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派翻译视域下探析张家界景观译名论文

2024-01-16 15:04:4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重在考虑它对目的语人群的旅游广告效应,和目的语人群之间建立有效联 接,召唤、共鸣并怡情游客 。在此目的之下,该如何使译名让接受者理解
摘 要: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重在考虑它对目的语人群的旅游广告效应,和目的语人群之间建立有效联 接,召唤、共鸣并怡情游客 。在此目的之下,该如何使译名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在使用译文的 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同时又尽量地忠实? 在此,文章从功能派翻译的视角,对张家界景观名称的翻译进行探讨 和分析。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景点名称翻译,张家界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tourist attraction focuses on considering its tourism advertising effect for the target language group , and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connection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group , calling , reso⁃ nating with and pleasing the tourists. Under this purpose , how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name understood by the recipi⁃ent , and make sens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communicative environment of using the translation , while being as faithful as possible? Therefore ,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of Zhangjiajie landscape na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Key words: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scenic spot name translation; Zhangjiajie
一、引言
张家界自 1982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张家界国 家森林公园,已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 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 。推动“三千奇 峰,秀水八百”的张家界走向世界,无疑需要合理、 规范的英文景点名称和景点介绍 。笔者查阅了相 关的英汉对照版的旅游图书[1] [2] , 发现不少景点英 文名称不统一且瑕疵不少;笔者也检索了相关的学 术期刊[3] [4] [5] , 发现关于张家界景点名称翻译的论 文很少,且因出发点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翻译版本。 在此,笔者拟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视域来探析张家界景点名称的翻译。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
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家倾 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 。二十世纪七十年 代,德国出现功能派翻译理论,明确阐释仅靠语言 学不能解决问题 。功能派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 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摆脱了当 时所盛行的对等理论的束缚。
凯瑟林娜 ·雷斯于 1971 年首先将文本功能列 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 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依据雷斯的文本划分理 论,有四种文本的交际功能:指代功能,表达功能, 移情功能和交感功能[6]49 。
雷斯的学生汉斯 ·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 的限制,以文本目的为翻译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 能派的主要翻译理论:目的论 。根据目的论,所有 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 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 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 定方法 。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 如赚 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 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 语言结构的特 殊 之 处 而 采 用 按 其 结 构 直 译 的 方法)[6]47 。
除了目的法则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 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连贯性法则指译文必须符 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 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在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 意义 。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 际连贯一致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原 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 文的理解决定 。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都从属 于目 的 法 则,而 忠 实 性 法 则 又 从 属 于 连 贯 性 法则[6]47-48 。
