursue ”表 示“ to do sth. or try to achieve sth. over a period of time”, 强调 了一个工作和奋斗的目标,同时也表明这一 目标不 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 一 段时间才能完成 的 。由此可见,这段译文合理地变通了“绿色发展 ” 的搭配,准确表达了“绿色发展”的含义 。通过对上 下文语境和相关联的词组搭配的分析以及对英语 语言动词搭配的精准把握,使译文结构简洁、内容明确,可以很好地传达政府工作报道的宗旨。
例 2 中国将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 量和效益上来,下大气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China will shift its development focus to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growth ,and make every effort to promote a green,circular,and low-carbon economy.
原文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 一个战略组合被放在了一起,与之相搭配的动词为 “ 推进”,英语使用了“to promote”,指“to help sth.to happen or develop ”,有“促进,推动,达到发展的目 标”之意,如“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促进经济 增长 。因此和“ 发展”在一起搭配,非常恰当,尤其 是当“三种发展”并列放在一起的时候,更可以体现 这种目标感 。这种目标感和语言上的排比气势,是 汉语演讲和发言稿的特色,增强了语气 。 因此在外 宣翻译中,非常有必要保留,可以 体 现 中 华 语 言特色。
为了进一步理解“绿色”的含义,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例 3 这次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以“建 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 城镇、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凝聚了国 际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关注 。相信通过与会 嘉宾共同努力,会议的成果必将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作出 积 极 贡 献。“ Building Eco Civilization: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 Green Industry, Green Urbanization and Green Consumption-l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this con⁃ference. It reflects the shared interes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promoting ecological pro⁃gress.I am convinced that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the participants at this conference will make a useful contribution to protect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
例 3 中,把“ 绿色发展”具体用三个词解释出 来,分别是“绿色产业”“绿色城镇”“ 绿色消费”,从 生产发展、城镇建设、消费模式等几个方面具体解 释了“绿色发展”的含义 。在汉语中,“绿色”一词并 没有和“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但是却在最后指出 了这种做法是为了“ 引领可持续发展”,可见在“ 绿 色发展”这个大的框架和概念下,可以明确需要坚持何种发展,需要确定何种发展目标 。简单地说,“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发展”的一部分,与“ 生态理念”相一致,是通过具体的措施来实现的 。经过这一个 层 次 的 理 解,再 看 其 英 译“ Green Industry,Green Urbanization and Green C onsumption-l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均用 green 翻译“绿色”,言简 意赅,传词达意,又不失原则,保证了原文和译文最大程度上的等值。
例 4 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在北京召开 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 ”的五大发展理念 。At its fifth plenary session held from O ctober 26 to 29.2015.the 18th CPC C entral C ommittee called for“ development that is innovation-driven,coordinated,green,oriented toward global progress,and beneficial to all.”
此例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被阐释为具体的五大发展理念 。因为这五个词对仗工整,并列式的结构简短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放在一起可以起到一个连续的效果,于是英译时把“ devel⁃ opment”放在前面,然后使用了一个定语从句来把 这些定语串联起来 。这种语序上的变通,符合英语 的表达习惯,句子更加连贯通顺,准确传递讲话者的意图,使译文在目的语语境下逻辑性更强。
综上所述,案例中的“绿色发展”这一概念虽表 现形式不同,但是译者却根据语境和上下文的变 化,进行了贴切和微妙的语言处理,使译文能够很 好地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的感情色彩和思想 内涵,既突出了重点,又避免了歧义,使译文更具有 可读性和交际性 。那么,此处可以引出翻译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翻译中的变通手段”。
四、翻译中的变通手段
变通在翻译中是应用范围最广、也是最有效的 表达方式[3]。翻译中的变通手段,是利用在实践中 经过检验的翻译方法,转换语言的逻辑思维习惯、 句子的结构表达,与此同时,却不改变原文传达的 意思,这就是翻译中变通的目的 。了解到翻译中变 通的重要性,就会发现,翻译方法的开放性和灵活 性存在于变通手段中,这是一个译者需要具备的高级素养 。黄忠廉( 2002)认为译者要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缩、述、并、改等 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4- 5] 翻译 目的和翻译语境决定了选择的翻译方法,实现最佳翻译效果。
融合法是变通手段中较为重要的 一 种方法。 汉语语句短小,但是往往四字词组和具有排比特点 的说话方式却包含着广泛的内涵,意义也非常深远 丰富 。翻译中把句意的融合作为一种变通,在英语 中呈现一种自然的逻辑转换,水到渠成地在句子组 织上体现出融合的特点、紧凑的特点和联缀的特 点,归根结底,这也是一种句型的转换 。英语书面 用语特点是不离散、不破碎,讲究紧凑严谨 。汉语 词组、句式常常可以自由搭配,有很大的灵活性,形 散而神不散,这是与英语语言特点的显著差异,这样看来,翻译中的融合很重要。
翻译变通手段中的分切方法,多用于比较复杂 的句子的翻译 。这种分切的方法是在原语句子的 意群之间分切,保证译语的可读性 。在汉语讲话类 的文稿中,意群的表达比较复杂,因此在翻译成英 文时,需要在把握整体思想的同时,对较为复杂的 句子进行分切,主要的分切方法包括较长的主语和 谓语动词之间、谓语动词与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 的定语与前置词之间、状语与句子主干之间、较长 的并列成分之间、较长的主从成分之间、同位成分之间。
引申法也是变通手段中常用的方法,这也是一 种译词法 。将原语中的词义加以延伸,衍化出该词 在上下文中的具体意义,忠实、通顺地传递出原文 的含义,以适应语境的需要 。语境的解读和分析虽 然会花费译者较长的时间,但是精准领会原文作者 的意图,是非常有必要的,词义的延伸是语言内涵 与精神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特 点 。把握了这一点,可以接近完美地呈现在各种译文中。
五、结语
语言的本质功能就是沟通交流,在很短时间内让听者或读者领会对方的意图,尤其在讲话和演讲 中,这种语言艺术类似一场乐队的演出,翻译腔会 大大损害这种语言交流的效果,会严重影响到听众 对讲话者意图的有效捕捉 。术语翻译中的变通手 段,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不同 的译者在不同的语境下翻译“ 绿色发展”一词及其 衍生表达时,都采用了变通手段 。变通手段之所以 高级,是因为与翻译者的人格状态有很深的联系, 翻译者需要从主观角度有比较强的流动和变通的 意愿,在有把握进行准确翻译的同时,还要愿意尊 重客观事实和流变的语境,不会过于固守原有的经 验和习惯,勇于迎接新鲜的变化模式,随时调整翻 译策略与技术,但又不会过分发挥,偏离原著意图。 在具体的语境中,需要灵活变通来表达准确的内 涵,“绿色”一词背后的内涵,可以解释说明,可以在 上下文的具体工作步骤中体现出来 。 因此,不仅仅 是翻译这一个词,还要把其他具体工作和这个概念 用逻辑来融合起来,“ 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 个过程,也是一个具体的实践,更是“ 经济发展”的一个代名词。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 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
[2]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今汉语词典 ( 大字版)[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黄 忠 廉.变 译 理 论:一 种 全 新 的 翻 译 理论[ J] . 国外外语教学,2002(1) : 19- 22.
[4] 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 J] . 外语学刊,2002(1) : 93 - 96 .
[5] 刘庆荣.不拘一格话“ 变通”[ J] . 中国翻译,2015 , 36(5) : 116 - 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