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基于关联理论视角看电影字幕翻译

基于关联理论视角看电影字幕翻译

50

2022-10-03 10:15:34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在国内对于电影字幕翻译研究呈现积极态势但仍不够完善的大背景下,文章基于关联理论视角,以电影《泰坦尼克号》为例,通过对电影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对电影字幕的翻译做出了诠释与探索。同时文章基于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和现有的关联理论和翻译之间关系的理论成果,对如何获得电影字幕翻译的最佳关联性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深化研究。

  摘要:在国内对于电影字幕翻译研究呈现积极态势但仍不够完善的大背景下,文章基于关联理论视角,以电影《泰坦尼克号》为例,通过对电影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对电影字幕的翻译做出了诠释与探索。同时文章基于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和现有的关联理论和翻译之间关系的理论成果,对如何获得电影字幕翻译的最佳关联性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深化研究。

  关键词:电影字幕;翻译;关联理论;泰坦尼克号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is positive but still notrelatively complete,this paper takes Titanic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and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and explorat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some concrete cases in the film.At the same time,based on thecharacteristics of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and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relevance theory and translation,this paper gives a deeper study on how to obtain the optimal relevance of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Key words:film subtitles;translation;relevance theory;Titanic

  一、现有理论支撑和电影背景介绍(一)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由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它是认知语用学的基础。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极具影响力的语用学理论,但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过语用学的范畴,翻译学便是受其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Gutt,1989,1991),译者要根据交际者的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取舍,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的趋同度(赵彦春,1999)。

  (二)文章所用到的主要关联理论

  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交际活动。要取得交际的成功,受体(audience)就必须寻找到话语(utterance)和语境(context)之间的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赵彦春指出,要找到对方话语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需要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语境效果。用公式表示为:关联性(R)=语境效果(C)/推理努力(E)听者需要达到的不是最大的关联性(即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是最佳关联性。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实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林克难,1994)。

  二、从《泰坦尼克号》看电影字幕的翻译特点(一)“快”—简明扼要

  电影字幕翻译对“快”(即简明扼要)的要求来源有二:一是屏幕所能容纳的字幕范围有限;二是观众在观影时需要同时对画面和字幕进行解读,若对冗长字幕所耗费的推理努力过大则会影响观感。

  因此无论是为了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还是整体感知体验,字幕翻译的简明扼要需求都具有必然性。在《泰坦尼克号》(Titanic)中,沉船之后,Rose和Jack在漂浮在甲板上时的对话中有一句:“You're gonna die an old lady,warm in her bed”,字幕将其译为:“直到你百年后寿终正寝”。该译文用简明、通俗易懂的文字将对话意思进行了还原。

  (二)“准”—精确还原

  字幕翻译和其他类型的翻译一样,必须精准。这里的精准并非仅指不出现误译,也指对话上下文之间尽量做到完美衔接。倘若对话上下文没衔接好,观影者的观感可能会出现瞬时的“一头雾水”,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从而需要耗费更大的推理努力来理解语境效果。在电影的开头部分,Rose在回忆时说道:“Titanic was called the ship of dreams.And it was.It really was.”这句话的字幕将其译为:“泰坦尼克号又被称作梦之船/的确如此/它就是一场梦”。在这里,如果仅将“It really was”译为“真是如此”,便与上一句的译文“的确如此”重复,上下文的衔接就不够顺畅;且未能点明上文所提及的“梦之船”,使译文的逻辑性降低。而弹幕中将“梦”增译出,便是结合对话上下文尽量达到的最佳关联,在语言转换中精确还原了对话的本意。

  (三)“狠”—一针见血

  电影字幕多是无标点的。在字幕翻译中,要在无标点的情况下还原角色说话时的情绪,译文必须做到干练灵动、一针见血。且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为了收视率和票房,字幕译文必须“抓人眼球”,让跌宕起伏的剧情得到尽可能好的复刻,从而增加观影代入感。例如《泰坦尼克号》中Cal在发现Rose和Jack的暧昧关系后,愤怒地对Rose说:“What do you think you were doing?”其对应字幕译为:“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倘若将其直译为“你好好反思下自己做的都是些什么”,便未能很好地复刻说话者的愤怒、激动情绪;而字幕的翻译版本则通过意译方法让话语更符合说话者的刻薄人设,且更符合口语表达习惯,使角色性格丰满起来,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观感。

  三、《泰坦尼克号》中字幕翻译实例与关联理论结合探讨

  (一)基于关联理论进行的意译—增译、减译、意译

  1.电影中为追求最佳关联进行的增译

  在沉船后Jack对Rose说:“Not here.Not this night.Not like this”,这三句的对应字幕分别为:“你不能死”“不能现在死”和“不能这样死”。这三句话只字未提“死”字,本处就是基于说话人所处的语境特点进行的增译,使译文更直观通俗,让观众易懂。在这两处,译者通过增译的方法还原了交际者的意图,降低了观众的推理努力,发挥了更大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让观众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便可从中得出足够的语境效果。

