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英语新词的语言特征及翻译

2022-10-04 14:48:29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其在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相应的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已逐步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的表达习惯随着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在英语领域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大,其在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相应的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已逐步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的表达习惯随着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在英语领域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网络英语新词;互联网技术;语言表达;语言特征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Internet technology,people gradually tend to rely on Internet technology in their daily life,which enriches people's life,and corresponding new problems are also generated.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the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of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is gradually in⁃creasing.Network life has gradually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people's life in China,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People's expression habits have also changed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network process,and at the same time created a new development space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Key words:network English neologisms;internet technology;language expression;linguistic features
一、引言
在新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在推动科技发展水平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英语新型词汇的产生,互联网涉及的范围较广,这也为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奠定了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基础。因此在当前时代下,如何将此类“网络英语”翻译成普及的英语知识,也成为当下时代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网络语言的概述
(一)网络语言的简介
网络语言又称网络用语,主要是指网民在日常网络生活中进行交流的一种特有语言,其组成结构较为多元化,在进行网络交流时一般有着极具代表性的意义,如yyds,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络用语,是“永远的神”这个词语的拼音首字母摘出来组合而成。我国的拼音机制诞生较晚,而英语的缩略词也是近些年来的新型表达方式,这也充满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意味。此类网络语言通常是网民为了提升网络聊天的效率而“发明”的,往往带有一些诙谐风趣的感情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达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进入21世纪,网络用语发展愈发迅速,有些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系统地说,“网络语言”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不是多数人认知中的网络流行语,而是在进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中,与其相关的专有名词;第二类才是人们认知中通过互联网交流的媒介,是日常网络交流中的通用语言。需要区别的是,网络用语是在传统口语习惯上不断演变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民参与网络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使得此类网络用语越来越普及,也因此保证了网络用语的活力,即使网络用语日渐增加,但在此之前的部分网络用语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网络英语新词的简介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网络语言体系已逐步变得完善起来。具体来说,在人们长期的网络生活中,产生了新兴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网络英语词汇,当前的网络化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程度和英语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也就为当下网络英语新词的诞生提供了稳定的前提条件。如当下流行的“GG”是传统词语“哥哥”的代称,这种是典型的中文拼音首字母的缩写,也是当下网络语言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学生中极为典型的网络用语“PK”,主流的解释为“挑战”,也是在游戏玩家中最为常见的话语。但从学术角度看,此类网络用语在英语语法上是错误的,与此相似的还有“CU”即英语表达中的“see you”,也即汉语中的“再见”。同时,对于一些直译的网络流行语,如“3Q”这一词语,若是直接翻译,根本无法获得该词语的正确意思,甚至是无法将其称为一个英语词语,而在网络上,其表达的意思就是“Thank you”,也就是谢谢你的意思,这在网络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语。
