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视角下人物访谈的口译策略研究—以“可凡倾听-许渊冲人物访谈”口译实践为例论文

2023-12-22 09:43:45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人物访谈节目通过个人故事向观众传递信息、知识和价值文化,高质量、正面的人物访谈往往能够提高现象认知和促进问题思考。通过口译人物访谈将其传播到国外是视频文化出口的一种方式。相对国外大量类似节目的引进,我国人物访谈节目的输出有待提高。“可凡倾听”是东方卫视推出的高端人物访谈节目,其中许渊冲访谈讲述了他的“三美”翻译理论和“见好就学”的人生哲理,这些内容与思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财富,值得通过口译传播与世界共享。文章译者结合释意理论对许渊冲访谈进行模拟口译,针对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内容重复、成分缺失等问题采取相应翻译
摘要:人物访谈节目通过个人故事向观众传递信息、知识和价值文化,高质量、正面的人物访谈往往能够提高现象认知和促进问题思考。通过口译人物访谈将其传播到国外是视频文化出口的一种方式。相对国外大量类似节目的引进,我国人物访谈节目的输出有待提高。“可凡倾听”是东方卫视推出的高端人物访谈节目,其中许渊冲访谈讲述了他的“三美”翻译理论和“见好就学”的人生哲理,这些内容与思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财富,值得通过口译传播与世界共享。文章译者结合释意理论对许渊冲访谈进行模拟口译,针对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内容重复、成分缺失等问题采取相应翻译策略寻求语言和意义的对等,尽可能在对外输出时保证访谈节目的效果。
关键词:人物访谈;释意理论;翻译策略;许渊冲
Abstract:Figure interviews convey information,knowledge and cultural value to the audience through personal stories.High quality and positive figure interviews can improve phenomenon cognition and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The interpreted figure interview is one way to export video culture to foreign countries.C omparing with the big number of foreign similar programs importing to China,the export of such culture program abroad needs to be promoted.“Kevin's Hour”is a top figure interview program launched by Dragon TV.Xu Yuanchong once in the interview talked about his translation theory of“Three B eauty Principle”and his life philosophy of“learning the advantages of peo⁃tion.The author,with the guidance of Interpretive Theory,simulat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Xu Yuanchong's interview,and took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seek the equivalence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aim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the interview program when transmitting to the world.
Key words:figure interview;Interpretive Theory;translation strategy;Xu Yuanchong
一、引言
人物访谈节目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谈话呈现访谈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卓越成就。通常观众在感叹访谈人物个人故事的同时收获正能量与新启发。高质量人物访谈的口译工作在国际交流中有助于宣传国家优秀人才,传播民族文化,展示国家软实力,是现代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我国人物访谈的口译研究很少,需要得到更多关注。文章对“可凡倾听-许渊冲人物访谈”节目进行模拟口译,针对访谈中大白话、文化特色词、话语结构破碎和谈话内容重复等问题,结合释意理论寻找合理恰当的口译策略,实现国外观众观看访谈节目的对等效果。
二、释意理论与口译
释意理论认为翻译是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再表达的动态交际行为过程[1]。如图1所示,在释意理论三角模型中,“意义”位于三角形的顶端。释意理论强调掌握源语的核心意思,通过逻辑推理“脱离言语外壳”和不受源语形式及结构限制传达“意义”,使目的语使用者获得功能对等的信息。
对于口译而言,重心是构成篇章的事实、思想、感情等,不只是简单语言符号层面的转载。近年来,译者在释意论指导下对不同口译场景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罗晓宇和吴斐结合释意理论探讨了商务英语文化意象的口译双重策略[2]。胡晓璐从释意论视角研究了会议口译的策略,认为译员可以合理运用脱离源语外壳和重新表达的翻译策略减少口误和停顿现象[3]。姚洋总结出释意理论中理解阶段对文化负载词口译产生重要作用。这些研究与发现给释意理论口译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示[4]。
三、释意理论视角下许渊冲人物访谈的口译策略与实践
“可凡倾听”是一档高端文化名人访谈类中文栏目。节目围绕某个主题以访谈形式与名人进行交流,呈现名人的平凡与不平凡。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在可凡倾听人物访谈中畅谈了他的“三美”翻译理论和“见好就学”的人生哲理。如此翻译大家和翻译思想应该通过高质量的口译传播到国际舞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一个重要窗口。
本次许渊冲先生访谈的话题较多,涉及古诗词翻译、人物评价、文化负载词等。口译困难主要表现在文化负载词、句子成分缺失、内容重复、中文诗词信息的翻译等。本译者结合释意理论,在“脱离语言外壳”的指导下,再充分理解源语意义后进行语言重新表达,提高此次人物访谈的口译交际效果。
(一)文化负载词—改译
文化负载词指不同社会习俗和文化在词汇表达上的特殊显现,包括物质文化负载词和社会文化负载词。改译是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保留一定原文特色同时方便目的语观众能快速理解译文内容。
例证1:
主持人:“先生!非常高兴今天能够见到您,您是我的偶像,很喜欢您翻这个中国古诗词。”
许渊冲:“不敢当,不敢当。”
XuYuanchong:“Thankyouverymuch.That'smyhonor.”
