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基于BOPPPS模式的《会展商务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论文

基于BOPPPS模式的《会展商务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论文

10

2023-11-27 11:07:37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融合,在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上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BOPPPS作为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产出为导向,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和反馈,至今已广被各大高校实施和运用。文章基于此模式对《会展商务英语》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改革的一次有效实践。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融合,在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上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BOPPPS作为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产出为导向,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和反馈,至今已广被各大高校实施和运用。文章基于此模式对《会展商务英语》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改革的一次有效实践。

  关键词:BOPPPS;专门用途英语;混合式教学;会展商务英语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Internet+”era,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ing learning model to th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re not only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BOPPPS i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that emphasizes student-centered and competence-output oriented,focusing on learners’participation and feedback.So far,BOPPPS has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and applied by many univer-sities.Based on this model,this paper carries out blending teaching of MICE English,which is an effective practice of ESP reform.

  Key words:BOPPP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blended teaching;MICE English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对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ESP,即专门用途英语,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涉及范围广泛,如法律英语、金融英语、科技英语已经在很多学校开设,并作为学生所在专业较为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

  在ESP课堂上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锻炼语言综合实践能力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相关概念

  (一)BOPPPS模式

  1978年,加拿大教师技能工作坊首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BOPPPS教学模式,此模式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和反馈,至今已广被各大高校实施和运用。它的名字由组成一堂完整的课的六个教学环节名称的首字母组成,分别是导入(Bridge-in),即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微课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其学习兴趣。学习目标(Objectives),教师明确告知本节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前测(Pre-assess-ment),通过问卷、讨论、抢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先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后续授课内容重点和难点。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学生充分融入课堂设置的各种课堂活动中,主动交流,合作分享。后测(Post-test),用于验收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总结(Summary),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凝练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二)混合式教学

  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在我国首次提出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何克抗(2005)认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混合式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由“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的混合”,演变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具体来讲,其包括线上平台和线下课堂两部分。在线上平台,教师会根据所教内容提供相关的教学视频、微课、链接等,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这些线上资源,师生、生生进行在线互动等。线下课堂上,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进行反馈、组织讨论等,教学评价贯穿于两种模式之中[2]。

Dingtalk_20231127110454.jpg

  三、基于BOPPPS模式的《会展商务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

  (一)课程基本情况

  《会展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培养合格的国际会展人才的关键环节。作为笔者所在院校2019年立项的首批四川省示范课程之一,课程采用“外语+专业+技能”的复合课程设置。按照主办方和参展(会)方两条主线,把课程分为会议服务和展览服务两个部分及六个学习模块:展前服务、展中服务、展后服务、会前服务、会中服务、会后服务。以展前、展中、展后、会前、会中、会后为时间顺序,以会展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完成课程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为四川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较为重要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由《会展商务英语1》和《会展商务英语2》组成,分别在大三上学期和下学期开设。课程授课对象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作为一门ESP课程,这门课代表了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的高度结合,学生从学习语言本身过渡到运用英语参与或者模拟不同情境中具体的会展活动来掌握理论知识,具备职业技能。由于本专业的学生毕竟非英专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基础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虽已修完大学英语课程等前序课程,但对运用英语进行会展服务、营销、运营,拥有一定的英语会展策划和文案设计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较为欠缺,导致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够,主动性稍差。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避免“填鸭式”灌输和“哑巴英语”,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学方式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三)具体教学实践

  笔者选取《会展商务英语1》的第一单元“Brief Introduction to Exhibition Industry”为例,结合BOPPPS模式把对应的六个教学环节分别融入课前、课中、课后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课前准备

  Bridge-in:在课程讲授前一周,教师通过年级微信群向学生们告知本课程将采取的混合教学模式、其需要登录的学习平台、需要查阅的相关资料、课堂展示活动的形式、学习评价的方法等信息,让学生们建立初步的认知[3]。同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建立本课程班级群,发布预习任务、学习要求,以及需要完成的自主学习,教师导入本节课的部分微课以及提供相关慕课链接。由于本次课是学生和这门课的第一次接触,所以教师录制了一段2~3分钟的欢迎视频,视频中用诙谐轻松的语气简要介绍本门课程,同时用动画、图片等列出和本节微课及慕课相关的重要词汇及解释,帮助学生们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上传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及2018上海进博会的视频介绍,提升学生学习的体验度,并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学习强国里的慕课平台中“English for exhibition and conference”课程的第一节“preparations for exhibitions”内容,开启拓展式自主学习。

  Objectives:这一阶段中,教师要明确提出本章节的学习目标,既要有针对性、明确性,也要有易达成性。学生可以针对学习目标开展自学评估,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在学习通上的完成情况适当调整课程目标。本章节中学生需要在思想上熟悉会展业的目前发展趋势,对会展业有初步的认知;在知识方面,需要掌握慕课里关于“展览、会议”的相关专有名词和正确的表达方式,了解重要的会展行业组织的简称、概况及展览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能力方面,能综合运用相关词汇和重要句型介绍首届世界博览会的基本信息介绍,同时反思所学内容,结合实践能对中国西部博览会的举办情况开展语言的综合输出。