  2.电影中为追求最佳关联进行的减译

  在Jack拯救试图轻生的Rose后被邀请去参加头等舱晚宴的片段中,饭桌上Jack说了一句:“To make each day count”,Rose接着重复了一遍:“To making it count”,然后大家也跟着重复:“To make it count”。这三句的字幕分别对应为“切莫虚度光阴”“让我们举一杯”和“干杯”。在这三句的字幕译文中,第一句属于直译,第二句属于意译,而第三句就明显在意译的基础上减译了。电影片段中,大家的确在说话的时候做出了举杯、干杯的动作;倘若将译文重复三遍“切莫虚度光阴”,就显得过于生硬。

  在这里交际的成功,体现在了有关的语段同正确的语境解释,即说话者试图传达的语境解释通过推理结合起来了。Rose重复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在于提醒大家举杯来替Jack的发言圆场,而大家重复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在于替Rose的重复圆场。因此第二、三句的翻译即为译者对说话者意图所进行的正确解码并加以重新编码。

  3.电影中为追求最佳关联进行的意译

  在Jack在赌博赢得船票的片段中,他说了一句:“When you got nothing.You got nothing to lose.”这里的字幕采用了中国的俗语:“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这个译文打破了原有形式的限制,却极大地符合了交际者的意图,也满足了受体的期待。这个译文虽然未将观影者的推理努力尽可能地降低从而实现最大关联,但最大关联并不等于最佳关联,在特定语境中偶尔出现一些能适当引发观众思考的译文,也能实现电影质量的升华。

  4.关于增译、减译、意译电影字幕的总结

  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译者很难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而采用意译的方法可使译文不受原文形式的束缚,更重视对内容的诠释。而电影字幕因其字幕范围等因素的限制,对内容的解码的重要性始终大于对原文形式的复刻。

  (二)同一文本在不同语境下的字幕翻译探讨

  在将救生艇放入水中的一幕中,因下放绳索的速度过快导致了大家的恐慌,这时有人说了句:“Stop lowering”,字幕将其译为“先不要放”。而在救生艇被下放到接近水面的位置时,指挥官说了句:“Prepare to lower!”这一句的字幕译文则是“准备下水”。基于不同的语境条件,这两处字幕对lower一词的翻译也大相径庭,一处意思为下放绳索,一处意思为下水。

  在这个对同一文本进行不同翻译的过程中,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受体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因此译者便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来理解这句话,而这个标准足以使受体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孟建钢,2001)。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中,对lower的字幕翻译也不一样,这是个贯彻关联理论的典型例子。

  (三)基于关联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思考

  最大关联并不意味着最佳关联,但电影字幕翻译的最佳关联相对较大。文学翻译要实现最佳关联,会使读者相对耗费更多的推理努力,使读者对其所接收到的信息感到充满悬念,这在唯美主义文学的翻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电影字幕基于上文所论述的其“快、准、狠”的特点,为实现最佳关联,需要在处理努力较低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语境效果。

  四、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译者无法彻底克服由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可译性”,尚且不能做到原文和字幕完全对等,但在《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上译者适当地采用了一些意译方法来尽量获得最佳关联性。关联理论对翻译学影响深远,对字幕翻译实践的指导具有一定帮助。基于关联理论视角看待字幕翻译,能一定程度上使观众对语言的理解更为深刻、准确,实现观众更好的观影体验,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同时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字幕翻译也能让翻译实践反作用于理论,推动理论的丰富与深化。对电影字幕翻译的不断探索与改进也能推动跨文化交流、丰富影视文化,拓宽影视对大众影响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周韵雅,李欣然.从关联理论看英汉影视字幕翻译中情感色彩的迁移—以美国卡通片《瑞克和莫蒂》为例[J].科技传播,2021(1).

  [2]蓝菲.基于关联理论分析《活着》德译本中的俗语[J].文学教育(下),2021(1).

  [3]顾思佳.关联理论视角下《致命女人》字幕翻译策略分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1).

  [4]齐海云,胡碧婵.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文电视节目跨文化传播—以《非诚勿扰》字幕之文化负载词翻译为例[J].东方翻译,2021(2).

  [5]何自然,冉永平.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276-295.

  [7]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4):8-11.

  [8]孟建钢.关联理论对翻译标准的解释力[J].中国科技翻译,2001.2.

  [9]Sperber D,Wilson D.关联性:交际与认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0]Gutt E 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Brookland:St.Jerome Pub⁃

  lishing 2000.