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认知的定量分析论文

2023-12-17 13:31:1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学术英语写作的课程认知,并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课程重要性评价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受访者在选课动机上表现出很强的工具性理性特征;大多数受访者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重要性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影响受访者评价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学习环境、学院环境、导师、社会发展情况及身边同学。选课动机与课程重要性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对课程重要性评价有显著正效应。此外,导师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受访者的课程重要性评价都有显著正效应。
摘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学术英语写作的课程认知,并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课程重要性评价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受访者在选课动机上表现出很强的工具性理性特征;大多数受访者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重要性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影响受访者评价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学习环境、学院环境、导师、社会发展情况及身边同学。选课动机与课程重要性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对课程重要性评价有显著正效应。此外,导师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受访者的课程重要性评价都有显著正效应。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认知
Abstract: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ognition of the non-English major graduates on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course b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s.It also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urse importance eval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 variance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many interviewees showed strong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in their motivation of choosing courses,and most interviewees spoke highly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urse.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interviewees'evaluation include university environment,depart-ment and school environment,supervisors,classmat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tivation of course selection and the evaluation of course importance,which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valuation of course importance.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supervisor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valuation of course importance of the respondents.
Key words:non-English major graduates;academic English writing;course cognition
一、引言
学术英语写作作为学术用途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关于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文本写作等方面。例如,钟家宝和钟兰凤[1]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姚璋[2]分析了学术英语阅读教学对学术英语写作篇章结构的影响;雷鹏飞和徐锦芬[3]探讨了任务重复对不同水平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的影响;李晓红[4]研究了学术英语写作中的短语框架;周惠和刘永兵[5]研究了语义概括性使用;周梅[6]研究了学术英语写作的评价问题;国外学者对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范围更广,题材更多;王丽萍等[7]运用CiteSpace软件研究了Web of Science—SSCI核心和集中与学术写作相关的文献数据,发现国际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主要有文化差异、反馈、词块和国际发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大学选修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星方式,由选修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填写并提交。调查于2019年10月实施,共收回有效问卷151份。调查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受访者中男生占66.2%,女生占33.8%。39.7%受访者在25岁以下,47.7%的受访者年龄在26~30岁之间,12.6%受访者年龄在30岁以上。受访者的专业分布包括信息、材料、汽车、计算机、自动化和理学等10多个专业。15.9%的受访者选课目的是为了拿学分,57.6%的受访者是为了提高英语写作能力,25.8%的受访者是为了发表英语学术文章。
三、研究结果
(一)研究生课程认知分析
1.对课程性质的认知
本研究调查中受访者报告了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性质的认知情况。关于课程对英语论文写作的作用,多数受访者认为课程作用较大或很大,分别占全部受访者的41.7%和25.2%;29.8%受访者对该课程的作用不确定;认为课程作用较小或很小的受访者分别只占2.6%和0.7%。关于该课程的难度,31.8%和45.7%受访者认为课程难度一般比较困难;15.9%受访者认为课程比较容易;另有6.6%受访者认为课程很容易或很困难。
2.对课程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认知
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7.9%受访者是很了解;78.8%受访者表示了解一些;13.3%的受访者完全不了解。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示很了解、比较了解和不了解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5.3%、76.8%和17.9%。
3.对学术伦理的认知
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表示对论文抄袭有一些了解或非常了解,分别占受访总人数的55.6%和39.7%;另有4.7%的受访者对论文抄袭完全不了解。关于论文抄袭在大学生中普遍性问题,37.1%受访者认为这一现象很少或不太普遍,而认为这一现象很普遍或比较普遍的受访者也多达39.7%,另有23.2%的受访者表示不能确定这一现象是否普遍。对论文抄袭的态度,94.7%受访者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行论文抄袭;4.0%受访者认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抄袭;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论文抄袭的受访者只占1.3%。
(二)课程重要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课程重要性评价
在问卷调查中,受访者被要求对课程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判断,选项采用Likert 5点记分。调查发现,认为专业英语写作课程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及很不重要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50%、28%、10%、2%和1%。课程重要性评价均值为4.43(标准差S.D=0.80)。该结果表明,受访者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重要性评价很高。
2.影响课程重要性评价的因素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研究生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重要性评价的最重要因素是学校学习环境,其他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学院环境、导师、社会发展情况及身边同学。72.2%的受访者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对外交流合作的发展,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会越来越重要。此外,研究生个人动机、研究经历与导师要求等也有可能影响其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重要性评价。个体变量中选课动机、导师要求和发表英语论文经历各组别间的课程重要性评价的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选课动机与课程重要性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F=3.781,P<0.05)。其中,以“拿学分”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生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重要性评价较低,而期望“发表英语论文”和“提高写作能力”的研究生对课程重要性评价较高。导师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发表英语论文的经历对课程重要性评价无显著性影响。这表明,研究生选择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目的。
为进一步检验各项因素对受访者课程重要性评价的影响效应,笔者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方程模型,同时考察多变量对课程重要性评价的影响。分析结果见表2。
模型1为仅包含性别、年龄、专业等一般人口学变量的模型,其F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F=0.815,P>0.05),且模型中的性别、年龄、专业等变量对课程重要性评价的效应均不显著。模型2加入了与课程相关的个人因素变量,即英语水平自我评价、发表英文论文经历和选课动机。该模型的F检验在0.01水平上显著(F=3.401,P<0.05),即由回归方程决定的变异方差显著大于残差,表明总体模型有效;消减误差比例R2为0.081,即模型中的变量总共能够解释因变量课程重要性评价水平变化的8.1%。模型中的各变量仅有选课动机对因变量有显著效应(B=0.313,P<0.05),其他各变量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3在模型2基础上加入了个体因素之外的其他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因素。分析显示,模型3的F检验在0.001水平上显著(F=4.286,P<0.001),即由回归方程决定的变异方差显著大于残差,表明总体模型有效;消减误差比例R2为0.226,即模型中的变量总共能够解释因变量课程重要性评价水平变化的22.6%,故该模型解释率较高。在模型3中,自变量选课动机对因变量课程重要性评价有显著正效应(B=0.201,P<0.05),即研究生选课动机越强,其对课程重要性评价的影响效应就越大。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对因变量课程重要性评价有显著正效应(B=0.173,P<0.05),表明研究生受到导师的影响程度越高,则认为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影响对因变量课程重要性评价有显著正效应(B=0.211,P<0.005),表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研究生影响程度越高,则研究生越重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
四、研究小结
研究分析发现,研究生对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重要性认知受到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导师及身边同学的影响。研究生选课动机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理性特征,学生对学术英语课程缺乏足够了解。英语教师应做好课程设计并让选课学生充分知晓,同时根据学生的课程认知和选课动机科学施教,以提高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家宝,钟兰凤.研究性英语论文写作共享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外语界,2020(4):80-87.
[2]姚璋.大学学术英语阅读教学对学术英语写作篇章结构之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21(45):24-25.
[3]雷鹏飞,徐锦芬.任务重复对学术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动态系统理论为视角[J].外语界,2018(5):46-54.
[4]李晓红.学术英语写作中短语框架的功能特征———基于中英博士论文引言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语言学研究,2021(1):98-104.
[5]周惠,刘永兵.二语学术写作中语义概括性的发展特征研究[J].外语界,2019(3):32-40.
[6]周梅.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项目的评价体系建构———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2):43-48.
[7]王丽萍,吴红云,张军.国际学术英语写作研究(1990~2015):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4):57-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