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英语流利说”在民办应用型本科课外口语学习中的实证研究论文

2023-12-22 09:52:17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手段,对32名来自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开展了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研究,力求探讨基于“英语流利说”的课外口语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英语流利说”能改善学习者的发音,提高学习积极性,习得或完善英美文化知识体系。②基于口语表达的准确度和复杂度两个维度分析,“英语流利说”有助于提升学生口语输出的准确性、多样性和有效性,但作为流利度的重要指标,语音技巧的完善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因此前后两次测试的流利度无显著性差异。问卷调查还表明学生对“英语流利说”的学习效果认同度
摘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手段,对32名来自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开展了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研究,力求探讨基于“英语流利说”的课外口语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英语流利说”能改善学习者的发音,提高学习积极性,习得或完善英美文化知识体系。②基于口语表达的准确度和复杂度两个维度分析,“英语流利说”有助于提升学生口语输出的准确性、多样性和有效性,但作为流利度的重要指标,语音技巧的完善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因此前后两次测试的流利度无显著性差异。问卷调查还表明学生对“英语流利说”的学习效果认同度较高,期待将该App辅助于今后课堂口语教学。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流利说;课外口语学习
Abstract:Based on tests,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this study carried out a 12-week teaching experiment about 32 college students from a pr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Flu⁃ency in E nglish App could improve learners'pronunciations and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as well as acquire or complete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②from the analysis of two dimensions of oral expres⁃sion,accuracy and complexity,Fluency in E nglish App could contribute to increasing the accuracy,divers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oral output.But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fluency,the completeness of pronunciation skills required longer practice,therefor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luency between two tests.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lso showed that students had a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for the learning effect of Fluency in E nglish App.The study also looks forward to assisting this App in classroom for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P r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Fluency in E nglish App;Oral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一、引言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举步维艰的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按下了加速键。一直以线下教学为主的口语课程也转移到线上进行,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口语练习模式难以在线上开展,使得以交流为主的口语教学将面临一场巨大挑战。
作为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本科类型及高校教育分类管理的新成果,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民办应用型本科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在入学后经过1~2年的线下英语学习也未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然而移动学习的盛行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正好解决了目前民办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双重窘境。移动学习不仅能够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地点和时间的局限性,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App自主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丰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鉴于此,文章尝试探讨民办应用型本科学生使用“英语流利说”进行课外学习的有效性,了解学生教学实验后的学习体验和对“英语流利说”的认同程度。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湖南某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展开,实验数据源于笔者任教的财务管理专业大一新生,学生遵循自愿原则参与本次课后App教学实验,受试者共计32人。为了确保数据的权威性和可信性,笔者选择了近年来《新浪2019年教育App风云榜》蝉联榜单前十的英语口语学习App—“英语流利说”作为此次被试口语软件。