功能派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 多的涵义 。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已不局限于文学 作品,科技翻译、新闻口译、旅游翻译等已蓬勃发 展,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出现及时化解了不少翻译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三、张家界自然景观名称的特点
张家界奇山秀水,尤以峰为特色 。其鬼斧神 工、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面世之初,如何为其取一 个贴切传神、大气文雅、朗朗上口的名称自然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譬如:
象形山石鸟兽类—金凤展翅,金鸡报晓,雾 海金龟,玉兔望月,双龟探溪,孔雀开屏,金螺问天, 骆驼峰等;象形山石人物类—猪八戒背媳妇,天 女散花,采药老人,将军阅兵,文星岩,夫妻岩,三姊 妹峰等;象形山石器物类—利剑冲霄,天书宝匣, 定海神针,御笔峰,千层糕,蜡烛峰等;象形山石叙 事类—劈山救母,神鹰护鞭,师徒取经,秀才藏书等。
从景点名称来看,喜用四字格,喜用夸张手法,喜用美化的修饰词 。还有意将自然景观与神话故 事《宝莲灯》(劈山救母)、民间故事《秦始皇赶山填 海》(神鹰护鞭、金鞭岩)、文学名著《西游记》( 师徒 取经、猪八戒背媳妇)、历史典故《秦始皇焚书坑儒》(秀才藏书)等联系起来。
四、张家界自然景观名称的翻译
景点名称或译名正如人之姓名,是如面之前给 游客的第一 印象 。好的景点名称或译名无疑会建 立游客对景点的初步了解,并激发游客对景点的想 象、联想和兴趣,达到召唤游客的目的 。或是在如 面之后,能让游客将之与眼前的景观结合起来,产 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怡情游客的目的 。一个好 的景点名称或译名,无论是出现在报纸杂志、电视 广播、网络旅游平台,抑或是口口相传,都会产生极好的广告效应。
张家界的景观其名称如果全部采用对等翻译 原则,能否起到召唤、共鸣和怡情外国游客的目的 呢? 如果采用功能翻译法,又如何处理呢? 下面将结合几个例子来分析:
(一)秀才藏书
秀才藏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年代,山野林深 的张家界是文人避难藏书的净土 。观景台前方峰垭中的百米石柱,酷似一位探身伸手的秀才,正将手中之书藏进峭壁深处”[7]103 。该景点有以下几种译 本:“ Skillful - Writer Hiding B ooks ”;“ Scholar Hiding the B ook”;“A B ook Hidden by Xiucai”。
焚书坑儒,意指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这里的 秀才,应该泛指书生、读书人 。景点介绍将自然景 观与历史典故联系起来,虽有些牵强,但石柱形状 也确似身着古时长衫、身形瘦弱的一介书生 。而依 据《 牛 津 高 阶 英 汉 双 解 词 典》,“ scholar ”释 义 为“ person who studies an academic subject deeply”[8]1314 ,指“对某一 学术科目深入研究的人,或曰学者”。在以上三种译名中:“ skillful-writer ”“ scholar”在西方人脑海中产生的意象是“有技巧的 作家”“学者”;“Xiucai ”,是音译,西方游客不明所 以,即便身临其境,导游解释古语“ 秀才”也颇费功夫。
笔者想到一个词:“bookworm: 1.grub that eats holes in books 书虫 2.( fig 比喻) person who is very fond of reading books 极其喜欢读书的 人;书迷”[8]150 。相比“skillful-writer、scholar”而言,“book ⁃worm”和“书生、读书人”的联想图示更接近,而且本 为比 喻,自 带 谐 趣 。从 而,笔 者 以 为“ B ookworm Hiding the B ook”可做景点“秀才藏书”之译名。
(二)千里相会
千里相会:“过紫草潭下行,溪东南错落的群峰 中,有两个石峰相对而立,恰如久别重逢的夫妻脉 脉地相互凝望对方 。丈夫身材魁梧,戴盔披甲,似 远地归来,腰略躬,头微俯,似在慰籍妻子;妻子身 段均匀,体态丰盈,蓄短发,富风韵,左手挽丈夫腰,面微仰,似窃窃私语倾诉离情。”[7]94该景点的译名,有如下几种:“ Long-distance M eet”;“ M eeting from thousand Li away ”;“ Lovers' M eet after being Separated Long”。
那么“千里”是保留其空间距离的翻译呢,还是 替换为时间距离“久别”的概念呢? 逻辑主语是省去还是保留呢? 用“lover”还是“couple”呢?
从游客的感受来看,补充逻辑主语,主体意象 才会明确 。“lovers”是“two people who are in love or having a sexual relationship though not married”[8]883 , 即“恋爱中的男女或有性关系的情人”,而“couple ”是“ two people that are seen together or associated , esp if they are married or in a romantic or sexual rela⁃tionship(人)一对,(尤指)夫妻、情侣”[8]324 。从而, couple 优于 lover 。再者,meet 作动词的意思是(偶 然)遇见,(安排)碰面,(正式)会晤,作名词是体育 比赛,运动会,meeting 作名词指会议,集会,都不恰 当 。笔者建议用 reunion ,意指重逢,团聚 。“千里”, 若译为表空间距离,联想到的是路途遥远 。而这里 想要传达是“久别”,“有两个石峰相对而立,恰如久 别重逢的夫妻脉脉地相互凝望对方”。因此,笔者 以为,景 点“ 千 里 相 会 ”译 名 用“ C ouple's Reunion after Long Separation ”可以忠实、饱满地传达出该 意境。
(三)文星岩与乾坤柱
文星岩:“金鞭溪畔,离劈山救母约 300m 处,溪北面一巨峰矗立,峰顶如人面浮雕,面向东北,面容清癯,隆鼻细目,颧骨突起,双唇紧闭,仰望苍穹,既 似鲁迅又似斯大林”[7]96 。有关“文星岩”的译名如 下,都使用了“音译+意译”的翻译方法:“ Wenxin Rock”;“Wen Xin Rock”。
文星,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 。相传文曲 星主文才,后指有文才的人 。对外国人而言,音译 Wenxin 太 过 抽 象 。必 须 有 一 系 列 的 转 换 联 接, Wenxing — the star of wisdom— the person of wisdom— Lu Xun/Stalin ,才会理解到这座峰看起来像某个有 文才之人 。否则,除了知道这是一个石峰,很难有 其他 的 联 想 。如 果 换 做“ The Rock of Lu Xun/Stalin”,则可传递更丰富的信息。