  Pre-assessment:前测用于检测学生对之前的自主学习的效果以及学习目标达成的情况,依据其来调整后续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测试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利用学习通、微信群上的主题讨论、抢答、测验等模块开展。学生需知晓前测的完成情况会作为个人考核的一部分计入最终成绩,保证了其在完成时的效果。由于本章的导入环节中学生已经通过视频初步知晓了世博会和进博会的部分知识,因此在学习通上展开主题讨论:“Do you know other famous exhibitions in China?”“Why is World Expo so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了解其自学情况,鼓励学生们进行头脑风暴,并将知识点引申到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内容上。学生通过前测了解到自己的知识欠缺,可以及时进行补充学习,教师通过学习通中的学情统计版块,监测学生的访问量、参与度以及作业提交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时长、测验情况,及时调整上课内容和教学模式。

  2.课中学习

  Participatory Learning:学生完成相应的自主学习任务和测试内容后,教师开展参与式的学习。这个阶段是课程设计的主体,参与的形式丰富,可以通过“任务教学+体验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的模式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应用能力,突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之前导入环节和前测的反馈情况讲解本节课知识。一方面采用互动启发式引导学生回顾课前预习阶段的关键词和重要句型,加深记忆,例如在学习通的互动平台上,播放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的图片,让学生抢答图中举办了什么重大的活动,勾起学生对首届世界博览会(又称“水晶宫博览会”)的回忆;在PPT上采用手电筒追光效果,依次出现UFI、ICCA、IAEE、AUMA等英文缩写,加深学生对国际展览联盟、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国际展览项目协会等重要的会展行业组织的进一步了解。一方面针对本单元重点和部分难点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式、合作式的学习。例如,教师抛出问题“Every year in March,wha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f events will be held in our country?”,要求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3~5分钟,教师到每组旁聆听学生们讨论的要点,随机挑选两组学生回答,绝大部分学生能快速找到正确答案(全国两会),教师顺理成章地把课外常识和书本知识相结合,引出NPC、CPPCC、Standing Committee等相关知识,接着教师发布学习任务,要求每小组针对NP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的C-“congress”的适用性开展辨析并形成2~3分钟的presentation,汇报形式不限,但小组成员均需参与,汇报表现也会计入期末总成绩。如此参与式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体验度、主动性与知识转化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也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3.课后巩固

  Post-test:教师会在课后开展多种形式的测验,验收学生课堂学习成果,了解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如借助“批改网”上的语音训练要求学生针对已学内容的反复朗读,并在线提交,引导其回顾所学知识点;或在超星学习平台上设置类似词汇闯关、近义词连线、短句翻译等练习,考查学生对会展专业术语和重要句型的掌握。另外,后测阶段还可以结合本专业的实训项目开展。由于本课程通常会在每年秋季开课,结合成都每年9月举行的中国国际西部博览会召开的契机,学生将前往展会现场及会展公司内部各部门实习,完全参与到展会的准备、接待、开展中,为此布置任务,让学生实习期结束后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每人录制1~3分钟的英语vlog分享实习期的感受,并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环节最后形成学生的实训综合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Summary:总结阶段,教师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对照后测中学生完成的情况,归纳和总结本单元重难点,纠正学生在参与式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再次加深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理解。在BOPPPS模式的教学中,学生自我总结同样重要,教师通过学生小组间制作思维导图、个人交流课堂收获等方式反思教学设计,及时调整下次课的课堂节奏,合理设置线下线上混合式课堂比例,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循环交流互动,实现有效教学[4]。

Dingtalk_20231127110510.jpg

  四、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通过对学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会展商务英语》课程开展BOPPPS模式的混合式教学一学期后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体验及文献查阅能力得到了较好的丰富和锻炼,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英语结合专业的综合表达能力较之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提升[5]。随机采访几名学生,学生们评价:“这是一种灵活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课程实用性强、有趣轻松地就掌握了和行业相关的知识,有成就感”“提供更自由的合作和互动空间”“时间统筹能力和自主学习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在教学过程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们反映线上学习资源较多,占用了较多课余时间;在开展参与式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基础和学习动机不同,部分学生参与性不强;在进行学习评价时,教师评价比较客观,但学生之间的互评真实性有所欠缺等。因此基于此模式的混合式教学需要通过更长的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今后改进教学方式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79.

  [2]贾振霞.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3]段竹英,吴春梅.基于“智慧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9(27):83-84,28.

  [4]刘娣.基于BOPPPS模型的高校英语专业视听说类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8):125-127.

  [5]李晓娅,段竹英,白逸欣.英语读写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学园,202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