(二)研究过程
在教学实验开始前的一周,笔者指导学生安装被试软件—“英语流利说”,并对相关功能进行培训和讲解。32名学生分为4组,每组8人并设置1名小组长。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求每组的8位学生在App中互相关注其他7位组员;建立英语流利说QQ学习群;教师每天通过QQ群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可将学习情况分享到群里,小组长每天督促并反馈该组的学习情况,教师不定期在群里抽查学习效果和答疑解惑。
(三)研究材料
本研究主要采用课堂测验、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1.课堂测验
整个教学实验历时12周。在实验前后期分别进行了线下口语前测考试和后测考试。试题的题型及分值如表1。
参照雅思口试标准,并兼顾受试者群体的语言水平,经过课题组成员和相关任课教师的商议一致决定此次研究中口语测试评分标准基于准确度、流利度和复杂度三个指标分别进行评分。口语准确度是指学生能否正确地发音或者传达信息。流利度基于两层次分析,语句层面考查学生的爆破、弱读等语音技巧熟练程度;语篇层面考查学生的连读、略读、断句和语调等技巧处理。口语复杂度测量指标包括词汇多样性、语篇的逻辑性和观点的新颖程度等。考官通过随机抽取5个元音和5个辅音考查学生的音标辨识能力,此题型只需从发音的准确性进行评分。词汇朗读包括单词和词组,共计10组。朗读的题材是300字左右的介绍文或者说明文,词汇量为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官将基于准确度和流利度两维度对词汇和语篇两种题型进行评分。个人陈述考查学生能否围绕某一热点话题展开具有一定逻辑性、条理性的论述。考官将基于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度、流利度和复杂度三个指标综合评价。试题各题型的得分可按公式:各维度之和(百分制)÷维度数目×题型所占比例求得。如针对学生A的短文朗读题型得分,一位评委教师分别给出准确度80分,流利度90分,则最终A学生短文朗读题型得分为:(80+90)÷2×30%=25.5。除任课教师外,研究者还邀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口语教师共同参与评分,学生的前后测最终成绩取三位教师的平均分。
2.问卷调查和访谈
教学实验结束后,研究者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英语流利说App的使用态度及学习效果。问卷包括15道题目,其中了解受试者的学习效果共9题;使用态度共6题。采用李克特量表记分,“完全不同意”为1分、“完全同意”为5分,所有受试对象均完成了此次问卷调查,将相关数据导入SPSS21.0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C ronbach“值为0.843,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问卷调查结束后,研究者随机在每组中抽取2名学生进行访谈,深入地了解学生对英语流利说的使用体验,是否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以及相关建议等,为后续的研究结果与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App使用前、后测成绩分析
研究者使用SPSS对学生前测和后测口语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前后测试总成绩以及各题型的成绩P值都小于0.05;基于不同口语测量指标分析,除流利度的评分相差不大以外,准确度和复杂度在前后测试成绩中具有显著性,说明在整体上该班的口语水平有所提升。(如表2)
中国大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巨大缺陷的成因是他们从英语启蒙开始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语言输出的途径也多为书写的形式[1]。在中学阶段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语言训练,他们习得语音知识多在听力练习和测试中,有效口语输出的机会不多,因此前测测试中音标辨识的得分只有6.78(总分值为10)。访谈中得知他们在跟读或者配音某些作品时,发觉自身的发音与系统发音存在较大差异时,会去查字典核实、纠正或模仿,所以音标辨识能力能够在短时间有所改善,准确性也会相应提升,这与学者黄盛的发现是一致的[2]。但语音中的弱读、连读和爆破等技巧的掌握和熟练运用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从而形成肌肉记忆,因此音标、词组等较小语言单位得分在教学实验结束后有明显提高,而短文朗读虽然学生的前后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平均分相差不大。作为测量口语的重要指标,流利性也学生的发音技巧不够娴熟而导致前后测成绩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在个人陈述题型中,评委察觉学生在前测中语言表达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并且也不够地道。笔者认为这是我国是单一的汉语交流环境,地域的局限性导致教育者无法构建有利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实体环境。但“互联网+”背景下,各种学习软件的兴起为学生融入虚拟的语言环境创造了条件。在经过一学期的课后口语App训练后,由于“英语流利说”App呈现的各种经典影视作品、时政热点新闻等不仅扩充了受试者的知识面,同时其内容新颖并且紧跟时代前沿,也有利于提高受试者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性,因此在后测测验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多样化且思维更为缜密清晰。基于准确度和复杂度两个测量指标的相应得分也有明显提升,说明App课后学习能辅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更为精练且有意义的话语。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整体上受试者对“英语流利说”App的学习效果反馈趋于积极和正面。其中“‘英语流利说’有利于纠正发音”“获得更多口语学习的经验”等均值超过了4分,表明学生对该App能提升英语口语水平的认同度较高(Q1,Q4和Q6均值依次为4.12,4.08和4.00)。研究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学生在教学实验初期认为自己的口语存在很大问题,如语音不准,音标辨认有困难,难以成句等。而学生通过在“英语流利说”软件上进行跟读、模仿、录音和回放,能微观地捕捉到哪个音标的缺陷,后期进行纠正,验证了先行研究中强调移动学习具备及时高效反馈、可储存和可追溯等优势[3]。这些优势更有助于追踪学习轨迹,激励学习投入,提升学习效率。