我们来看 另 一 处 景 点—乾 坤 柱,又 名 南 天一柱:
“ 在连心桥上仰视前方,群峰环抱,翠谷密林中 有一座孤峰挺立,上端长有多株武陵松,其他部位 植被稀疏,生机盎然,雄伟挺拔,称‘乾坤柱 ’”[7]240 。
译名如下:“Universe C olumn”。
2008 年,好莱坞摄影师汉森在张家界进行了为 期四天的外景拍摄,大量风景图片后来成为美国科 幻大片《阿凡达》( Avatar )中“潘多拉星球”各种元 素的原型,其中“乾坤柱”图片就成为“哈利路亚山 ” 即悬浮山的原型 。《 阿凡达》( Avatar )在全球热播 后,海内外亿万观众更是对“ 哈利路亚山”原型地张家界心向神往 。2010 年,张家界“乾坤柱”正式被更名为“哈利路亚山”,对应的英文名是:“MontasVol⁃”ans文星岩、乾坤柱,两个极具中国文化色彩的景点名称,以目的语游客更熟悉的名称形式“The Rock of Lu Xun/Stalin ”“ MontasVolans ”出现在目的语文 化和使 用 译 文 的 交 际 环 境 中,具 有 更 好 的 广 告效应。
( 四)天下第一桥
“ 天下第一桥又名‘ 自生桥 ’,在砂刀沟沟尾右 侧,袁家界左面南端,一天然石桥凌空飞架于两座 巨大的石峰之巅,厚约 4m ,宽 2m 余,跨度约 50m , 相对高度约 300m ……这座天然石桥横架于天堑之 上 。因 拱 之 高,举 世 罕 见,被 誉 为‘ 天 下 第 一 桥 ’”[7]235 。对 该 景 点 的 译 名,有 如 下 几 种:“ The First B ridge in the World”;“The No.1 B ridge in China”;“The No.1 B ridge of the C ountry”;“No.1 B ridge under Heaven”。
对比“world”“China”“country”和“heaven”这几 个词,“世界”“ 中国”“该国家”无疑是实指,而“天 堂、天国”是虚指 。“天下第一桥”的名称,虽“ 因拱 之高,举世罕见”,然并无科学的考证,其命名不无夸张的文学手法 。若是用前三种英文名称,都是实指,未免失真,对惯用逻辑思维的西方人来说,更难接受 。因此,亦取其虚指“No.1 B ridge under Heav⁃ en”,西方人亦会感其景观的独特之处。
类似的翻译也可以从脍炙人口的中国楹联里 看出来:“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 下可笑之人”“ His belly is big enough to contain all intolerable things on earth;His mouth is ever ready to laugh at all snobbish persons under heaven ”[9]421-422 。 在上面的翻译中,“天下”用了“heaven”,虽虚指而达意。
(五)十里画廊
“ 十里画廊为天子山景区东北部的 一 狭长峡 谷,谷长 5.8km ,一溪中流 。谷两侧群峰凛然而列, 造型各异,组成一 幅幅神灵活现的天然雕塑画 。雕 塑家称其为‘一条天然雕塑杰作的群像陈列长廊 ’。 主要景点有天狗望月、采药老人、海螺峰、众仙拜观 音等 …… ”[7]333 。该 景 点 有 如 下 几 种 译 名:“ Ten Mile C orridor ”;“ The painted C orridor of 10 Li ”;“ Miles Long Gallery”。
“ 十里画廊”,“ 画廊”为比喻,“ 十里”为虚指, 因为 1 里等于 0.5 公里,5.8 公里折合为 11.6 里。 而 1 英里约为 1.6 公里,5.8 公里约为 3.6 英里 。取 名“十里画廊”,体现出景观既颇有长度,又颇具画 意 。但是外国人不熟悉中国的计量单位“Li”,换成 他们所熟悉的“miles ”更合适 。“ corridor”一词,在外国 游 客 头 脑 中 产 生 的 意 象 是“ long narrow
passage ,from which doors opens into rooms or com⁃ partments”,即“建筑内用以进入各个房间的狭长通道”[8]318 ,而“gallery”是“ 1.room or building for show⁃ ing works of art 美 术 陈 列 室 或 展 览 馆;2.covered walk or corridor partly open at one side;colonnade 走廊: 柱 廊 ”[8]604 。 相 比 而 言 ,“ gallery ” 优 于 “ corridor”。笔者以为,“Ten Miles of Art Gallery”不 仅读起来有韵律之美,亦有游行峡谷如同穿行画廊 的修辞之美 。就如“九里云松”,译为“Nine Miles of Misty Pines”[9]347 ,景名翻译、文学翻译是应讲究“活对”的。
五、结语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应该重在考虑它对目的 语人群的广告效应,考虑它和目的语人群之间建立 有效联接 。依据功能派翻译理论,即:译者的目的 是旅游广告;译文的交际目的是召唤、共鸣并怡情 游客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译名是否能 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在使用译文的 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同时尽量地忠实 。即在目的语 法则下,兼顾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仙境张 家界,峰迷全世界”,希望规范恰当的英文景点名称 和介绍能够推动张家界迷住全世界。
参考文献:
[1]林可.华夏国世界遗产大观—自然与文 化双遗产、山川、古代工程[ 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4.
[2]湖南地图出版社.中国旅游手册[ M].长沙: 湖南地图出版社,2005.
[3]汤 敬 安.旅 游 景 区 英 语 公 示 语 的 认 知 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J].中国科技翻译,2019( 8):50-52.
[4]白蓝.从功能翻译论视角谈张家界旅游资料英译[ J].中国科技翻译,2010(8):45-48.
[5]吴昊.张家界旅游景点介绍的英文翻译问题[ 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12-14.
[6]钟伟和,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J].中国翻译,1999(3):47-49.
[7]吴章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旅游资 源研究[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8]霍 恩 比.牛 津 高 阶 英 汉 双解 词 典:第 四 版[ M].李北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 M].北京:中国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