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的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2023-11-26 18:39:2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教学生态。针对以上情况,文章从民办高校学生学情出发,以翻转课堂为切入点,尝试构建出超越翻转课堂的瓶颈的新型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三三(三阶段、三模块)模式,从而提升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与质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教学生态。针对以上情况,文章从民办高校学生学情出发,以翻转课堂为切入点,尝试构建出超越翻转课堂的瓶颈的新型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三三(三阶段、三模块)模式,从而提升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与质量。
关键词:智慧课堂;民办高校;混合式教学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is be-coming less and less suitable for the learning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especially the teaching ecology of private colleges.In view of the above situation,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 private colleges,tak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as the entry point,and tries to build a new online and offline college English mixed teaching model that exceeds the bottleneck of flipped classrooms—Three-Three(three stages,three modules)model,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and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vate colleges.
Key words:smart classroom;private universities;blended teaching
一、引言
新时代的大学生所具备的外语能力之一是对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英语作为大学阶段的公共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大学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层次融合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同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做了题为“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吴岩司长提出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打造金课要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1]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条件的便利与传统课堂的优势,通过改善以往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评估与反馈,不仅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总之,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引导和监控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其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传统课堂教学现状
(一)整体教学现状
笔者所在院校为民办高校,大学英语作为该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主要面向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根据学校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英语水平,分为普通类班级、艺传体类班级等,并对不同类别的班级采用不同课时量的分层教学安排。普通类教学班级大学英语学习时长为两年,4个学期;艺传体类班级大学英语的学习时长为一年半,3个学期,班容量也是40~60人不等。虽然不同类别的班级采用不同学时的分层教学,但是班容量大,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受到课时和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限制,教师上课为了赶进度,多采用讲授为主,学生的练习机会大大减少,教师便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二)课堂教学现状
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导致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明显差异,且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虽根据专业做过初步的分层教学,但由于民办高校生源的实际,艺传体类的学生入学时英语实际水平较薄弱,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没有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出现在课堂上消极应付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受的教育多为应试教育,习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稍弱,这就导致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参与度并不高。教师方面由于课程任务量重,多采用单一的预习、讲授、练习等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整个教学环节教师占主导,学生并没有起到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较少与教师、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间一般处于独立的学习状态,缺乏互动学习、小组学习的环节。
(三)评价现状
评价方式上也多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或者以四、六级的通过率作为教学好坏的评价指标,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显然不符合对接现代人英语学习、应用的评价指标,不利于大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端正,无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基于智慧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智慧课堂
关于智慧课堂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课堂是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是对翻转课堂的升级、重塑,进而延伸到智慧学习的空间。具体来讲就是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课程,重塑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构建更加个性化、数字化、多样化和智能化的学习环境。[2]还要一些学者则认为应该从两个视角来考虑和界定智慧课堂,第一,从教育视角出发,智慧课堂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智慧成长的过程;第二,从信息技术视角看,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从而创造信息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倾向于学生智力培养的一种新型课堂。[3]
文章更倾向于从信息技术的视角入手,融入智慧教育理念,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和意义建构、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分析与反馈、交流与互动,通过“硬”的智慧环境和“软”的策略与方法来促成智慧型人才培养的新型课堂。
(二)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期的国外学者认为混合式教学是将不同的知识传输方式、不同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
通过学者对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描述,结合当下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与移动技术,可以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有新的理解。混合式教学可以看作是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教育理念与教学手段发展到新阶段的体现,它不是线上和线下学习的简单混合。[5]从教学维度讲,其是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是“教”与“学”多维度的混合,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出一种高度参与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四、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需要高校能够培养出“精多会”“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5G时代的到来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同时,鉴于每所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也不尽相同,笔者结合学校建成的70余间智慧教室和30余间多屏交互式智慧教室的实际,通过吸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突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尚存的“认知和效果天花板”,探究基于智慧课堂的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