首先,学生认为“英语流利说”丰富了他们的课后口语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更加多元化。辜向东的研究发现以往大学生的口语训练常以朗读和背诵为主,但“其效果值得怀疑”[4]。而“流利说”趣味性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供了较为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相关话题不仅与社会、时尚以及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避免了传统同伴口语互动中“无话可说”的窘境或者难以获得有效的语言输出和反馈,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其次,多数受试者肯定了平台的打卡制度以及教师的及时反馈在整个实验中的积极作用,并且愿意继续使用该App进行口语学习(Q8和Q9的均值为4.1和4.0)。民办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语言学习兴趣不高,而教师在每周只有2~3课时的英语课堂中很难兼顾兴趣提升与知识积累。相较于传统的大班英语教学,“英语流利说”软件能根据每位学生的语言水平、兴趣爱好推荐合适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每日打卡情况了解学习者的发音准确率和口语练习时间长短,实行有效监督,缓解了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对教师面对面反馈的焦虑和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英语教师的负担,优化了受试者的学习体验。
本研究主要基于两个维度分析学习者对“英语流利说”的使用态度:会员付费和社交平台关注;未来开展App辅助教学的可能性。学生不太愿意花钱购买会员或者有针对性的课程(Q10的均值为2.78),从后期访谈得知多数学生认为目前“英语流利说”中免费的学习资源足以帮助他们提高口语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对自身的语言水平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合理规划学习的时间和过程,口语学习才更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5]。学生对“英语流利说”中的社交功能如点评或分享的参与度不高(Q13的均值为2.92),表明学生对语言的输出缺乏自信。对自身的判断能力自信心不足,担心点评不够客观。这表明在今后的App辅助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优化任务设计,如通过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匿名互评等,增强学生的正面情绪体验[6]。如表3所示,部分学生对在今后课堂中将“英语流利说”融入课堂传统教学的态度是积极的。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合理融入信息化技术元素,在熟悉移动学习软件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创新和实践App辅助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7]。
四、结语
文章围绕“后疫情时代”民办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展开,通过前后两次测试、实验后的问卷调查以及非结构式访谈探索将“英语流利说”应用于课外学习的有效性以及今后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能性。研究表明:①App课后教学实验后,从整体上而言学习者的后测口语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前测考试,但由于语言技巧的熟练或精通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因此考察语言表达流利度的指标在两次测试中未出现显著差异。②研究者基于学习效果和使用态度两个维度开展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肯定了“英语流利说”对其发音、文化背景知识扩展的促进作用,乐意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在传统课堂中使用App进行辅助教学或者混合式教学。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小,且未设置对照班级,难以全面和准确地体现实验后的学习效果差异。②因篇幅所限,没有深入探究学习者的情绪体验与评价设计存在的交互关系。未来App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强化与软件公司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使用“英语流利说”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另一方面教师多关注学生情绪体验的差异性、复杂性和统一性,总结出符合学情的App辅助教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彦.基于自主学习方式的英语口语线上教学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3):59-63.
[2]黄盛.基于雅思口试的英语口语课外合作学习行动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2(3):94-98.
[3]曾罡,王艺涵,谭晓慧.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两种同伴反馈模式对英语口语输出影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6):109-120.
[4]辜向东,张正川,刘晓华.改革后的CET对学生课外英语学习过程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学生的学习日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5):32-39.
[5]罗亚君.口语训练App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外学习中的应用[J].中国ESP研究,2020(19):53-62
[6]张洁,赵珂.在线英语口语任务中的学习者体验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5):68-77.
[7]石莹.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支架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87-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