中国人被夸奖时,会谦虚地说“过奖了”或“不敢当”;但英美人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觉得对方高估自己时才用说“Youareflatteringme”。因此,根据中国文化和西方表达,采用改译的翻译策略。这样能让目的语观众产生跟源语观众一样的效果。
例证2:
许渊冲:“……小时候他母亲还开玩笑,他说你叫我什么?我说我叫你周师母,她说你不对,你应该叫作丈母娘……”
XuYuanchong:“Atthattime,Irememberthathermotheralsomadejokewithus.Oneday,hermotheraskedmewhatIshouldcallher,IrepliedthatIshouldcallherMs.Zhou.Shedidn'tagreewithmyan⁃swer.ShejokedthatIshouldcallhermother-in-law.”
中国称老师的妻子为师母,“周师母”是许先生对小伙伴的妈妈的尊称,不能直译为“thewifeofmyteacher”。按照英语称呼语表达:头衔+姓或Mr./Mrs./Miss/Ms+姓,此句中译者采用改译便于目的语观众和源语观众产生一样的联想。
(二)成分缺失—补译
成分缺失是指句子缺失某个成分,容易导致意思不清晰。有时汉语成分缺失是表示含蓄,但是英语需要指明。补译可以使观众对句子的各个成分关系清楚,便于完整阅读和理解。
例证3:
许渊冲:“到中学第一年还比较好,按部就班,二年级后来别扭,直接法,既不讲生字,直接来课文,结果反而坏了。”
许先生讲述初学英语经历。译者根据上下文推断出“还比较好”缺失主语“我的英语”,“别扭”缺失主语“我”以及谓语“觉得”,“既不讲生字,直接来课文”缺失主语“老师”。另外,译者根据句意补充句子的逻辑,“既不讲生字,直接来课文”是“别扭”的原因,“结果反而坏了”是“直接法”的后果。通过补译句子的成分可以达到观众对说话内容的正确完整理解。
例证4:
许渊冲:“……反正我算个小领导,那个时候可怜呢,操场都没有。”
XuYuanchong:“...Iwasasmallleader,theschoolconditionswerereallypooratthattime.Wedidn'tevenhaveaplaygroundintheschool.”
这句话中“那个时候可怜呢”缺失主语,根据后文可知是指“学校的条件”“可怜”。根据释意理论脱壳,译为“学校当时的条件很差”。这样才能让观众理解起来没有障碍。
(三)内容重复—省译
相对而言,汉语重意合轻形式,在意义表达上为了衔接和强调会出现内容重复现象,尤其在口语中。英语重形合,意思相同的内容重复是不恰当的。译者通过省译处理内容重复的问题,让译文意思简洁明了。
例证5:
许渊冲:“……就像叶公超讲课很不那个,但是你有一点好处,我就是学人家任何一点好处,你有一点好处,你坏的我不管。我只要管你的好处,我能够把你变成我的好处。我现在是吸收很多人的好处。”
XuYuanchong:“LikeMr.YeGongchaowhoseclasswassoso,butIjustlearnedadvantagesfromhim.Ilearnedadvantagesfromallotherpeople.WhatIamtoayisbecauseIabsorbedalotofpeople'sadvan⁃tages.
这句话许先生介绍了“见好就学”学习哲理,出现了6次“好处”,三句句意重复。译者根据释意理论脱壳省译,目的语观众能够迅速理解说话内容。
例证6:
旁白:“……许渊冲毕生致力于翻译工作,在国内外出版《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莎士比亚选集》《红与黑》《包法力夫人》《约翰克里斯托夫》等中英法文学作品120余部……”
Aside:“...Mr.XuYuanchongcontributedhiswholelifetotranslatelotsofbooksincluding,“ElegiesoftheSouth”“SelectedPoemsofLiBai”“RomanceofWesternBower”“SelectedworksofShakespeare”andsoon.Morethan120literatureworksweretranslated
inChinese,EnglishandFrench.”
这段旁白列举大量书名,对译者,要记住这些书名的英文名称会给翻译的顺畅增加困难。根据释意理论脱壳采取省译部分书名的翻译策略。让目的语观众明白此处是介绍许先生作品的目的即可。
(四)句式重复—变译
节目主持人对许先生大学时代的提问,出现了大量相似的提问句式。通过变译在翻译中能准确地转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对原文做出不影响原文信息内容表达的非原则性变通。
例证7:
主持人:“叶公超先生那时候给你们上课?”
Host:“SoMr.YeGongchaogaveyouclassesatthattime?”
例证8:
主持人:“沈从文给你们上过课吗?”
Host:“DidMr.ShenCongwenhaveclasswithyou?”
例证9:
主持人:“……那个时候在西南联大的时候,钱先生教过您吗?”