混合式教学目标是结合线上泛雅教学平台和线下智慧教室,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过程当中,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混合式教学目标从大到小可分为: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这三层目标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结合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定位,混合式教学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混合式课程总目标是以实现混合式教学总目标为基础而设置的大学英语课程安排,课时目标是实现课程中每一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内容。
具体而言,基于智慧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注重营造主动性和协作性相结合的学习氛围,以语言为载体以交际为手段并围绕学生的专业领域体现相关专业特色,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实施
文章尝试从智慧课堂新型的教学环境入手,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的特点,并结合基于智慧课堂的多元化评价的需要,设计出适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的混合教学模式。该混合教学模式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环境,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促进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接下来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和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两个模块以及听读、听说、说写三个子模块来探讨智慧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课前阶段
首先,教师根据每个人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水平,制定每次课程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通过线上泛雅学习平台推送给学生,具体推送的内容可以是短视频、微课、课件、音频等经过教师严格筛选与课程相匹配的学习资料,学生则需要根据教师提前设计的学习计划和要求开始本单元的学习;其次,课前预习部分学习任务的布置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语言输入部分,其中也包含本单元学习的语言背景知识,同时,泛雅学习平台还设置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和进度,从而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线上学习的状况;最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教师会在泛雅学习平台设置小测验和思考题,从而引导学生在完成了相关视频、音频、微课等学习任务后能够检测自己的掌握程度。
总之,在这一学习模块学生需要以语言的输入为主,针对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涵盖语言输入模块中的听、读子模块。
2.课中阶段
课中阶段主要针对面对面的线下课堂教学阶段。在课中教师根据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和学习平台的学习反馈,教师很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效果。教师在这个阶段除了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智慧教室,对这个阶段的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和组建互助学习小组,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学习的情景当中。首先,通过泛雅教学平台开展学生的课堂签到、课前问答选人等活动,让学生能够迅速拉回到教室,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其次,针对课前预习教室了解到的学生学习情况,教师选出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频频出错的知识点,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让小组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解答,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最后,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以及小组讨论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等,教师给予详细的解答。另外,教师根据本次课程的课程目标把课程分解,并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复述、角色扮演、完成任务等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在课中阶段的学习中,教师运用输入—输出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本模块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学习主要涵盖了语言输入—输出模块中听、说子模块。
3.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每节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发放本节课所对应的练习,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从而督促和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发放有针对性的补充资料。该资料供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使用,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首先,智慧课堂有利于教师得到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并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教师在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进程和学习短板时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其次,智慧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利用智慧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获得感。这主要体现在,课后阶段学生根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并通过语言输出模块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最后,在智慧课堂,教师利用学习通泛雅教学平台发布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并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掌握学生学习的数据,获得精准的学习反馈。
总之,在课后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语言的输出模块,主要涵盖语言的说、写子模块,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说、写子模块主要通过锻炼语言的输出部分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作文、对话、演讲等输出形式。
(三)教学评价
智慧课堂的教学评价与传统的、完全的终结性评价有所不同,主要是由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组合而成,过程性评价不仅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带给学生的积极因素。智慧课堂的评价可以是师生评价,也可以是生生评价,还可以是组间评价,这样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使得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学生也更能够被组间评价所激发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获得感。同时,还可以将自主学习的能力纳入考核体系中,这对教师而言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明确学生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接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学生来讲评价过程是一个总结提升的过程。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智慧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对改革与推动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该混合教学模式旨在突破慕课、SPOC形式结合下的翻转课堂的瓶颈,主要是以智慧的教学环境为依托,设计出锻炼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文章尝试从纵向的三阶段和横向的三个子模块交叉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输入、输出两个模块(听读、听说、说写三个子模块),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但是该模式是初次尝试,还需根据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同时,在教学的实施阶段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对现代信息技术、对新型的线上教学平台的运用能力。只有教师更好地将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才能发挥出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静.基于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侨园论坛,2020(2):177-178.
[2]周芳乐,李倩慧,莫艺飞.基于智慧课堂的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校园英语,2021(32):101-102.
[3]李雨晨.基于智慧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J].校园英语,2020(38):25-26.
[4]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1):18-26.
[5]贺宇涛,贾宁.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与实践———以“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2:139-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