对于网络语言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不断满足新生事物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应地会出现着一些新兴技术及产品,也促进了网络生活中英语新词的出现。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流模式不断优化与创新,传统的英语交流模式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还有一种网络词汇为中文和英文的混合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网民数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网络词汇已经十分普及。同时,此类表述方式已无法满足网民的情感诉求,因此,当下网络聊天的表达方式正向着一种“非主流”模式发展,其中一种最具流行的表达方式为,在一种动词后面加“ing”,例如,“我正在工作”可以表述为“工作ing”,此类构词思路主要来自英语语法表述中的“现在进行时的动词ing”形式。
三、网络英语新词的构成思路
网民对网络生活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微博、短视频等自媒体越来越发达,相应的当前社会每天的信息量极广,丰富了人们的视野,传统的英语词汇已经无法完全描述一些新型事物。具体来说,当前的网络沟通逐步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主流,如果英语词汇一直停留在过去时代,则无法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网络英语新词的结构,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词组复合型
在当前网络英语新词的构建过程中,词组复合是较为突出的构词方式,即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一般由两个英语词汇构成。例如,随着时代的发展,短视频等新兴电子产业兴起,而过去并没有适合描述此类工作过程的英语词汇,因此,在此类英语单词的构成中,主要使用词组复合的构词思路,如短视频通常翻译为short video,该词组中的short通常翻译为“短的”,而video则具有“视频、音频”的意思,两者的巧妙组合,则十分贴切地描述了短视频的含义和特点;与此构词思路相同的还有soul mate,该词组的意思为当前流行的网络热词“灵魂伴侣”,soul能够直接译为“灵魂”,而mate在英语中则有着“朋友、伙伴”的意思,通过两者的相互组合,也能够直接生动地表述出当下网络热词的含义。
(二)单词后缀型
其次,在英语构词中,有一些特殊的单词后缀,如名词后缀“ment”,形容词后缀“ful”。此类构词思路同样适用于新兴网络单词的构建,但不同的是,网络新词的构词思路采用的是单词缩写,传统的词性变动仅仅是依靠传统的、固定的后缀。因此,只需要掌握一些固定的单词缩写,即可大致了解此类新型网络单词的含义,例如,“网民”,在英语中的翻译为netizen,该单词是由network和citizen两个单词复合而成,network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网络”,而citizen则是“公民”的意思,如此巧妙的构词方式,能够让使用者清晰地了解其内涵。
(三)单词缩略词汇
在网络新型英语的构词中,部分词汇如果采用复合的方式进行构词,则略显复杂,如果使用单词的词缀组合,则会产生歧义。因此在以上两种构词方式之外,诞生了新型的构词方式,即以词汇复合为主要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字母的缩写,比如,bulletin board system中文意思是电子公告板,为了提高交流的便利性,通常将其缩略称为BBS,而国内则直接将其称为网络论坛。
四、网络英语的翻译方式
(一)根据发音来进行翻译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在日常的网络生活中,多数网络新词还是需要通过翻译来进行文化传播的。例如,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一些国外的潮流文化逐步传播到我国,如将演员、歌手等的追随者称为“粉丝”。如果从传统的角度来看,“粉丝”是一种食物,而这里的“粉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词,而是通过英语单词fans音译过来的;诸如此类的翻译方式还有很多,如idol(偶像)等。
(二)词义拓展翻译
在对新兴网络词汇进行翻译时,为了便于理解,常将一些比较形象的单词延伸为其他意思。这种翻译通常比较灵活,且缺乏规律性,若是从规范的英语知识这一角度来理解,很难获得真正的意思,但是往往能够在网络上表情达意,比如,bug这一单词,原本的意思是臭虫,后来受到电脑网络的影响,直接将与电脑相关的故障称为bug,若是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电脑上的臭虫。后来其也被应用于网络游戏之中,表明游戏中出现了令人厌烦的问题,即游戏bug。
(三)音译与意象翻译相结合
所谓音译与意译相结合,主要是指在了解其音译的基础上,通过与实物意象的结合来表述具体意思,使得英语词汇翻译更加简练的翻译模式。如描述互联网的单词Internet被翻译为“因特网”,“因特”就是对该单词中“Inter”的音译,而“net”则是采取了意译法,翻译为“网”。
五、结语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与沟通交流更为便捷的同时,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愈发紧密,促进了文化多样化时代的到来。基于此,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势必会引起语言文化交流的热潮,因此当下做好对网络新词的翻译,是促进我国更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必要条件,开辟我国网络用语新格局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谭星.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20.
[2]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9.
[3]王攸然.网络语言创新与语言特区理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4]刘锦芳.网络新词的特点及翻译策略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8,35(6):106-109.
[5]刘芳.在华留学生近十年热词热语知晓状况调查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8.
[6]董鑫.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网络科技新闻的汉译实践报告[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7]谭锐.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探究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生态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8]万佳佳.论网络英语新词的语言特征及翻译[J].校园英语,2018(1):210-211.
[9]王君兰.即时通信对话的语用语言学分析[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