Host:“...SointheuniversityDidMr.Qianalsogiveyoulessons?”
译者在口译时适当改变了问句形式,避免出现大量的句式重复。在不影响句意的情况下,达到让观众觉得对话不单调的效果。
(五)古诗词信息翻译—意译
中国古诗词讲究音美、形美和意美。侧重朗朗上口的音韵美感,形式上讲究对仗工整,意义含蓄深远。文章译者对人物访谈中出现的古诗词信息需要结合说话人许先生意思进行解释性翻译。
例证10:
许渊冲:“你看‘无边’翻译成‘boundless’,‘不尽’翻译成‘endless’……所以我把‘不尽’翻译成‘endless’和‘hourafterhour’。所以这个‘showerbyshower’‘hourafterhour’整个对仗,所以符合我的意美、音美、形美。”
XuYuanchong:“Andyoumayfindthat‘Wubi⁃and‘Bujin’,Icouldtranslateitinto‘boundless’and‘endless’respectively.Allthesecharactersarematchedtogethertotheirsoundsandthesenses.Like‘showerbyshowe’‘hourafterhour’.Thiskindoftranslationfollowedmy‘ThreeBeautyPrinciples’—‘Beautyinsense,BeautyinsoundandBeautyinstyle’.”
许先生介绍在诗句译文的韵律和形式做了押韵和对仗的处理。如果直译会使句子支离破碎,目的语观众也将毫无头绪。根据释意理论脱壳,译者将此句意译,确保目的语观众对内容更容易理解。
例证11:
许渊冲:“……‘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Youdancedanddancedtillthemoonhunglowoverwillowtrees;Yousangandsangtillamidpeachblossomsblushedthebreeze...)他说不是‘扇影风’,是‘扇底风’。这就是我们两个的矛盾。我说‘扇底’美你要‘扇影’美,讲理你讲不通。如果你说‘桃花底风’,‘杨柳楼心月’,‘杨柳’应该是楼的名字,‘杨柳楼’‘桃花扇’这个扇子,桃花也是名字,是扇子上面画了桃花就是桃花扇,如果你要说‘桃花扇底风’,这‘桃花’是一个事物,你只能说‘扇底风’,因为这是科学。‘扇影风’就是桃花把影子落在扇子上,那就更诗意了更美了,我重视美,他重视真……”
XuYuanchong:“...‘wudiyangliulouxinyue,gejintaohuashandifeng’.‘Youdancedanddancedtillthemoonhunglowoverwillowtrees;Yousangandsangtillamidpeachblossomsblushedthebreeze’,thisismytranslation.Buthedidn'tagreewithmytranslation.Hethoughtthatshouldbe‘taohuashandifeng’,andIthinkthatshouldbe‘shanyingfeng’meaningthepeachblossom'sshadowfellonthefan,while‘shandifeng’meansthepeachblossomfanfansoutthebreeze.Thesewereourdisagreement.Iaskedhimwhosetranslationismorebeautiful?Actually,thereisnowinner.Andaccordingtohistranslation,heconsidered‘YangliuLou’asthe‘willowthreebuilding’,thenitbecomesthebuilding'sname,‘taohuashan’isthepictureofpeachblossomsonthefan,thosetranslationsseethemastheobjects.Histranslation‘Shandifeng’isscience.Mytranslation‘ShanyingFeng’showsthebeauty.Buthewouldliketofollowthetruth...”
这部分许先生回忆和杨振宁对同一句诗的翻译有不同的见解,采访中既有中文也有英文,还出现了中国古诗词,所以如何通过口译策略合理传递许先生的意思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许先生认为根据美的原则要翻译成“扇影风”,杨振宁认为根据科学事实要翻译成“扇底风”。如果不脱壳直译为“fanshadowbreeze”和“breezeunderthefan”观众会迷惑不解。译者对“扇底风”“扇影风”“杨柳楼”“桃花扇”的意思进行了意译,帮助观众理解,达到文化有效输出的效果。
四、结语
根据释意理论,口译不是进行简单语言符号层面的转载,而应该在对口译现实的观察和分析上,强调掌握源语的核心意思;并通过逻辑推理“脱离言语外壳”和不受源语形式及结构限制传达“意义”的过程,以使目的语使用者获得功能对等的信息传达[5]。在许渊冲先生访谈类似的人物访谈类节目口译中,译者应该在翻译之前对人物的生平、背景、已有的一些讲话材料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受在口译实践中根据释意理论脱离语言外壳,充分理解说话实际想表达的意思,通过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加工,按目的语观众能接受的形式再进行语言表达。
参考文献:
[1]塞莱斯科维奇,勒代雷.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汪家荣,李胥森,史美珍,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2]罗晓宇,吴斐.释意理论下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翻译策略[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3):55-60.
[3]胡晓璐.释意论视角下会议口译的策略研究—以习近平主席的两篇演讲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1.
[4]姚洋.从释意理论视角分析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策略—以李克强总理出席的答记者问为例[D].北京:外交学院,2022.
[5]许均,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