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医学人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2022-10-20 13:57:49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融入医学人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在近年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一所省属医科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活动和调整评价体系,构建了医学人文和大学英语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育人目标之下的具体思政元素,并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改革教学方法创设灵活多层次课堂,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为融入医学人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效探索。
摘要:融入医学人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在近年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一所省属医科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活动和调整评价体系,构建了医学人文和大学英语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育人目标之下的具体思政元素,并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改革教学方法创设灵活多层次课堂,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为融入医学人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效探索。
关键词:大学英语;医学人文;教育模式;课程实践
Abstract:Recent years have seen a widespread atten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humanities and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Through refining the teaching goal,teaching content,reform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evaluation system,the study build an integrated model of medical humanities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putting forward the educational target of moral elements involving patriotism,professional spiritand humanism through two semesters,teaching practice in a provincial medical university.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innovative and multilevel teaching model was confirmed by students,highly participation in class,thus providing aneffective exploration for the teaching model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medical humanities;education model;teaching practice
一、引言
疫情凸显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大学英语课程映射着人文精神,是开展人文教育的有力平台[1],医学人文和大学英语的融合是新医科和新文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医学人文
从2011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大学英语和医学人文融合的研究在逐年攀升,近年来更是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内容。一是融入医学人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性研究,学者从改革方案、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融合的可行性分析,明确了医学人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融合性和必要性[3][4][7]。二是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从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文医交叉融合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2][6]。三是教学实践研究,学者通过行动研究、课例研究验证外语人文知识和医学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效果,认为该教育模式能够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5]。
相关研究虽涵盖可行性分析、教学模式探讨及教学实践探究,但是理论研究颇多,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9][10]。少有的教学实践研究或仅以一节课作为分析,缺少对教学模式的系统性阐释,或仅聚焦课堂教学本身,缺少教学机制的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与所教授学生专业背景相结合,发挥外语课程的独特优势[8],各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医学人文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融合既依托理论,更注重实践分析。因而,文章拟在改革教学设计、提出二者融合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通过对一所省属重点医科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剖析医学人文和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机制,为构建新型课程思政模式提供参考。
三、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一)医学人文教育情况调查
在开展教学实践之前,笔者对参与研究的新疆某省属重点医科大学的医学人文教育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共有16道客观题和1道主观题构成,包括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方式等内容,Cronbachα系数为0.859,具有良好的信度。于2021年3月通过问卷星对105名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去除三份无效问卷,共获得102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14%。调查结果表明,该校需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数据显示,35.87%的同学听说过但不清楚“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和“人文教育”的概念,50%的同学表示自己并不经常关注公共卫生事件和医学伦理事件。63.04%(很有必要)和34.78%(有必要)的同学认为高校有必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86.47%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在公共基础课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这一选择甚至高于支持“多开设关于医学人文的选修课(80.39%)”的学生,表明学生非常支持在大学英语等课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教育。本调查为医学人文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结合提供了必要性支持。
(二)教学设计
根据对该校医学人文教育的调查情况,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设计,构建医学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
1.细化教学目标
研究将外语课程体系分为三类教学资源:一是对家国情怀的融入,二是对职业素养的渗透,三是对人文精神的培育。三个思政目标可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教学主题思想。
2.整合教学内容
研究以该校的“医学英语”课程为切入点,整合课程内容,挖掘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有力载体。通过凝练主题单元,逐步形成融入医学人文和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思政内容,使其与教学目标同向同行。以所用教材《剑桥医学英语》为例,表2呈现了教学内容整合的示例。
3.改革教学活动
顺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政工作规律、情景交融、知行合一的教书育人规律和以学生为中心、民主集中的个体认知规律,引入文化导入、问题驱动、成果导向等教学方法,以任务型学习、问题式学习和产出式学习作为学生思维的引擎。教师以问题或任务引出主题,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让学生探索真理,进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单元教学所强调的主题内容。
4.调整评价体系
本研究中课程思政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显性教学知识学习的评价,还包括对其人文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的评价,以质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学习报告、集体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课程和学生两个层面开始评估。
(三)教学实践及评价
本研究以《剑桥医学英语》课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轮教学实践研究。授课对象为2019级四个大学英语B班学生,学生为大学二年级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学生。第一轮教学中思政育人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都比较高。但是育人模式还是没有摆脱说教的影子,缺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体验式参与。鉴于此,第二轮教学实践关注学生对概念的内化理解,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敬佑生命,以人为本思想的认识。第二轮行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和获得感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本研究采用学习报告、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三角评估以验证教学效果。学生共撰写了10篇学习报告,分析发现部分学生认为“这学期的课程比较有意思,尤其是喜欢课堂的活动,感觉跟医学相关的内容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力”。部分学生发现“医学人文实在是太重要了”。访谈时间共持续了1小时4分钟,转换18349字符的文本进行了分析,学生表示医学英语课程涵盖中西方的医学教育、医学伦理、心理健康等诸多有意思的话题,认为他们的医学英语表达、医学人文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意识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研究在学期前、后的问卷调查中设计了关于医学人文、思政元素、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内容的调查问卷,观测评估学生此方面的成长,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反馈。以第二轮教学实践研究中某一个班的教学为例,本研究呈现了对问卷的分析结果。
对2019级其中一个B班的57名学生进行了学期前后测(如表3所示)。在参考国内现有关于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和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共设计了18个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进行统计。通过SPSS26.0进行了数据分析,前测问卷的克隆巴赫alpha值为0.946,后测问卷的克隆巴赫alpha值为0.954,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学生后测的均值普遍高于前测,笔者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对前测和后测的均值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表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提升的均值为0.295(T=3.166,P<0.05)。虽然没有达到极其显著的P值(P<0.01),但是经过一学期的课程思政教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P<0.05)。
两轮教学实践研究发现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需关注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对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有效挖掘;二是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尤其是课堂活动设计,是停留在了解层面还是内化层面,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是教育的评价方式,需采用多渠道的评价模型对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行有效评估。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
(一)细化目标创设活动
融入医学人文的课程思政建设需细化教学目标,从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人文精神和国际视野等三个层面开展思政教育。应结合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需求分析、校本教材、授课现状等进一步细化目标,挖掘教育资源,凝练单元的主题,明确具体授课内容,为教学提供更为有力的载体,使单元教学跟思政目标同向同行。
引入“文化导入、案例教学、成果导向”等教学法,激活思政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和英语课程赖以共享的教学内容,能够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此外,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TBL(任务型学习),PBL(问题式学习),POA(产出导向法)等多种教学活动,创设灵活多层次的课堂环境,介入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辅助管理和组织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本研究中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践和研究发现,文章认为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课前,设定单个课程目标,包括语言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设计相应的教学互动。课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适时调整语言和活动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教师可围绕第二课堂和单元主题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外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结语
文章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探讨了二者协同耦合的有效途径。笔者从细化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活动和调整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验证了此模式的有效性,为新文科和新医科的建设提供了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外语研究,2021,38(3):52-57 112.
[2]曹秀平,岳晓龙,李英迪,等.POA视角下大学英语与医学人文融合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8):893-896.
[3]丛钊.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1,42(4):313-314.
[4]吕颖,王丹.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可行性探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7(3):232-235.
[5]任玲玲.人文素质教育观视域下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3):229-230.
[6]任宁,陈社胜.医学院校英语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创新融合[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5):672-675.
[7]石坚,王欣.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J].外语电化教学,2020(6):43-45.
[8]徐锦芬.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2):18-24.
[9]杨婧.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4):27-31,5.
[10]于庆玲,刘芹.医学人文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综述与展望[J].校园英语,2022(6):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